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无力阻止之事
作者:子率以正 更新:2024-05-06 17:04
送走金城,李让回到地里,提着镰刀开始继续收割地里一簇一簇金黄的糜子。
大家都能看出来李让的心情不怎么好,连带着脸上丰收的喜悦之情都收敛了许多。
虎子哥凑近李让身边,小声问道:“怎么了二蛋,和郡主殿下聊得不开心?”
李让摇摇头,笑道:“没有的事儿,就是不怎么想说话而已。”
虎子哥皱眉道:“那是遇上了什么事情?”
李让刚想否认,虎子哥便继续说道:“你可不是一个能藏得住事儿的人,要是遇见了什么困难,一定要和大家说。”
李让动作一顿,点点头道:“放心吧虎子哥,要是真出了什么事情,我肯定不能瞒着大家,真没什么事儿,就是听见了一些不好的消息而已。”
“不好的消息?”
虎子哥面上露出狐疑之色,但李让已经开始继续干活了。
想了想,虎子哥还是决定不再继续追问。
毕竟这是李让这个侯爷和郡主之间的事情,他也没法多问。
所有人都加快了手上的速度,镰刀划过的地方,一簇簇糜子杆倒在地上。
半大的孩子就负责将这些糜子拖到谷场之上晾着。
糜子和麦子不同,麦子颗粒大,容易分离,只需要晾干水分用粮解反复捶打就行。
糜子要多晾一段时间,然后靠人力一把一把的用棍子抖落,再过几遍筛子才能得到糜子米。
总的来说,和吃有关的东西,就没一样是来得容易的。
时间来到正午,几个婆姨将大锅饭抬到了田里。
村民们抖抖身上的尘土,便开始有条不紊的排队领取食物。
李让领了一块面团,一碗不知道什么叶子煮成的汤,坐在地坎子上一口一口的吃了起来。
一边吃,一边回想上午金城和他说的那些话。
想起那些话,隋朝义成公主那张苍老的脸,就总是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
恐怕直到临死之前,义成公主还在天真的认为李靖是去接她回家的吧?
当时觉得没什么,但此刻回想起来,李让总感觉心里不是很舒服。
当时他明明有机会能将义成公主带回来长安的。
“唉~”
微不可察的叹了口气。
李让将碗里的汤几大口喝干,趁着大家还在吃东西的功夫,走到树荫下面盘腿坐着开始沉思起来。
如今吐谷浑再提和亲,以李让对李世民的了解,他有很大的概率不会继续拒绝。
因为现在的形势与半年前不同了。
大唐刚灭掉东突厥的时候,诸国对大唐是惧怕要多过敬畏的。
毕竟突厥人是萦绕在诸国头顶上百年都挥之不去的阴影,这片阴影,就这么被大唐灭了。
谁也知道大唐这个新爹的脾气如何,会不会像突厥人那样成为新的笼罩在他们头上的阴云?
所以那会儿,诸国对于和亲之事的态度并不坚决,
再加上李让当时在唐俭府上那么一搅合,李世民面子上有点过不去,干脆就不再继续提和亲之事。
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
诸国基本上都已经知道了大唐的脾气,知道大唐不会像突厥人那样直接覆灭他们,也知道大唐现在的情况属于是外强中干。
既然新爹是个好相与的,又暂时没有能力教训他们这些儿子。
那么,他们调皮一下也可以理解。
吐谷浑选择在这个关头提起和亲之事,就是笃定大唐现在只能和他们交好。
因为吐谷浑知道大唐现在要修生养息。
至于大唐修生养息为何会与交好吐谷浑联系起来,也不难理解。
大唐要修生养息,就必须轻徭薄赋。
但轻徭薄赋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大唐的财政收入减少。
财政收入减少了,事情却不能不做,国家也不能不发展,那么,钱从哪里来?
答案很好猜,只有四个字——丝绸之路!
