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0章安插心腹
作者:风尘落雨 更新:2024-11-10 13:25
()“合银法~”
“这个想法倒是极为大胆啊,若是此法能够顺利推行,北凉三州收上来的税赋必能大涨,百姓的负担却又会减少很多。”
苏晏清与翁文济两位大人正襟危坐,眉宇微凝,刚刚顾思年已经将顾书砚所谓的合银法说给两人听了,两人当场就感叹不已,直呼此法精妙。
顾思年轻声问道:
“两位大人意下如何?”
翁文济思虑片刻之后说道:
“不瞒王爷讲,多年前下官就任户部侍郎的时候就考虑过这个问题,现行税法已经推行多年,臃肿不堪,尤其是中下层官吏对百姓重重盘剥、苛捐杂税不计其数。
百姓交上来一石粮,落到国库里的最多只剩半数,剩下的都被中间官吏给扣了下去。
将人头税、田赋、徭役全部折算成白银平摊到田亩之中,确实可以减少中间环节的种种盘剥,有利于赋税的收取。
王爷提出的这个法子甚好啊~”
老大人双眸中冒出了精光,其实现行税赋的弊端他早就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可惜他一个户部侍郎还没能力去推动税法改革。
“此法好是好,但推行难度极大。”
苏晏清拖着下巴喃喃道:
“此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先清丈三州各家各户的田亩,原先那些大户兼并的土地都藏着掖着,一旦合银法推行,他们需要缴纳的税赋就多了许多,只怕会遇到极大的阻力。”
顾思年扭头问道:
“去年咱们在北凉三州推行新田契,大部分人家的土地应该都统计完毕了,阻力应该还好吧?”
“王爷把此事想得太容易了些。”
苏晏清苦笑一声:
“统计田亩是一回事,让那些富商地主按地纳税又是一回事,此前咱们手段虽然强硬,逼着许多商贾还田于农,但毕竟没有伤其根本,一些态度好的、愿意配合的咱们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他们多占一些土地,尽量不引起纠纷。
但合银法会让他们每年上交的税赋不止多出一筹,这些地主们怕是不会轻易答应。
而且阻力不会只来自于民间,底层官吏中定会有一些利益关联者会大为不满,阻碍此法推行。”
苏晏清是从芝麻大小的官一步步做起来的,自然知道此事的难度有多大。
翁文济看着顾思年:
“王爷,怕是会引起一些人的激烈反抗,弄不好还得死人。”
顾思年目光凝重,沉默许久才说道:
“改革吗,总是要死人的。
北凉刚刚平定,乱了这么多年,不介意再乱上一阵,为了三州百姓的安宁生活,此事不得不为!
两位大人的意思呢?”
事情要靠这两位经略使去推动,顾思年自然要征求他们的意见。
“做!”
苏晏清恶狠狠地点了点头:
“顽疾当下猛药,王爷说得没错,北凉乱了这么多年,不介意再乱上一阵,此时推行新税法正当其时。”
“老臣也同意!”
翁文济笑了笑:
“此法若能成功推行,也算是了却多年前的一桩心愿。”
“好,那咱们就干!”
顾思年大手一挥:
“两位放手去做,北凉王府会不遗余力地支持你们。
记住一点,有人反抗、有人闹事也不要怕,即使死点人,也要将合银法推行下去!”
“诺!”
两人纷纷起身:
“那下官就先告辞了!”
“去吧,有劳两位大人了!”
苏晏清与翁文济两人一前一后的走出了议事厅,第五南山紧跟着两人后面走了进来。
第五南山回头看了一眼步履匆匆的两位大人,朝着顾思年笑道:
“怎么,合银法的事已经跟他们说了?”
“说了,我让他们放手去做。”
顾思年端起茶杯抿了一口:
“顾书砚的方法很好,重点就在于难度太大,咱们就先在北凉道试试水,若真能大幅增加税收,日后也好向全国推行。”
“就算北凉道能推行,也不见得能推遍全国。”
第五南山苦笑一声:
“我这位徒弟啊,不动则已,一动惊人。”
顾书砚在翰林院修书编册,默默无闻了好几年,这次准备直接给大凉朝上一剂狠药。
“哈哈,还不是你教出来的好徒弟。”
顾思年大笑一声:
“罢了,先不提此事,你怎么过来了,有事?”
