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降大任 有心修道无果
作者:老同学84 更新:2024-05-07 14:42
师父沧波道反复告诫过,隐身术的关键是长强和风府两大穴,若是受制或受损,则隐身术破矣,此时方信白衣人深不可测,自己不过是以卵击石。
白衣人缓缓放下长笛,轻轻一点纵身飞起,白衣翩翩极其曼妙,长袖一挥优雅地落在地上,刚好在留求侍卫的身旁。
只见他将长笛插入胸衣,随即伸出左手,在忠承的胸口和小腹之间,来回虚空抓拈,而后悠悠提起,忠承的身子竟然慢慢地站立起来。
忠承这才看清了白衣人的面容,正欲说话,却见白衣人的右手,在忠承的嘴边划了一个圆圈,忠承猜想,也许是白衣人、叫自己不要说话。
虽然微生忠承被扶起,却没有知觉,自然也没有疼痛、难受、麻木等感觉,唯有白衣人伸出食指,轻轻抬起微生忠承断折的右臂,右手五指微曲,指尖上溢出丝丝淡淡的白烟。
从前至后,拂过忠承的整个断臂,然后拇指和食指一并,在忠承的右手背上捻动,直到白烟变成蓝烟,最后又将中指、拇指合并,在忠承前后左右、微微弹了几弹。
终于听见白衣人说了一句话:
“还好!腑脏没有受大损,调养些日子即可,不然只怕要……你且坐着休息一下,暂不要大动也不要多言,一个时辰后方可随意。”
白衣人说完慢慢转身,踱步到源为朝身旁,冷冷地望着,叹了口气摇头说道:
“唉!想不到少林寺失传的隐身术,居然还有人再使,如我没弄错的话,你一定是东瀛人氏喽,你的武功与中原之术大意似是而非,鉴真的诸弟子中,只有法进和如宝成就最高,君以为学了一些隐身术,就敢胡作非为、欺师灭祖。
实难相信鉴真的后世弟子当中,竟有如此心狠手辣之徒,这是非功过,无端增添后人质疑、一代高僧东渡传世之必要,今以中国之大、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尔等班门弄斧实,乃可笑之至!”
源为朝极为惊恐,又好似自言自语、答非所问:
“我……遇到风暴,所乘舟船被毁……险些葬身鱼腹,在海上漂流了四天五夜……才到这里……此处果真是大唐的天下?然则……”
初时支支吾吾,犹豫中、源为朝不得不据实以禀:“我师父是萨摩国人沧波道,不是什么法进、如宝,不过……”
源为朝说到此时,脸上居然通红起来,似乎想到什么难堪的事来,其实他所学各类经书,大多是汉字原版,大概想到了师父,多少是因羞于当面、承认以中国人为师。
鉴真大师在萨摩国一带家喻户晓,白衣人所言或许可信,师父曾言祖师史一男,往前有续日平、再往上数,源为朝便什么也不知道了。
“将中原的武功、佛门的气功,和萨摩国的柔术合为一道,以为可以无敌于天下……”
白衣人一边说,一边不时摇头,似有怜惜之情状,源为朝的回答,他似乎并未听见。
“错了,法进的内力最高,如宝身兼中原、西域的功夫,反不及法进纯粹雄浑,这隐身术的练法和根基就是不能驳杂,哎!自以为是!自以为是……,隐身术讲究理气调心,只有正气方能正术,不然心术不正、则命亦不久矣……”
源为朝也没心思、听白衣人详解因果,只想急于离开这是非之地,提了一下气力透四肢,感觉几乎无碍,先前以为必定大伤,甚是后悔追杀留求君臣。
现今源为朝身临中国,他极度惶恐,更以己之心度人,时刻担心白衣人赶尽杀绝。
因此,他瞅准机会滚身朝北,北边坡形较陡,下面是长长的沙滩,源为朝奋力一招‘惊鸟盘云’,折起身奔驰到海边,一头扎进海水中不见踪影。
微生忠承一见源为朝分身逃走,大喊:“恩公!源贼要遛,不可放过,此人狡诈歹毒、杀人如麻……”
忠承说着忍不住站起,想要强自追赶,却又抵不住伤势痛楚,终究还是倒下身来。
