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夜谈
作者:庄不周 更新:2021-11-10 11:46
“这应该是五斗米道的经典吧,先生也奉道?”刘协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道。
“道术本一体,只是术易显而道难见罢了。”贾诩苦笑。他请刘协入座,又取过一张席,靠在案边。“陛下深夜回营,是有事有垂询?”
刘协也没掩饰,把自己面临的困境说了一遍。
郭汜进攻在即,董承的大营能不能守住,他并没有绝对的把握。可是相比于防守的阵地战,他更头疼如何给杨定送第二批粮。
“飞熊军在侧,送粮的风险大增,不能不有所准备。”
贾诩也有点意外。“李傕派来了飞熊军?”
刘协同样意外。“先生……没料到?”
贾诩抬起头,目不转睛地看着刘协,哑然失笑。“陛下,臣应当料到吗?”
刘协没吭声,只是盯着贾诩多看了两眼。
他的确以为这是贾诩计划之中的事。
不是说算无遗策吗?
贾诩这副无辜的表情,是演戏,还是无奈?
贾诩收回目光,出了一会儿神。“陛下对张良、陈平如何看?”
刘协虽然不明白贾诩为什么突然岔开话题,提起张良和陈平,却想起一件事。
凉州的另一个谋士阎忠,也可以算是贾诩的伯乐之一,对贾诩的评价便是良平之奇。
阎忠在历史上留名,除了这件事,就是劝皇甫嵩造反,却被皇甫嵩拒绝了。
奇怪的是,当阎忠自己有造反的机会时,他却拒绝与韩遂、马腾合作,愤懑而死。
贾诩此刻提起张良、陈平,或许与阎忠对他的评价有关?
刘协不明白,决定藏拙。以他的人生经历,知道这时候大多不需要自己回答,耐心倾听就行了。
“张良与陈平并为高祖智囊,但两人的身后名却大不相同。人人皆谓张良为神仙,却谓陈平为阴谋家。就连陈平也说自己多阴谋,道家之所禁,难以善终。”
贾诩抬头看着刘协,嘴角噙着苦涩的浅笑。
“可是有谁相信,陈平并非天生阴谋家,他也想如张良一样行大道,用阳谋,奈何身份悬殊,他只能行小术,用阴谋。”
刘协静静地看着贾诩。
他从贾诩对陈平的感慨中听到了同情,感受到了他想为张良,却不得不为陈平的无奈,却还是不知道贾诩为什么要在此时此刻提起张良、陈平。
贾诩喝了一口水,放下杯子时,神情已然平静下来。
“道为经,大河虽千回百转,终将归海,是以大道可知。术为纬,涓滴细流,漏痕露迹,朝生夕死,难以预计。故圣人以道治国,求其鸿远,而以术济急,求其见效。”
这下子,刘协明白了。
贾诩绕了这么大一个圈子,其实就是一个意思。
他用计离间李傕、郭傕不假,但他无法预知李傕、郭汜的每一个反应。
比如李傕派李式率领飞熊军前来增援。
“陛下当初承诺送粮,却不是死诺。”贾诩又取了一只碗,为刘协倒了半碗水。“杨定曾与李傕共事,自然清楚飞熊军的战力。陛下纵使不能兑现诺言,想来他也能理解陛下难处。”
“那……就由着杨定投降?”
“杨定降了,有利无弊。一来他与李傕有仇,只能与郭汜结盟。如此,则李傕必然要花更多的心思去防备他们。二来可以增加李傕、郭汜的军粮消耗。李傕军粮不济,要么退走,要么急攻。”
贾诩捻了捻手指,又沉吟道:“要说麻烦,只在于杨侍郎。不过他是华阴人,熟悉地形,再不济,退守华山深处,也能支持一段时间,当无性命之忧。”
刘协轻轻地点了点头,心里却隐隐不安。
贾诩的分析没错,纵使杨定降了也未必是坏事,反倒可能是好事。
但,这是贾诩的真心话吗?
刘协反复权衡了一会,还是拿不定主意,决定暂时搁置这个问题。
他和杨定的约定还有两三天,可以再考虑考虑。
“多谢先生点拨。”刘协微微欠身致意。
贾诩躬身还礼。“这是臣应尽之职。”
“先生能为我说说飞熊军,以及统领飞熊军的李式吗?”
