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这不是削藩
作者:来点猪头肉 更新:2024-07-19 23:52
一桩桩、一件件,很多的事情看起来就是这么的清楚、明朗了。
所以朝野上下,现在很多的人也就是在等着看看皇帝和皇太孙如何处置宗室了。这些才是最为关键的事情,至于其他的犯事官员等等,自然有律法去定夺。
很多人也非常的关心这件事情,毕竟涉及到宗室,这些显然也就不会是什么小事情。尤其是考虑到这一次案件不小,甚至算得上是大明开国以来的宗室第一案。
以前秦王、晋王或者周王等人犯错,那也都是个人犯错。
这一次是藩王犯法了,这些才是一些人眼里最为关键的事情,也是最敏感的。
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周王朱橚和武林郡王朱允炆再次成为了‘众矢之的’。一个是很多官员眼里屡教不改的纨绔,一个是此前得罪了皇太孙的被猜忌的郡王。
这两位显然也就是最好欺负的,可能也是最不容易被弹劾的。
在早朝上,朱樉一脸的严肃。而朱允炆脸上全都是平静,看似没有受到风波影响一般。
对于不少人来说,现在也就是在观察着这两位宗室的反应。都已经到了这个时候了,种种证据等等显然也是比较明确了,这个时候也该开始发落了。
老朱坐在龙椅上,等到奏事环节直接问道,“皇太孙,北伐之事已经停歇,大军可回师了?”
朱允熥则本本分分的回答说道,“回皇祖父,大军已经开始回返。各地卫所回返驻地,诸王已率领本部三卫回封地,朝廷大军已由颍国公、凉国公等率军回返。”
对于这个回答,老朱自然是非常满意的,这就是正常的流程。
这一次的北伐实际上没有太多的战果,这一点大家也都是心里有数的。
不过也不能只是单纯的看战果而已,这一次出征的意义就是持续的压制、削弱蒙古。这就是大军出征的意义,能够有更多的斩杀自然是最好不过的,没有更多的斩杀也没问题。
战略性的一系列安排,不一定就是要看短期的一系列成果。
老朱继续说道,“令五军都督府、兵部等考评军功,太孙处置此事。”
朱允熥自然领旨,而这些官员们也没有什么意见,一个个的早就习惯了。
这都已经是熟悉的流程了,大家自然也就不会有什么好奇怪的。谁让皇太孙手里的权力非常大呢,这位太孙早就不只是单纯的观政了。
大军回返的事情结束,老朱问道,“此前有官弹劾周王、齐王、武林郡王等御下不严,其手下部署多有枉法,太孙审查此案有何要说的?”
朱橚和朱允炆立刻出班跪下,这件事情他们现在也心虚。虽然心里头是有着一些想法,可是事情现在就是已经出现了,他们肯定是没办法在这个时候说些什么了。
因为就算是被重罚,他们在这时候显然也是没什么好说的。这个时候只能被动的等待着处理,只要不是罚的特别重,他们也只能是认了。
朱允熥也出班,说道,“回皇祖父,此事已经查明。”
朱允熥继续说道,“周王府管事串连周王左卫指挥使,予以太仓商贾赵友向辽东输送粮食、食盐。然只开盐引,并无食盐输送。”
老朱看向朱橚,直接问道,“周王,这事情你可知情?”
朱橚立刻跪下,规规矩矩的说道,“回父皇,儿臣并不知情。儿臣御下不严,以致犯下此大错,儿臣请旨责罚。”
老朱就微微点头,严肃说道,“既然你不称冤枉,看来这事也是真的了。朕要是斩了你府中管事、指挥使,你可觉得冤屈?”