白衣人也不理会,摇摇头太息一声:“随他去吧!我已破了他的隐身术,又何必置之于死地……”
“他害死了我朝陛下,此仇不共戴天!日后相见、必将其碎尸万段,方对得起陛下,和众位朝夕相处的兄弟……”
微生忠承泣不成声,悲恸地趴坐于地上,泪眼涌动,满脸尽是悔恨、伤痛之情。
“原来你们是异国之人,不过依我看,你主上未必就不可救……”白衣人说着话,已和忠承一道,来到留求王的身边。
俩人一起俯身,探视天孙龙华,想不到留求王昏迷未死,居然还有一丝游弱之气,忠承大喜过望,连呼三声陛下,最后却被白衣人抬手制止。
“他虽然受了三处伤,好在不是要害,除了胸部、还有腹部和背部,多半是那贼子被你所困,一时不便脱身,是以有所疏漏,加之你主旧伤未痊、无法硬挺,反而得以保全性命。”
白衣恩人说完,食指拇指轻轻拈动,就听见哧哧声响,随即白衣男子抓住足踝,将留求王倒提起来。
微生忠承大惊,就见留求王周身似热气蒸腾,一声咳嗽,口里流出不少暗红色血水,滴在地上竟然有一大滩。
显而易见,这是留求王体内淤血,是被白衣人内力融化、强逼渗入肺部,继而流出体外,这样做为的是缩短治疗时间,以便于伤者迅速恢复。
然后,白衣人左手虚空从下至上一抹,右手翻转一沉轻轻放下,从怀里掏出一粒红色药丸,放入留求王口中,然后对微生忠承说:
“给他喝点水,溶化药丸后、稍息五六日即可。”
忠承从身上拿出水袋,所谓水袋不过是几天前、用卡主鱼的鱼鳔制成的。他们从留求漂流亡命至大陆,惊涛骇浪中死里逃生,自然是慌张行事、一无所有。
只见忠承滴了少许泉水,在天孙龙华的口中反复湿润,没多久留求王便醒转过来,伸出臂膀想、要撑坐起来。
白衣人微微一笑,只见其袖衣晃动了一下,留求王竟然随之站了起来,连侍卫微生忠承、都不敢相信,世上竟有如此、神乎其技的医术。
这白衣人正是蓬莱客虔士元,为承诺昆仑山的鲜至柔,已在六年前将太皞剑、从姑苏虎丘的剑池里取出。
这太皞剑乃是伏羲氏的佩剑,以五行之精炼成,无物能抵神妙无比,若一手纵横挥舞则山水变色;若双手前后掌控则天地动容;若男女二人左右手互握剑柄,则剑人齐飞呈雷霆之势,因此又叫比翼剑。
只因虔士元迟迟没有、找到合适的剑鞘,无法坦然面对昆仑山的至爱,诺言有愧,故而迁延时日,焦急不安、殚精竭虑,遍寻天下后,他听说崂山道观里,有一件叫三三黑的上古神器,形同三尺长三寸粗的圆棒,黑中泛光、暖中散香,所以他寻访到此,打算一窥真容。
据说此物握在手中,除了神清气爽、体力高涨外,连修道都比寻常人清醒、顿悟来的快捷,是以被当做镇观之宝,有专人看护,并存于长方木匣中,置放在太清宫。
崂山观主七峰道长,早在数年前便与虔士元相识,但一直不知道虔士元就是蓬莱客,只知虔士元自称住在一个荒岛上。
虽然七峰道长六十多岁,比虔士元年长许多,见面时两人都各自感受到、对方修炼的与众不同,因而惺惺相惜,成了莫逆之交。
这一次虔士元未能如愿,七峰道长声明:只能看不能碰,并称他已破戒,说历代观主从未有人、敢将此镇观之宝示于外人。
虔士元只是报以一笑道谢,离开时在崂山摩崖上横笛小坐,吹了一支《有所思》心下黯然,不意听见喊叫声,所以越过小青山、出手相救留求君臣。
等到留求王站立时,正欲施礼、感谢白衣人救命之恩,却见半山腰跑下来两个小道士,眼看已经离三人不远。
就听前面一个小道士问道:“虔岛主,方才家师听见岛主笛音,似有所求,故而派我二人来此查看,不知可有用得着之处。”
虔士元一听哭笑不得,心道:“我的忙他哪里肯帮,连碰都不给碰,除非要七峰道长的命。”
但这两个小道士,哪里知道这些内情,虔士元又不好讲明,所以尴尬一笑说:
“多谢七峰道长了,这两位海外贵宾,身上有点伤,恐要麻烦在此、耽搁三四日才行,道长既有心成全,那就劳驾二位扶持他们,暂且上山休息调养一下吧!”
