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脱离险境,美人不拘 1
作者:和清 更新:2024-03-19 23:00
最快更新大唐绝色最新章节!
第十六章脱离险境,美人不拘(1)
萧斌和寿王的六个卫士带着极度虚弱的贵妃,马不停蹄地奔走了两天两夜,他们绕过马嵬坡,经过武功、眉县,路上只做两次夜间短暂的停留,最终来到了太白山脚下。他们找到了一间客栈,安顿好杨贵妃后,急速请来了当地的郎中为贵妃瞧病,好在贵妃只是胃肠炎症,但是由于怕拉肚子而长时间未进食,加上急于奔走逃命,到了太白山脚下,她的身体已经虚脱,差点断送了生命。他们在这里休整了一天一夜,贵妃在萧斌和侍卫们的照顾下病情有所好转。
在护送贵妃逃亡的这几天,萧斌与侍卫们互相帮助,克服困难,终于躲过了最危险的地段。途中,他们相互了解,相处得很好,就像一个整体,配合默契,各尽所能,他们的感情在危难中得到了升华。
寿王交给萧斌的六个侍卫都很年轻,他们大都20岁左右,领头的侍卫是寿王的贴身侍卫,名字叫王志刚,与萧斌同岁稍大,萧斌六月出生,王志刚三月出生,他们两个人话语投机,无话不说,性格相近,非常投缘。王志刚武功卓越,人品善佳,练就一手好刀法,他的“霹雳刀”刀法娴熟、威力无比;他的刀像闪电一般速度极快,侍卫们都称呼他为快刀将军,萧斌也跟着侍卫们称他快刀将军。其他侍卫的名字都是寿王赐给的,他们分别叫英华、英杰、英力、英瑨、英烁,个个英勇善战,武艺超群,而且纪律严明。他们目前听命于萧斌和王志刚。为了让贵妃安全逃命,他们只好选择走秦岭山脉往南的方向护送贵妃逃生。
他们不敢逗留太长的时间。
第二天,也就是六月十七日清晨,他们准备了充足的粮食和其他食物,并携带郎中开给贵妃治病的中药,立即整装出发……
由于杨玉环不会骑马,因此,萧斌只好与她同骑一匹马,六个侍卫紧跟其后。
萧斌、杨玉环一行八人并马前行,来到了太白山顶,萧斌又一次领略了太白山自然风光的美丽。
早晨的太白山清秀绚丽,空气清爽,奇峰似剑,飞云如幻。茂密的山林鸟鸣如歌,一缕缕阳光透过云雾照亮了梦幻般的山巅群岭、峡谷山壑。此刻,太白山犹如太虚幻境、蓬莱仙阁,他们深入其中,感觉秀色醉人。病恹恹的杨玉环顿感自己的身体轻松了许多,她的脸上第一次绽开了笑容,好几天没说一句话的大唐第一美人经历了生死磨难后,第一次开口说话:“好久没有看到如此美丽的景色了,这就叫做‘逆境娇人天作美,太虚幻境不是仙,史上玉环魂已末,留予后世论褒贬’(“逆境娇人”收入大唐歌谱)啊。”
玉环说完转过头对着萧斌苦笑了一下。萧斌感觉到玉环心中的悲哀,他想安慰玉环,又不知道要说什么好,玉环柔软的身体一直与萧斌紧紧靠着。他们一路上一直同骑一匹马,让杨玉环感觉到萧斌的可靠,她不知道萧斌与女儿梦涵和梦夕的关系如何?为何他与夕儿(梦夕)一起来救她?她甚至不知道萧斌来自21世纪。由于贵妃获救到现在,身体越来越虚弱,根本无力与他人说话。他们带着几乎快要死去的贵妃快马奔驰地拼命逃亡,几次差点让昏迷不醒的贵妃从马背上摔下来,幸亏萧斌每一次都手快,才使她幸免于难。