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日月山河永在
作者:少面多肉    更新:2024-05-15 00:01
  伴随着雄壮的BGM,视频开始播放
  “一世命即是万世命,你要是愿意等,你就等。”
  “等到宣德之日,盛世降临!”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只有战死的朱家人,没有逃回来的。我老头子匹马单刀也不让他们跨进长城一步”——(战神除外)
  “朕的最后一道旨意,如若你们看到朕落下马来,不要哀悼,不要停止冲锋,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在!明军威武~~~”
  这一句句豪迈的语言让大明位面的百姓热血沸腾
  这便是大明皇帝的誓言,也是他们大明的专利!
  画面一转
  一名身穿华服的女子气势汹汹的从宫墙下走过
  路边的宫女低着头,悄然的看向汤韦扮演的大明太后孙若微
  “看什么看,跪下!”
  “我是大明的太后,是皇帝的母亲!”
  “你们拿着两把破刀,骑着马越过长城,就想来侮辱天子的母亲?这是大明的耻辱!”
  “你们越过长城的那一天,就是你们的死期!”
  “就这么写:退出长城,保尔全尸”
  “大军全部开出九城门外,列阵迎敌!”
  “明军威武~~”
  “威武!威武!”
  视频播放的同时,弹幕飘过
  ——汉人最有骨气的王朝!
  ——开局一个碗,终局一根绳,大明到死都践行着它的诺言
  ——不和亲,不纳贡,不赔款,不割地,壮哉我大明!
  ——逸仙先生也曾经去孝陵祭拜,告慰先祖,驱除鞑虏,还我河山!
  ......
  大秦位面
  始皇帝看着视频中“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几个字”心情也是不能平静
  没想到后世之人也有如此骨气
  自己虽然对大秦二世而亡还没什么头绪
  但后继之君,如果能有同样的气魄
  是绝不可能灭亡的如此迅速的
  “传太史令,刻碑记之~”
  朕要后世之君,时刻牢记!
  大汉位面
  刘彻看着弹幕中的
  “不和亲,不纳贡,不赔款,不割地”不由的出了神
  大汉一朝向来不弱于人
  唯独“和亲”二字乃是心头的一把尖刀
  自高祖刘邦开始,历经惠帝、文帝、景帝乃至本朝,代代和亲,
  名为“和亲”不过是年年送大量的絮、缯、酒、粮食给匈奴。
  还要送上宗室之公主,简直就是奇耻大辱!
  刘细君,刘解忧,王昭君还有数十位的宗室之女,都是大汉心中无法磨平的伤痛。
  可是换来的是什么?,匈奴依然年年南下打草谷,劫掠大汉子民。
  这后世之人,能做到不和亲不纳贡,果然有骨气的很。
  三国位面
  曹操:修长城抵御蛮族?
  刘备:蛮族这么强吗?
  孙权:比张辽还狠?
  曹操:南蛮入侵!
  刘备:杀!
  孙权:杀!
  大唐位面
  唐太宗李世民
  “开局一个碗,终局一根绳?有趣当真有趣 ”
  “想我大唐李氏,立国之初便是门阀世家,可谓天胡开局,我大唐强盛如斯。也免不了“渭水之盟”的无奈
  盟约之下,自己差不多搬空了府库内的所有金银财务,才堪堪填上了这个口子
  “这大明之君,开局一个碗,居然能做到不和亲,不纳贡,不赔款,不割地,果然有不凡之处!”
  大宋位面
  教主道君皇帝
  宋徽宗看着天幕上的字幕道: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哪个傻子才干呢,
  “寡人是一国之君,天下都是寡人的,寡人要是亡了,还要这天下做什么?”
  转身道:
  “高太尉,这次金人的议和谈判,就有劳太尉了”
  “只要金人罢兵,一切都由太尉做主,府库一切财物都可由太尉调用。”
  高俅答道:“官家,此次金人来势汹汹,只怕所图不小”
  “寡人要活着,寡人要好好的活着!”
  “寡人不想守什么劳什子国门,寡人不要死!”
  大清位面
  慈禧太后
  大明的历史他是知道的,大明亡于大清之手,她乃是胜利者
  本来他是不在乎什么“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这是汉人的江山,大不了她带着家当回到大清的龙兴之地
  这江山谁爱守谁去守。她一介女流,不在乎什么气节,这国门又不是没丢过
  可当他看见孙若微身着戎装向大明军队动员的时候。
  她的心不平衡了!
  “凭什么?”
  “大家都是太后”
  “大家都是国中无主,外敌入侵,生死存亡”
  “凭什么你就能一呼百应,生死相随”
  “我想修个园子都有人掣肘”
  “凭什么你可以金口玉言,任免官员”
  “我手下全是李鸿章那样的老狐狸”
  “凭什么你就敢在大殿之上对着敌人义正言辞”
  “而我看见洋人腿就发软?”
  我也想像她一样威风一次,
  她说的全是我的词儿啊!!!
  不一会这条视频结束
  一个全新的标题出现在了天幕《你觉得清朝有明君吗?》
  大清位面
  乾隆
  “哈,前明之后果然是我大清”
  “这题目实属大逆不道,我大清自太宗以降,皆为明君”
  “圣祖以及本朝更是世人称颂的康乾盛世!”
  “如此诘问其罪当诛!”
  和珅:“启禀吾皇万岁,世人皆知我大清历代先祖为圣德神君。我康乾盛世,更是千古罕见的盛世,吾皇万岁功盖三皇五帝,区区‘明君’二字是不足以形容的。所以当有此一问。”
  乾隆:“和爱卿言之有理,咱们看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