朱橚哪敢说什么呢,这个时候自然也就是乖乖的听话也就足够了。如何处置等等,这些事情现在还真的是没办法多嘴什么,这件事情大家也都是心里有数。
朱橚只能乖乖回答,“回父皇,儿臣谨遵朝廷法度,不敢妄言。”
实际上朱橚心里头也是有着一些底气,说到底就是因为他私下里也算是和皇太孙朱允熥达成了一些小默契。这一次的事情,他肯定是要付出一些代价。
朱允熥这个时候也出班了,说道,“回皇祖父,臣以为周王御下不严,当罚。其府中管事、指挥使串联,皆以周王名义。”
朱橚还是跪在那里,对于朱允熥这看似落井下石的话也无话可说。说了也就说了,反正这件事情现在也没什么好说的,主要就是心里有数。
老朱看向朱允熥,问道,“太孙,你觉得该如何处置?”
朱允熥毫不犹豫的说道,“回皇祖父,臣以为周王御下不严、遭蒙蔽,其罪当罚。臣觉得该削减周王供用,以此昭告天下、整肃天下法纪。”
又是削减宗室供用,很多官员对此也都是有些麻木了。不过这件事情好像也是一点都不觉得有什么好奇怪的,主要就是觉得习以为常了。
削减宗室供用的事情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尤其是此前制定了宗室考评之法,现在也就是在直接落实了,朱橚等人这也就是成为了所谓的杀鸡儆猴了。
这件事情自然也就是无话可说了,既然制定了这样的法度,当然也就是要执行好。
老朱看向朱橚,问道,“说说吧,可是心中有所不服?”
朱橚跪的更加恭敬,“回父皇,儿臣不敢!儿臣御下不严,府中管事招摇撞骗,儿臣确实不知。只是儿臣懈怠,才使得贼獠得以猖獗。”
朱允熥就继续说道,“周王府管事、指挥使等一应人犯,孙臣觉得当正法,彰显朝廷法度森严。周王罚供用也不足以显朝廷吏治森严,孙臣请旨废周王三卫。”
朱允熥的话音刚落,这一下子在朝堂引起轩然大波了。
大明朝的藩王所谓的‘不临民’,到现在看起来也是如此,在封地没有什么行政权等等。
这件事情大家也都是心里有数的,也都不认为有任何的问题。就算是有些地方官想着要巴结藩王,这些人自然也都是有着一些底线的,不敢让藩王们真的插手一些政事。
只是要说兵权,藩王三卫肯定不属于藩王的个人兵马,这一点大家也都是心里有数。可是很多人同样也会担心,那就是时间长了,藩王就有机会将三卫拿在手里。
现在三卫是朝廷的兵马,要是过个几十年,三卫就有可能变成藩王的私兵了。
现在朱允熥这个皇太孙直接开口将周王三卫给废掉,这也可以说是成为了‘削藩’第一个实质性的动作。藩王,没有兵权的话自然也就没了什么威胁。
再仔细想想,如今这位皇太孙据说对宗室极其好、极其宽容,可是现在冷静下来想一想,这位皇太孙才是真正的软刀子杀人,他削藩、限制宗室的心思昭然若揭了。
现在废掉了周王的三卫,不用想这只是一个开始而已。以后但凡让他抓住把柄,其他的一些藩王手里的兵权也都是要被拿掉了。
也比如说那位武林郡王,从一开始大家都不觉得他有机会有三卫。
更何况现在也是犯事了,而且还是一个郡王,就别想成为藩王之后有所谓的藩王三卫。
老朱不置可否,只是看向朱橚,“你觉得呢?”
朱橚板着脸说道,“皇太孙殿下所言并无不妥,此次之事皆由府中恶仆私下与卫所将士往来,以至铸成大错。儿臣以为朝廷收回三卫,足以以儆效尤。”
老朱随即看向朱允炆,“你呢?”
朱允炆更加恭敬,“孙臣以为皇太孙殿下处置甚公,孙臣斗胆附议。”
反正自己手里也没有兵权,所谓的藩王三卫和他根本就没有什么关系。所以在这个时候,朱允炆自然也就是有着十足的底气,他根本就没有什么损失。
毕竟兵权这类的,他一点都不沾边,他只有郡王府护卫而已,只有百余人。而且就算是郡王府的护卫,还都是皇太孙安排的人。
小心眼的想一想,那都是监视着他的人!
