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名人效应
作者:范仪同    更新:2024-04-09 01:38
  传统媒体的巨大影响力,新世纪长大的孩子,很难了解。尤其是有权威背书的广播台电和报刊杂志,简直就是传媒业界的标杆。
  在信息传播没那么便捷的年代,在报纸上发个小豆腐块文章都敢自称作家,出现在电视节目里,那就是十里八乡有头有脸的明星人物。
  移动互联网时代,电视机都成了装饰用品,家里没有孩子,一年到头都难得开几次。
  如今可是一九九五年,逢年过节守在电视机前看晚会几乎是家家户户的必备节目,只有这个时候,大家才能更加方便地看到平日难得一见的大明星。
  活的,不是报纸上的黑白照片。
  送上门来的宣传,金尚肯定不会拒绝。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听着歌曲,练一练吉他弹唱,然后看了会电视的金尚,正琢磨着是不是要外出散散步,就有梅逢春和南大彪接连打电话来了。
  前者不知是高兴还是抱怨,说自己在学校被当做明星拦下来,与人合影签名花了十几分钟,手都酸了。
  以前小表姐就是小有名气的美人,虽然朋友不多,人气还行。现在,走在街上都时不时被人认出来,搞得有点影响日常生活了。
  成名后的烦恼啊!
  以前虽然发了几首热度不错的单曲,到底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自从在戴义琴的演唱会上登台献唱之后,倒也俘获了不少年轻粉丝。
  总之,小马扎乐队的主唱,总算是有点观众缘了。
  后者打电话来,兴奋地告诉金尚,昨晚八点投放的单曲碟《执着》,总计一百万,京城铺货二十五万,到早上七点半,京畿地区就售罄了,全国各地陆续发来了补货的申请。
  这首歌质量不差,当红歌星现场演绎,不火爆才怪。
  演唱会第一天反响不错,赚到了钱的南大彪也不吝啬,大手一挥,直接将仓库存量一百五十万张全部发了出去,并豪爽地补了两百万的订单。
  “阿尚,你觉得,会破千万吗?”
  “有可能,但……不用太执着,毕竟只是单曲碟,不是顶配专辑!”
  “是我太贪心了!我问了下业界资深专家,销量可能会在六七百万左右。过了这个数据,营销成本和收益就不明显了。”
  “买得起正版音像制品的,毕竟就这么多!富裕群体还不是很多,这是客观现实,难以逾越!”
  金尚叹了一口气,还是十分欣慰地说道,
  “老戴这个人不错,等演唱会结束,就和他谈一谈入股合伙的事,引入明星加盟,本来就是既定战略。男星的黄金期可以维持很长时间,不像女星,年纪到了就不得不转型。”
  “嗯!后期还有好多个大项目需要他,即便演不动了,发一发新专辑,卖情怀开演唱会,不说六十岁,红到五十岁问题不大。至于如何走流程,你有什么想法?”
  “都是一起走过来的老朋友,先垫资交割,然后以后期收益冲抵吧!现在这个情况,让他掏钱入股,拿估计是拿得出来,就是有点吃力。”
  “也好!”
  南大彪琢磨了一会,也觉得可行,
  “股份不股份什么的,咱们的影视公司和经纪公司,核心资产是人。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万事无忧,寒了老兄弟的心,以后谁跟咱们玩?”
  “嗯!”
  现如今的影视剧制作公司和经纪公司,有个鬼的核心资产,都是人脉和资本堆砌的产物,那些办公楼、摄影棚和器材,压根构建不了护城河。
  前世的娱乐圈,为什么会有什么港圈、京圈、西北圈、东北圈以及海派之类的团体划分?
