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战争和政治
作者:子率以正 更新:2024-05-06 17:04
李道宗一句童言无忌说出来,顿时引得几位大佬乐出声来。
就连一向板正的房玄龄和李靖都乐得胡子一翘一翘的,一副想笑又矜持得不能笑的样子。
李世民原本阴沉的脸亦是露出笑意,不由得摆手道:“行了,李小子你先坐下。”
闻言,李道宗急忙恶狠狠的瞪了李让一眼,怒斥道:“丢人现眼的玩意儿,还不坐下。”
李让气呼呼的坐回原位,一双眼睛瞪成了牛眼。
他也没说错啊,凭什么不让他说完,大唐难道不该强大到让人绝望吗?
搞友邦惊诧那一套,有用吗?
没用,一点毛用都没有。
大唐,就该让人怕,谁不听话,大军直接碾压过去。
李让坐在原地生闷气,李世民也暂时忽略了他,转头看着一直在沉思的李靖问道:“药师,此次出征你为主帅,依你之见,此事该如何处理?”
被李世民点名了,李靖也不好继续装死。
沉吟片刻,李靖摇头道:“据老臣所知,如今的高原刚刚统一,其国中尚武成风,军队战力颇为强悍。
然最为关键的还是高原之上的恶劣环境。
高原之兵下至平原之上,战力可以倍增,而我汉人将士上了高原,则会出现胸闷气短呼吸不畅甚至无法呼吸的情况,战力大打折扣。
依老臣之见,此次我大唐若是拒绝了吐蕃的请求,只怕与吐谷浑一战中,吐蕃会从中作梗啊。”
李靖一开口便是长篇大论,众人竖起耳朵认真听讲,只是听着听着,一群人的脸色便不由得古怪起来。
这不就是纯放屁吗?
说了和没说有什么区别?
这些事情在场之人谁不知道?
若非如此,也就不会有今天这个会议了,直接一口回绝就是。
李世民的表情直接僵在了脸上,李靖的性子他知道,谨慎得很,轻易不发表任何意见,等闲不会选择战队。
但今日他请李靖这位主帅过来就是来解决问题的。
这......
一时间,李世民也不知道该说李靖是圆滑还是情商低了。
半晌之后,李世民忽然苦笑一声,对着李靖摆摆手道:“朕知道了。”
应了李靖一句,李世民最终还是将目光投向了唐俭和李道宗。
唐俭和李道宗,一人是大唐外交部长,一人是主管宗室的大管家,这件事情,最终的结果还是得参考他们两人的意见。
感受到李世民的目光,唐俭不由得暗叹口气,开口道:“陛下,臣以为,和亲之事断不可取,吐谷浑便是很好的例子,我大唐满心期冀地嫁公主过去,以结两国之好,结果如何不用臣过多赘述。”
这话一出,李世民顿时沉默了。
他何尝不知道女人换不来和平,可如今大唐刚刚积攒下来一点家底,若是两线作战,只怕很快就会将好不容易积攒起来家底挥霍一空。
更重要的是,若吐蕃与吐谷浑联手抗唐,谁也不敢保证盘踞西北的西突厥会不会横插一杠。
若是西突厥亦出兵侵扰西北边境,那时大唐将会被拖入战争的泥潭之中无法脱身。
没办法,世事就是这样,都说战争是政治的延续,但政治,何尝不是战争的保障。
有些事情,不是拍脑门就能决定的,还需要权衡,还需要称量,哪怕他是口含天宪的帝王,遇上有些事情,也不得不思量,不得不妥协。
沉默半晌,李世民有些疲惫的出言问道:“诸位都是一样的想法吗?”
这话一出,众人顿时面面相觑。
李道宗沉吟片刻,起身拱手道:“陛下,臣建议,增兵吧。”
增兵二字一出,房玄龄顿时苦笑起来。
他苦笑道:“增兵,承范说得容易,但国库里就那么多钱,钱都拿去打仗了,河工不修了吗,道路不维护了吗,灾情不治理了吗?”