杨贵妃这一次逃亡真的叫做九死一生,她逃过了一生中最大的劫难,现在开口说话确实让萧斌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下来,他没有料到杨贵妃身体稍稍恢复就出口成章。萧斌在心里把贵妃刚刚说的话回味了一遍:“逆境娇人天作美,太虚幻境不是仙,史上玉环魂已末,留予后世论褒贬。”萧斌越想越觉得贵妃身心如焚,痛苦万分。此刻的杨玉环希望后世对自己有个公平的评价,所以才会吟道“留予后世论褒贬。”这样的诗句,说明杨贵妃实在是无可奈何。
想到这里,萧斌安慰贵妃说:“请允许我称呼你玉环阿姨,我对你的劫难深表同情,希望你不要太悲伤,我们一定会护送你到安全地带,你可要燃起生存的勇气,生活的希望会抚平你心中不可磨灭的创伤。”萧斌好像在吟诗。
玉环从来未曾听过有人称呼她为玉环阿姨,她早已听惯了“贵妃娘娘”四个字的称呼。萧斌称呼她玉环阿姨,令杨贵妃感到奇怪,这还是她平生第一次听过这样的称呼,她开始对萧斌好奇了起来。
杨贵妃的身体恢复得很快,她与萧斌骑在同一匹马的感觉越来越好,越来越亲切;她开始想了解萧斌,所以,一路上一直与萧斌不停地对话;她把心中所有的疑问都向萧斌提了出来,特别是问到秘密山庄的情况时倍感焦虑;她关心两个女儿超过关心自己的生命。萧斌把自己知道的秘密山庄的情况一一告诉了杨贵妃,他还把自己无意中通过时间隧道来到唐朝的事也认认真真地向杨贵妃禀报,令杨贵妃好奇不已。
萧斌开始与杨贵妃交心地谈话,他把自己知道的大唐历史说给她听,也向贵妃打探与史书不符的事件……
不知不觉,太白山美丽的风景已被他们远远甩到了背后。
中午时分,他们看到了一处瀑布飞流的景观,停下来吃饭。侍卫们围了过来,欣赏和目睹了大唐第一美人的容貌和身材,争先与贵妃谈话。侍卫们看着杨贵妃的那种神情和发傻的样子,令玉环有点窘迫和尴尬,哭笑不得。玉环看到这些孩子般的侍卫,不禁回想起自己17岁时,咸宜公主大婚的那天,寿王李瑁第一次看到自己时的傻样和目光就像这群侍卫们一样。
玉环面对这些保护自己的可爱孩子,不知不觉试着用母爱般的温柔抚爱他们。她暂时忘却了忧愁,开始讲述发生在宫廷里的笑话给他们听。
杨玉环说道:“有一次,玄宗皇帝为了取悦她,竟然在宫中摆放了几千盆千奇百态的牡丹,没有想到等到自己到场时,这些牡丹全都把花瓣收了回去,没有一朵是盛开的。玄宗皇帝沮丧到极点,令高力士把花全部打烂,被自己给拦住了。第二天这些牡丹照样绽放得绚丽多彩,后来,高力士对着李隆基皇帝说:‘这些牡丹就因为贵妃娘娘比它们美,它们羞涩得不敢开放了。’听到高力士这样说后,李隆基皇帝高兴地合不拢嘴。”
萧斌听完故事,才领悟到为什么杨贵妃就是那个羞花的大美人,原来真的有这样的典故。
侍卫们时而围着杨贵妃转,时而请求萧斌讲“未来”的故事,玉环和萧斌都很乐意。他们虽然是在逃亡,却也过得很开心,特别是杨贵妃,她经历了这一次劫难,心也放宽了。萧斌在想,人家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不知杨贵妃后半生是不是也能尝到幸福呢?