  说白了,这一行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个围绕在有钱有能量有门路的俊男美女,才子佳人,导演明星,编剧创作,制片发行以及广告传媒联合起来的专业食利团体。
  人脉,人才,资源和话语权,比单纯的钱和实体更重要。
  南大彪在这一行混了好多年,虽然一直是边缘人,到底也不是外行,金尚接触了一些,还收拢了上下游一些创作发行,广告媒体的资源后,也明白该怎么做,才能维持这个小团体继续稳固地走下去,并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进而发展壮大。
  结束和南大彪的通话,金尚打开了电脑,看了下今夕里面的留言。
  值班员工统计的数据发过来了,目前看来,不止是戴义琴的《执着》单曲碟卖得极好,小马扎乐队的主唱梅疏影与吉他手元休的几首单曲碟的销量也节节攀升。
  发行时间较晚的《第一天》,呈现出“旱地拔葱”的架势,日销量翻了近十倍。
  涨得快,固然有基数低的原因,演唱会带火,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明星,果然来钱快!这还不是二十多年后流量大行其道的年代,传统音乐和影视圈,居然有这么大的影响力。』
  能够撬动如此之大的市场,还拥有着影响普罗大众的传播力量,各行各业都想来分一杯羹,也不奇怪了。
  煤老板、地产商和IT大厂,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风口,虽然大部分成了韭菜,可一旦做成了,也相当不错。
  明星明星,核心竞争力只有一样,那就是名气。
  这是少有的名气和利益直接挂钩的行业,最终成为鱼龙混杂的大染缸,也就不奇怪了。
  通过网络,了解了公司的动态后,金尚看了下时间,觉得也差不多了,换了件轻便的衣服,开车回家。
  金尚的大姑妈金兰芝,带着次女和三子,四子抵达了,二姑夫张华昨天上午也到了。
  太忙了一直没好好见面聊过,今天中午,倒是难得可以聚一聚,晚上也用不着登台,可以轻松一点。
  进屋之后,金尚看着客厅里的亲戚,不由得感慨。
  以前家里难得有这么多客人的时候,还好空间大,不至于安排不下。
  “这是阿尚吧,都这么大了!”
  还是小时候见过面的二姑夫张华,是个四十多岁的汉子,脸上皮肤透着特有的北地草原居民的黄褐色,强烈的光照和风沙的侵蚀,导致当地人经常外出的人,普遍呈现如此状态。
  容貌倒是没什么大变,和相片中的差不多。
  大姑妈金兰芝四十好几了,略显中年妇女的老态,和追随大姑父经常搬家,全国各地跑也不无关系。
  其长子刘望今年二十四岁,参加工作了,已经有对象,预备明年结婚。
  单位事忙,无法离开!
  次女刘璇,二十一岁,马上进入大四,正在为将来的出路发愁。
  三子刘犇比金尚大几个月,被南方某个高校录取,准大学生。
  四子刘畅,十六岁,初中毕业,即将上高中。
  二姑夫家里有事,才来不久,大姑妈早就预备要到,似乎是家里有点变故,耽搁了。
  赶在演唱会开始之前抵达,也是凑巧。
  “这间大宅子,自我出生之后,就没见这么热闹过!”
  金兰芝颇有些感慨,以前三姐弟和老夫人冼桂珍住在这里,少有亲戚来往,如这般一大家子齐聚一堂,实在是太罕见了。
  在家大业大的老黄家看来,当年的这座宅子,除了大,年代久远,并不算什么,所在地比较偏僻,装饰老旧,毫无底蕴,也没有出过什么了不起的人物。
  这里,就是个大老爷安排姨太太小老婆,金屋藏娇,或者打发失宠的家族子弟的破落所在。
  这些年来,金家祖孙三代(加上金三才)和冼老夫人,投入不少,才将这里改造成成现在这个样子。
  外面有花园庭院,地下有车库,屋内装饰也焕然一新,颇有现代气息。
  电影《大时代》三部曲里的许多镜头,都是在这里取景,预备拍摄的大型电视连续剧,更是会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金兰芝、金兰芸和金时三姐弟,在这里长大,见证了京城风土人物变迁,城市扩张,阡陌田野变成楼宇街道,湖塘河泽改造成公园。
  村镇一个个消失,只留下一大堆以“某某庄”为名的街道和社区,城乡结合部的土气在消散,大都市的氛围越来越浓了。
  反映在这座宅子上的痕迹,也是如此,和中心城区一个个大型院落,足以称作府邸的大院不同,金家老宅的生活气息还是很浓的。
  能有现在这个样子,金家父子费了不少心,也和管家老边多年兢兢业业的打理是分不开的。
  再过二十年,就算有人出两个亿,都不会将这里卖了。
  别说将来,就是现在,想要批一块地,建独栋别墅都极为困难,尤其是这种几乎够得上历史建筑的边的城区大宅,是再好不过的名片,地位和财富的象征。
  不是真的穷途末路,压根就不会有人卖!
