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作者:毕淑敏 更新:2021-11-09 23:10
通过几次活动,特别是墓园之行,对死亡正视和探讨,彼此深入内心,水波不兴的卜珍琪感觉有什么危险在靠近。她有些生气,却说不清是生谁的气。是生自己的气吧?没有人逼她次参加乳癌小组。
卜珍琪内心很孤独,和大多数人逃避孤独不同,她喜爱孤独,有意营造孤独。
从幼儿园开始,卜珍琪就把自己和别的∨笥亚分开来。最早做这种区分的不是她,是幼儿园的?
姨。
她生于江南小城。父亲是小城的主官之一。地方太小了,在有限的范畴之内,父亲已是高官,卜珍琪也就有了“公主”的美称。有一种娃娃脸的女孩,幼时非常漂亮,长大了也就姿色平平。卜珍琪就属于这一类。
军长的孩子可以因为身在总参谋部,而觉得父亲的职务太低。科长的孩子可以因在边地而趾高气扬。卜珍琪小时候听过的童话中,国王是最大的官了,她觉得自己就是国王的女儿,被很多人夸赞。人们常常以为孩子在很长时间内,听不懂大人的话,其实,大谬不然。
卜珍琪母亲是市剧团团长。她以前是演员,爱演戏不爱当官。丈夫成了市长,她就不能演戏,只能当团长了。她不肯放弃对演戏的钟爱,时刻做好上台的准备。
为了保持身材,不曾哺乳,卜珍琪是喝奶粉长大的,那时候,还不知道鲜奶比奶粉好,以为越是工业化了的东西,越显出高贵。卜珍琪从小被送到幼儿园,全托的幼儿园是贵族的象征。幼儿园给孩子们规定了太多的睡觉时间,阿姨们嫌孩子们顽皮烦人,早早把他们赶到床上。
后来一定发生了某些事情,可卜珍琪不记得了。真的,不是忘了,是一段空白。
每当试图回忆的时候,头脑中就有霹雳和辐射性的火光出现,双眼后方爆发剧烈的疼痛,任何思绪都淹没在滔滔黑水之中。她当时只有5岁,孩童的记忆自有不可理喻的法则。前半部分每一个细节都那样清晰,后半部分却像曝光的胶卷一片灰翳。
妈妈自那个晚上再也没有回家,爸爸把卜珍琪送回幼儿园,也不再接她。紧接着爆发了文化大革命,爸爸的名字浓墨写在马路上,任凭车碾马踏,还有无数的唾沫和鞋印。
妈妈在运动中自杀,爸爸经历了可怕的批斗,被两派造反派当成人质,你抢我夺,很长一段时间下落不明。
在园长的保护伞下,卜珍琪得以度过相对平安的岁月。小姑娘什么都听老园长的,只是坚持自己擦屁股,哪怕得了红白痢疾,裤子都提不起来的时候,也不让老园长动手。小丫头在那个时候,就想到自己有一天出人头地,不能留下话把。
卜珍琪在苦难中学会了生存的伎俩,从公主到妖孽的坠落中,领略了世态炎凉。
10岁的时候,像60岁那样苍老。卜珍琪为自己立下志向,这一辈子要做个大官。让和她打过交道的人,许多年后还会以她为荣。
解放父亲的时候,卜珍琪到监狱接他。两个人都很吃惊,爸爸看到的是一个少年老成的矜持少女,女儿看到的是一位面无表情的老人,风流倜傥的爸爸已经往生。
父亲可以恢复原职,卜珍琪的精神却永不会回到从前。所受的顿挫化入年轮,凝结在那里,无论何时切开思维的脉络,都会看到那一圈逼仄的痕迹。
卜珍琪和父亲没有多少话说,虽然他是她惟一的亲人。他们从不谈论母亲,卜珍琪曾希望把缺失的记忆补上,但父亲避之惟恐不及。父亲不谈,必有不谈的苦衷,母亲已死,就不要让父亲再痛一次吧。于是,父女俩相对的时候,都做出快乐的样子。