萧斌和侍卫们对杨贵妃很尊重,他们能与大唐最美丽、最活泼、心胸最宽广且最有艺术造诣的绝代佳人在一起并护卫她,这不仅是缘分,更是一种使命。
萧斌想着心事,他能参与解救和护送中国史上四大美女之一的杨贵妃,是一种荣幸,更何况他与她的女儿李梦涵和李梦夕公主的关系密切。他想,梦涵和梦夕公主肯定会像她的妈妈一样,成为无与伦比的绝世双娇。想到这里,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把杨玉环带出绝境。
他们一路行走,休息时,萧斌也经常讲一些笑话,不仅让侍卫们听得津津有味,而且让杨贵妃也开始开怀大笑……
萧斌与杨贵妃骑着同一匹马,不断地行进,从无话可说到滔滔不绝地说个不停,令萧斌非常开心。萧斌开始体验杨玉环的那种区分于母爱和异性之间的温柔的情感,不知是崇拜还是玉环那天生惹人喜爱的天分,他很快就摆脱不了杨贵妃对他的吸引。
一路上,萧斌与玉环的身体只是隔着衣裳,实际上是相拥着骑在马背上,这种隔着衣裳的肌肤接近让萧斌有点受不了。看得出来,玉环被萧斌拥在马背上更显得楚楚动人,她的身体已经恢复,脸上开始有了血色,看上去不像是三十八岁,而更像是三十岁以内的娇嫩少妇,丰韵动人,气质不凡;她的魅力不仅能够吸引玄宗皇帝和大臣们,而且整个大唐的百姓都为之倾倒。如果萧斌没有遇到梦涵和梦夕两个姐妹,他也一定会一下子爱上她的;萧斌只是与贵妃骑上同一匹马就有一种分不开的感觉。虽然,萧斌心里装满玉环的女儿梦涵公主,却也摆脱不了拥着玉环身子的那种不同于爱恋的男女之间原始欲动的感觉。玉环的身体到处都非常柔软,她的容颜与梦夕公主一模一样,标致极了,她身上散发着一种天然的芳香,证明史书或者野史所记录的贬低玉环的文字是假的,说什么她天生有狐臭,实乃天方夜谭。玉环真的是天生丽质,在她的脸上看不到一条鱼尾纹,她的皮肤细腻粉白,身材保持得很好,腰细腿长,与梦夕公主不同的是她的胸部更加丰腴,脸上更加饱满。萧斌与她接触体验了成熟女性焕发出来的一种无限的魅力。
杨玉环以一种母性的爱对待萧斌和护送她的侍卫们,当他们走完一段艰辛的路程后,歇息时,她会一个一个地拥抱每一个侍卫包括萧斌,这一举动成了侍卫们幸福的源泉,他们一下子都爱上了这个叱咤风云的大唐第一美女。这些二十来岁的小伙们,有时也会主动过来牵住玉环纤细柔嫩的手,久久不放。此时,玉环更会表现出非常疼爱他们的样子,唐朝女性那种不拘一格的性格在这里表现得淋漓尽致。杨贵妃的美时常让他们感觉秀色可餐,忘了吃饭。
他们打猎为生,一路上,王志刚将军看到小动物时都会命侍卫们进行射杀,等到夜幕降临后再做烧烤。
六月十八日夜晚,他们在一个比较空旷的地方停了下来,燃起了篝火,侍卫们忙着将白天捕获的猎物进行烧烤。萧斌和王志刚一左、一右地坐在玉环的身边。
第十六章脱离险境,美人不拘(1)
萧斌和寿王的六个卫士带着极度虚弱的贵妃,马不停蹄地奔走了两天两夜,他们绕过马嵬坡,经过武功、眉县,路上只做两次夜间短暂的停留,最终来到了太白山脚下。他们找到了一间客栈,安顿好杨贵妃后,急速请来了当地的郎中为贵妃瞧病,好在贵妃只是胃肠炎症,但是由于怕拉肚子而长时间未进食,加上急于奔走逃命,到了太白山脚下,她的身体已经虚脱,差点断送了生命。他们在这里休整了一天一夜,贵妃在萧斌和侍卫们的照顾下病情有所好转。
在护送贵妃逃亡的这几天,萧斌与侍卫们互相帮助,克服困难,终于躲过了最危险的地段。途中,他们相互了解,相处得很好,就像一个整体,配合默契,各尽所能,他们的感情在危难中得到了升华。
寿王交给萧斌的六个侍卫都很年轻,他们大都20岁左右,领头的侍卫是寿王的贴身侍卫,名字叫王志刚,与萧斌同岁稍大,萧斌六月出生,王志刚三月出生,他们两个人话语投机,无话不说,性格相近,非常投缘。王志刚武功卓越,人品善佳,练就一手好刀法,他的“霹雳刀”刀法娴熟、威力无比;他的刀像闪电一般速度极快,侍卫们都称呼他为快刀将军,萧斌也跟着侍卫们称他快刀将军。其他侍卫的名字都是寿王赐给的,他们分别叫英华、英杰、英力、英瑨、英烁,个个英勇善战,武艺超群,而且纪律严明。他们目前听命于萧斌和王志刚。为了让贵妃安全逃命,他们只好选择走秦岭山脉往南的方向护送贵妃逃生。
他们不敢逗留太长的时间。
第二天,也就是六月十七日清晨,他们准备了充足的粮食和其他食物,并携带郎中开给贵妃治病的中药,立即整装出发……