“当然可以。”贾诩喝了一口水,不紧不慢地说道:“飞熊军原本是董卓的部曲,既有汉人、羌人,也有北边杂胡。之所以取飞熊为号,一是因为凉州汉羌信奉熊,二是董卓本人敬重姜尚。”
“至于李式……”贾诩笑了笑。“他是李傕与正妻胡氏所生嫡子,极为胡氏宠爱,故能弱冠统领飞熊军。天资不算差,却没经历过生死,统领飞熊军这样的虎狼之师未免力不从心。”
刘协不解。“李傕这些年无日不战,李式统领飞熊军,却没经历过生死?”
“董卓诸将中,李傕实力最强,又有计谋,一般不会出动飞熊军。且飞熊军名声在外,对手往往看到飞熊军的战旗就心生怯意,主动退却,不会舍命相搏。”
刘协恍然,随即又问道:“凉州出精骑,除了飞熊军外,凉州还有哪些精锐骑兵?”
贾诩摇摇头。“凉州出良马,骑兵很多,但精骑难得。董卓征战一生,耗尽家财,才攒得飞熊军两千余人,号称三千。这些年在中原征讨,损失不少,却得不到补充,实则不过千余人。”
“凉州精骑这么少?”
贾诩笑了,摆摆手,示意刘协不必惊讶。
“所谓精锐,不仅要有数以千计的百战之士,还要有令行禁止的纪律。凉州人多胡风,寡气节,逐利而生,百战之士数不胜数,能够令行禁止的却屈指可数。飞熊军之所以能成为董卓的部曲,是因为董卓是万里挑一的勇士,威镇西凉,又与战士同富贵,共甘苦,这才能收服其心,得其死力。”
刘协看了贾诩一眼,欲言又止。
贾诩的确有为董卓正名的意思,但他说的是事实。
作为一个武人,能在凉州混迹这么多年,最终成为凉州武人的领袖,董卓自有他的个人魅力。
至于这个魅力是不是符合主流的道德观念,那不是董卓能够解决的。
凉州人的道德,本就与中原人的道德不同。
“那……先生有术可破飞熊军否?”刘协试探着问道。
贾诩眼神闪烁了片刻。“陛下可召回吕布,以吕布飞将之名,及其勇力,或许有三分机会。”
“道术本一体,只是术易显而道难见罢了。”贾诩苦笑。他请刘协入座,又取过一张席,靠在案边。“陛下深夜回营,是有事有垂询?”
刘协也没掩饰,把自己面临的困境说了一遍。
郭汜进攻在即,董承的大营能不能守住,他并没有绝对的把握。可是相比于防守的阵地战,他更头疼如何给杨定送第二批粮。
“飞熊军在侧,送粮的风险大增,不能不有所准备。”
贾诩也有点意外。“李傕派来了飞熊军?”
刘协同样意外。“先生……没料到?”
贾诩抬起头,目不转睛地看着刘协,哑然失笑。“陛下,臣应当料到吗?”
刘协没吭声,只是盯着贾诩多看了两眼。
他的确以为这是贾诩计划之中的事。
不是说算无遗策吗?
贾诩这副无辜的表情,是演戏,还是无奈?
贾诩收回目光,出了一会儿神。“陛下对张良、陈平如何看?”
刘协虽然不明白贾诩为什么突然岔开话题,提起张良和陈平,却想起一件事。
凉州的另一个谋士阎忠,也可以算是贾诩的伯乐之一,对贾诩的评价便是良平之奇。
阎忠在历史上留名,除了这件事,就是劝皇甫嵩造反,却被皇甫嵩拒绝了。
奇怪的是,当阎忠自己有造反的机会时,他却拒绝与韩遂、马腾合作,愤懑而死。
贾诩此刻提起张良、陈平,或许与阎忠对他的评价有关?
