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作者:姚雪垠 更新:2021-11-11 20:30
八
当夜十点钟后,陈团长率领着他的几百名疲惫不堪的队伍离开市镇,继续往西方走了。
在出发之前,关于带不带这个小孩子的问题,陈团长曾经向团附和指导员征求了一下意见。团附和指导员都没有表示主张,只是犹豫的互相观望。因为他们虽然认为在狼狈突围中携带一个小孩子十分麻烦,有意请团长把他丢下不管,但他们素常深知道团长的脾气,没有敢把这意见说出口来。后来团长笑了一笑,抚摩着孩子的脸蛋说道:“没有再考虑的必要,派李学贵负责带着他跟我们一道走吧。”怕团附和指导员说什么别的话,他跟着又叹息一声,添了一句:“‘见其生不忍见其死’;既然从我们手里救活了一个小生命,一个同胞,不能再从我们手里让他死掉!”于是他立刻坚决的转过脸去,望着他的勤务兵李学贵,吩咐他骑着阵亡的刘副团长留下的那匹北口马,把孩子拴在脊背上,无论在怎样的情形下都不准把他丢掉。
在起初的两三天中,小光明经常的微微发烧,不怎么吃东西,也不说话,好像是害病似的。他时常从梦中惊得一跳,醒来后张嘴就哭,哭一阵之后又疲惫的伏在李学贵的肩膀上昏昏睡去。听见人提到“妈妈”两个字儿他就哭;听见了飞机的或类似飞机的声音他也哭;每逢看见一位逃难的年轻太太有点儿像妈妈,他就睁着一双大眼睛凝视起来,最后还是哭。陈团长嘱咐李学贵好生的看顾他,抚慰他,多买些糖果装在饭包里好随时拿给孩子吃。“他是一个没有爹妈的小孩子,”团长又特别嘱咐说,“不管他怎样哭,不准你吓唬他!”小光明也算懂事,每当紧急时候李学贵吩咐他不要做声,他都能十分听话。
陈团长在一次休息时候,把小光明的母亲的日记从头到尾的看了一遍,忍不住深深的叹了口气。他把小孩子放在大腿上,揩去了他的眼泪和鼻涕,不住的抚摩着他的黑油油的柔软的头发。陈团长的太太和孩子被敌人隔断在河北故乡,已经有半年多不通音信。在记忆中,他的孩子和小光明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有着鲜红的圆脸颊,高鼻头,大眼睛,宽广的前额,并且还有着同样的眼泪和哭的姿势。他的孩子比小光明约摸大两岁或三岁,三年多没见面,现在不知道长多高了。半年前孩子在她妈妈的来信后边用歪歪扭扭的字体附了一笔:“大宝问爸爸好!”想起来自己的女人和孩子,又细味着刚才在日记上读过的那些纪事,陈团长差一点忍不住流下泪来。
部队平安的越过了平汉铁路,沿着襄花公路的附近继续前进。陈团长沿途又收容了十几位男女同志,年纪都不到二十岁。他们是部队中的政工队员,因为缺乏突围经验,脱离了自己的团体或部队,三个两个一起的向西方奔走。其中有一个刚满十八岁的男孩子名叫苗华,面皮紫红,有着特别宽阔的肩膀和饱满的前胸。当部队在一个山坡上休息的时候,陈团长发现他仰卧在山溪旁的青草地上,睡熟得同死人一样。他差不多将所有的东西都丢光了,只剩下一套破烂的军服穿在身上;没有鞋子和袜子,两片赤光的脚掌上被尖石子
