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五章 牵手(二)
作者:寻找失落的爱情    更新:2024-08-05 07:13
  彷如有一股电流,从指尖涌入,瞬间蔓延至四肢百骸。
  崔渡头脑一片空白,就这么愣愣地看着姜韶华。
  这其实不是两人第一次握手。姜韶华对得用能干的臣子格外器重抬举,扶着胳膊握一握手,都不是新鲜事。
  可他清楚,这一次是不同的。
  这一刻,她只是一个普通少女,轻轻握住喜欢的少年郎的手。
  姜韶华的脸颊也似被敷了一层淡淡的脂粉,细看有些难得的羞涩:“你这样看我做什么?”
  “你这么好看,我就想一直看着你。”崔渡头脑已经成了浆糊,一张口就是掏心窝的大实话:“当年我从半空掉在你面前,睁开眼,第一眼见到的就是你。当时我就在想。世间怎么会有这般好看的小姑娘!”
  “这几年来,我们见面的机会不少,真正独处的次数却不多。难得有机会这样看你,我连眼都舍不得眨一下。”
  所有的一见钟情,都是见色起意。
  未必是最美最俊的一个,却是最合自己眼缘的那一个。
  真论相貌,比崔渡俊俏的少年郎,总能寻出两三个。譬如范阳卢氏的那位乔三郎,就是真正的顶尖美人。再譬如王瑾郑宸,都是万中无一的出众少年。奇怪的是,她就是看崔渡最顺眼。
  “我也觉得你好看。”姜韶华轻声笑了起来。
  崔渡脸孔愈发红了,黑眸熠熠闪亮,鼓起勇气反手握住她的手。
  力大无穷的姜韶华,此时忽然失了所有的力气,就如普通少女一般,被心上人牵着手,指尖酥麻,心头微颤。
  崔渡在原地站了许久,傻笑了许久。
  夜风轻柔拂过,吹拂起姜韶华耳边的发丝。崔渡舍不得松开她的手,左手略显笨拙地为她撩起发丝。
  藏在暗处的秦虎,悄悄翻了个白眼,将身体转了过去。孟三宝等人早已各自转过身。
  不过,接下来并没有过分旖旎的画面。
  崔渡还是个纯情少年,姜韶华也未急切到当众亲昵的地步。两人就这么牵着手,慢悠悠地前行。
  什么都不必说,听着蝉鸣蛙鸣,吹着微凉晚风,身畔是即将相伴一生的人。此情此景,已是世间最美好的画面。
  在田庄里走了一圈,已经是半夜了。
  崔渡依依难舍,低声道:“太晚了,郡主应该回去安歇了。”
  姜韶华嗯一声,见崔渡不情不愿的模样,不由得笑了起来:“我在田庄多住几日,再回王府。”
  崔渡眼睛一亮,嘴角随之扬了起来,得寸进尺地问道:“郡主打算何时招婿进门?”
  姜韶华:“……”
  面对这么热切的目光和这般直接的问题,姜韶华也有些吃不消。她咳嗽一声道:“此事我还没想好,等回府了和陈冯两位长史商议商议。”
  招赘婿进门,不是她一个人的事,而是南阳王府的大事。她不在意卢玹怎么想,却要征询陈长史冯长史的意见。
  崔渡立刻动起了脑筋:“我也和郡主一同回王府。到时候陈长史冯长史有什么话要问也方便。”
  姜韶华有些抵挡不住他的热情迫切,清了清嗓子道:“也不必这么着急。你我都还年少,等个两三年再成亲也无妨。”
  崔渡点头表示赞成:“郡主说得对,最好是十八岁以后成亲。我们那里,十八岁才算成年。当然,如果郡主想提前,我也可以……”
  “成亲的事不急,”姜韶华脸上有些热。
  “那先定亲吧!”崔渡对名分的要求十分真挚热烈:“有了名分,以后我和郡主在一处更方便。也能让那些别有用意的人早些死心。”
  说来说去,最后这一句才是重点。
  这几个月来,薛家卢家和清河崔氏都没死心,时不时地写信来,话里话外透出结亲入赘的意思。
  别看崔渡整日在田庄里忙碌,这些事可瞒不过他。每次听闻这样的消息,都要酸个几天。
  现在终于有底气索要名分了,态度当然要积极。
  姜韶华想了想说道:“定亲倒是无碍。此事得和博陵崔氏商议,你先别急。”
  崔渡心花怒放:“不急不急,我等郡主的好消息。”
  姜韶华微微一笑。
  月下看美人,比白日更多几分朦胧美妙。
  崔渡心跳如擂鼓,很想凑近亲一口。一想到还有诸多亲卫藏在暗处实则目光炯炯地盯着这一边,勇气顿时消散无踪。只动了动手指,轻轻挠了挠她的掌心。
  姜韶华面颊微红,嗔了他一眼。
  ……
  崔渡像醉酒一样,迈着轻飘飘的步伐回了屋子。
  堂兄崔望一直在屋子里等着,见崔渡步伐轻飘满脸傻笑,有些好笑;“怎么了?莫非有什么喜事?”
  崔渡欢喜得都要爆炸了,哪里忍得住,咧嘴笑道:“确实有一桩大喜事。郡主说回王府就和崔家商议定亲一事。”
  崔望像被马蜂蛰了一下,猛然跳了起来:“你说的是真的?”
  “当然是真的。”崔渡骄傲地挺直胸膛:“这是郡主亲口说的。”
  崔望咧嘴乐得不行,用力抱了崔渡一把:“这可真是大喜事!太好了!”
  南阳郡实力强劲,南阳郡主声名赫赫,博陵崔氏已经决定在南阳王府下注,崔渡成为郡主赘婿,这对博陵崔氏便是最好的回报了。
  “我这就写信给祖父和父亲。”崔望眉开眼笑地说道:“让他们立刻准备聘礼。”
  崔渡一愣:“郡主说,赘婿不需要聘礼。要下聘,也是南阳王府向博陵崔氏下聘。”
  赘婿和娶媳妇正好反过来。
  崔望失笑:“瞧瞧我,高兴得忘了形,把这事都忘了。”顿了顿,又低声笑道:“不能下聘,总能准备‘嫁妆’。这事你不用操心,我替你张口。”
  崔渡成了长宁伯,现在又将是郡主赘婿,那就必须是博陵崔氏最看重的后辈。在婚嫁大事上,家族出银子出人出力都是应该的。
  什么都不出,以后哪来的脸沾好处?
  崔渡在大梁生活五年多,现在也懂其中的门道了,闻言笑道:“那就有劳堂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