而丝路的核心要道河西走廊,此刻就掌控在吐谷浑手中。
这也是为何李让能够笃定李世民大概率会同意与吐谷浑和亲的唯一原因。
中原的经济大动脉捏在吐谷浑手里。
吐谷浑不会阻断丝路,因为丝路带来的财富也会有一部份分流到吐谷浑手里。
商税,不管在任何国家都是永恒的话题,吐谷浑也不例外。
但谁也不能保证吐谷浑会不会出兵骚扰,甚至抢劫大唐的商队。
毕竟直接抢劫来钱的速度可比收税要来得快也要来得多。
可如果两国的关系是姻亲,就算不能彻底避免这样的事情,至少在频率上也会减少很多。
所以,嫁一个公主给吐谷浑,可以换来河西走廊数年的安定,也能给大唐换来几年猥琐发育的时间。
不管怎么算,这都是一件非常划算的事情。
在心里迅速盘算了一下与吐谷浑和亲更深层次的东西,李让的心里就不由得有些苦涩起来。
他不想看见第二个义成公主。
那是汉人的耻辱。
但......他确实无力阻止。
大唐初期国力羸弱,这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新兴王朝必须要经历的过程。
没有哪个汉人王朝一经建立就是强大的,大唐也不能免俗。
至于大唐能够平灭东突厥,与其说是大唐强大,不如说是李世民运气比较好。
而大唐平灭东突厥,自己本身也算得上是元气大伤,根本无力出兵荡清丝路,这就意味着大唐必须先苟一波。
既然要苟,那交好吐谷浑就是板上钉钉之事,他要怎么阻止,他该怎么阻止?
难道真要让大唐的皇子都娶一个吐谷浑公主?
先不说大唐的皇子愿不愿意娶,没有得到实惠的吐谷浑会愿意嫁吗?
说白了,和亲本就是找个正当理由给吐谷浑送买路钱。
这是一个死局,解不开的,除非大唐现在有能力一战灭掉吐谷浑。
可大唐若是能灭吐谷浑,也就没有和亲的必要了。
思来想去,李让也只能长长的叹一口气。
叹完了气,收回思绪,看着村民们已经吃完了午饭,陆陆续续的下地开始忙碌。
李让也只好暂时将想办法废除和亲之策的事情压在心底,提着镰刀继续收割糜子。
大家都能看出来李让的心情不怎么好,连带着脸上丰收的喜悦之情都收敛了许多。
虎子哥凑近李让身边,小声问道:“怎么了二蛋,和郡主殿下聊得不开心?”
李让摇摇头,笑道:“没有的事儿,就是不怎么想说话而已。”
虎子哥皱眉道:“那是遇上了什么事情?”
李让刚想否认,虎子哥便继续说道:“你可不是一个能藏得住事儿的人,要是遇见了什么困难,一定要和大家说。”
李让动作一顿,点点头道:“放心吧虎子哥,要是真出了什么事情,我肯定不能瞒着大家,真没什么事儿,就是听见了一些不好的消息而已。”
“不好的消息?”
虎子哥面上露出狐疑之色,但李让已经开始继续干活了。
想了想,虎子哥还是决定不再继续追问。
毕竟这是李让这个侯爷和郡主之间的事情,他也没法多问。
所有人都加快了手上的速度,镰刀划过的地方,一簇簇糜子杆倒在地上。
半大的孩子就负责将这些糜子拖到谷场之上晾着。
糜子和麦子不同,麦子颗粒大,容易分离,只需要晾干水分用粮解反复捶打就行。
糜子要多晾一段时间,然后靠人力一把一把的用棍子抖落,再过几遍筛子才能得到糜子米。
总的来说,和吃有关的东西,就没一样是来得容易的。
时间来到正午,几个婆姨将大锅饭抬到了田里。
村民们抖抖身上的尘土,便开始有条不紊的排队领取食物。
李让领了一块面团,一碗不知道什么叶子煮成的汤,坐在地坎子上一口一口的吃了起来。
一边吃,一边回想上午金城和他说的那些话。
想起那些话,隋朝义成公主那张苍老的脸,就总是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
恐怕直到临死之前,义成公主还在天真的认为李靖是去接她回家的吧?