听着房玄龄口中吐出一长串要花钱的地方,李道宗也沉默了。
大唐现在的能力,还做不到几线作战,尤其是大唐与吐谷浑打的是国战。
截至目前为止,大唐已经征发了民夫十五万余,战兵六万余。
大唐总归就两千万不到的人口,这二十多万人,几乎是整个关中河东河南地区的青壮。
二十万青壮,就代表着二十万壮劳力,他们几乎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少了一人,每户就要少种一半的粮食。
若是再继续征兵,今年的粮食和钱都好说,那明年呢?
人都去打仗了,谁来种地,不种地哪里来的饭吃?
这是个大问题!
这就是现实。
谁都明白,包括李让,李让也明白。
他说那些话的作用,无非就是宣泄一下心中的怒气,真要那么干了,大唐就真的四面楚歌声了。
李世民环视一圈殿中之人,忽然叹了口气道:“那就,增兵吧,大唐上下勒紧裤腰带,苦一苦大家,苦一苦百姓,只要打赢这一战,至少能换来十年和平。”
增兵这个结果,实话实说,并不出乎大家的意料。
毕竟,李让那句话他们还是认同的,大唐的公主又不是萝卜,熟了谁都能来拔一颗。
就是可惜,好不容易过上两年安稳日子,这下又得凄惶起来了。
嗯,当然,这是说的百姓,而不是满殿勋贵。
既然决定要增兵,李世民也迅速打起精神,吩咐宫人取来地图,开始仔细思索。
李世民陷入沉思,其他人也安静下来。
一时之间,大殿之中落针可闻。
许久之后,李世民抬起头,看着李靖问道:“药师,朕欲向沙洲玉门关增兵一万防备突厥,向蜀中松州增兵一万防备吐蕃,合计增兵两万人,你以为如何?”
李靖一愣,摇头道:“陛下,两万人,一处一万人,这......”
听出李靖话中的欲言又止之意,李世民叹气道:“两万人,已经是朝廷的极限了。”
两万人,多吗,听起来多。
但一处只有一万人,这一万人要防备的,是这个世界上除了大唐之外,最强大的两个国家。
这两个国家和大唐还不同,他们放牧,不用后勤补给,上马就能打仗,随时可以集结十万以上的大军。
而大唐,靠种地,牵一发而动全身。
相比之下,就好像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就是这么个意思。
就连一向板正的房玄龄和李靖都乐得胡子一翘一翘的,一副想笑又矜持得不能笑的样子。
李世民原本阴沉的脸亦是露出笑意,不由得摆手道:“行了,李小子你先坐下。”
闻言,李道宗急忙恶狠狠的瞪了李让一眼,怒斥道:“丢人现眼的玩意儿,还不坐下。”
李让气呼呼的坐回原位,一双眼睛瞪成了牛眼。
他也没说错啊,凭什么不让他说完,大唐难道不该强大到让人绝望吗?
搞友邦惊诧那一套,有用吗?
没用,一点毛用都没有。
大唐,就该让人怕,谁不听话,大军直接碾压过去。
李让坐在原地生闷气,李世民也暂时忽略了他,转头看着一直在沉思的李靖问道:“药师,此次出征你为主帅,依你之见,此事该如何处理?”
被李世民点名了,李靖也不好继续装死。
沉吟片刻,李靖摇头道:“据老臣所知,如今的高原刚刚统一,其国中尚武成风,军队战力颇为强悍。
然最为关键的还是高原之上的恶劣环境。
高原之兵下至平原之上,战力可以倍增,而我汉人将士上了高原,则会出现胸闷气短呼吸不畅甚至无法呼吸的情况,战力大打折扣。
依老臣之见,此次我大唐若是拒绝了吐蕃的请求,只怕与吐谷浑一战中,吐蕃会从中作梗啊。”
李靖一开口便是长篇大论,众人竖起耳朵认真听讲,只是听着听着,一群人的脸色便不由得古怪起来。
这不就是纯放屁吗?
说了和没说有什么区别?
这些事情在场之人谁不知道?
若非如此,也就不会有今天这个会议了,直接一口回绝就是。
李世民的表情直接僵在了脸上,李靖的性子他知道,谨慎得很,轻易不发表任何意见,等闲不会选择战队。
但今日他请李靖这位主帅过来就是来解决问题的。
这......
