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驾帖遍京城
作者:仗剑至天涯    更新:2024-05-26 14:07
  <b>最新网址:www.yuxuange.com</b>  世间的万事啊,非一个急能够解决。
  因为有太多的事,即便真能靠一加一等于二所解,奈何背后却掺杂太多的人或利,遂导致事变得复杂。
  复杂的不是事,而是人!
  而今的大明之所以烂透了,滋生种种弊政和问题,乃是有太多的群体,享受种种特权,对上欺瞒,对下欺压,继而引发一系列风波……
  户部。
  尚书署正堂。
  “中旨所颁永不加赋一事,下官还是觉得…不可操之过急。”
  左侍郎南居益表情凝重,倚着官帽椅,语气低沉道:“此事确为惠政,如若真能明确颁布天下,则各省府州县需征人丁税定额,这无疑能减轻底层百姓负担,然此策在朝的争议也不小。
  天子体恤民情之心,乃天下之幸,乃社稷之幸。
  可是大司徒,您应该清楚一点,丁税,历来是我朝的税收大头,是仅次于田赋的重要税收。
  丁税征收,究竟牵扯到多少事宜,这可不是户部发道公文,经驿传急递派往各承宣布政使司,说推行就推行起来的啊。”
  “左司徒说的没错。”
  右侍郎李宗延点头认可道:“丁税征收,是靠各地黄册为依据,可…这其中究竟存有多少猫腻,是谁都说不准的。
  历来征税之际,一个鱼鳞册,一个黄册,这出现扯皮和打官司的事还少吗?
  都说户部最富,户部的官最好做,可是事实上果真如此吗?户部遇到麻烦事,不仅要考虑户部本身,更要兼顾到其他有司。
  下官就说一件事,好,我户部定下以哪年黄册人丁为基准,明确永不加赋一事,可万一其中缺额太大,且不提在各地会闹出什么风波,就说…丁税差额相较先前缺额过大,而国库无银可用,朝中有司皆伸手要银时,户部该如何自处?”
  穿着红袍补服的毕自严,静静坐在官帽椅上,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听着南居益、李宗延所讲,心底却生出各种感触。
  永不加赋一事,是从那场大朝会以中旨所颁,期间发生种种事宜,而毕自严在负责此事后,跟户部的同僚下属研讨很久,至今尚未真正明确下来。
  这绝不是毕自严能力不行,实则有太多的事情,只要牵扯到赋役,就必须要斟酌再斟酌,慎重再慎重。
  一项税目的提出,到具体的落实征收,中间是有一个漫长过程的。
  即便是惠民的税政,也绝非轻易就推行的,毕竟对下惠民,压力就会对上,万一国库税收出现缺额,那么该缺额要如何找补?
  “就说被陛下先前废除的辽饷。”
  见毕自严不说话,南居益继续道:“是,下官也知道摊派辽饷一事,对于地方百姓的负担很重,可是建虏之患不解,那辽东便没有安稳可言,过去的仗就不提了,单说此次辽左出现的战事。
  的确,从辽左爆发战事到现在,陛下未曾让户部调拨一两银子,一斤粮食,可是过于信任辽东经略熊廷弼,朝廷没有任何反应,如果说辽局实况是糜烂的,那……”
  “左司徒,你说的话太多了。”
  毕自严眉头微蹙,眼神凌厉的看向南居益。
  在当下这个复杂朝局下,唯独一件事谁都不能涉及的,那便是辽左一战,哪怕是兵部有司,尽管呈递御前有不少奏疏,不过多数皆被朱由校留中不发,对待辽事,朱由校的态度很明确,谁都别想插手。
  也恰恰是这种情况,使得不少人的心底,其实都暗暗揣摩到,天子有这种态度,只怕私底下向辽东拨银调粮了。
  打仗,哪有不需要钱粮的?
  且这个钱粮不会少!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枪炮一响黄金万两,这都是不争的事实。
  正是这种情况,其实一些人心底很担心,怕辽局有反复,怕熊廷弼有私心,怕辽左真的丢了,当然在少数人心底,甚至怕辽左一战打胜……
  只不过天子大婚在即,天子在此事上表现得很重视,这也使得不少朝臣的心底,尽管有种种想法,但也就只是藏在心里。
  这恰恰是朱由校的老道之处,就是叫在京群体的注意和精力,都集中在京城这一亩三分地。
  “其实你们所担心的,本官虽说愚钝,不过也知晓一二。”
  毕自严撩了撩袍袖,神情自若道:“除了以黄册为基准,明确永不加赋一事,可能会出现丁税缺额外,还有便是逃户、隐民等知晓此惠政,继而在原籍闹出新事,还有军、匠、灶、乐等户差额……这桩桩件件本官都想过,你们所担心的真就是这些吗?”
