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他好会得罪人
作者:渔眠    更新:2024-03-17 22:09
  “粮仓里装的自然是救济粮,是全县百姓的命,我也不能往外卖。”
  李大宝心潮澎湃:“县太爷真是青天大老爷啊!”
  门房叹口气:“青天大老爷不好当啊。”
  “怎么,还有人欺负县太爷?”
  门房往外指指:“已经是第六位上门的县太爷了。”
  “我们县太爷过个年得罪六位县太爷?他好会得罪人啊!”
  陈小满惊叹。
  门房:“……这么说确实挺厉害。”
  “县太爷不会把整个江南郡的县太爷都给得罪了吧?”
  李初元和门房大眼瞪小眼。
  不用说,他已经明白了。
  卫县令是拂袖离去的。
  门房恭送出去时,还被瞪了一眼。
  陈小满他们进县太爷的屋子时,王县令正扫地上的茶叶。
  “县太爷您好厉害,又气走一个。”
  陈小满兴致勃勃跑到王县令身边。
  王县令按着疯狂往外跳的青筋:“现在知道我有多难了吧?多帮帮我,别只想赚钱。”
  “可是我们家比你还不容易呀。”
  陈小满眨巴着大眼睛。
  她已经学会了,想要免除麻烦,就要哭穷。
  李大宝将她拉到自己身后,拱手对王县令行了个礼。
  “县太爷新年好,我们来给县太爷拜年,祝县太爷新年万事顺心。”
  李初元把陈小满拉出来,跟李大宝并排站在一块儿,恭恭敬敬行礼拜年。
  瞧见连陈小满都老实说着吉祥话,王县令心情好了不少。
  他招待几人坐下,又让人倒了茶过来。
  “你们歇会儿就要走,一会儿还有人来。”
  陈小满摆摆小手:“县太爷您忙吧,我们自己坐这儿吃糕点就成。”
  “县太爷肯定又要得罪人,我们坐这儿不好。”
  李初元提醒陈小满。
  陈小满双眼一亮:“我们还能一边看热闹一边吃东西,比家里有意思多了。”
  王县令被气笑了:“原来你是来看我笑话的。”
  “不啊,我是来给县太爷助威的!”
  陈小满拍拍自己的胸膛,很有义气道:“县太爷您吵不过时我可以帮你啊。”
  王县令:“……我谢谢你。”
  “不客气,你是大好人,我肯定要帮你。”
  李初元很遗憾:“吵架最厉害的是娘,我们应该把娘带来。”
  “我们都吵不过时,大哥赶牛车回家接娘呀。”
  李大宝一手揪一个。
  陈小满后背衣服被拎着,整个人不受控制地吊在半空,手脚挣扎着哇哇叫。
  李大宝不理她,对县太爷满是歉意:“我们不耽搁县太爷了,这就走。”
  一听要走陈小满疯狂挣扎起来。
  “等等!我有宝贝要送给县太爷!”
  “县太爷忙得很,以后再来找县太爷玩。”
  李大宝拎起两人跟王县令行了个礼,匆匆往外走。
  陈小满在半空挣扎。
  可大哥的手跟铁钳一样,根本挣脱不开。
  “县太爷,是很重要的东西,能救很多人的!”
  “不许打搅县太爷!”
  李大宝提着两人大跨步走到门口。
  被他右手提着的李初元很不满:“我又没打搅县太爷,你把我放下来。”
  “你也不是省油的灯,你们俩都给我老实点。”
  “我回去要跟爹说你欺负小满。”
  李初元大声道。
  李大宝把他往地上一放:“行行行,你自己走。”
  陈小满见状,喊得更大声:“我也要告诉爹你欺负我!”
  她嘴巴比初元哥哥还会说呢。
  李大宝硬着头皮把门打开,又提起李初元后背的衣服,走出大门。
  “反正也要告状,一起带走。”
  县太爷都愁成什么样了,哪儿有心力跟两孩子闹腾。
  陈小满急了。
  她今天特意来找县太爷,是为了把高粱种子交给他。
  “我要告诉大嫂,你在房梁上藏了一百个大钱!”
  李大宝大骇,赶忙把两孩子放在院子里,蹲下来帮陈小满扯直袖子,露出个谄媚的笑脸。
  “小满你最懂事的,要是你大嫂知道我藏钱的事儿,大哥就别想过好年了。”
  陈小满“哼”一声,“那大哥得听我的。”
  “大哥你太不应该了,怎么能藏私房钱。”
  李初元责备道。
  李大宝恨得磨牙。
  这小子在点他呢。
  意思他也知道私房钱的事儿。
  李大宝只能改口:“以后只要不是太过分,大哥听你们俩的。”
  两个孩子这才满意。
  看着李大宝的转变,王县令差点没忍住笑出声。ŴŴŴ.biquka.com
  这人真有意思嘿。
  刚刚还气势强劲,一转眼矮了半截。
  前后不过几个呼吸。
  这么一打岔,王县令心情好了不少。
  瞧着陈小满冲到他跟前,王县令乐道:“有什么宝贝要给我?”
  说完就见陈小满对他招手。
  他朝着她侧过身子,把耳朵送过去。
  “县太爷要不要高粱种子?”
  王县令不以为意,调侃道:“你的高粱种子有什么特别?”
  “产量特别高。”
  “多高?”
  陈小满认真思索起来。
  她还没给家里种过,不知道一亩地能收成多少。
  都是在福地里被滋养过。
  “应该跟稻米差不多。”
  王县令猛地瞪大双眼看向陈小满。
  好一会儿他才找到自己的声音:“你确定?”
  陈小满想了想,点头肯定道:“我种了,长得很好。”
  王县令坐不住了,他站起身,双手背在身后,大步来回走。
  高粱的收成若是能比得上稻米的收成,他们县的粮食问题就彻底解决了!
  他脚步越来越快,脸上的神情变幻不定。
  今年若还不下雨,淮河今年必定会干。
  到时候稻米种不了,凭着县城现在的存粮,不一定能熬过去。
  高粱就不同了。
  用水少,也没稻子娇贵。
  若产量再高些,别说他们县,就算江南郡的粮食危机也能减缓。
  只要有人吃的水,就能保证百姓有粮食填肚子。
  如果连人吃的水都没有……
  那就不是有没有粮食的事了。
  王县令疾步走到陈小满跟前:“你有多少高粱种子?”
  陈小满想了下,道:“应该有五六百斤。”
  她没称过,不知道具体有多少。
  五六百斤……
  也够了。
  等把高粱种子收回去,下半年就能全县种植。
  王县令眼底的光越来越亮。
  “高粱在哪儿?”
  “在我们的驴车上。”
  李大宝傻眼了。
  早上小满让他搬了好几个麻布袋,他以为是送给县太爷的稻米,原来是高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