一时间,李世民也不知道该说李靖是圆滑还是情商低了。
半晌之后,李世民忽然苦笑一声,对着李靖摆摆手道:“朕知道了。”
应了李靖一句,李世民最终还是将目光投向了唐俭和李道宗。
唐俭和李道宗,一人是大唐外交部长,一人是主管宗室的大管家,这件事情,最终的结果还是得参考他们两人的意见。
感受到李世民的目光,唐俭不由得暗叹口气,开口道:“陛下,臣以为,和亲之事断不可取,吐谷浑便是很好的例子,我大唐满心期冀地嫁公主过去,以结两国之好,结果如何不用臣过多赘述。”
这话一出,李世民顿时沉默了。
他何尝不知道女人换不来和平,可如今大唐刚刚积攒下来一点家底,若是两线作战,只怕很快就会将好不容易积攒起来家底挥霍一空。
更重要的是,若吐蕃与吐谷浑联手抗唐,谁也不敢保证盘踞西北的西突厥会不会横插一杠。
若是西突厥亦出兵侵扰西北边境,那时大唐将会被拖入战争的泥潭之中无法脱身。
没办法,世事就是这样,都说战争是政治的延续,但政治,何尝不是战争的保障。
有些事情,不是拍脑门就能决定的,还需要权衡,还需要称量,哪怕他是口含天宪的帝王,遇上有些事情,也不得不思量,不得不妥协。
沉默半晌,李世民有些疲惫的出言问道:“诸位都是一样的想法吗?”
这话一出,众人顿时面面相觑。
李道宗沉吟片刻,起身拱手道:“陛下,臣建议,增兵吧。”
增兵二字一出,房玄龄顿时苦笑起来。
他苦笑道:“增兵,承范说得容易,但国库里就那么多钱,钱都拿去打仗了,河工不修了吗,道路不维护了吗,灾情不治理了吗?”
听着房玄龄口中吐出一长串要花钱的地方,李道宗也沉默了。
大唐现在的能力,还做不到几线作战,尤其是大唐与吐谷浑打的是国战。
截至目前为止,大唐已经征发了民夫十五万余,战兵六万余。
大唐总归就两千万不到的人口,这二十多万人,几乎是整个关中河东河南地区的青壮。
二十万青壮,就代表着二十万壮劳力,他们几乎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少了一人,每户就要少种一半的粮食。
若是再继续征兵,今年的粮食和钱都好说,那明年呢?
人都去打仗了,谁来种地,不种地哪里来的饭吃?
这是个大问题!
这就是现实。
谁都明白,包括李让,李让也明白。
他说那些话的作用,无非就是宣泄一下心中的怒气,真要那么干了,大唐就真的四面楚歌声了。
李世民环视一圈殿中之人,忽然叹了口气道:“那就,增兵吧,大唐上下勒紧裤腰带,苦一苦大家,苦一苦百姓,只要打赢这一战,至少能换来十年和平。”
增兵这个结果,实话实说,并不出乎大家的意料。
毕竟,李让那句话他们还是认同的,大唐的公主又不是萝卜,熟了谁都能来拔一颗。
就是可惜,好不容易过上两年安稳日子,这下又得凄惶起来了。
嗯,当然,这是说的百姓,而不是满殿勋贵。
既然决定要增兵,李世民也迅速打起精神,吩咐宫人取来地图,开始仔细思索。
李世民陷入沉思,其他人也安静下来。
一时之间,大殿之中落针可闻。
许久之后,李世民抬起头,看着李靖问道:“药师,朕欲向沙洲玉门关增兵一万防备突厥,向蜀中松州增兵一万防备吐蕃,合计增兵两万人,你以为如何?”
李靖一愣,摇头道:“陛下,两万人,一处一万人,这......”
听出李靖话中的欲言又止之意,李世民叹气道:“两万人,已经是朝廷的极限了。”
两万人,多吗,听起来多。
但一处只有一万人,这一万人要防备的,是这个世界上除了大唐之外,最强大的两个国家。
这两个国家和大唐还不同,他们放牧,不用后勤补给,上马就能打仗,随时可以集结十万以上的大军。
而大唐,靠种地,牵一发而动全身。
相比之下,就好像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就是这么个意思。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