由于杨玉环不会骑马,因此,萧斌只好与她同骑一匹马,六个侍卫紧跟其后。
萧斌、杨玉环一行八人并马前行,来到了太白山顶,萧斌又一次领略了太白山自然风光的美丽。
早晨的太白山清秀绚丽,空气清爽,奇峰似剑,飞云如幻。茂密的山林鸟鸣如歌,一缕缕阳光透过云雾照亮了梦幻般的山巅群岭、峡谷山壑。此刻,太白山犹如太虚幻境、蓬莱仙阁,他们深入其中,感觉秀色醉人。病恹恹的杨玉环顿感自己的身体轻松了许多,她的脸上第一次绽开了笑容,好几天没说一句话的大唐第一美人经历了生死磨难后,第一次开口说话:“好久没有看到如此美丽的景色了,这就叫做‘逆境娇人天作美,太虚幻境不是仙,史上玉环魂已末,留予后世论褒贬’(“逆境娇人”收入大唐歌谱)啊。”
玉环说完转过头对着萧斌苦笑了一下。萧斌感觉到玉环心中的悲哀,他想安慰玉环,又不知道要说什么好,玉环柔软的身体一直与萧斌紧紧靠着。他们一路上一直同骑一匹马,让杨玉环感觉到萧斌的可靠,她不知道萧斌与女儿梦涵和梦夕的关系如何?为何他与夕儿(梦夕)一起来救她?她甚至不知道萧斌来自21世纪。由于贵妃获救到现在,身体越来越虚弱,根本无力与他人说话。他们带着几乎快要死去的贵妃快马奔驰地拼命逃亡,几次差点让昏迷不醒的贵妃从马背上摔下来,幸亏萧斌每一次都手快,才使她幸免于难。杨贵妃这一次逃亡真的叫做九死一生,她逃过了一生中最大的劫难,现在开口说话确实让萧斌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下来,他没有料到杨贵妃身体稍稍恢复就出口成章。萧斌在心里把贵妃刚刚说的话回味了一遍:“逆境娇人天作美,太虚幻境不是仙,史上玉环魂已末,留予后世论褒贬。”萧斌越想越觉得贵妃身心如焚,痛苦万分。此刻的杨玉环希望后世对自己有个公平的评价,所以才会吟道“留予后世论褒贬。”这样的诗句,说明杨贵妃实在是无可奈何。
想到这里,萧斌安慰贵妃说:“请允许我称呼你玉环阿姨,我对你的劫难深表同情,希望你不要太悲伤,我们一定会护送你到安全地带,你可要燃起生存的勇气,生活的希望会抚平你心中不可磨灭的创伤。”萧斌好像在吟诗。
玉环从来未曾听过有人称呼她为玉环阿姨,她早已听惯了“贵妃娘娘”四个字的称呼。萧斌称呼她玉环阿姨,令杨贵妃感到奇怪,这还是她平生第一次听过这样的称呼,她开始对萧斌好奇了起来。
杨贵妃的身体恢复得很快,她与萧斌骑在同一匹马的感觉越来越好,越来越亲切;她开始想了解萧斌,所以,一路上一直与萧斌不停地对话;她把心中所有的疑问都向萧斌提了出来,特别是问到秘密山庄的情况时倍感焦虑;她关心两个女儿超过关心自己的生命。萧斌把自己知道的秘密山庄的情况一一告诉了杨贵妃,他还把自己无意中通过时间隧道来到唐朝的事也认认真真地向杨贵妃禀报,令杨贵妃好奇不已。
萧斌开始与杨贵妃交心地谈话,他把自己知道的大唐历史说给她听,也向贵妃打探与史书不符的事件……
不知不觉,太白山美丽的风景已被他们远远甩到了背后。
中午时分,他们看到了一处瀑布飞流的景观,停下来吃饭。侍卫们围了过来,欣赏和目睹了大唐第一美人的容貌和身材,争先与贵妃谈话。侍卫们看着杨贵妃的那种神情和发傻的样子,令玉环有点窘迫和尴尬,哭笑不得。玉环看到这些孩子般的侍卫,不禁回想起自己17岁时,咸宜公主大婚的那天,寿王李瑁第一次看到自己时的傻样和目光就像这群侍卫们一样。
玉环面对这些保护自己的可爱孩子,不知不觉试着用母爱般的温柔抚爱他们。她暂时忘却了忧愁,开始讲述发生在宫廷里的笑话给他们听。
杨玉环说道:“有一次,玄宗皇帝为了取悦她,竟然在宫中摆放了几千盆千奇百态的牡丹,没有想到等到自己到场时,这些牡丹全都把花瓣收了回去,没有一朵是盛开的。玄宗皇帝沮丧到极点,令高力士把花全部打烂,被自己给拦住了。第二天这些牡丹照样绽放得绚丽多彩,后来,高力士对着李隆基皇帝说:‘这些牡丹就因为贵妃娘娘比它们美,它们羞涩得不敢开放了。’听到高力士这样说后,李隆基皇帝高兴地合不拢嘴。”
萧斌听完故事,才领悟到为什么杨贵妃就是那个羞花的大美人,原来真的有这样的典故。
侍卫们时而围着杨贵妃转,时而请求萧斌讲“未来”的故事,玉环和萧斌都很乐意。他们虽然是在逃亡,却也过得很开心,特别是杨贵妃,她经历了这一次劫难,心也放宽了。萧斌在想,人家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不知杨贵妃后半生是不是也能尝到幸福呢?
