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三章 可有一战之力?
作者:Ling君    更新:2024-03-09 22:04
  最快更新隋末之万钧之势最新章节!
  听到魏征的回答,姜万钧笑了笑,“卿知道你这么回答代表了什么吗?”
  姜万钧很开心,自动忽略了魏征说的后半句,“不易操之过急”。
  “臣不知道,但臣知道,陛下定不会让天下人失望。”魏征此时感觉浑身轻松了许多。
  他当然明白代表了什么,他的回答代表了未来他可能要站在天下士子的对立面。
  但,那又如何?
  自打他坐上丞相这个位子上,就做好了为大宁“粉身碎骨”的觉悟。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他已经将追逐姜万钧的脚步当成了是自己毕生目标之一,他不想让姜万钧失望,他不想有一天皇上回头的时候看不到那一面“精致”。
  “玄成放心,朕不会让天下人失望的。”姜万钧坚定的说道。
  君臣二人相视一笑,一切都在不言中……
  岑文本的呼吸有些急促,看着眼前的君臣,他心中燃烧着一团火焰。
  李纲则稍显落寞,不服老不行啊!
  “朕果然没有选错镜子,哈哈哈!”姜万钧一阵开怀大笑,注意到李纲的脸色,姜万钧亲手将李纲扶着坐下来,“都先放松放松,不急,朕不急。文纪先生也不要急,朕还不至于脑子一热就干傻事。”
  “是,是臣让陛下失望了。”李纲有些愧疚的说道。
  “文纪先生可不能这么说,朕对文纪先生从来不会失望,老话说得好,‘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有文纪先生在,朕心才能安。”姜万钧说得是实话。
  一开始李纲在大宁所起到的作用是压舱石的作用,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李纲更像一种精神上的寄托。
  只要看到李纲,姜万钧就会觉得踏实。
  “谢陛下抬爱,臣老了……”
  “文纪先生,你再这么说,朕可要生气了。”姜万钧板起了脸,“如果大宁是一艘船的话,卿就是船锚。朕在扬帆启航之时,怎么可以不带船锚呢?卿并不需要随风而舞,那是船帆该做的事;卿也不需要随波逐流,那是船舵需要考虑的事。卿就是卿,无人可以取代……”
  “谢陛下。”李纲听了姜万钧的话,心里舒服多了。
  姜万钧却一阵哭笑不得,这李纲怎么越来越像“老小孩”呢,还需要哄着。
  不过正事要紧,“朕知道你们担心什么,无非是阻力极大,若朕强行推进,恐有不谐,破坏了当前来之不易的局面。
  但你们同时也要明白,现在不去做,将来做起来更麻烦。
  眼下天下初定,很多东西还没有固定下来,涉及到的利益各方并不多,阻力大多来自于眼睛可以看到的这些。
  等上几年,十几年后,天下承平日久了,朕和你们也都老了,那时我们未必还有那个心气。同时,涉及到了利益各方也都结成了庞大的利益网,亦如曾经的世家门阀一样,牵一发而动全身。到了那个时候,阻力恐怕就不仅仅是眼前能看到的这些。
  朕那时又怎么可能忍心以破坏来之不易的稳定局势,去推行朕的理念呢?
  或许朕唯一的选择,只能是‘且糊涂着’吧!
  若朕都做不到,又怎么可能指望后世子孙做到呢?
  所以,没有困难要做,有困难也要做。
  想要实现非凡的成就,就要走非凡之路。
  颜师古不正在代朕草拟《罪己诏》吗?
  朕在想,就算朕失败了,无非是假戏真做罢了……”姜万钧手上握着兵权,他怕什么?那些文人士子听话也就算了,不听话姜万钧让他们连“吉祥物”都做不成,不服气也点忍着。
  政和殿大门打开,魏征,李纲,白山,岑文本满头大汗从门里走了出来。
  “文纪先生,孔家自诩‘书香门第’,却做出如此恶事,实在是让朕寒心啊!