mpanel(1);
文革结束,大学重新招生。和那些文革前的老高中生相比,今天学军明天学农没上过多少文化课的卜珍琪,虽然年纪轻轻,并不占优势。竞争空前惨烈,榜发下来了,卜珍琪差2分落榜。晚年的父亲有一种宿命的悲观,卜珍琪倒比较平静,反正来日方长,年纪还小,经得起输。卜珍琪准备来年再战,一月后,来了一封补充招生的通知。国家急需人才,常规录取之后,号召各校深挖潜力,扩大招生。新生入学之后,一些大学又报上来扩招名额。京城名校的经济系大专部录取了卜珍琪。
对于一心想读文史哲大本的卜珍琪来说,兴趣不大,决定放弃,明年再考。
父亲拿着通知书看了很久,好像那是一部世界名著。
“去。”父亲说。长期监禁的后遗症之一,就是让父亲吝啬言语。
“我不喜欢这个专业,也不喜欢大专。”卜珍琪回答。
“这所大学名声很好。”父亲声音不大,却很有分量。
“可是,不喜欢……”卜珍琪还想重复对专业和学历的不满。
“大学是标志。5年10年以后,人们不会记得你的专业,却会记住你的大学。”
父亲说。
以卜珍琪的阅历,尚无法想象若干年后人们对某大学的评价,将如何影响她人生的走势。但卜珍琪敬畏父亲,对他的意见不能等闲视之。
“大专是台阶,还能读本科。如果明年再考,你不一定能考入这家学府。盯着一碗蜂蜜,不如赶快喝口糖水。政策这个东西,有变数。”父亲难得地讲了多话。
“专业实在不感冒。”卜珍琪最后抵抗。
“天生就知道适合什么专业的人,很少。你说的喜欢不喜欢,可能只是凭着对商场和会计的一知半解。悴坏檬。一个国家,政治安定之后,很快就会转入经济建设。先去学吧,之后再说喜欢不喜欢。改行,来得及。”父亲微微合上了眼睛。可以理解为他困倦了,也可以理解为所有的话都说完了。他不会改变意见,听不听在你了?
卜珍琪内心很孤独,和大多数人逃避孤独不同,她喜爱孤独,有意营造孤独。
从幼儿园开始,卜珍琪就把自己和别的∨笥亚分开来。最早做这种区分的不是她,是幼儿园的?
姨。
她生于江南小城。父亲是小城的主官之一。地方太小了,在有限的范畴之内,父亲已是高官,卜珍琪也就有了“公主”的美称。有一种娃娃脸的女孩,幼时非常漂亮,长大了也就姿色平平。卜珍琪就属于这一类。
军长的孩子可以因为身在总参谋部,而觉得父亲的职务太低。科长的孩子可以因在边地而趾高气扬。卜珍琪小时候听过的童话中,国王是最大的官了,她觉得自己就是国王的女儿,被很多人夸赞。人们常常以为孩子在很长时间内,听不懂大人的话,其实,大谬不然。
卜珍琪母亲是市剧团团长。她以前是演员,爱演戏不爱当官。丈夫成了市长,她就不能演戏,只能当团长了。她不肯放弃对演戏的钟爱,时刻做好上台的准备。
为了保持身材,不曾哺乳,卜珍琪是喝奶粉长大的,那时候,还不知道鲜奶比奶粉好,以为越是工业化了的东西,越显出高贵。卜珍琪从小被送到幼儿园,全托的幼儿园是贵族的象征。幼儿园给孩子们规定了太多的睡觉时间,阿姨们嫌孩子们顽皮烦人,早早把他们赶到床上。
后来一定发生了某些事情,可卜珍琪不记得了。真的,不是忘了,是一段空白。
每当试图回忆的时候,头脑中就有霹雳和辐射性的火光出现,双眼后方爆发剧烈的疼痛,任何思绪都淹没在滔滔黑水之中。她当时只有5岁,孩童的记忆自有不可理喻的法则。前半部分每一个细节都那样清晰,后半部分却像曝光的胶卷一片灰翳。
