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振奋军心
作者:北冥耙耳朵    更新:2024-03-20 05:29
  收复阳明镇后,楚宁让军队休整了三日,准备集结了魏满的中军才开始朝着宁武镇进发。
  据探马来报,魏满所统领的中军也就只落后了两天日程。
  可直到第三日中午,魏满才领着中军一万八千人抵达阳明镇。
  阳明镇本就是个军事小镇,驻扎五千兵马就已经显得拥挤不堪了。
  于是,楚宁便让魏满将人马全部在城门外五里处安营扎寨。
  黄昏时,各处营寨都已安扎完毕,随后开始埋锅造饭。
  整个安营扎寨过程中,士兵们多是非常的默契,虽然也有不少人心生怨念,可终究也只是发了几句牢骚而已。
  忙完这一切,魏满便来到楚宁所在的军镇府,一见面就当先请罪:
  “属下带兵不力,请上将军治罪。”
  楚宁知道他是因为带兵延迟感到很自责,赶忙上前一把将他搀扶起来,拍了拍他的肩膀,鼓励道:
  “你已经做得很好了,听说你们有时连着每天日行百里,而且你带的都是新兵,这样的情况下,军队没有闹事哗变,你已经立了大功。”
  楚宁这番话也不是客套话,而是打心底的真心话。
  古代行军尤其最怕的就是部队哗变,只要有人闹事,一旦镇压不住,人心立刻就散了。
  搞不好第一个被杀的就是领头人。
  所以魏满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把一万八千人的新兵队伍带到前线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得到楚宁的鼓励,魏满也是欣然接受,这哥们整个人都黑了一圈,不过看起来更加壮实了。
  “大人,现在前线是什么情况了?”
  这一路只顾赶路,除了整顿阵型,魏满还得派出探马收集各方情报,防止有人骚扰偷袭军队。
  关于前线的战报,他也时有能听到一些。
  索性的是楚宁在领着中军亲卫营已经在前方探好了路线,沿路又留下了安营扎寨的场地,这就减轻了行军很大的压力。
  “玄弘毅发来密信,说滨州城已经和平解决了。”
  接着他将陈友舟发生的事大致说了一遍,最后说道:
  “现在齐王派出了义子李章平镇守宁武镇,总兵力目前打探到的是有一万人。”
  魏满听闻一个小小的宁武军镇竟然有一万人马,竟也有些诧异:
  “这个齐王还挺会用兵的,知道宁武镇的重要性,才会派出一万兵力把守。”
  楚宁点点头道:“是啊!可是他一定料想不到陈友舟会反水,现在等于是对宁武镇形成了夹击之势……行了,这些日子里赶路也是累了,今晚给你们整顿好的,打牙祭。”
  这一晚,连日奔波的将士们都吃到了新鲜的蔬菜和猪肉,虽然只能吃上两块,可肉汤却能喝上一大碗。
  将一碗冒着滚滚热气的鲜肉汤一口气喝下去。
  那家伙,满足的感觉直通天灵盖!
  尤其哪些新被诏安的兵卒,这些日子跟着京北大营连续吃了几天好的,现在这些家伙一个个都是表示打死也不走了,以后就跟着上将军干。
  另外,还纷纷表示,要把阳明镇里的弟兄都劝来归降!
  瞧瞧!
  这个时代的人有时就是这么质朴!
  吃完饭,那些有经验的老兵还会利用炉灶余温架锅烧水,泡脚解乏。
  只有那些新兵显然不适应这样的生活,都是三三两两围聚在一起,根本不与那些老兵交流。
  对于这次带兵出征,说来楚宁也是第一次,一路上都是在不断学习,积累经验。
  看到那些新兵很是萎靡,士气不振,得想个法子提升军队的士气和凝聚力。
  很快,楚宁就想到了拉歌的法子。
  通过嘶吼,怒放,将心里的委屈、牢骚全部吼出来,整个人心理上才会得到放松。
  如此一来,也会催发大家伙的斗志,展现军营士兵的风貌。
  他让各团营都尉将各营士兵列成方阵,每个方阵前站着各部的正副都尉。
  而楚宁,则是准备亲自教大家唱歌。
  军歌嘛,谁还不会几首似的。
  听说上将军要教大家唱歌,各营士兵们都很是意外。
  尤其各营几大都尉也是不明所以,这些人里也就只有魏满对自家大人最为熟悉了。
  正当大家都以为楚宁会教他们唱那首军歌《秦风·无衣》时,却听楚宁开口唱的却是一首完全没有听过的歌:
  “狼烟起江山北望。”
  “龙旗卷马长嘶剑气如霜。”
  “心似黄河水茫茫。”
  “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
  “恨欲狂长刀所向。”
  “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
  “何惜百死报家国。”
  “忍叹惜更无语血泪满眶。”
  “……”
  楚宁其实唱得不是很好,可所有士兵都能感受到他所能表达出的壮怀激烈。
  所有人都开始跟着他复诵,一遍又一遍。
  楚宁趁热打铁,又将前世最喜欢的《满江红》一词搬了出来。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
  然而,让楚宁有些意外的是,这首词居然好些人早都已经会全文背诵了。
  所有人齐声朗诵着满江红。
  这一刻,所有人都是情绪振奋,慷慨激昂地复诵着这首词。
  一时间,就连楚宁念着念着,也不禁热泪盈眶。
  或许,这就是经过时间的洗礼,越发让人明白词中蕴含的深意。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待到楚宁念完,所有人跟着复诵完。
  整个大营一时间都显得特别沉静。
  似乎所有人这一刻都还沉浸在《满江红》所萦绕的情绪中。
  这……应该就是家国大义吧!
  ……
  ……
  入夜后。ŴŴŴ.biquka.com
  楚宁便收到了唐帝八百里加急发来的密信。
  信中对他所例举一众嘉奖的名单全部应允,并按楚宁的谏言,册封玄弘毅为抚远大将军。
  说起来这个抚远大将军其实就是个虚衔,毫无掌军的实权。
  可架不住这是一种荣誉,意味着玄弘毅再次得到了皇帝的重视。
  这对一个身有罪责的人来说,便是莫大的天恩了。
  另外,密信里还提到唐帝已让人送来犒军的奖赏,并附带五万两白银,让楚宁奖赏有功之人。
  现在打仗军需完全不经由户部,而是让由皇帝直接负责,想怎么赏就怎么赏。
  这感觉,简直爽翻!
  巴适得板!
  只是楚宁一想到唐帝那身子骨,不由得有些忧虑起来。
  现在唐帝尚在,倒是会一心支持北伐大业,并对自己恩赏有加。
  可倘若唐帝一旦驾鹤西去,这朝堂立刻就乱了。
  若是真到了哪一天,自己又该何去何从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