第五南山随便找了把椅子坐了下来:
“入凉的官员都到了,加起来有五六十人,刚刚安置到城内驿馆。”
“到了就到了呗。”
顾思年不以为意地说道:
“经略使府会将他们分配到各州、各县为官,咱们眼下不是正缺人手吗。”
“王爷。”
第五南山压低了一点声音说道:
“吏部可是司马家的地盘,他们送过来的官员会不会?”
顾思年顿了一下,随即心平气和地反问道:
“你怀疑他们中有人是司马家安插的亲信是吧,用来监视我们?”
“不是怀疑,是一定会有!”
第五南山肯定地说道:
“司马仲骞是何许人物,岂会让王爷安安心心的在北凉道当个土皇帝?定会安插人手监视咱们,只要稍有异常就会向皇帝告咱们的状。
再说了,就算司马家没有安插人手,皇帝就对咱们放心了?还有东宫、齐王府,只怕各方势力都要在咱们北凉插上一脚。”
两人对视了一眼,心领神会。
他们明白,这些所谓的入凉官员不仅肩负修养民生之责,更多的还要监视顾思年的一举一动。
“此事我已经考虑过了。”
顾思年背着手来回踱步:
“去底下当县里、主簿的那些官员无足轻重,重点就是翁文济、汪从峰、郭震、余季平这四人,毕竟他们身居高位,接触的机密也多。”
第五南山翘起了二郎腿,有条不紊地分析道:
“翁大人是宋大人举荐的,又远离官场多年,应该值得信任。
汪从峰老大人是陛下亲自定的按察使,大概率是皇帝倚重的大臣,郭震是吏部的人,那与司马家有联系的可能性更大一些,至于那位余季平余大人,看起来不声不响,又是从其他州郡调过来的官员,与京城各方势力应该没什么瓜葛。”
“听你这么分析,咱们需要注意的就是汪从峰与郭震?”
顾思年的手指轻轻扣响桌面,沉思片刻之后冷声道:
“咱们对陛下忠心耿耿、绝无二心,他们就算有心监视也发现不了什么异常。但卧榻之侧总是被人盯着,这种感觉不太好。
让安凉阁暗中注意一下入凉的官员吧,谁是哪一方安插过来的,最好查个清楚。”
“好!”
()
“这个想法倒是极为大胆啊,若是此法能够顺利推行,北凉三州收上来的税赋必能大涨,百姓的负担却又会减少很多。”
苏晏清与翁文济两位大人正襟危坐,眉宇微凝,刚刚顾思年已经将顾书砚所谓的合银法说给两人听了,两人当场就感叹不已,直呼此法精妙。
顾思年轻声问道:
“两位大人意下如何?”
翁文济思虑片刻之后说道:
“不瞒王爷讲,多年前下官就任户部侍郎的时候就考虑过这个问题,现行税法已经推行多年,臃肿不堪,尤其是中下层官吏对百姓重重盘剥、苛捐杂税不计其数。
百姓交上来一石粮,落到国库里的最多只剩半数,剩下的都被中间官吏给扣了下去。
将人头税、田赋、徭役全部折算成白银平摊到田亩之中,确实可以减少中间环节的种种盘剥,有利于赋税的收取。
王爷提出的这个法子甚好啊~”
老大人双眸中冒出了精光,其实现行税赋的弊端他早就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可惜他一个户部侍郎还没能力去推动税法改革。
“此法好是好,但推行难度极大。”
苏晏清拖着下巴喃喃道:
“此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先清丈三州各家各户的田亩,原先那些大户兼并的土地都藏着掖着,一旦合银法推行,他们需要缴纳的税赋就多了许多,只怕会遇到极大的阻力。”
顾思年扭头问道:
“去年咱们在北凉三州推行新田契,大部分人家的土地应该都统计完毕了,阻力应该还好吧?”
“王爷把此事想得太容易了些。”
苏晏清苦笑一声:
“统计田亩是一回事,让那些富商地主按地纳税又是一回事,此前咱们手段虽然强硬,逼着许多商贾还田于农,但毕竟没有伤其根本,一些态度好的、愿意配合的咱们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他们多占一些土地,尽量不引起纠纷。
但合银法会让他们每年上交的税赋不止多出一筹,这些地主们怕是不会轻易答应。
而且阻力不会只来自于民间,底层官吏中定会有一些利益关联者会大为不满,阻碍此法推行。”
苏晏清是从芝麻大小的官一步步做起来的,自然知道此事的难度有多大。
翁文济看着顾思年:
“王爷,怕是会引起一些人的激烈反抗,弄不好还得死人。”
顾思年目光凝重,沉默许久才说道:
“改革吗,总是要死人的。
北凉刚刚平定,乱了这么多年,不介意再乱上一阵,为了三州百姓的安宁生活,此事不得不为!