  卿代朕写一封信给孔氏一族,会稽孔家也算与他们一脉相承,代朕问问他们,他们怎么看待此事。”姜万钧沙哑的声音从几人的身后传了过来。
  李纲回身躬身领命,然后在魏征的搀扶下走下了台阶……
  回到内阁的魏征和李纲,立即将高士廉等人召了过来,会议一直持续了三天。
  最终,新的人事任命确定了下来。
  兵部主事,白山,李靖,颜文远。
  商部主事,杜宇,包文,冯治庭,姜孝恪。
  这些都没有什么变动。
  岑文本离开了吏部,刘洎也从吏部调入刑部,房玄龄接管了吏部工作,空出的户部侍郎由长孙无忌接替,而工部侍郎则由大匠公孙哲出任。
  最后这个消息,一石激起千层浪。
  然而望着兵部大院上空迎风舞动的“帝字号”战旗,许多人咽了咽唾沫。
  对于这面旗子,没有人会不认识。
  红底黑字,“姜”字的上方绣着一个紫金色皇冠,这是大宁帝国皇帝的大纛。
  以前只要皇上不离开长安太远,这面旗子便不会取下来。如果皇上要去前线,那么,这面代表军中最高统帅的大纛会随同姜万钧一同开赴前线。
  但随着洛阳被打下之后,这面旗子便被从兵部大院的旗杆上取了下来,这也算是对外界释放的一种态度,大宁不再处于战争状态。
  然而今天,这面旗子再次挂在了兵部大院的旗杆上。
  更让人们惊讶的是,皇上不再乘坐龍辇,而是选择了骑马。
  许多人亲眼所见,皇上带着五百龍卫从皇宫出来,转头钻进了兵部……
  颜师古听到消息后,被气得晕了过去,晕过去之前说了一句,“非人君之所为”。
  当然,这都是坊间传言。
  几天之后。
  吏部侍郎房玄龄;
  监部侍郎杜如晦;监察颜六;
  礼部侍郎于志宁,崔元礼;
  教部侍郎褚遂良,王珪;
  户部侍郎长孙无忌;
  工部侍郎公孙哲;
  刑部侍郎颜武,刘洎;
  少府少监许敬宗。
  一共十二人,联名上书,请求成立“五院”,五院分别是:文学院,武学院,农学院,商学院,科学院。
  皇帝批复,“可”。
  魏征,李纲,褚亮,丘和,高士廉,萧瑀,杜宇,白山,李靖,颜文远,赤牛,霍方,内阁十二位宰相上书,请求追封先贤。
  大宁皇帝姜万钧再次同意了。
  追授老子,孔子,孟子,庄子等先贤为文学院院士。
  追授孙武,吴起等,为武学院院士。
  追授编写《齐民要术》贾思勰,为农学院院士。
  追授陶朱公范蠡,管仲,为商学院院士。
  追授鲁班为科学院院士。
  紧接着,大宁皇上再次下旨,授予李纲,褚亮为文学院院士。
  授予李靖,白山,颜文远为武学院院士。
  授予魏征为文学院和农学院,双科院士。
  授予杜宇为商学院院士。
  授予鲁班的后人,铸造局的大匠,新晋工部侍郎公输哲为科学院院士……
  一时间人们都有些反应不过来,这个“院士”到底是干什么的没人知道。
  人们只知道,如果能做到“院士”,以后见到皇上也可以不用行跪拜之礼;皇子,公主,碰到“院士”要行弟子之礼;“院士”死后,将由国家为其立传……
  就在长安进行轰轰烈烈变革之时,大宁昭妃的车队正在通过一片“死地”。
  没错,就是死地,地面已经染红了,残缺不全的尸体遍地都是,至少有数千具之多。
  趙离率领着龍卫,仅是远远的舞动了两下旗帜,然后便遁入荒原消失了踪影。
  李秀宁放弃了马车,骑在马背上,率先踏上了碎肉铺平的道路。
  这让原本惊恐不安的车队,基本稳住了队形。
  几个趁机想要制造混乱的“贼子”被栓在马尾上,在地上拖行着,时间不大就连哀嚎声都听不到了。
  李秀宁根本没有让人进行审讯,因为她清楚,审讯出来也是没有意义的。
  远在长安的那个男人既然能派出龍卫保护她,至少证明那个男人没有抛弃她,这就够了。
  至于谁想害她,还重要吗?
