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和光而不污(31)
作者:枝呦九    更新:2024-04-03 22:48
  折绾去宋家之前把刕鹤春打听的消息告诉了四姑娘。她道:“你哥哥说, 若是你愿意这门婚事,他便出面让诚意伯家主动散了那些妾室,到时候或把人请到家里来吃酒, 或者去寺庙里面上香,让你们两人好歹先见见面。”</p>
  四姑娘没有犹豫,红着脸点了点头。</p>
  折绾瞧着她的意思是不介意对方有这么多妾室的。这倒是跟上辈子一般, 她道:“既然如此, 你就跟母亲说说。”</p>
  她是不好来操办这些事情的, 不然赵氏又要恼恨她越俎代庖了。</p>
  但四姑娘却有顾虑:“若是咱们直接说让他散掉那些妾室, 他会不会觉得我们太强势了?”</p>
  折绾讶然她竟然会这么说,而后轻柔的安慰, “你不用顾及太多, 虽然对方是诚意伯家, 但你也是英国公府的姑娘。再者说, 他们家论起来也不如英国公府啊。”</p>
  四姑娘还是有些犹豫,“要不, 先不让大哥去说?”</p>
  折绾本是要急着去宋家说孙三娘的事情,这会子瞧见她如此, 便也不急着走了, 小声道:“你若是真想得开, 我也不劝你。但你心里哪怕是一丁点介意,那便不要怕这第一次的交锋。夫妻之间, 你一味的妥协,忍让, 他还以为你好欺负。你进一步, 他才退一步。”</p>
  四姑娘也想得明白这个道理,只是没有底气。她垂着头, 一副要说不说的模样,折绾便知晓她的意思了。她温声道:“这事情也有折中的法子。”</p>
  四姑娘连忙抬起头,折绾:“叫你大哥哥去做这个恶人就行了。”</p>
  四姑娘没明白,折绾笑着道:“咱们不去跟诚意伯夫人说,只叫你大哥哥单独去跟诚意伯嫡幼子谈,你只当做不知情。若是婚后问起来,你就说是你大哥看重你,自小也是教你读书写字的,本是要你嫁在京都,有什么事情也好照看。但你看重诚意伯家的家风,看重夫婿的人品,便觉得远嫁也没有关系。”</p>
  “你大哥哥拗不过你,想着让你婚后好过一点,这才出了馊主意。”</p>
  四姑娘马上就明白了她的意思。这就成全了她的面子和里子。只是这般一来,她自己有些难堪,讪讪道:“好处我都得了,但却让嫂嫂难做。”</p>
  大哥哥那个脾气,别人不知晓,自己人却是知晓一些的。若不是大嫂嫂,他断然不会为自己去打听诚意伯家。这会子又让大哥哥做此事,按照大哥哥的性子,怕是要大嫂嫂为难了。</p>
  折绾温声道:“这也没什么,你不用介怀。”</p>
  她说:“这是你一辈子的事情呢,不能有闪失的。你还是个小姑娘,抹不开面子,不懂这其中的道理。等你懂了,后悔的时候却无济于事了。”</p>
  同是庶女,她是知晓四姑娘这种顾及这里顾及那里心思的,她拍拍她的手,语重心长的道:“你是英国公府的姑娘,跟你大哥哥是到底是亲兄妹,打断骨头连着筋,以后有事情了,别自己一个人瞎想,家里能帮你一把是会帮一把的。”</p>
  “——就是为了国公府的面子,也没人会看着你吃亏。”</p>
  这种世家大族,最看重的就是脸面。</p>
  这就是肺腑之言了。四姑娘听得懂她的言外之意,感激点头,“我知晓的,大嫂嫂,多谢你。”</p>
  折绾:“这有什么?”</p>
  她站起来,笑起来,“花草房里面的海棠花开了,见他的时候梳个好看的发髻别一朵在头上,那日必定是好运连连的。”</p>
