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
作者:秋李子    更新:2024-03-26 21:28
  最快更新天下无双最新章节!
  芹哥一口气跑回家,也不管什么,径自跑到姐姐房里,只有喜儿一个人在做针线,见他进来,忙起身招呼,芹哥也不说别的,见姐姐不在,又要出去,喜儿笑着说:“可是要找姐姐,她和奶奶在后面库房找种子呢。”
  话还没说完,芹哥又一溜跑了,喜儿摇头,重新坐起针线,自语道:“这都眼看着快娶亲的人了,怎么这么毛躁?”
  芹哥跑到后面库房的时候,王氏正和管库的说着什么,玉莲手里拿着纸笔,在查点该给佃户出借的种子,见芹哥没头没脑的跑过来,王氏抬眼望了下,骂道:“我和你姐姐都这么忙,你瞎跑做甚?”芹哥见娘骂,停住脚步,对王氏道:“娘,我去地里了,被柳大叔劝回来了。”
  王氏听见这样,倒笑了,招呼他走到自己身边,用手替他理着衣服:“也是,你是个读书人,下去地里,你柳大叔怕你磕到,碰到了,不好交代。”芹哥鼻子一皱:“娘,我都快十五的人了,去学着些,也不防。”
  玉莲这时和管库的说完了,管库的行礼下去了,玉莲笑着对弟弟说:“好了,娘心疼你,也是常事,你要真想知道点农事,却也不难,等去和爹说了,让他找人,带你去看,何必这样偷跑了去,像什么样子。”
  芹哥听姐姐这样说,对娘做了个鬼脸,王氏白玉莲一眼,嗔怪道:“就你惯着他。”玉莲笑了:“娘,虽说我们家,也不须亲自去灌园这些,只是以农为本,知道些四时也是好的,若日后读书不成,也好接管家业。”
  王氏笑道:“知道,你也是为你弟弟好。”玉莲一手拉了芹哥,一手扶了母亲,往前面去,笑着说:“娘心疼弟弟,女儿也是知道的。”王氏问芹哥:“刚才为甚跑的那样慌张?”芹哥看了眼姐姐,吞吞吐吐的说:“刘家的中了进士,报喜的刚好从田边过。”听见是这件事,王氏甩了袖子,哼了声:“天怎的这般无眼?”
  玉莲见娘这般,也有点黯然,只是还要镇定,紧走几步,对娘道:“娘,那些话,也不去说他,只是爹那边,有些难办。”王氏叹气,是,怎么说刘大智也是芹哥的授业恩师,虽说和玉莲的婚事不成,这该送的礼还是要去送,只是送过去,这不是把脸送上去给人踩吗?
  芹哥见娘和姐姐都不说话,低下头说:“全是我要读书,要不,今日也不会这般。”王氏把儿子搂过来:“休胡说,你要成器,读书是怎样都要读的。”
  这时香儿匆忙走了过来,见到王氏,忙道:“奶奶,大爷在堂屋里暴躁成一片。”玉莲母女对望一眼,知道定是有人上门来约他凑份子去给刘大智道贺了,忙赶到前堂。
  宋大爷坐在上面的椅子上,叉开脚,对面前坐着的两个人嚷道:“这等喜事,我却不凑上去,他家怎么对我,又不是没眼睛看到的,你们要奉承,你们自去。”那两人也是族内的兄弟,对望了一眼,笑道:“大哥说这般话,就没意思了,不说其它,这芹哥,确是刘老爷来了,学问才长进了,怎么说,也该去贺一贺。”
  王氏见宋大爷的火气又要上来了,这些却也是族内兄弟,不回避的,咳嗽一声,走到屋里道:“两位叔叔请了,我家的大爷,火气大了些,却请两位叔叔先回去,等我们仔细商议了,再派人去和两位叔叔说。”那两人见王氏出来,这位嫂子,虽是个柔弱的,最懂以柔克刚了,起身笑道:“嫂子既这样说,兄弟们就先回去,等嫂子家商量好了。”
  王氏唤芹哥送他们出去,两人才出门,王氏脸就沉了下来,宋大爷叹气道:“这两个,前几日还在那骂姓刘的不是人,今日听说他中了进士,就忙不迭的来这里,约我去送什么贺礼,还一口一个刘老爷,呸。”
  王氏忙上前替他揉着熊,让香儿端过茶来,款款地说:“这样不值当的事,也配气坏身子,现下不是农忙吗?你回一句,脱不开身,找人送上两匹料子,再来二两折席银,就说,这是芹哥送先生的礼,别的甚话也不说,你自己礼做到了,别人还挑甚。”
  宋大爷喝了两口茶,道:“我一听那两人说的,就气晕了,没想到这层。”说着起身:“我还是去地里看看,虽说有柳大,他老实,可别给人算计了去。”说完就匆匆走了。