三卫,朱允炆从来都不指望自己能够像其他藩王一样可以有名义上的三卫。
老朱微微点头,看起来对于这样的一些安排也算得上是基本满意,他也不会觉得朱允熥这就是在提防宗室等等。
对于三卫等等事情,老朱自然也是有着他的一些考量,也能够理解朱允熥现在图穷匕见要求削掉三卫的原因。
说到底就是兵权的问题,以前让藩王就藩,那是为了更好的控制住一些地区。藩王就藩,可以稳住一些要地的安全,可以让大明内部更加的稳定。
那也是为了能够消除一系列勋贵的权力,将兵权从勋贵手里拿回来,那也算得上是权宜之计而已。
一直让藩王手里拿着兵权,也就是老朱现在压的住。真要是到了以后,藩王后代要是出来个不安分的,或者是皇帝控制不住局势,也有可能有变故。
削藩是迟早要削,哪怕朱允熥此前也有对于这些事情表明了态度,老朱对此也不会真的生气。
朱允熥也继续说道,“武林郡王妻弟上下勾连,臣以为当罚。”
老朱就看向文官的队列,“马全,你自己辞官,朕念在你年老功高给你体面。”
马全立刻跪下,痛哭流涕,“罪臣管教不严铸成大错,罪臣该死!”
女儿成为了王妃,哪怕是一个看似被猜忌的郡王妃,那也算是好事。一向觉得自己家风好,可是出现了枉法的逆子,马全也愤怒、生气。
保全那个逆子的性命是根本不敢想的事情,这事情落在皇太孙手里都没有余地,更何况还是落在了向来对吏治极其严苛的皇帝手里了。
现在皇帝没有迁怒全族,马全就要感恩戴德了。要是按照皇帝以前的性格,真的是全家、全族都难逃了!
常升等人就是在看戏了,甚至是有着一些戏谑。这些文官总是满口仁义道德,可是做起事来的时候,可没看到什么道德、仁义。
说一套做一套,这些倒是这些文官常有的样子。看着是大公无私,伸手捞钱或者放纵族人等等,比起一些勋贵还要厉害。
周王、武林郡王的事情,这也算是有着一些定论了,大家对于这些责罚有些意外,也不算特别的意外,都算是在情理之中。
犯官等被抄家、正法,这些大家是真的一点都不奇怪。要是按照洪武皇帝的风格,很多犯官都是要剥皮充草的,这也是皇帝对于贪官污吏的一贯做法了。
至于说宗室罚供用等等,也有人预料到了,毕竟此前定下了宗室考评之法。
周王也好、武林郡王也罢,他们这算是撞在了枪口上,成为被杀鸡儆猴、警告宗室的对象,大家也都不觉得奇怪。
他们甚至会觉得这是最好的对象,一个是皇帝溺爱的儿子,还是和皇太孙关系亲近,这个时候开始责罚,自然也就是非常合适了。
至于另一个则是皇孙,皇太孙的兄长。不管是考虑此前的一些恩怨,或者是身份,这位皇孙要是不罚的话,那也确实稍微有点说不过去了。
这样的处罚,大家真的一点都不觉得奇怪,甚至觉得这可能就是最终的结果。
看似罚了,只是也不算特别狠。
但是当知道要开始削除藩王三卫的时候,不少人就开始胆寒了。这才是真正的责罚,这才是对宗室最狠的地方。
尤其是周王、武林郡王看似在一些事情上牵扯不太深,都是这样的一个结果了。而那位齐王殿下呢,那一位可是牵涉极深了。
皇太孙到现在都没有任何回护的意思,很多的案情大家现在也都是心里有数了。
周王和武林郡王都是这样的一个责罚,那位齐王难道将会成为大明第一个被废黜的宗室吗?
仔细想想看,这样的可能性真的不能排除,皇太孙看起来也是动了真怒。
所以现在的‘削藩’,目前来看只是一个开始。对于宗室的严格,很有可能就是从那位齐王殿下开始,那一位才是最有可能被重罚的对象!
