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陈星矅感染瘟病
作者:叶秀双林    更新:2024-03-14 16:33
  陈国公和太子还在派人去北区找人,结果皇上的旨意比太子的探子来得还快。
  让太子和陈国公立即进宫面圣!
  两人相视一望,都有一种不好的预感,与此同时,部下来报。
  也不知怎么回事,陈府士子在北区的事,突然全城都传开了。
  陈国公只觉心头一紧,喉咙发痒,差点就喷出一口老血来。
  他目光灼灼地看向太子,东宫的人竟然这么没用吗?
  太子也很生气:“舅舅,是不是陈府的人走漏了风声?”
  陈国公压低声音道:“为防消息走漏,我亲自来跟你说,不可能是陈府走漏了消息!”
  太子也气道:“可东宫只有本宫知晓。”
  猛然间,两人反应了过来,太子忙问:“星矅在北区的消息舅舅是如何得知的?”
  陈国公急道:“有人送信上门,没有署名,我派人去找送信人,没有寻到。”
  陈国公比太子有脑子一些,很快想能关键所在:“不管是陈府还是东宫,走漏消息根本不可能这么快传遍全城!”
  “这是个阴谋,从一开始就针对陈家的阴谋!星曜是被人绑到北区,故意在你查证北区之事时将事件公开。”
  “哼,能干出这事的,除了凌王还会有谁?“
  陈国公突然理解了皇后为什么那么恨凌王,这个宵小之辈,撼不动士族这座巨峰,便玩起阴谋诡计来!
  “快,立即将消息散布,星矅并非从幽州私逃,而是被人绑架到北区的。”
  “我们去见皇上,必须在凌王胡说八道之前,让皇上知道真相!”
  “得尽快把星曜救出来,谁知道凌王会怎么折磨他!”
  这时,那下人硬着头皮道了句:“殿下、国公爷,消息还说,世子爷,世子爷感染了瘟疫。”
  此言一出,陈国公那口堵在嗓子的血,直接喷了出来。
  整个人一个踉跄差点跌倒,幸好太子及时扶住了他,安慰道:
  “舅舅别急,这肯定是凌王故意为激怒咱们,放出的假消息!”
  太子对那人吼道:“还有什么消息一并说了!”
  那下人战战兢兢地道:“禁军那边说,已经送世子爷到禁区,接受太医的诊治了。”
  陈国公两眼一翻,直接晕了过去。
  禁区啊!进了那里就是等死。陈国公年过半百,只此一子,凌王这是要绝陈家的后啊!
  凌王,陈家与你,不死不休!
  太子一边令人请太医,一边飞速回宫去见皇上。
  他正欲在皇上面前怒斥凌墨萧干的事,却发现凌墨萧也在。
  他想着气晕的舅舅,直接指着凌墨萧骂道:“你为何要如此害星矅?”
  凌墨萧一脸无辜与不解:“皇兄此言何意?”
  太子最厌烦凌墨萧这表情,活像一只计谋得逞的狐狸。
  他怒视凌墨萧:“别在这跟本宫装傻!星矅是你的人从幽州抓回来了吧?”
  凌墨萧皱眉道:“皇兄说话要有证据,幽州守城主将,岂是寻常人说抓就能抓的。”
  皇上听不下去,怒道:“都给朕闭嘴!”
  随即把一份折子往太子脚下一扔,砸得太子生痛,也不敢动弹,乖乖捡起折子。
  上面是大理寺查到的,陈星矅如何从幽州逃回,一路怎么走的,又是什么时候进的长安城?写得极为详细。
  看到最后,太子额上冷汗直流,因为这份供词的证人是陈星矅的贴身护卫。
  已经全部被大理寺拿下,结果幽州送来的折子,已经证实了陈星矅确实是个人私逃回长安的。
  唯一模糊的是,他进城的日期,护卫们的口供各不相同,有人说是封城前,有人说是封城后。
  因为临近长安城,陈星矅觉得不会再有危险,为了不引人注目,就让护卫分别从几个城门进城。
  至于他是何时进的城,走的哪个门,众护卫还真不清楚。
  大理寺猜测,陈星矅是想先跟陈家联络,打探一下朝廷的动向,所以躲进了人口最多,最混乱的北区。
  结果没想到刚好遇到瘟疫封城,他就被封禁在北区了。
  太子看完,直接跪下道:“父皇,其中肯定有隐情!还请父皇明查!”