划破了几道伤口,向外边渗着血液。陈团长叫了几声没把他叫醒来,就在他的屁股上踢了两脚。他迷迷糊糊从地上站起来,向陈团长望了一眼,像失去重心一样的又栽倒下去。看见他的困乏的样子,陈团长忍不住笑了,伸出手拉他一把,使他重新踉踉跄跄的站立起来。他是一个离开家乡几千里来到战地工作的南方学生,属于一个师政治部的政工团体。被敌人冲散后,他们原有三个同志一道往西走,后来一个同志在中途失散,一个同志在路上被敌人的飞机用机关枪射中要害,他曾经不顾危险的拖着受伤者跑了半里多路,那位同志终于因为流血过多,在一个小树林里死去,如今只剩他孤零零一个人了。
陈团长问他愿不愿跟队伍一道走,他喜出望外的答应了。团长像父亲一样的轻拍着他的肩膀,很开心的打量着他身上单薄的衣服和光赤的双脚。忽然陈团长发现地上有一个小包子,用脚尖踢了一踢,好奇的向青年询问道:
“喂,是书吗?”青年同志天真的笑了笑,把那个放在草中的灰布包拾起来,背在身上,说:
“什么好东西全都丢掉了,只有这几本书没肯丢掉。”团长看着青年的脸孔笑了起来:“几本什么书会这样宝贵?”“一部历史书,几本社会科学书和哲学书,还有一本小说。”“你为什么不肯把它们丢掉?”“为什么要丢掉?”青年用闪着光辉的眼睛笑着。“这是我的武器,为什么要轻易丢掉?”
“武器?你遇着敌人时用书去打他们吗?哈哈哈哈。”“你不要笑,”青年叫道,“这几本书确实比一挺机关枪还要重要!”陈团长忍不住笑了起来,同时又用手拍了拍他的肩膀。他把这位名叫苗华的大孩子立刻带到队伍里,派做了那十几位青年同志的临时队长。
自从部队里收容了这一批男女同志,夏光明就逐渐的活泼起来。十几个大孩子都非常喜欢他,不断的逗他说话,逗他笑,逗他玩耍;只要他们有了比较好吃的东西,总要留下来一点给他。特别是那位刚满十七岁的女同志叶映晖,她像一位姐姐似的照顾他,关心他,成了他的保护人。一到部队休息的时候,叶映晖就从李学贵手里把孩子要过来,抱来抱去,叫孩子称她“大姐”。她答应到襄阳或枣阳时给小光明买小皮球,洋娃娃,一套草绿色的小军装,唯一的交换条件是要他别再动不动就撇嘴哭泣。小光明对于她也特别亲热,他从她的爱抚中感到了母爱的甜蜜温暖。有一次小光明正在大姐怀里受着温柔的抚爱,忽然伤心起来,低声的告诉大姐他想念妈妈。叶映晖怕他哭泣,哄着他说:“别想,别想,过几天就可以同妈妈见面了。”但小孩子睁着一双大眼睛望着她,从长长的睫毛上静静的落下来两滴泪珠,抽咽了一声说:“妈妈死了!”叶映晖赶快擦去了他的脸颊上的泪,用力的把他抱紧,脸孔紧贴着他的脸孔。“不,”她说:“妈妈没有死。妈妈在前面等着咱们哩。”孩子尽力的忍耐着不哭出声来,但泪珠成串的向脸上流着。
“别哭,好孩子。”过了一会儿叶映晖又努力的哄着说,“妈妈走的快,在前面等着咱们,再过几天就会见面了。”
“妈妈死了!”孩子不相信的抽咽说。“不,妈妈死了又活了。”“我要妈妈活!要妈妈活!”
“是的,妈妈活了,妈妈永远也不会死的!”叶映晖的胸腔里泛起来一阵酸痛的波涛,一直涌满到喉咙管里。她不能够再说什么话,低下头去,用刚才替孩子擦过眼泪的手掌去擦她自己的眼睛。小光明虽然知道这叶映晖对他说的只是安慰话,但直到很久以后总暗暗的希望着妈妈复活,哪怕是只让他再看一眼也是好的。他时常在夜里梦见妈妈,也梦见爸爸和阿艰;有时他扑进妈妈怀里,放声大哭,醒来后才知道又是一个梦,悄悄的告诉大姐:
“大姐,我又看见妈妈了!”