所以朝野上下,现在很多的人也就是在等着看看皇帝和皇太孙如何处置宗室了。这些才是最为关键的事情,至于其他的犯事官员等等,自然有律法去定夺。
很多人也非常的关心这件事情,毕竟涉及到宗室,这些显然也就不会是什么小事情。尤其是考虑到这一次案件不小,甚至算得上是大明开国以来的宗室第一案。
以前秦王、晋王或者周王等人犯错,那也都是个人犯错。
这一次是藩王犯法了,这些才是一些人眼里最为关键的事情,也是最敏感的。
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周王朱橚和武林郡王朱允炆再次成为了‘众矢之的’。一个是很多官员眼里屡教不改的纨绔,一个是此前得罪了皇太孙的被猜忌的郡王。
这两位显然也就是最好欺负的,可能也是最不容易被弹劾的。
在早朝上,朱樉一脸的严肃。而朱允炆脸上全都是平静,看似没有受到风波影响一般。
对于不少人来说,现在也就是在观察着这两位宗室的反应。都已经到了这个时候了,种种证据等等显然也是比较明确了,这个时候也该开始发落了。
老朱坐在龙椅上,等到奏事环节直接问道,“皇太孙,北伐之事已经停歇,大军可回师了?”
朱允熥则本本分分的回答说道,“回皇祖父,大军已经开始回返。各地卫所回返驻地,诸王已率领本部三卫回封地,朝廷大军已由颍国公、凉国公等率军回返。”
对于这个回答,老朱自然是非常满意的,这就是正常的流程。
这一次的北伐实际上没有太多的战果,这一点大家也都是心里有数的。
不过也不能只是单纯的看战果而已,这一次出征的意义就是持续的压制、削弱蒙古。这就是大军出征的意义,能够有更多的斩杀自然是最好不过的,没有更多的斩杀也没问题。
战略性的一系列安排,不一定就是要看短期的一系列成果。
老朱继续说道,“令五军都督府、兵部等考评军功,太孙处置此事。”
朱允熥自然领旨,而这些官员们也没有什么意见,一个个的早就习惯了。
这都已经是熟悉的流程了,大家自然也就不会有什么好奇怪的。谁让皇太孙手里的权力非常大呢,这位太孙早就不只是单纯的观政了。
大军回返的事情结束,老朱问道,“此前有官弹劾周王、齐王、武林郡王等御下不严,其手下部署多有枉法,太孙审查此案有何要说的?”
朱橚和朱允炆立刻出班跪下,这件事情他们现在也心虚。虽然心里头是有着一些想法,可是事情现在就是已经出现了,他们肯定是没办法在这个时候说些什么了。
因为就算是被重罚,他们在这时候显然也是没什么好说的。这个时候只能被动的等待着处理,只要不是罚的特别重,他们也只能是认了。
朱允熥也出班,说道,“回皇祖父,此事已经查明。”
朱允熥继续说道,“周王府管事串连周王左卫指挥使,予以太仓商贾赵友向辽东输送粮食、食盐。然只开盐引,并无食盐输送。”
老朱看向朱橚,直接问道,“周王,这事情你可知情?”
朱橚立刻跪下,规规矩矩的说道,“回父皇,儿臣并不知情。儿臣御下不严,以致犯下此大错,儿臣请旨责罚。”
老朱就微微点头,严肃说道,“既然你不称冤枉,看来这事也是真的了。朕要是斩了你府中管事、指挥使,你可觉得冤屈?”