“岛主这是说哪里话,出门在外、有些意外损伤,那是难免,别说是虔岛主出面,任谁见了、也不会袖手旁观,何况,此处属崂山地界,自然是三清殿做东,今日能迎来海外嘉宾,那将成就千年佳话。”
虔士元一听,小道士能说会道,就不再多言,一笑作别:“替我拜上七峰道长,虔某就不去打扰了,改日再去唠叨。”
言毕闪身而去,须臾不见踪影。
“恩公……恩公!”
留求君臣连呼‘恩公’数声,却哪里找得到人影,随即叹息两声问道:“多谢两位大师善意,我等感激不尽!”
这君臣二人此前、从未见过道士,也不知该如何称呼,好在小道士也不以为意。
“不必……不必!”小道士一边说,一边很客气地上前搀扶。
天孙龙华身子骨无大碍、尚能行走,不过体内有些小痛而已,因而朝沙滩外的山坡、走了几步拾起金剑,他仔细看了一下,王剑竟然毫发无损。
留求王大喜,推剑入鞘,抬起头看见微生忠承、挣扎意欲站立,却是一副很吃力的样子。
天孙龙华知他骨骼刚刚复原,目下绝难行走,故而对这两个小道士说道:
“两位大师见谅,我这兄弟伤势较重,恐怕要做一副担架抬着才行。”
“那你呢?”
“我不碍事……走走无妨。”
“可这里离道观颇远,再去找担架来回、只怕费时太多,不如现做一副简易担架,你看如何?”
“这样也好!这是我的佩剑,你们拿去一用。”
天孙龙华估计,他俩抬着微生忠承上山最是稳妥,起码忠承要少受罪,而且恢复也快捷些。
哪知小道士回答很干脆:“不必,这等粗活、用不着刀剑……”
小道士话未说完,三步两跃,上了附近矮坡,挥掌便截断四、五根胳膊粗细的小树。两道士就近取材,剥离树皮树枝,然后左右拉扯、迅速捆绑起来。
忙碌不到一炷香工夫,一副木架已经成形,随后两人抬起微生忠承,轻轻放入担架,即刻招呼留求王,四人一并向山上进发。
虽然一路是爬山石阶,但小道士走的极是稳便,丝毫没有上下震荡响声,看得出小道士功夫不差。走了一小段山路,两人回头一看,天孙龙华落在后面颇远,便停下来稍等。
两人心道,他一定伤的也不轻,照此下去,午时也上不了山,于是两道士对望一眼,不谋而合歇下担架,索性一起决定做个大点的担架,将留求君臣一并抬走。
两道士说干就干,等留求王走到近前,超大结实的简易担架、已经做好。
天孙龙华望着眼前一切、有些惊奇,但即刻也就明白怎么回事,脸色微微一红说道:“一再劳烦两位大师,龙华实在惭愧!”
