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1章 两样我都要
作者:马来福    更新:2021-10-27 19:01
  听了范宇的这些话,赵祯颇感安心。
  虽然这些道理赵祯自己也能想到,但是话从范宇口中说出来,还是能让他更加安心。
  “既然是这样,那朕就放心了。”赵祯不由得点头道。
  君臣又说了些永昌隆商号发卖海外土地之事,这也关系到大宋财政收入。
  有了这些卖地所得的钱财,也才能支撑大宋与辽国战事,使得大宋财政不致陷入窘境。
  讨论完这些,赵祯更有底气神情也就更加放松。
  看到官家安心,范宇便和赵允初告退出宫。
  出了宫门,赵允初便拉住了范宇道:“安乐侯,如今咱们永昌隆虽然帮着官家扛下这许多钱财之事,但是永昌隆的周转也有所紧张。若是再这样下去,怕是便承受不住了。如今在南洋诸国采买米粮,已有些捉襟见肘了。若不再想些赚钱的生意,怕是很快便要没钱可用。”
  范宇哈哈一笑道:“咱们永昌隆何曾做过赔钱的买卖,如何能缺了钱用。”
  “安乐侯说的不错,咱们永昌隆确是没有做过赔钱的生意,但是无论是河西还是市舶司的抵押,都是要足够的时间才能赚回来的。”赵允初不由皱眉道:“还有曹国舅的伏波军,虽然是朝廷的人,但是这人吃马喂军饷开支,也都要由咱们永昌隆来出这个钱,再加上河西所需粮食采买等等。如今商号的帐上,现钱确是越来越少。若不想个法子,怕是坚持不了许久。”
  赵允初将事情一一摆出来,拉着范宇要拿个办法。
  范宇拍了拍脑袋,自己只顾着让官家增加进取心,却是让永昌隆的压力大增。
  永昌隆商号虽然实力极其雄厚,但是若一直这样下去,怕是也离破产不远。
  “郡王莫急,确是我疏忽了。”范宇点点头承认了自己的失误。
  “安乐侯定然有良策,可使永昌隆得些现钱吧?”赵允初有些不确定的问道。
  刚才在崇政殿上,看到范宇和官家谈笑风声办法一个接一个的,赵允初对于范宇也充满了期待。
  范宇想了想,才道:“这办法倒是有,只是这办法与朝廷铸钱有关,其中却是有些麻烦。”
  “什么麻烦不麻烦的,有官家在这都不是什么事。”赵允初不由埋怨道:“安乐侯有这等好办法,便应早说才是。”
  范宇一想也是,有官家在永昌隆的大头,真是做什么都有得商量。
  “好吧,既然如此,我便说与你听。”范宇笑道:“东海海外有倭国,从密州出海千余里可至其国。倭国多有金银和铜矿,因我朝铜钱铸造精良,而倭国金银兑换我朝铜钱价高,我朝铜钱兑换其国铜锭价低。咱们永昌隆商号只需用船拉着铜钱去倭国,便可将其金银和铜锭都买回来。然后再将铜锭铸成铜钱,再拿去倭国采买金银和铜锭。如此往复,便有大利可图。若由造作院再将铸钱之法再加改良,则其利更大。”
  对于这件事,范宇本来是没有计划的。但是赵允初向他叫苦,也事涉大家的利益,而且与大宋的财政间接挂钩。那范宇也就不用客气,直接将自己的办法抛了出来。
  因为宋代的商业相对发达,对外贸易也很是兴盛,再加上铸造也算精良,所以宋代的铜钱在这个时代流通极广很受欢迎。
  不但辽国在用高丽在用,即使是南洋诸国也都在用,其信用甚至超过了本国货币的信用。
  在《宋会要辑稿》中有记载,‘……今积习既熟,来往频繁,金银铜钱,铜器之类,皆以充斥外国。’
  到了后世,各国亦常会出土宋钱,并被各国的博物馆所收藏。
  赵允初听了范宇的这番言论,不由大摇其头道:“这可不行,朝廷正闹钱荒,如何还能用铜钱去与外国交易?这样一来,我大宋的钱岂不是越来越少。”
  范宇听了赵允初的话,瞪着他看了半天。
  有这种想法的人,怕不是只有赵允初一个,而是有相当人都有这样的想法。朝中那些文学家和词人们,更是搞不明白这些经济问题,怕是反对声也会汇成一片。
  不过,这个问题解释起来也甚为容易。
  “我刚刚不是与郡王说了,拿铜钱去外国采买铜锭铜矿皆可。只要买回来,便可铸成更多的铜钱。三倍或是五倍之利,至少是有的。”范宇只得耐着性子道:“只要各国肯卖铜锭和铜矿予我永昌隆商号,这钱便有得赚,而我大宋的钱也会越来越多。”
  赵允初有些将信将疑,“如此,倒是可以一试。安乐侯刚才还说,造作院若是铸钱的话,还能赚的更多?这却是如何做的。”
  范宇看到赵允初颇显渴望的目光,有些怀疑这家伙是故意的。
  但是范宇也不以为意,谁刚刚接触到这些事情,怕是都有些不敢轻信。
  “那是自然。”范宇点头道:“朝廷制钱皆为铸造而成,费时费工费力,而且会有许多铜料变成废渣。若是交给造作院来造这制钱,便可省时省力省了诸多消耗。省了这许多,自然便是赚回来的。”
  赵允初眼中一亮,“怎么讲!”
  “只须将铜与铅锡等料融在一起制成薄铜板,而后用精钢制成铜钱的模具,再用这模具在薄铜板上一轧,便可制成铜钱。”范宇对赵允初解释道:“铸造铜钱要制模范,而后将铜料之属融化浇铸,实是麻烦。而造作院这里,只须将这机关制成,这制钱便快得很了。”
  “不行,你我还须再见官家。”赵允初更是拉着范宇不放道。
  范宇摇摇头,也只好再次随着赵允初一同回到宫里,再次求见官家。
  赵祯得知两人又来,却也有些奇怪。
  召进两全问,才得知竟然还有这么一条发财的路子。
  君臣三个又一次嘀嘀咕咕,便将这件事定了下来。朝廷的事情,由官家摆平,技术上的事情,便交由范宇来做。至于海外贸易上的事情,则都交给赵允初去完成。
  赵祯其实是最为积极的,身为官家一手握权一手握钱,两样我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