朱橚哪敢说什么呢,这个时候自然也就是乖乖的听话也就足够了。如何处置等等,这些事情现在还真的是没办法多嘴什么,这件事情大家也都是心里有数。
朱橚只能乖乖回答,“回父皇,儿臣谨遵朝廷法度,不敢妄言。”
实际上朱橚心里头也是有着一些底气,说到底就是因为他私下里也算是和皇太孙朱允熥达成了一些小默契。这一次的事情,他肯定是要付出一些代价。
朱允熥这个时候也出班了,说道,“回皇祖父,臣以为周王御下不严,当罚。其府中管事、指挥使串联,皆以周王名义。”
朱橚还是跪在那里,对于朱允熥这看似落井下石的话也无话可说。说了也就说了,反正这件事情现在也没什么好说的,主要就是心里有数。
老朱看向朱允熥,问道,“太孙,你觉得该如何处置?”
朱允熥毫不犹豫的说道,“回皇祖父,臣以为周王御下不严、遭蒙蔽,其罪当罚。臣觉得该削减周王供用,以此昭告天下、整肃天下法纪。”
又是削减宗室供用,很多官员对此也都是有些麻木了。不过这件事情好像也是一点都不觉得有什么好奇怪的,主要就是觉得习以为常了。
削减宗室供用的事情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尤其是此前制定了宗室考评之法,现在也就是在直接落实了,朱橚等人这也就是成为了所谓的杀鸡儆猴了。
这件事情自然也就是无话可说了,既然制定了这样的法度,当然也就是要执行好。
老朱看向朱橚,问道,“说说吧,可是心中有所不服?”
朱橚跪的更加恭敬,“回父皇,儿臣不敢!儿臣御下不严,府中管事招摇撞骗,儿臣确实不知。只是儿臣懈怠,才使得贼獠得以猖獗。”
朱允熥就继续说道,“周王府管事、指挥使等一应人犯,孙臣觉得当正法,彰显朝廷法度森严。周王罚供用也不足以显朝廷吏治森严,孙臣请旨废周王三卫。”
朱允熥的话音刚落,这一下子在朝堂引起轩然大波了。
大明朝的藩王所谓的‘不临民’,到现在看起来也是如此,在封地没有什么行政权等等。
这件事情大家也都是心里有数的,也都不认为有任何的问题。就算是有些地方官想着要巴结藩王,这些人自然也都是有着一些底线的,不敢让藩王们真的插手一些政事。
只是要说兵权,藩王三卫肯定不属于藩王的个人兵马,这一点大家也都是心里有数。可是很多人同样也会担心,那就是时间长了,藩王就有机会将三卫拿在手里。
现在三卫是朝廷的兵马,要是过个几十年,三卫就有可能变成藩王的私兵了。
现在朱允熥这个皇太孙直接开口将周王三卫给废掉,这也可以说是成为了‘削藩’第一个实质性的动作。藩王,没有兵权的话自然也就没了什么威胁。
再仔细想想,如今这位皇太孙据说对宗室极其好、极其宽容,可是现在冷静下来想一想,这位皇太孙才是真正的软刀子杀人,他削藩、限制宗室的心思昭然若揭了。
现在废掉了周王的三卫,不用想这只是一个开始而已。以后但凡让他抓住把柄,其他的一些藩王手里的兵权也都是要被拿掉了。
也比如说那位武林郡王,从一开始大家都不觉得他有机会有三卫。
更何况现在也是犯事了,而且还是一个郡王,就别想成为藩王之后有所谓的藩王三卫。
老朱不置可否,只是看向朱橚,“你觉得呢?”
朱橚板着脸说道,“皇太孙殿下所言并无不妥,此次之事皆由府中恶仆私下与卫所将士往来,以至铸成大错。儿臣以为朝廷收回三卫,足以以儆效尤。”
老朱随即看向朱允炆,“你呢?”
朱允炆更加恭敬,“孙臣以为皇太孙殿下处置甚公,孙臣斗胆附议。”
反正自己手里也没有兵权,所谓的藩王三卫和他根本就没有什么关系。所以在这个时候,朱允炆自然也就是有着十足的底气,他根本就没有什么损失。
毕竟兵权这类的,他一点都不沾边,他只有郡王府护卫而已,只有百余人。而且就算是郡王府的护卫,还都是皇太孙安排的人。
小心眼的想一想,那都是监视着他的人!