妈妈自那个晚上再也没有回家,爸爸把卜珍琪送回幼儿园,也不再接她。紧接着爆发了文化大革命,爸爸的名字浓墨写在马路上,任凭车碾马踏,还有无数的唾沫和鞋印。
妈妈在运动中自杀,爸爸经历了可怕的批斗,被两派造反派当成人质,你抢我夺,很长一段时间下落不明。
在园长的保护伞下,卜珍琪得以度过相对平安的岁月。小姑娘什么都听老园长的,只是坚持自己擦屁股,哪怕得了红白痢疾,裤子都提不起来的时候,也不让老园长动手。小丫头在那个时候,就想到自己有一天出人头地,不能留下话把。
卜珍琪在苦难中学会了生存的伎俩,从公主到妖孽的坠落中,领略了世态炎凉。
10岁的时候,像60岁那样苍老。卜珍琪为自己立下志向,这一辈子要做个大官。让和她打过交道的人,许多年后还会以她为荣。
解放父亲的时候,卜珍琪到监狱接他。两个人都很吃惊,爸爸看到的是一个少年老成的矜持少女,女儿看到的是一位面无表情的老人,风流倜傥的爸爸已经往生。
父亲可以恢复原职,卜珍琪的精神却永不会回到从前。所受的顿挫化入年轮,凝结在那里,无论何时切开思维的脉络,都会看到那一圈逼仄的痕迹。
卜珍琪和父亲没有多少话说,虽然他是她惟一的亲人。他们从不谈论母亲,卜珍琪曾希望把缺失的记忆补上,但父亲避之惟恐不及。父亲不谈,必有不谈的苦衷,母亲已死,就不要让父亲再痛一次吧。于是,父女俩相对的时候,都做出快乐的样子。
mpanel(1);
文革结束,大学重新招生。和那些文革前的老高中生相比,今天学军明天学农没上过多少文化课的卜珍琪,虽然年纪轻轻,并不占优势。竞争空前惨烈,榜发下来了,卜珍琪差2分落榜。晚年的父亲有一种宿命的悲观,卜珍琪倒比较平静,反正来日方长,年纪还小,经得起输。卜珍琪准备来年再战,一月后,来了一封补充招生的通知。国家急需人才,常规录取之后,号召各校深挖潜力,扩大招生。新生入学之后,一些大学又报上来扩招名额。京城名校的经济系大专部录取了卜珍琪。
对于一心想读文史哲大本的卜珍琪来说,兴趣不大,决定放弃,明年再考。
父亲拿着通知书看了很久,好像那是一部世界名著。
“去。”父亲说。长期监禁的后遗症之一,就是让父亲吝啬言语。
“我不喜欢这个专业,也不喜欢大专。”卜珍琪回答。
“这所大学名声很好。”父亲声音不大,却很有分量。
“可是,不喜欢……”卜珍琪还想重复对专业和学历的不满。
“大学是标志。5年10年以后,人们不会记得你的专业,却会记住你的大学。”
父亲说。
以卜珍琪的阅历,尚无法想象若干年后人们对某大学的评价,将如何影响她人生的走势。但卜珍琪敬畏父亲,对他的意见不能等闲视之。
“大专是台阶,还能读本科。如果明年再考,你不一定能考入这家学府。盯着一碗蜂蜜,不如赶快喝口糖水。政策这个东西,有变数。”父亲难得地讲了多话。
“专业实在不感冒。”卜珍琪最后抵抗。
“天生就知道适合什么专业的人,很少。你说的喜欢不喜欢,可能只是凭着对商场和会计的一知半解。悴坏檬。一个国家,政治安定之后,很快就会转入经济建设。先去学吧,之后再说喜欢不喜欢。改行,来得及。”父亲微微合上了眼睛。可以理解为他困倦了,也可以理解为所有的话都说完了。他不会改变意见,听不听在你了?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