刘协不明白,决定藏拙。以他的人生经历,知道这时候大多不需要自己回答,耐心倾听就行了。
“张良与陈平并为高祖智囊,但两人的身后名却大不相同。人人皆谓张良为神仙,却谓陈平为阴谋家。就连陈平也说自己多阴谋,道家之所禁,难以善终。”
贾诩抬头看着刘协,嘴角噙着苦涩的浅笑。
“可是有谁相信,陈平并非天生阴谋家,他也想如张良一样行大道,用阳谋,奈何身份悬殊,他只能行小术,用阴谋。”
刘协静静地看着贾诩。
他从贾诩对陈平的感慨中听到了同情,感受到了他想为张良,却不得不为陈平的无奈,却还是不知道贾诩为什么要在此时此刻提起张良、陈平。
贾诩喝了一口水,放下杯子时,神情已然平静下来。
“道为经,大河虽千回百转,终将归海,是以大道可知。术为纬,涓滴细流,漏痕露迹,朝生夕死,难以预计。故圣人以道治国,求其鸿远,而以术济急,求其见效。”
这下子,刘协明白了。
贾诩绕了这么大一个圈子,其实就是一个意思。
他用计离间李傕、郭傕不假,但他无法预知李傕、郭汜的每一个反应。
比如李傕派李式率领飞熊军前来增援。
“陛下当初承诺送粮,却不是死诺。”贾诩又取了一只碗,为刘协倒了半碗水。“杨定曾与李傕共事,自然清楚飞熊军的战力。陛下纵使不能兑现诺言,想来他也能理解陛下难处。”
“那……就由着杨定投降?”
“杨定降了,有利无弊。一来他与李傕有仇,只能与郭汜结盟。如此,则李傕必然要花更多的心思去防备他们。二来可以增加李傕、郭汜的军粮消耗。李傕军粮不济,要么退走,要么急攻。”
贾诩捻了捻手指,又沉吟道:“要说麻烦,只在于杨侍郎。不过他是华阴人,熟悉地形,再不济,退守华山深处,也能支持一段时间,当无性命之忧。”
刘协轻轻地点了点头,心里却隐隐不安。
贾诩的分析没错,纵使杨定降了也未必是坏事,反倒可能是好事。
但,这是贾诩的真心话吗?
刘协反复权衡了一会,还是拿不定主意,决定暂时搁置这个问题。
他和杨定的约定还有两三天,可以再考虑考虑。
“多谢先生点拨。”刘协微微欠身致意。
贾诩躬身还礼。“这是臣应尽之职。”
“先生能为我说说飞熊军,以及统领飞熊军的李式吗?”
“当然可以。”贾诩喝了一口水,不紧不慢地说道:“飞熊军原本是董卓的部曲,既有汉人、羌人,也有北边杂胡。之所以取飞熊为号,一是因为凉州汉羌信奉熊,二是董卓本人敬重姜尚。”
“至于李式……”贾诩笑了笑。“他是李傕与正妻胡氏所生嫡子,极为胡氏宠爱,故能弱冠统领飞熊军。天资不算差,却没经历过生死,统领飞熊军这样的虎狼之师未免力不从心。”
刘协不解。“李傕这些年无日不战,李式统领飞熊军,却没经历过生死?”
“董卓诸将中,李傕实力最强,又有计谋,一般不会出动飞熊军。且飞熊军名声在外,对手往往看到飞熊军的战旗就心生怯意,主动退却,不会舍命相搏。”
刘协恍然,随即又问道:“凉州出精骑,除了飞熊军外,凉州还有哪些精锐骑兵?”
贾诩摇摇头。“凉州出良马,骑兵很多,但精骑难得。董卓征战一生,耗尽家财,才攒得飞熊军两千余人,号称三千。这些年在中原征讨,损失不少,却得不到补充,实则不过千余人。”
“凉州精骑这么少?”
贾诩笑了,摆摆手,示意刘协不必惊讶。
“所谓精锐,不仅要有数以千计的百战之士,还要有令行禁止的纪律。凉州人多胡风,寡气节,逐利而生,百战之士数不胜数,能够令行禁止的却屈指可数。飞熊军之所以能成为董卓的部曲,是因为董卓是万里挑一的勇士,威镇西凉,又与战士同富贵,共甘苦,这才能收服其心,得其死力。”
刘协看了贾诩一眼,欲言又止。
贾诩的确有为董卓正名的意思,但他说的是事实。
作为一个武人,能在凉州混迹这么多年,最终成为凉州武人的领袖,董卓自有他的个人魅力。
至于这个魅力是不是符合主流的道德观念,那不是董卓能够解决的。
凉州人的道德,本就与中原人的道德不同。
“那……先生有术可破飞熊军否?”刘协试探着问道。
贾诩眼神闪烁了片刻。“陛下可召回吕布,以吕布飞将之名,及其勇力,或许有三分机会。”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