“这是崂山,我等是道家弟子,贵客无需客气,此乃理所当然,何况两位有伤在身。”
一路上,几人言语颇多,尤其是中原之事,让留求王久久无语,小道士以为这主仆二人,旅途劳累,伤重倦怠所致,也就轻轻悄悄抬上了山。
之后,君臣二人被扶上木榻,很快送来茶水饮食,这时已近午时。
崂山的道士闻听远道海客,倒是对两人格外好奇关心,七峰道长也亲自看过两人的伤,经虔岛主施治已无问题,只需调养几日即可。
六天后,君臣二人都已能动,唯忠承之伤体,崂山道士再三关照、暂不宜大动,即便习武练功,也要一月以后。
白衣人缓缓放下长笛,轻轻一点纵身飞起,白衣翩翩极其曼妙,长袖一挥优雅地落在地上,刚好在留求侍卫的身旁。
只见他将长笛插入胸衣,随即伸出左手,在忠承的胸口和小腹之间,来回虚空抓拈,而后悠悠提起,忠承的身子竟然慢慢地站立起来。
忠承这才看清了白衣人的面容,正欲说话,却见白衣人的右手,在忠承的嘴边划了一个圆圈,忠承猜想,也许是白衣人、叫自己不要说话。
虽然微生忠承被扶起,却没有知觉,自然也没有疼痛、难受、麻木等感觉,唯有白衣人伸出食指,轻轻抬起微生忠承断折的右臂,右手五指微曲,指尖上溢出丝丝淡淡的白烟。
从前至后,拂过忠承的整个断臂,然后拇指和食指一并,在忠承的右手背上捻动,直到白烟变成蓝烟,最后又将中指、拇指合并,在忠承前后左右、微微弹了几弹。
终于听见白衣人说了一句话:
“还好!腑脏没有受大损,调养些日子即可,不然只怕要……你且坐着休息一下,暂不要大动也不要多言,一个时辰后方可随意。”
白衣人说完慢慢转身,踱步到源为朝身旁,冷冷地望着,叹了口气摇头说道:
“唉!想不到少林寺失传的隐身术,居然还有人再使,如我没弄错的话,你一定是东瀛人氏喽,你的武功与中原之术大意似是而非,鉴真的诸弟子中,只有法进和如宝成就最高,君以为学了一些隐身术,就敢胡作非为、欺师灭祖。
实难相信鉴真的后世弟子当中,竟有如此心狠手辣之徒,这是非功过,无端增添后人质疑、一代高僧东渡传世之必要,今以中国之大、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尔等班门弄斧实,乃可笑之至!”
源为朝极为惊恐,又好似自言自语、答非所问:
“我……遇到风暴,所乘舟船被毁……险些葬身鱼腹,在海上漂流了四天五夜……才到这里……此处果真是大唐的天下?然则……”
初时支支吾吾,犹豫中、源为朝不得不据实以禀:“我师父是萨摩国人沧波道,不是什么法进、如宝,不过……”
源为朝说到此时,脸上居然通红起来,似乎想到什么难堪的事来,其实他所学各类经书,大多是汉字原版,大概想到了师父,多少是因羞于当面、承认以中国人为师。
鉴真大师在萨摩国一带家喻户晓,白衣人所言或许可信,师父曾言祖师史一男,往前有续日平、再往上数,源为朝便什么也不知道了。
“将中原的武功、佛门的气功,和萨摩国的柔术合为一道,以为可以无敌于天下……”
白衣人一边说,一边不时摇头,似有怜惜之情状,源为朝的回答,他似乎并未听见。
“错了,法进的内力最高,如宝身兼中原、西域的功夫,反不及法进纯粹雄浑,这隐身术的练法和根基就是不能驳杂,哎!自以为是!自以为是……,隐身术讲究理气调心,只有正气方能正术,不然心术不正、则命亦不久矣……”
源为朝也没心思、听白衣人详解因果,只想急于离开这是非之地,提了一下气力透四肢,感觉几乎无碍,先前以为必定大伤,甚是后悔追杀留求君臣。
现今源为朝身临中国,他极度惶恐,更以己之心度人,时刻担心白衣人赶尽杀绝。
因此,他瞅准机会滚身朝北,北边坡形较陡,下面是长长的沙滩,源为朝奋力一招‘惊鸟盘云’,折起身奔驰到海边,一头扎进海水中不见踪影。
微生忠承一见源为朝分身逃走,大喊:“恩公!源贼要遛,不可放过,此人狡诈歹毒、杀人如麻……”