  上一辈的金家三姐弟坐在沙发上闲聊,老边在厨房忙碌着。
  人比较多,忙不过来,于是在附近的餐馆点了一些菜送过来。
  几个小家伙正在偏厅玩《三国杀》,至于为什么不玩《格斗之王1995》,听说是二舅家的小儿子来的时候,玩了一会上瘾了,哭着不愿意走,于是将卡带拿回去了。
  母亲梅杏红在书房忙了一会,来客厅和大家说会话,金尚听了十几分钟,附和了一下,来到阳台,看看种的花花草草是不是还活着,就在此时,听到一阵奇怪的哼哼声。
  循着声音找了过去,在一个角落看到了一个放置的铁笼子,里面有两只毛茸茸的幼犬,见金尚过来,不断往里面的阴影里缩。
  “小狗?”
  这玩意哪来的?
  似乎是为了回应金尚的疑问,后面一个声音传来。
  “血统还算比较纯正的牧羊犬,这几个最漂亮,脾气也好,聪明听话,你们父子比较忙,不在家,养两只牧羊犬,看家护院都是其次,主要是陪一陪家人……”
  “嗯!”
  金尚站起身,就见姑父张华走了过来,
  “这么大的宅子,冷冷清清也不好!以前家里经常没人,也没什么,现在嘛,母亲在家,有宠物陪伴也是好事。”
  妹夫家的恩恩怨怨,都已经过去了,张华也不想过多打听,掏出兜里的烟,想要点上抽两口,琢磨了一会,又放了回去。
  “怎么……姑父有事要问?”
  有些犹豫,又有些为难地点点头,张华回应道:
  “你这边的事,我已经知道了。前几天去当地农协问了下,感兴趣的不少。你也知道,北方虽然是农业重地,可消费市场大头在南方,打通渠道,顺利将商品发送到终端就是重中之重。可惜……”
  为人实在,勤劳做事,脚踏实地,这都是做实业,尤其是农业,是极为优秀的品质,可是……
  “做生意,论花花肠子,咱们确实不如东南沿海的省份,当地的重商气氛极浓,营商环境也很有优势,不谈别的,年轻人的选择就不一样,咱们那的小伙子大姑娘,第一职业永远是吃公家饭,找对象都专挑机关工作的,民营企业家,再大的家业,没做到全国知名,去见老丈人,都不敢大声说话……”
  就这种环境,在当地靠人际关系搭建成熟的分销渠道,已经是极限了,想要铺货全国,不找外地的经销商,被剥几层皮,压根就不可能。
  金尚了然地点头,附和道:
  “这些我都听说过,当地农协是不是有意合作?”
  “按理说,这是个机会,不容错过!未来的网络销量能有多大,暂且不得而知,目前看来,还是很有前景的,关键是,以前没得选,只能任由经销商拿捏,如果有竞争对手,讨价还价的时候,也能硬气一点。粮食这种东西,虽然能储存,新鲜上市价格最贵,到了第二年就陈了,卖不上价。而且,库存也要计算成本的……”
  “所以,合作是有基础的!”
  “对!关键是如何推进!说实话,我很看好网购的前景,未来规划实现的可能性也不小。你姑妈一跟我说起这个事,我第一反应就是砸锅卖铁也要将股份全吃下,只是……有麻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