  此时刘大智正是春风得意,新中进士,自己的岳丈在京中的门生,旧识,知道他中了进士,也纷纷上门道贺,请他到那花柳之地,踏一踏足,他去年还是个浙江乡下的穷酸秀才,在宋家没请他去教芹哥之时,还要靠母亲每月治网巾度日,闲了时,还要亲自去灌园,却不是学陶渊明的自得其乐,而是灌园,方得有菜吃。
  每日糊口已是不易,更哪提娶妻之事,谁知去年时来运转,先是被宋家请去,做了西席,每日得饱食,自然竭力去教书,更被宋大爷看上,许下亲事,连自己母亲也被接到宋家供养,到了七月,赴省中了举人,这下说媒的像蜜蜂见了花一样的飞来,挡也挡不走,落后却说到陈氏娘子,尚书千金,自然比那庄户之女,更为好了,横竖宋家那也没下过定,径自和陈家结了亲,娘子的嫁妆丰厚不说,面庞虽说娘说过,不如宋氏恁般,却也是一等的人才了,现在又中了进士,每日来往的都是贵人,那宋氏女,不过一个村姑,怎能配自己,算计着在这京里一趟,也要买两个美妾回家,也好犒劳自己。
  每日想到不过一年前后,自己处境就这般,刘大智真是喜的嘴都合不开来,一心只想着买美妾,却忘了陈氏娘子法度极严,听得这新中的进士要买妾,那京中的媒婆,自然蜂拥而上,相看无数。
  这日刘大智正相看了人回来,刚走到下处,下了轿就听见有人在喊他:“刘兄,访你不得见,却又是去哪里去了?“刘大智一回头,原来是同科进士陈温良,恰只有他们两人年纪最小,都在二十以下,刘大智是三十六名,陈温良是三十七名,都是少年成名,自然比起别的同年,更为亲热些。
  刘大智见了陈温良,忙的拱手:“陈兄却是甚时候来的,小弟不在家,险些让刘兄空跑。”陈温良长眉入鬓,是个极文雅的长相,笑道:“小弟却是去拜老师的,回来路上,想起许久没见过刘兄,拐了个弯,就到了。”
  刘大智一边把他让到里面坐下,吩咐下人上茶,和他攀谈起来,陈温良知道刘大智去相看妾,笑道:“刘兄,你我读书之人,自当多分些恩爱给家里的正妻,况且你我都没满二十,房下都还年轻,何必现在就买妾呢?”
  刘大智听了陈温良这番话,笑得连茶杯都拿不住,半天才道:“陈兄此言差矣,白学士有樊素小蛮,苏学士有朝云在侧,可见这红袖添香之事,本就是妾所为的,再则若点进翰林,在京中还要观政三年,难道要独自一个人宿?”
  陈温良见和他在这话上不投机,却也不想多说,笑道:“刘兄既这样想,小弟也不好多说,只是这事,却也要等到授官之后再说,若授了知县,你叫这京中女子,抛家跟着你去,却也不好。”刘大智听见陈温良这样说,连日来相看的女子,也不甚中意,把这条心肠搁起,笑道:“既如此,就听陈兄的。”
  过了几日,陈温良考选了庶吉士,刘大智得授扬州府下江都知县,那江都是个好缺不说,离家乡又近,刘大智甚欢喜,辞了众人就出京,欲先回浙江搬取家人,同去上任。
  陈温良也请了假,他的家乡,却是苏州松江,和刘大智也是顺路,两人就一同出了京,这新中的进士,自然一路驰驿,到了苏州,陈温良留刘大智在家玩耍了几日,刘大智就辞去,却是陈温良的夫人,却是刘大智的同乡,瞧见有便船,自己嫁来数年,却没有回家省过亲,这下丈夫中了进士,自己也好回娘家显摆,在陈温良耳边唧唧哝哝,只是说要一同回去。
  陈家却也人口简单,父母早亡,陈温良在一个堂叔的抚养下,才得长大,堂叔是个善心人,自己没有儿子,全把他当做自己儿子一般,支撑他读书,谁知天不佑好人,陈温良刚得十四岁,堂叔竟一命呜呼,葬了堂叔,陈温良也只得去县城里书行做个伙计,书行掌柜见他聪明,于别人不同,又瞧他相貌堂堂,起了一点怜才之心,继续送他去读书不说,还把自己哥哥家的一个女儿,许了给他做妻。
  陈温良也十分争气,十六岁就中了举,那时族中的人,渐渐又聚拢了来,有那说媒的,陈温良却不肯做那负心之人,下了聘,娶了那掌柜的侄女,姓柳,小名顺娘的,夫妻俩一双两好,却是一对上好的夫妻,上科走脱了,天却不负苦心人,这科高中,那族中的人,见他中了进士,更是奉承不已,陈温良回来几日,应酬的却也烦了,听的夫人的大伯已因年老,已经辞了回浙江老家去了,内心也十分挂念,见娘子想回家乡,自然满口答应,又在家待了一日,没了些土仪,就和刘大智一同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