忠承说着忍不住站起,想要强自追赶,却又抵不住伤势痛楚,终究还是倒下身来。
白衣人也不理会,摇摇头太息一声:“随他去吧!我已破了他的隐身术,又何必置之于死地……”
“他害死了我朝陛下,此仇不共戴天!日后相见、必将其碎尸万段,方对得起陛下,和众位朝夕相处的兄弟……”
微生忠承泣不成声,悲恸地趴坐于地上,泪眼涌动,满脸尽是悔恨、伤痛之情。
“原来你们是异国之人,不过依我看,你主上未必就不可救……”白衣人说着话,已和忠承一道,来到留求王的身边。
俩人一起俯身,探视天孙龙华,想不到留求王昏迷未死,居然还有一丝游弱之气,忠承大喜过望,连呼三声陛下,最后却被白衣人抬手制止。
“他虽然受了三处伤,好在不是要害,除了胸部、还有腹部和背部,多半是那贼子被你所困,一时不便脱身,是以有所疏漏,加之你主旧伤未痊、无法硬挺,反而得以保全性命。”
白衣恩人说完,食指拇指轻轻拈动,就听见哧哧声响,随即白衣男子抓住足踝,将留求王倒提起来。
微生忠承大惊,就见留求王周身似热气蒸腾,一声咳嗽,口里流出不少暗红色血水,滴在地上竟然有一大滩。
显而易见,这是留求王体内淤血,是被白衣人内力融化、强逼渗入肺部,继而流出体外,这样做为的是缩短治疗时间,以便于伤者迅速恢复。
然后,白衣人左手虚空从下至上一抹,右手翻转一沉轻轻放下,从怀里掏出一粒红色药丸,放入留求王口中,然后对微生忠承说:
“给他喝点水,溶化药丸后、稍息五六日即可。”
忠承从身上拿出水袋,所谓水袋不过是几天前、用卡主鱼的鱼鳔制成的。他们从留求漂流亡命至大陆,惊涛骇浪中死里逃生,自然是慌张行事、一无所有。
只见忠承滴了少许泉水,在天孙龙华的口中反复湿润,没多久留求王便醒转过来,伸出臂膀想、要撑坐起来。
白衣人微微一笑,只见其袖衣晃动了一下,留求王竟然随之站了起来,连侍卫微生忠承、都不敢相信,世上竟有如此、神乎其技的医术。
这白衣人正是蓬莱客虔士元,为承诺昆仑山的鲜至柔,已在六年前将太皞剑、从姑苏虎丘的剑池里取出。
这太皞剑乃是伏羲氏的佩剑,以五行之精炼成,无物能抵神妙无比,若一手纵横挥舞则山水变色;若双手前后掌控则天地动容;若男女二人左右手互握剑柄,则剑人齐飞呈雷霆之势,因此又叫比翼剑。
只因虔士元迟迟没有、找到合适的剑鞘,无法坦然面对昆仑山的至爱,诺言有愧,故而迁延时日,焦急不安、殚精竭虑,遍寻天下后,他听说崂山道观里,有一件叫三三黑的上古神器,形同三尺长三寸粗的圆棒,黑中泛光、暖中散香,所以他寻访到此,打算一窥真容。
据说此物握在手中,除了神清气爽、体力高涨外,连修道都比寻常人清醒、顿悟来的快捷,是以被当做镇观之宝,有专人看护,并存于长方木匣中,置放在太清宫。
崂山观主七峰道长,早在数年前便与虔士元相识,但一直不知道虔士元就是蓬莱客,只知虔士元自称住在一个荒岛上。
虽然七峰道长六十多岁,比虔士元年长许多,见面时两人都各自感受到、对方修炼的与众不同,因而惺惺相惜,成了莫逆之交。
这一次虔士元未能如愿,七峰道长声明:只能看不能碰,并称他已破戒,说历代观主从未有人、敢将此镇观之宝示于外人。
虔士元只是报以一笑道谢,离开时在崂山摩崖上横笛小坐,吹了一支《有所思》心下黯然,不意听见喊叫声,所以越过小青山、出手相救留求君臣。
等到留求王站立时,正欲施礼、感谢白衣人救命之恩,却见半山腰跑下来两个小道士,眼看已经离三人不远。
就听前面一个小道士问道:“虔岛主,方才家师听见岛主笛音,似有所求,故而派我二人来此查看,不知可有用得着之处。”
虔士元一听哭笑不得,心道:“我的忙他哪里肯帮,连碰都不给碰,除非要七峰道长的命。”
但这两个小道士,哪里知道这些内情,虔士元又不好讲明,所以尴尬一笑说:
“多谢七峰道长了,这两位海外贵宾,身上有点伤,恐要麻烦在此、耽搁三四日才行,道长既有心成全,那就劳驾二位扶持他们,暂且上山休息调养一下吧!”