当夜十点钟后,陈团长率领着他的几百名疲惫不堪的队伍离开市镇,继续往西方走了。
在出发之前,关于带不带这个小孩子的问题,陈团长曾经向团附和指导员征求了一下意见。团附和指导员都没有表示主张,只是犹豫的互相观望。因为他们虽然认为在狼狈突围中携带一个小孩子十分麻烦,有意请团长把他丢下不管,但他们素常深知道团长的脾气,没有敢把这意见说出口来。后来团长笑了一笑,抚摩着孩子的脸蛋说道:“没有再考虑的必要,派李学贵负责带着他跟我们一道走吧。”怕团附和指导员说什么别的话,他跟着又叹息一声,添了一句:“‘见其生不忍见其死’;既然从我们手里救活了一个小生命,一个同胞,不能再从我们手里让他死掉!”于是他立刻坚决的转过脸去,望着他的勤务兵李学贵,吩咐他骑着阵亡的刘副团长留下的那匹北口马,把孩子拴在脊背上,无论在怎样的情形下都不准把他丢掉。
在起初的两三天中,小光明经常的微微发烧,不怎么吃东西,也不说话,好像是害病似的。他时常从梦中惊得一跳,醒来后张嘴就哭,哭一阵之后又疲惫的伏在李学贵的肩膀上昏昏睡去。听见人提到“妈妈”两个字儿他就哭;听见了飞机的或类似飞机的声音他也哭;每逢看见一位逃难的年轻太太有点儿像妈妈,他就睁着一双大眼睛凝视起来,最后还是哭。陈团长嘱咐李学贵好生的看顾他,抚慰他,多买些糖果装在饭包里好随时拿给孩子吃。“他是一个没有爹妈的小孩子,”团长又特别嘱咐说,“不管他怎样哭,不准你吓唬他!”小光明也算懂事,每当紧急时候李学贵吩咐他不要做声,他都能十分听话。
陈团长在一次休息时候,把小光明的母亲的日记从头到尾的看了一遍,忍不住深深的叹了口气。他把小孩子放在大腿上,揩去了他的眼泪和鼻涕,不住的抚摩着他的黑油油的柔软的头发。陈团长的太太和孩子被敌人隔断在河北故乡,已经有半年多不通音信。在记忆中,他的孩子和小光明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有着鲜红的圆脸颊,高鼻头,大眼睛,宽广的前额,并且还有着同样的眼泪和哭的姿势。他的孩子比小光明约摸大两岁或三岁,三年多没见面,现在不知道长多高了。半年前孩子在她妈妈的来信后边用歪歪扭扭的字体附了一笔:“大宝问爸爸好!”想起来自己的女人和孩子,又细味着刚才在日记上读过的那些纪事,陈团长差一点忍不住流下泪来。
部队平安的越过了平汉铁路,沿着襄花公路的附近继续前进。陈团长沿途又收容了十几位男女同志,年纪都不到二十岁。他们是部队中的政工队员,因为缺乏突围经验,脱离了自己的团体或部队,三个两个一起的向西方奔走。其中有一个刚满十八岁的男孩子名叫苗华,面皮紫红,有着特别宽阔的肩膀和饱满的前胸。当部队在一个山坡上休息的时候,陈团长发现他仰卧在山溪旁的青草地上,睡熟得同死人一样。他差不多将所有的东西都丢光了,只剩下一套破烂的军服穿在身上;没有鞋子和袜子,两片赤光的脚掌上被尖石子
划破了几道伤口,向外边渗着血液。陈团长叫了几声没把他叫醒来,就在他的屁股上踢了两脚。他迷迷糊糊从地上站起来,向陈团长望了一眼,像失去重心一样的又栽倒下去。看见他的困乏的样子,陈团长忍不住笑了,伸出手拉他一把,使他重新踉踉跄跄的站立起来。他是一个离开家乡几千里来到战地工作的南方学生,属于一个师政治部的政工团体。被敌人冲散后,他们原有三个同志一道往西走,后来一个同志在中途失散,一个同志在路上被敌人的飞机用机关枪射中要害,他曾经不顾危险的拖着受伤者跑了半里多路,那位同志终于因为流血过多,在一个小树林里死去,如今只剩他孤零零一个人了。
陈团长问他愿不愿跟队伍一道走,他喜出望外的答应了。团长像父亲一样的轻拍着他的肩膀,很开心的打量着他身上单薄的衣服和光赤的双脚。忽然陈团长发现地上有一个小包子,用脚尖踢了一踢,好奇的向青年询问道:
“喂,是书吗?”青年同志天真的笑了笑,把那个放在草中的灰布包拾起来,背在身上,说:
“什么好东西全都丢掉了,只有这几本书没肯丢掉。”团长看着青年的脸孔笑了起来:“几本什么书会这样宝贵?”“一部历史书,几本社会科学书和哲学书,还有一本小说。”“你为什么不肯把它们丢掉?”“为什么要丢掉?”青年用闪着光辉的眼睛笑着。“这是我的武器,为什么要轻易丢掉?”
