782. 天才的构思
作者:我是跟风狗    更新:2021-11-12 19:56
  独孤冲赶紧去查阅了镇南县的卷宗。
  镇南县现在上交的赋税,已经是半年前的八倍之后。不仅如此,赋税的增长还在高速发展中。以前那个穷山恶水的所在,变成一个富得流油的地方,只是时间问题。
  独孤冲细细地总结,发现了镇南县和市区之间的共同处越来越多。
  两地都不适合种植,尽管镇南县那边有少量的农作物种植,但草原上的牛羊养殖完全可以抵消这部分食物来源。镇南县有中草药,市区那边生产上好的和田玉。镇南县那边可与开展和吐蕃之间的跨国交易,市区这边可以往更西的突厥,直到远达波斯。
  当然,这些贸易的路程要比从镇南到吐蕃远,但是其间的利润也要大得多。
  虽然道理想通了,但独孤冲还是惊得下巴都快掉出来了。
  这两者之间,也就是模型和实物之间的关系。
  于奇正的这个商贸计划,跨度和难度可是比镇南县大了何止十倍?这个计划,实在是太惊人了!
  如果放在其他人身上,这就是个天方夜谭。但现在,这个巨大的计划的设计者是于奇正!
  当初他以一个从九品官员的身份,几个月之间就让镇南县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他所掌握的人力物力资源比当初有何止大了十倍?
  独孤冲又进行了一系列的计算,越算越是心惊。这个看上去不可能的计划,实际上具备非常强的可行性。
  天才,这是天才的构思!
  听独孤冲讲完之后,李经说道:“冲哥的意思是说,他那边将会建立起一个以商贸为主的城池?”
  独孤冲点了点头:“我是这么认为的。”
  李经低头沉思。
  这个看似天马行空的计划,如果细想的话还真是大有可能。
  首先,草原人少只是相对那么大的地域而言。若是论总数量,也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准确的说,应该是人口密度少——虽然那个年代还没有“人口密度”这个词。
  李经想到了本朝广泛存在的“赶集”“赶圩”。
  在城市中,因为人口密度大、流动人口多,商家每天都会营业,顾客随时都能买到东西。但是在农村地区,情况就完全不同了。人们有卖出家里多余的东西和购物的需求,但如果专门开商店又没有那么多的客人,去一趟城里又太远,所以就会在附近人口相对集中的地方定期开“集”之类的市场。
  实际上,赶集在本质上更加接近“以物易物”。农家卖出自家的菜、鸡蛋,又或者闲时编制的竹制品,换回家里所需的一些物品。条件差的,换回的是生活必需品;条件好的,换回能提升生活品质的物品。这么一来,既不影响生产,又释放了多余的劳动力。
  任何国家和政权,想要得到稳定的前提,就是保证粮食安全。简单点说,就是让老百姓能吃饱肚子。再驯良的百姓,一旦受饥饿所困,都会变成暴民。
  这也是本朝重农抑商的原因。
  朝廷不是不知道商贸的重要性,但以国家大方向来说,首要的是保护粮食安全。因此,采取重农抑商的国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不得不如此。像那些不耽误农业生产的活动,朝廷并不反对。
  可于奇正那边情况就完全相反。即便他想重农抑商,也是无农可重。所以他想出了通过商贸来解决整体粮食危机的办法。
  建立城池,首先就是在草原上形成一个“内循环”。或者说,建立起草原上一个最大的集市。这样,就能让草原上的人们获得收入的方法变得丰富。
  有了经济收入,就能通过“外循环”来解决粮食问题。比如,可以找我朝购买食粮。
  这么一来,草原和本朝就成了一种“共生”关系。
  本朝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才有多余的粮食卖给他们。如果本朝发生天灾人祸,自己都没得吃,拿什么卖给他们?这样的时候即使他们要来抢,也没粮食可抢。
  而大仪朝这边以耕地为主,饲养家畜的空间和食物有限。如果草原上稳定,畜牧业进一步发达,就能把牛羊等肉类卖给我们。
  物以稀为贵,以多为贱。一旦那边能给咱们提供肉类,那么大仪朝历来居高不下的肉价就会回落。
  这样一来,普通百姓能吃到肉的机会就大大增加。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社会就越稳定。
  总之,到那个时候,双方都期望对方好。因为对方好我也好,对方出问题我也受影响。
  这才是双方能获得真正长久和平的根本解决之道!
  “我马上给父皇上奏!”李经兴奋地说道。
  “万万不可!”独孤冲叫了起来:“不但不能说,这事还不能让陛下知道。”
  李经不禁疑惑地问:“这又是为何?”
  独宠长叹一口气,开始说了起来。
  陛下那一辈人,从血雨腥风中走过来,信奉的是“赢者通吃”。起原因也很简单,逐鹿天下到最后,只有一个赢家。赢者得到整个天下,输者兵败身死。
  其二,有史以来,蛮族总是侵略我们。在国人眼中,这些蛮族与豺狼虎豹无异,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很少有人意识到,蛮族人也是人。所以现在去提“和平共生”,会遭到朝野上下一致反对。
  其三,想做到和平共生,不是哪一方单方面能完成的任务,必须依靠双方共同的努力。就目前来说,于奇正的辖区还不算稳定,大蛮王虎视眈眈。没有一个相对和平的内部环境,于奇正也无法实现他的计划。
  因此,现在谈这些事情尚且为之过早。对我们来说,至少要于奇正那边形成这么一个初步的雏形再说。
  还有,即便是朝这个方向发展,那在一段时间内也只能是“只做不说”。如果以国家政策形式下达,将会引起强烈的抵触。
  “父皇是有大智慧的人,也不会固执己见,”李经说道:“我觉得,这些话和其他人说或许不能理解,但父皇肯定能听进去。有什么不能和他说的呢?”
  “原本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可是……”独孤冲迟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