“岛主这是说哪里话,出门在外、有些意外损伤,那是难免,别说是虔岛主出面,任谁见了、也不会袖手旁观,何况,此处属崂山地界,自然是三清殿做东,今日能迎来海外嘉宾,那将成就千年佳话。”
虔士元一听,小道士能说会道,就不再多言,一笑作别:“替我拜上七峰道长,虔某就不去打扰了,改日再去唠叨。”
言毕闪身而去,须臾不见踪影。
“恩公……恩公!”
留求君臣连呼‘恩公’数声,却哪里找得到人影,随即叹息两声问道:“多谢两位大师善意,我等感激不尽!”
这君臣二人此前、从未见过道士,也不知该如何称呼,好在小道士也不以为意。
“不必……不必!”小道士一边说,一边很客气地上前搀扶。
天孙龙华身子骨无大碍、尚能行走,不过体内有些小痛而已,因而朝沙滩外的山坡、走了几步拾起金剑,他仔细看了一下,王剑竟然毫发无损。
留求王大喜,推剑入鞘,抬起头看见微生忠承、挣扎意欲站立,却是一副很吃力的样子。
天孙龙华知他骨骼刚刚复原,目下绝难行走,故而对这两个小道士说道:
“两位大师见谅,我这兄弟伤势较重,恐怕要做一副担架抬着才行。”
“那你呢?”
“我不碍事……走走无妨。”
“可这里离道观颇远,再去找担架来回、只怕费时太多,不如现做一副简易担架,你看如何?”
“这样也好!这是我的佩剑,你们拿去一用。”
天孙龙华估计,他俩抬着微生忠承上山最是稳妥,起码忠承要少受罪,而且恢复也快捷些。
哪知小道士回答很干脆:“不必,这等粗活、用不着刀剑……”
小道士话未说完,三步两跃,上了附近矮坡,挥掌便截断四、五根胳膊粗细的小树。两道士就近取材,剥离树皮树枝,然后左右拉扯、迅速捆绑起来。
忙碌不到一炷香工夫,一副木架已经成形,随后两人抬起微生忠承,轻轻放入担架,即刻招呼留求王,四人一并向山上进发。
虽然一路是爬山石阶,但小道士走的极是稳便,丝毫没有上下震荡响声,看得出小道士功夫不差。走了一小段山路,两人回头一看,天孙龙华落在后面颇远,便停下来稍等。
两人心道,他一定伤的也不轻,照此下去,午时也上不了山,于是两道士对望一眼,不谋而合歇下担架,索性一起决定做个大点的担架,将留求君臣一并抬走。
两道士说干就干,等留求王走到近前,超大结实的简易担架、已经做好。
天孙龙华望着眼前一切、有些惊奇,但即刻也就明白怎么回事,脸色微微一红说道:“一再劳烦两位大师,龙华实在惭愧!”
“这是崂山,我等是道家弟子,贵客无需客气,此乃理所当然,何况两位有伤在身。”
一路上,几人言语颇多,尤其是中原之事,让留求王久久无语,小道士以为这主仆二人,旅途劳累,伤重倦怠所致,也就轻轻悄悄抬上了山。
之后,君臣二人被扶上木榻,很快送来茶水饮食,这时已近午时。
崂山的道士闻听远道海客,倒是对两人格外好奇关心,七峰道长也亲自看过两人的伤,经虔岛主施治已无问题,只需调养几日即可。
六天后,君臣二人都已能动,唯忠承之伤体,崂山道士再三关照、暂不宜大动,即便习武练功,也要一月以后。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