  皇上怒道:“明查?还让朕怎么查?陈星矅连战场都没上,只是被敌人恐吓一番,就连夜潜逃。”
  “这就是你们推举的幽州主将啊!朕听说,你的人还在北区寻他。”
  “怎么?难道你想徇私枉法?朕才令你查北区探子案,你就想借此将陈星矅转移出北区?”
  太子汗如雨下,因为他才下了这个命令。
  他现在只希望皇后听到风声赶紧过来,不然再被皇上这样审下去,他会说漏嘴的!
  “儿臣不敢。”
  “你还有什么不敢做的?蠢物,你就没有想想,陈星矅感染瘟疫,你把他接出东区,岂不是瘟疫传遍东宫?”
  “你想让大夏亡国吗?”
  太子急忙磕头:“儿臣不敢!儿臣并无此意,父皇息怒!”
  “父皇,陈星矅已经被送到禁区了,禁区许进不许出,他出不来的。”
  皇上冷笑:“最好如此!现在全城人都知道,陈府世子从幽州潜逃,又在北区染了瘟疫。”
  “你若再替陈家遮掩,朕连你一同治罪!”
  太子慌忙应下,皇上又骂了他一阵,才让他离开。
  太子是脚步虚浮地到皇后宫中的,然后迎来的就是皇后的痛骂。
  怎么连这点小事也做不好?给你那么多人,把你表弟接出来,把瘟疫散布。
  就这两件事,你不光没做成功,还闹得全城皆知!
  太子才被皇上骂过的脑子还是懵的,又被皇后这一骂,只觉痛苦不堪。
  直接回道:“母后觉得简单,又何必让儿臣来收尾?”
  “当初母后都没跟儿臣和舅舅商议,私自在传播瘟疫,现在管控不住,还把星矅给牵连进去,又来骂儿臣!”
  皇后的性格就是,有道理的时候讲道理,没道理的时候,本宫就是道理!
  所以她直接一巴掌扇到太子脸上:“本宫做事,难道还要跟你报备不成?”
  “去把星矅救出来,绝不能让他落到沈氏那个贱人手中!”
  太子捂着脸,知道现在不是跟母后吵架的时候,反正他从来没吵赢过,挨完骂挨打是常事。
  闷声道:“那传播瘟疫的计划只能暂停。”
  皇后不甘心地道:“那就先暂停,以救出星矅为先。”
  “去跟你舅舅商议,陈府养了不少死士,挑一个身形长相跟星矅差不多的,把他换出来。”
  太子觉得皇后在异想天开,她是不是没见过的瘟疫人的模样啊?
  这怎么换?再说,换出来之后呢?感染了瘟疫,没有特效药之前,必死无疑啊!
  他看向皇后,很想问一句,你后悔吗?
  散布的瘟疫牵连到亲人,你后悔这般疯狂行事了吗?
  但太子不敢问,同时他也很肯定,皇后才不会后悔呢!
  她只会把事情怨到别人身上,明明都当祖母的人了,却总喜欢像孩子一样行事。
  你只是吹燃了火折子,是烧了一堆柴,还是烧了一座城,你都觉得与你无关。
  太子以前都是习惯皇后做决定,什么事都听皇后的,但这一刻,他突然觉得,皇后要是像太后一样,被送到西山也挺好的。
  太子先撤了北区散布瘟疫的命令,又赶到陈府跟陈国公商议。
  关起门来,陈国公再也不加掩饰,直接开骂,先骂皇后,又骂凌墨萧。
  他已经知晓陈星矅是自己私逃回来的,但他能肯定,陈星矅在北区,绝对是凌王的手笔。
  陈家在长安城有多处私宅,陈星矅去哪都行,绝不可能去脏污的北区躲藏。
  太子把皇后说要拿死士换陈星耀之案一说,陈国公直接冷笑:
  “太医院谁不认识他!怎么换?把那三十二个太医,还有凌王妃都杀了吗?”
  太子急问:“舅舅觉得该如何是好?”
  陈国公痛苦地闭上眼睛,半晌才道:“先确定他是不是真的感染了瘟疫?”