  车队中,气色最好的是李建成,哪怕刚才贼人差点就一箭射杀了他,他依然表现得非常从容。
  没有人知道,李建成刚才有多开心。
  有人要杀他,说明他活着是有意义的。
  若是贼人看都不看他一眼,说明他“生与死”都是无足轻重。对于曾经掌握过权利的人来说,那才是最大的悲哀。
  如果因为他的死,天下会大乱,那他肯定会名留青史,史书上会留下他的名字,哪怕只是一笔带过。他最怕自己像路边的野草一样,死的时候连冒烟都是一种罪过,惹人厌烦,最好只能悄无声息的离开这个世界。
  望着走在车队最前方的李秀宁,李建成有些心疼。
  他不知道,曾经李家的男人们在勾心斗角的时候,这个妹妹是怎么过来的。
  娴熟的马术,一杆长枪耍得有模有样,从前大唐的将军也不过如此吧!
  “不爱红装爱武装”,这就是李秀宁在大宁的皇宫中所住宫殿,“武宁殿”这个名字的由来,据说还是大宁皇帝姜万钧给起的。
  坊间有传言,大宁皇帝原本要给自己的寝宫取名“武宁宫”的,但被内阁宰相们集体给否决了。内阁宰相李纲给皇上的寝宫取了一个“万寿宫”的名字,又被皇上给否决了。
  后来李秀宁进宫,皇帝才再次想了起来“武宁”这两个字。
  车队缓缓而行……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曾经曹操在自己的诗中写道。
  从长安出发,到洛阳这一段还好,出了洛阳,过了虎牢关后,车队中的人们见到了太多太多的“人间惨剧”。
  “武”这一个字,如果想立得住,就少不了要杀人。
  大宁杀出了一片天,王世充杀得自己的坟茔都长草了,而李唐杀到最后只能偏安一隅。
  对和错就这么混在了一起,是是非非,功功过过,谁又能说得清?
  ……
  奉李世民之命,迎接昭妃车驾的是尉迟敬德。
  为了向世人证明自己还有一战之力,李世民派出了差不多三成的精锐,六万余人。
  可就是这六万多人,在只有千人的龍卫出现的时候,还是出现了一丝骚乱。
  看到那一杆象征着龍卫标志的战旗,尉迟敬德自己也感觉脖子一凉。
  不少第一次见到龍卫的辽东士卒,腿都是软的。
  大家不是没有见过骑兵冲锋,可是从没有人见过骑兵冲锋的时候会那么整齐。
  骑兵与骑兵之间的间距几乎保持着不变,起伏和波动就像水波纹。
  再配上能亮瞎人眼的豪华装备,众人实在不知道该怎么面对这样一支队伍,这已经不是数量就可以决定胜负的。
  趙离可没有要和尉迟敬德打招呼的意思,龍卫不需要给任何人面子。
  一个冲锋,吓退了尉迟敬德带来的人后,趙离调转马头,直接朝着北方行去。
  护送昭妃任务已经完成,接下来他要去和苏定方汇合,威慑草原各部,防止那边人打昏了头,越过阴山。
  “大宁啊!”看着离去的趙离,李绩有些怅然。
  关于长安那边的消息,李世民一直都在让人收集着。李绩作为李世民的亲信之一,自然看过不少。
  他也说不好自己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据说那大宁的皇帝姜万钧给天下武将们打过分,他李绩也是榜上有名,而且得分非常高。
  可说来也怪,大宁皇帝竟然从来没想过要“招揽”他。
  这让李绩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被高估了?
  从他投靠李唐开始,李唐就一直在走下坡路,停都停不下来。
  如果有机会,他真想见见大宁的皇帝。
  要说那大宁的皇帝不喜欢降将吧,又说不过去,因为秦琼,程咬金,牛进达几人在大宁混得风生水起。
  尤其那程咬金,在长安都混成了“混世魔王”,足可见他们在大宁的地位。
  可是除了秦琼等人,宁军降将还真不多。哪怕是下边的中下级将领中,降将也不多见。反而是文官集团……
  “茂公,你训练的玄甲军,与龍卫比可有一战之力?”尉迟敬德丝毫不掩饰自己的野心。尽管辽东已经向大宁称臣,但尉迟敬德并不认为以后就“天下太平”了。
  “难。”李绩有些艰难的说道:“光是装备上就差了一大截。”
  他还有一个理由没有说,就算装备的问题解决了,他也没有办法训练出第二支“龍卫”出来。
  因为龍卫的整个战斗体系是他所没有接触过的,据说,第一批龍卫完全是由姜万钧亲手打造出来的。就连大宁的三大名将,白山,李靖,颜文远三人也没有办法训练出这样一支精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