萧斌和侍卫们对杨贵妃很尊重,他们能与大唐最美丽、最活泼、心胸最宽广且最有艺术造诣的绝代佳人在一起并护卫她,这不仅是缘分,更是一种使命。
萧斌想着心事,他能参与解救和护送中国史上四大美女之一的杨贵妃,是一种荣幸,更何况他与她的女儿李梦涵和李梦夕公主的关系密切。他想,梦涵和梦夕公主肯定会像她的妈妈一样,成为无与伦比的绝世双娇。想到这里,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把杨玉环带出绝境。
他们一路行走,休息时,萧斌也经常讲一些笑话,不仅让侍卫们听得津津有味,而且让杨贵妃也开始开怀大笑……
萧斌与杨贵妃骑着同一匹马,不断地行进,从无话可说到滔滔不绝地说个不停,令萧斌非常开心。萧斌开始体验杨玉环的那种区分于母爱和异性之间的温柔的情感,不知是崇拜还是玉环那天生惹人喜爱的天分,他很快就摆脱不了杨贵妃对他的吸引。
一路上,萧斌与玉环的身体只是隔着衣裳,实际上是相拥着骑在马背上,这种隔着衣裳的肌肤接近让萧斌有点受不了。看得出来,玉环被萧斌拥在马背上更显得楚楚动人,她的身体已经恢复,脸上开始有了血色,看上去不像是三十八岁,而更像是三十岁以内的娇嫩少妇,丰韵动人,气质不凡;她的魅力不仅能够吸引玄宗皇帝和大臣们,而且整个大唐的百姓都为之倾倒。如果萧斌没有遇到梦涵和梦夕两个姐妹,他也一定会一下子爱上她的;萧斌只是与贵妃骑上同一匹马就有一种分不开的感觉。虽然,萧斌心里装满玉环的女儿梦涵公主,却也摆脱不了拥着玉环身子的那种不同于爱恋的男女之间原始欲动的感觉。玉环的身体到处都非常柔软,她的容颜与梦夕公主一模一样,标致极了,她身上散发着一种天然的芳香,证明史书或者野史所记录的贬低玉环的文字是假的,说什么她天生有狐臭,实乃天方夜谭。玉环真的是天生丽质,在她的脸上看不到一条鱼尾纹,她的皮肤细腻粉白,身材保持得很好,腰细腿长,与梦夕公主不同的是她的胸部更加丰腴,脸上更加饱满。萧斌与她接触体验了成熟女性焕发出来的一种无限的魅力。
杨玉环以一种母性的爱对待萧斌和护送她的侍卫们,当他们走完一段艰辛的路程后,歇息时,她会一个一个地拥抱每一个侍卫包括萧斌,这一举动成了侍卫们幸福的源泉,他们一下子都爱上了这个叱咤风云的大唐第一美女。这些二十来岁的小伙们,有时也会主动过来牵住玉环纤细柔嫩的手,久久不放。此时,玉环更会表现出非常疼爱他们的样子,唐朝女性那种不拘一格的性格在这里表现得淋漓尽致。杨贵妃的美时常让他们感觉秀色可餐,忘了吃饭。
他们打猎为生,一路上,王志刚将军看到小动物时都会命侍卫们进行射杀,等到夜幕降临后再做烧烤。
六月十八日夜晚,他们在一个比较空旷的地方停了下来,燃起了篝火,侍卫们忙着将白天捕获的猎物进行烧烤。萧斌和王志刚一左、一右地坐在玉环的身边。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