  “如果人没事,那就保护起来。如果真的感染了,送几个人进去照顾他。”
  “无论如何,不能让他死在禁区那泥潭里。”
  陈国公瞬间老泪纵横,没想到唯一的儿子,竟然要被亲妹妹这样作没了。
  万一陈星矅真就这样死了,他找人报仇,都不知道该找谁。
  太子临走时,陈国公又咬牙叮嘱他:“劝着皇后,瘟疫不能闹大了。你外祖母年事已高,星矅的事,瞒着她。”
  哪里瞒得住!满府都传遍了,陈星矅的小妾们已经在哭天抹地,生怕被送到禁区照顾他。
  陈老太太听说之后,直接病倒,醒来后就要进宫见皇后。
  她要去救皇后,不能让她唯一的侄子死在北区啊!一定要把人救出来!
  哪怕真的感染了瘟疫,接回陈家,她不怕瘟疫,她要亲自照顾孙子!
  陈国公再三劝说,才劝住老太太,整个陈家都是鸡飞狗跳的状态。
  与此同时,北区禁区里,陈星矅依旧在大喊着自己没病。
  然后沈冬素很直接地让人搬了一面镜子,让他自己看看自己的脸。
  只看一眼,陈星矅就跟见鬼一样的表情,大叫道:“这不是我!这才不是我!”
  沈冬素让人带他去看别的病人,先看轻症的:“是不是跟你的很像?”
  再看到重症的,陈星矅走路已经在打摆子了:“你再吵闹,不配合治疗,很快也会变成这样。”
  为了彻底攻破他的心理防线,又把他带到停尸间,那里尸体正准备拉出去焚烧。
  掀开麻布,看到一具具几乎是变了形的尸体,幸好是寒冬,没有腐烂。
  饶是如此,陈星矅依旧被吓的瘫坐在地上。
  这一刻,他无比后悔从幽州逃走,如果回长安会死的这么惨,我宁愿被鞑子砍了头死在边关。
  那样最起码起的还算有尊严,死后还能有好名声。
  而不是像现在,成了一滩烂肉泥,烧成灰烬。
  陈星矅在地上抱住沈冬素的腿:
  “我不想死,救救我!我听你的话,你让我做什么都行,只要你救我!”
  沈冬素微微一笑,可惜戴着口罩,便是笑陈星矅也看不出来。
  她轻声问:“你当真什么都愿意做?”
  陈星矅的脑中已经被那些变形的尸体占据,满眼皆是惊恐,连连点头道:
  “我愿意!做什么我都愿意!”
  沈冬素挑眉:“好!那先回病房,把药吃了。”
  喝过药之后,陈星矅陷入沉睡。沈冬素则赶紧给凌墨萧写信,看他那里要怎么利用陈星矅。
  陈星矅的症状还是轻症,若是之前她没把握能医好他,但现在有了土霉素,她有把握能让他活命。
  前提是,在治疗期间他得听话才行。
  陈星矅乖乖听话,那他就是刺向皇后最好的尖刀,曝光皇后的恶毒计划。
  有了陈星矅这个人证,看到时候陈家是弃车保帅,弃了陈星耀保皇后,还是跟皇后决裂!
  沈冬素继续鼓励太医们研究土霉素,这几天禁区死亡的病人已经少了很多。
  每天拉出去的尸体由几百变成几十,估计要不了多久,就变成几个。
  她准备在没有病亡之后,再和众太医联名上书,将良方公布。
  为了让众太医安心,她提前写好了折子,三十二个太医都有署名。
  太医们很是感动,因为这个药完全就是王妃研制出来的,她竟然愿意分功给大家!
  若是魏院正,绝对会独揽成果,王妃还的很大度啊!
  沈冬素笑说,这当然不是她一个人的功劳,就是因为大家齐心合力。
  配合治理北区,没让瘟疫散布更广,她才有精力研究新药。
  所以这不是她一个人的功劳,是太医院、禁军、衙役、坊正以及整个北区百姓,大家一起的功劳!
  她趁机说,不管朝廷赏赐她什么,她都会拿那笔赏赐,来北区,就在这禁区上面,盖一所大大的医馆。
  专为北区百姓治病!
  此言一出,不光是太医们,所有人都佩服起一心为民的凌王妃。
  许元青第一个响应,说到时候会来禁区医馆行医。
  他们哪里知道,开一个大医馆,就是沈冬素一直以来的目标。
  她觉得治好了北区的瘟疫,是时机开医馆了。
  把这三十二个太医绑到一条船上,她想招收女弟子,魏院正也无法阻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