  四姑娘送她出去:“我已经去看过了,很是清丽,想着下帖子请人过来瞧瞧。”</p>
  折绾:“本就是为你种下的,你喜欢就再好不过了。”</p>
  她来去匆匆,倒是让四姑娘羡慕起来,跟姨娘道:“我还记得大嫂嫂刚来的时候,家里人不喜欢她,她也无动于衷,只吃自己的,做自己的。我本以为她是想谋而后动,结果现在看来,她即便是有所谋,也不是谋家里面这点东西。”</p>
  她姨娘恨不得给折绾拜一拜,“以后有机会了,咱们再报答人家。”</p>
  四姑娘点头,终于松了一口气,又去找赵氏,倒是没有供出折绾来,只道:“母亲,你上回说诚意伯家的婚事……”</p>
  赵氏笑吟吟的,“就等着你点头呢。诚意伯家娶到你,是他家烧了高香。咱们是国公府,你父亲大哥哥三哥哥都是高官厚禄的,他家那个嫡幼子算什么?以后分家了怕是宅子都没有多大。”</p>
  她道:“所以丑话我也说在前面了,你以后富贵有,但大富贵却没多少。毕竟是嫡幼子,不承爵的嘛。”</p>
  四姑娘,“母亲是为我好,我知晓的。”</p>
  赵氏就很是满意,等人走了之后跟宋玥娘道:“她是最后一个闺女了,到时候等她嫁了出去,便把她的院子跟隔壁的打通了给莹姐儿住。”</p>
  宋玥娘却被赵氏刚刚那句“嫡幼子不承爵”刺了刺,心里有些不高兴,只道:“母亲,到时候我和鹤悯分出去会不会宅子也没有多大?”</p>
  赵氏就笑着道:“你这个呆子,诚意伯家能跟咱们家一概而论吗?”</p>
  然后去看孩子们。三个孩子正围在一块玩九连环,莹姐儿最聪慧,已经解开一个了,升哥儿紧随其后,倒是川哥儿,好一会儿了还没有解出来。</p>
  赵氏就感慨道:“鹤春小时候也这样,于九连环一事就没有鹤悯好。但过了几年,他就什么都会了。”</p>
  宋玥娘却问起于妈妈,“她怎么还没有回来?”</p>
  赵氏啧了一句,“那个老货,咱们不管。我收拾她,鹤春埋怨我,这回让折绾去收拾不正好?”</p>
  川哥儿许是听见了,抬起头来看了看这边,又低下头去,手慢慢的握紧,不自觉的看向了门口。</p>
  母亲说,于妈妈一个时辰就能回来,但现在快两个时辰了,她还没有到家。</p>
  ……</p>
  折绾到宋家的次数多了,跟宋家的婆子们都熟悉了起来。她刚一下马车,就有玉岫身边的婆子已经迎了出来,“刕大少夫人,您来了,咱们家大少夫人已经等你多时了。”</p>
  折绾赶紧过去,却听见玉岫在骂儿子。她便在外面等了等。等到她骂完了,孩子们都走了,她才进去,脱掉外面的披风,“你好大的威风。”</p>
  玉岫抱起几个月大的小儿子,道:“他们都像他们的爹,都不像我,最是喜欢闹事。”</p>
  又露出小儿子给她瞧,“这小子倒是像我。你看,不仅相貌像我,就连脾气也像我。”</p>
  但这个小儿子却夭折了。</p>
  折绾来宋家都会看看他,总希望自己能碰上大运让这个孩子留下来。她照旧问,“今日可瞧了大夫?”</p>
  玉岫笑着道:“哪里就那么金贵。”</p>
  但还是瞧了的,道:“你总是说,都把我说怕了。”</p>
  两人坐下说正事。折绾道:“我昨日回去的路上想了一路,孙姐姐过世的那个孩子也不是她一个人的,勋国公该要负责吧?她如今只苛责自己,倒是不苛责勋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