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学子几许寒门人
作者:农家一锅出    更新:2024-08-01 06:14
  浓淡幽香墨万书,莹白落雪作凝珠。有问书山知何去,应记,寒门学子未成孤。
  夜有灯明照暗路。情驻,微光一点映心烛。朗诵声声由此处,远顾,人如画卷月如图。
  “这位仁兄,敢问此处是印书之所?”
  朱樉拉着憨憨站在门口,有后来的学子打扮的人问先来的学子。
  “不知,我从旁边转过来,好大一片地方,以竹林相隔,竹子还没长起来,可以见到修了阁楼与回廊。”此书生摇头。
  另有书生在旁边说道:“应是要卖吧!不卖他们印了作甚?”
  “不晓得印了什么书,最好是四书五经,战争刚结束不过三年,想找本书都找不到。
  与人相借,又不能借太久,只得抓紧时间抄,互相抄着错字便多。
  注释最难抄,字数是正文的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
  最先问的学子向门的地方迈一步,离着门还有五六步的远就停下,伸脖子往里瞅。ŴŴŴ.biquka.com
  朱樉听了,拉着憨憨要进去,却被伸脖子的人拦住:“仁兄不可,印书之地,怎能乱闯?”
  朱樉扭头,笑了:“书不是给人看的?在外面能看见什么?或者问一下。喂!里面的,印什么书呢?”
  在里面盯着别人印书的负责人早发现门口有人在,一听到熟悉的声音,再看时,赶紧跑过来:“回东主的话,此刻在印的乃是大学。”
  “不要喊东主,喊掌柜,东这个字能随便说?”
  朱樉纠正一下,秦王叫东主,太子叫什么?别人可以,他不行。
  纠正完他转头对旁边拦他的学子说:“大学,四书里的。”
  对方:“……”
  “仁兄,你……你是……”学子又不傻,知道身边的人是什么身份了,开印书店的。
  “来啊,都进来,走旁边,楼上有书,瞧瞧能不能看上眼。”朱樉发出邀请。
  “多谢掌柜。”
  “掌柜的我鞋湿,进去不好吧?”
  “掌柜鞋难道是干的,下雪,让进就进。”
  “掌柜印了多少书?”
  众书生跟着朱樉和憨憨进门,进之前先把鞋底在门口的草席子上仔细蹭蹭。
  对于他们来说,印书的地方是神圣的,因为有人买不到书、买不起书。
  等进到里面,大家才发现,里面一排排全是在印书的,天晓得一天能印出来多少书。
  “跟咱上楼,楼下刚印的纸需晾一晾,才可装订成册。”朱樉拉着憨憨走楼梯。
  进来的二十几个学子把自己的袍子抓好,怕碰到东西。
  上二楼后,他们眼前出现一排排的书架,书架两两相靠又两两相对,相对的间隔三步左右。
  在旁边的地方另有凳子,供人坐下看书,却不见桌子,显然不准备叫人书写。
  朱樉介绍:“除了四书五经,另有一些典籍,四书五经的书印的数量众多,在书架上选书,到旁边的凳子上看是否满意。
  若觉得想看下去,从另一个出口下楼或走二楼回廊,那边有坐下随便看的地方,亦有花钱才能看书的单间。
  此处叫丹青图书馆,对外开放后,十二個时辰不歇,随时可来,随时可去,看累了睡下也行。
  若想把书拿回家看,登记住址,外来学子需有人担保,约定归还时日,把书拿回去,损毁赔偿,无钱赔者用正楷抄书。”
  “丹青?卖盒饭的也叫丹青,是同一个丹青?”有学子反应快,联想到一起。
  “嗯!在丹青图书馆看书,丹青盒饭提供配送,三文的,五文的,十文的估计许多人不会选。”
  朱樉算是承认了,他站在后面,不能起名秦王图书馆。
  “真是一家?借出去看不要钱?那样谁还买?没钱怎么开下去?”
  另一书生居然为图书馆赚不到钱而着急,怕图书馆黄了,没处看书。
  朱樉笑容灿烂:“那边的居必七也是丹青的买卖,卖啤酒的,亦是,这些个买卖养不起个图书馆?”
  他就没说之后的收费项目足够维持图书馆开销,不需要别处补贴。
  如单间里的设施好,卖精装本的书,允许红袖添香,不允许跟红袖那啥,卖熏香,提供更好的笔墨纸砚。
  再呈上个菜谱,想吃哪个就点哪个,丹青店给送。
  后面可提供开诗会、酒会,场地租赁、酒席布置。
  对呀!后面的房子买下来吧!从这条街买到那条街,横向把原来落云斋、居必七后面的一起买。
  这下地方就大了,到时很多学子都在这里看书,文风鼎盛。
  二十多个学子不知道掌柜的心思,他们正吃惊于丹青店的实力。
  居然这般有钱,看居必七的店门前,每日一早便有人开始买东西,人多的时候排队排到对面仓库。
  “大善人啊!掌柜贵姓?”有书生夸赞一句,再打听。
  “嗯!贵,姓朱。”朱樉没说免贵。
  “朱,贵!嘿嘿嘿嘿!”朱闻天得出声了,长时间沉默不行,正好找到机会。
  “朱?你是……”问的人激动了,腿往下弯。
  “宁国府、宣城县、下丘村,我们那里基本上都姓朱,跟当今圣上一个姓。”
  朱樉不可能暴露身份,把下丘村丢出来。
  “那得哪天才能让我等进来看书?”另有学子问。
  “不如今天吧!正好,月亮圆。”朱樉看到大家的样子,有人似乎很急迫,决定提前让人进。
  于是众人先道谢,随即跑出去,呼朋唤友。
  其中不少人都是从外面来的,在客栈住得花钱,知道这里十二个时辰不关,便想着白天看书,晚上找个地方一窝,就对付过去了。
  天快黑的时候,有二百二十五人在这里读书,不打算离开。
  一盏盏琉璃灯挑起来,挂在看书的区域,为学子们照明。
  再提供有熏香味道的被褥、草席的榻子、免费的开水与咸菜,饭菜就不管了。
  学子们感激得直抹眼泪,拿起馒头、饼子放在旁边,等饿了的时候吃。
  时间流逝,雪已停下,其他地方的灯火渐渐熄灭,图书馆的依旧明亮,一轮圆月慢慢升起,映衬着雪地与灯光,洁白又温暖。
  有人在小声地诵读着,有人学累了揉揉眼睛,看着琉璃灯发呆。
  梆子敲打报更的声音在夜色下,配合着诵读的声音,传得很远……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