两位大人的意思呢?”
事情要靠这两位经略使去推动,顾思年自然要征求他们的意见。
“做!”
苏晏清恶狠狠地点了点头:
“顽疾当下猛药,王爷说得没错,北凉乱了这么多年,不介意再乱上一阵,此时推行新税法正当其时。”
“老臣也同意!”
翁文济笑了笑:
“此法若能成功推行,也算是了却多年前的一桩心愿。”
“好,那咱们就干!”
顾思年大手一挥:
“两位放手去做,北凉王府会不遗余力地支持你们。
记住一点,有人反抗、有人闹事也不要怕,即使死点人,也要将合银法推行下去!”
“诺!”
两人纷纷起身:
“那下官就先告辞了!”
“去吧,有劳两位大人了!”
苏晏清与翁文济两人一前一后的走出了议事厅,第五南山紧跟着两人后面走了进来。
第五南山回头看了一眼步履匆匆的两位大人,朝着顾思年笑道:
“怎么,合银法的事已经跟他们说了?”
“说了,我让他们放手去做。”
顾思年端起茶杯抿了一口:
“顾书砚的方法很好,重点就在于难度太大,咱们就先在北凉道试试水,若真能大幅增加税收,日后也好向全国推行。”
“就算北凉道能推行,也不见得能推遍全国。”
第五南山苦笑一声:
“我这位徒弟啊,不动则已,一动惊人。”
顾书砚在翰林院修书编册,默默无闻了好几年,这次准备直接给大凉朝上一剂狠药。
“哈哈,还不是你教出来的好徒弟。”
顾思年大笑一声:
“罢了,先不提此事,你怎么过来了,有事?”
第五南山随便找了把椅子坐了下来:
“入凉的官员都到了,加起来有五六十人,刚刚安置到城内驿馆。”
“到了就到了呗。”
顾思年不以为意地说道:
“经略使府会将他们分配到各州、各县为官,咱们眼下不是正缺人手吗。”
“王爷。”
第五南山压低了一点声音说道:
“吏部可是司马家的地盘,他们送过来的官员会不会?”
顾思年顿了一下,随即心平气和地反问道:
“你怀疑他们中有人是司马家安插的亲信是吧,用来监视我们?”
“不是怀疑,是一定会有!”
第五南山肯定地说道:
“司马仲骞是何许人物,岂会让王爷安安心心的在北凉道当个土皇帝?定会安插人手监视咱们,只要稍有异常就会向皇帝告咱们的状。
再说了,就算司马家没有安插人手,皇帝就对咱们放心了?还有东宫、齐王府,只怕各方势力都要在咱们北凉插上一脚。”
两人对视了一眼,心领神会。
他们明白,这些所谓的入凉官员不仅肩负修养民生之责,更多的还要监视顾思年的一举一动。
“此事我已经考虑过了。”
顾思年背着手来回踱步:
“去底下当县里、主簿的那些官员无足轻重,重点就是翁文济、汪从峰、郭震、余季平这四人,毕竟他们身居高位,接触的机密也多。”
第五南山翘起了二郎腿,有条不紊地分析道:
“翁大人是宋大人举荐的,又远离官场多年,应该值得信任。
汪从峰老大人是陛下亲自定的按察使,大概率是皇帝倚重的大臣,郭震是吏部的人,那与司马家有联系的可能性更大一些,至于那位余季平余大人,看起来不声不响,又是从其他州郡调过来的官员,与京城各方势力应该没什么瓜葛。”
“听你这么分析,咱们需要注意的就是汪从峰与郭震?”
顾思年的手指轻轻扣响桌面,沉思片刻之后冷声道:
“咱们对陛下忠心耿耿、绝无二心,他们就算有心监视也发现不了什么异常。但卧榻之侧总是被人盯着,这种感觉不太好。
让安凉阁暗中注意一下入凉的官员吧,谁是哪一方安插过来的,最好查个清楚。”
“好!”
()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