三卫,朱允炆从来都不指望自己能够像其他藩王一样可以有名义上的三卫。
老朱微微点头,看起来对于这样的一些安排也算得上是基本满意,他也不会觉得朱允熥这就是在提防宗室等等。
对于三卫等等事情,老朱自然也是有着他的一些考量,也能够理解朱允熥现在图穷匕见要求削掉三卫的原因。
说到底就是兵权的问题,以前让藩王就藩,那是为了更好的控制住一些地区。藩王就藩,可以稳住一些要地的安全,可以让大明内部更加的稳定。
那也是为了能够消除一系列勋贵的权力,将兵权从勋贵手里拿回来,那也算得上是权宜之计而已。
一直让藩王手里拿着兵权,也就是老朱现在压的住。真要是到了以后,藩王后代要是出来个不安分的,或者是皇帝控制不住局势,也有可能有变故。
削藩是迟早要削,哪怕朱允熥此前也有对于这些事情表明了态度,老朱对此也不会真的生气。
朱允熥也继续说道,“武林郡王妻弟上下勾连,臣以为当罚。”
老朱就看向文官的队列,“马全,你自己辞官,朕念在你年老功高给你体面。”
马全立刻跪下,痛哭流涕,“罪臣管教不严铸成大错,罪臣该死!”
女儿成为了王妃,哪怕是一个看似被猜忌的郡王妃,那也算是好事。一向觉得自己家风好,可是出现了枉法的逆子,马全也愤怒、生气。
保全那个逆子的性命是根本不敢想的事情,这事情落在皇太孙手里都没有余地,更何况还是落在了向来对吏治极其严苛的皇帝手里了。
现在皇帝没有迁怒全族,马全就要感恩戴德了。要是按照皇帝以前的性格,真的是全家、全族都难逃了!
常升等人就是在看戏了,甚至是有着一些戏谑。这些文官总是满口仁义道德,可是做起事来的时候,可没看到什么道德、仁义。
说一套做一套,这些倒是这些文官常有的样子。看着是大公无私,伸手捞钱或者放纵族人等等,比起一些勋贵还要厉害。
周王、武林郡王的事情,这也算是有着一些定论了,大家对于这些责罚有些意外,也不算特别的意外,都算是在情理之中。
犯官等被抄家、正法,这些大家是真的一点都不奇怪。要是按照洪武皇帝的风格,很多犯官都是要剥皮充草的,这也是皇帝对于贪官污吏的一贯做法了。
至于说宗室罚供用等等,也有人预料到了,毕竟此前定下了宗室考评之法。
周王也好、武林郡王也罢,他们这算是撞在了枪口上,成为被杀鸡儆猴、警告宗室的对象,大家也都不觉得奇怪。
他们甚至会觉得这是最好的对象,一个是皇帝溺爱的儿子,还是和皇太孙关系亲近,这个时候开始责罚,自然也就是非常合适了。
至于另一个则是皇孙,皇太孙的兄长。不管是考虑此前的一些恩怨,或者是身份,这位皇孙要是不罚的话,那也确实稍微有点说不过去了。
这样的处罚,大家真的一点都不觉得奇怪,甚至觉得这可能就是最终的结果。
看似罚了,只是也不算特别狠。
但是当知道要开始削除藩王三卫的时候,不少人就开始胆寒了。这才是真正的责罚,这才是对宗室最狠的地方。
尤其是周王、武林郡王看似在一些事情上牵扯不太深,都是这样的一个结果了。而那位齐王殿下呢,那一位可是牵涉极深了。
皇太孙到现在都没有任何回护的意思,很多的案情大家现在也都是心里有数了。
周王和武林郡王都是这样的一个责罚,那位齐王难道将会成为大明第一个被废黜的宗室吗?
仔细想想看,这样的可能性真的不能排除,皇太孙看起来也是动了真怒。
所以现在的‘削藩’,目前来看只是一个开始。对于宗室的严格,很有可能就是从那位齐王殿下开始,那一位才是最有可能被重罚的对象!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