当时觉得没什么,但此刻回想起来,李让总感觉心里不是很舒服。
当时他明明有机会能将义成公主带回来长安的。
“唉~”
微不可察的叹了口气。
李让将碗里的汤几大口喝干,趁着大家还在吃东西的功夫,走到树荫下面盘腿坐着开始沉思起来。
如今吐谷浑再提和亲,以李让对李世民的了解,他有很大的概率不会继续拒绝。
因为现在的形势与半年前不同了。
大唐刚灭掉东突厥的时候,诸国对大唐是惧怕要多过敬畏的。
毕竟突厥人是萦绕在诸国头顶上百年都挥之不去的阴影,这片阴影,就这么被大唐灭了。
谁也知道大唐这个新爹的脾气如何,会不会像突厥人那样成为新的笼罩在他们头上的阴云?
所以那会儿,诸国对于和亲之事的态度并不坚决,
再加上李让当时在唐俭府上那么一搅合,李世民面子上有点过不去,干脆就不再继续提和亲之事。
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
诸国基本上都已经知道了大唐的脾气,知道大唐不会像突厥人那样直接覆灭他们,也知道大唐现在的情况属于是外强中干。
既然新爹是个好相与的,又暂时没有能力教训他们这些儿子。
那么,他们调皮一下也可以理解。
吐谷浑选择在这个关头提起和亲之事,就是笃定大唐现在只能和他们交好。
因为吐谷浑知道大唐现在要修生养息。
至于大唐修生养息为何会与交好吐谷浑联系起来,也不难理解。
大唐要修生养息,就必须轻徭薄赋。
但轻徭薄赋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大唐的财政收入减少。
财政收入减少了,事情却不能不做,国家也不能不发展,那么,钱从哪里来?
答案很好猜,只有四个字——丝绸之路!
而丝路的核心要道河西走廊,此刻就掌控在吐谷浑手中。
这也是为何李让能够笃定李世民大概率会同意与吐谷浑和亲的唯一原因。
中原的经济大动脉捏在吐谷浑手里。
吐谷浑不会阻断丝路,因为丝路带来的财富也会有一部份分流到吐谷浑手里。
商税,不管在任何国家都是永恒的话题,吐谷浑也不例外。
但谁也不能保证吐谷浑会不会出兵骚扰,甚至抢劫大唐的商队。
毕竟直接抢劫来钱的速度可比收税要来得快也要来得多。
可如果两国的关系是姻亲,就算不能彻底避免这样的事情,至少在频率上也会减少很多。
所以,嫁一个公主给吐谷浑,可以换来河西走廊数年的安定,也能给大唐换来几年猥琐发育的时间。
不管怎么算,这都是一件非常划算的事情。
在心里迅速盘算了一下与吐谷浑和亲更深层次的东西,李让的心里就不由得有些苦涩起来。
他不想看见第二个义成公主。
那是汉人的耻辱。
但......他确实无力阻止。
大唐初期国力羸弱,这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新兴王朝必须要经历的过程。
没有哪个汉人王朝一经建立就是强大的,大唐也不能免俗。
至于大唐能够平灭东突厥,与其说是大唐强大,不如说是李世民运气比较好。
而大唐平灭东突厥,自己本身也算得上是元气大伤,根本无力出兵荡清丝路,这就意味着大唐必须先苟一波。
既然要苟,那交好吐谷浑就是板上钉钉之事,他要怎么阻止,他该怎么阻止?
难道真要让大唐的皇子都娶一个吐谷浑公主?
先不说大唐的皇子愿不愿意娶,没有得到实惠的吐谷浑会愿意嫁吗?
说白了,和亲本就是找个正当理由给吐谷浑送买路钱。
这是一个死局,解不开的,除非大唐现在有能力一战灭掉吐谷浑。
可大唐若是能灭吐谷浑,也就没有和亲的必要了。
思来想去,李让也只能长长的叹一口气。
叹完了气,收回思绪,看着村民们已经吃完了午饭,陆陆续续的下地开始忙碌。
李让也只好暂时将想办法废除和亲之策的事情压在心底,提着镰刀继续收割糜子。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