  一句话让南居益、李宗延流露出各异神情。
  别看毕自严没有点破,可二人都听明白了。
  永不加赋这一惠政,到底就是到此结束,还是说藏着别的用意?
  这是很多人都吃不准的。
  毕竟今上的心思,根本就让人猜不透。
  倘若是到此结束,行,大不了各地费些功夫,将黄册重新修订,毕竟先前征收人丁税,有不少底层群体无力缴纳,可是做过很多事情的,溺婴就是常见现象之一。
  而万般无奈之下,做的最多的就是逃窜,这批人口凭空从大明官面上消失,或流窜各地,或藏匿到地方豪强士绅名下,而前者会造成地方不稳,至于后者则是财富从公转私。
  活生生的人,都能藏匿!
  那土地呢?!
  现在不少人真正担心的,是这一惠政落实下来后,天子把心思动到土地上,那事情就大发了。
  土地,土地。
  大明有太多弊政和问题,就是从这件事情上演变的,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啊,这是不共戴天之仇!
  “本官是在陛下那里,打过保票的。”
  毕自严冷哼一声,“倘若连永不加赋这等惠政,经户部推行都困难重重,那么干脆……”
  “快点!”
  “跟上!”
  “大司徒,出事了!”
  毕自严的话还没说完,就被响起的声音打断,这让南居益、李宗延脸色微变,而跑进来的主事,额头冒出细汗。
  “大司徒,廉政院擅闯我户部衙署。”
  在毕自严的皱眉注视下,那名主事作揖行礼道:“廉政院尚书崔呈秀眼下就在堂外。”
  什么?!
  南居益、李宗延猛然起身,难以置信的看向那名主事,崔呈秀的胆子,未免也太大了吧,竟然敢带人来户部。
  “大司徒,此事必须杜绝。”
  “大司徒~”
  而在二人的喝喊下,毕自严撩袍起身,神情自若的朝堂外走去,彼时,同样穿着红袍补服的崔呈秀,正站在堂外,脸上露出淡淡笑意。
  “毕尚书,崔某此来叨扰了。”
  见毕自严走来,崔呈秀保持笑意,朝毕自严走去,抬手一礼道。
  “崔尚书此来…是所为何事?”
  尽管毕自严已然猜到,崔呈秀此来户部,且还是这般大张旗鼓,究竟是为了何事,但嘴上却询问道。
  “崔某此来~”
  崔呈秀笑着说道,不过话还没有讲完,就被打断了。
  “崔呈秀,?来我户部闹得这般沸沸扬扬,是来扬你廉政院之威的吗?”南居益眼神冷厉,冲崔呈秀质问道。
  别看廉政院特设了,不过风评却不咋样。
  “没错!!”
  李宗延紧随其后道:“你就不怕本官参你一本?眼下是什么时候……”
  “两位,想参就参吧。”
  崔呈秀却满不在意,笑吟吟道:“廉政院先前督办的是什么案子,不用本官提醒,二位也清楚吧?”
  仓场查出什么事了?
  南居益、李宗延相视一眼,立时就想到什么。
  “毕尚书,此来户部,绝非本官想扬威。”
  崔呈秀没在看二人,反看向毕自严道:“事实上,这次廉政院传唤的人,可不止是户部的人,兵部、工部等有司……”
  “你这般大张旗鼓的传唤,可有驾帖?!”
  南居益皱眉上前道:“即便是厂卫想要抓人,也要有驾帖才行,你廉政院……”
  “哈哈,驾帖吗?”
  崔呈秀呵呵笑道,掏出了一物,伸到南居益跟前,“这东西…我廉政院自己就能着办,南侍郎还有什么问题吗?”
  这!!!
  南居益心生惊骇,难以置信的看向崔呈秀,他怎样都没有想到,天子竟然会给廉政院这等特权。
  “崔尚书,仓场一案本官也略知一二,你想查案,你想传唤,本官会配合。”
  毕自严此刻撩了撩袍袖,那双眼眸直勾勾的盯着崔呈秀,“不过若叫本官知道,你们廉政院在我户部所传唤之人,跟仓场一案没有瓜葛,那本官定不会坐视不管。”
  “这点毕尚书可以放心。”
  崔呈秀笑道:“被传唤的人,皆是本官反复审查者,廉政院虽是新设,但构陷同僚之事,还是干不出来的。”
  毕自严听完崔呈秀所讲,没有再理会丝毫,那双眼睛则盯着前方,就见一名名户部属官,被廉政院的人带走,毕自严垂着的手紧攥,倘若这些被传唤的人,皆跟仓场一案有关,那事情就大发了。
  而毕自严不知晓的是,就在此刻,除了户部衙署外,其他在京衙署,也有不少地方,有廉政院的人出现,在天子大婚在即下,闹出这等事情来,所产生的涟漪和影响,必将会叫京城震动……
  <b>最新网址:www.yuxuange.co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