“武器?你遇着敌人时用书去打他们吗?哈哈哈哈。”“你不要笑,”青年叫道,“这几本书确实比一挺机关枪还要重要!”陈团长忍不住笑了起来,同时又用手拍了拍他的肩膀。他把这位名叫苗华的大孩子立刻带到队伍里,派做了那十几位青年同志的临时队长。
自从部队里收容了这一批男女同志,夏光明就逐渐的活泼起来。十几个大孩子都非常喜欢他,不断的逗他说话,逗他笑,逗他玩耍;只要他们有了比较好吃的东西,总要留下来一点给他。特别是那位刚满十七岁的女同志叶映晖,她像一位姐姐似的照顾他,关心他,成了他的保护人。一到部队休息的时候,叶映晖就从李学贵手里把孩子要过来,抱来抱去,叫孩子称她“大姐”。她答应到襄阳或枣阳时给小光明买小皮球,洋娃娃,一套草绿色的小军装,唯一的交换条件是要他别再动不动就撇嘴哭泣。小光明对于她也特别亲热,他从她的爱抚中感到了母爱的甜蜜温暖。有一次小光明正在大姐怀里受着温柔的抚爱,忽然伤心起来,低声的告诉大姐他想念妈妈。叶映晖怕他哭泣,哄着他说:“别想,别想,过几天就可以同妈妈见面了。”但小孩子睁着一双大眼睛望着她,从长长的睫毛上静静的落下来两滴泪珠,抽咽了一声说:“妈妈死了!”叶映晖赶快擦去了他的脸颊上的泪,用力的把他抱紧,脸孔紧贴着他的脸孔。“不,”她说:“妈妈没有死。妈妈在前面等着咱们哩。”孩子尽力的忍耐着不哭出声来,但泪珠成串的向脸上流着。
“别哭,好孩子。”过了一会儿叶映晖又努力的哄着说,“妈妈走的快,在前面等着咱们,再过几天就会见面了。”
“妈妈死了!”孩子不相信的抽咽说。“不,妈妈死了又活了。”“我要妈妈活!要妈妈活!”
“是的,妈妈活了,妈妈永远也不会死的!”叶映晖的胸腔里泛起来一阵酸痛的波涛,一直涌满到喉咙管里。她不能够再说什么话,低下头去,用刚才替孩子擦过眼泪的手掌去擦她自己的眼睛。小光明虽然知道这叶映晖对他说的只是安慰话,但直到很久以后总暗暗的希望着妈妈复活,哪怕是只让他再看一眼也是好的。他时常在夜里梦见妈妈,也梦见爸爸和阿艰;有时他扑进妈妈怀里,放声大哭,醒来后才知道又是一个梦,悄悄的告诉大姐:
“大姐,我又看见妈妈了!”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