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烟花三月下南塘
作者:吴心童瑶瑶    更新:2024-03-05 14:08
  最快更新书生县令最新章节!
  春暖花开,桃粉梨白。
  万里江山如画。
  在这漫天桃花香的三月,两辆马车缓缓驶入了南塘县界。
  走上一段刚刚修好的水泥路。
  “哒哒哒!”
  马蹄声一下子变得清脆起来。
  “咕噜噜!”
  滚滚车轮,甩落了一块块粘在轮子上的新泥。
  赶车人兴奋的转过头,捋一捋耳边的一缕红发,冲车里喊道:
  “陛下!到南塘地界了。”
  车帘打开,一个头发发白,英武贵气的中年人探出头来,他正是大益皇帝赵泓煜。
  车里还有两个人在探头探脑的,一个是范丞相,一个是童尚书,益皇的两个心腹大臣。
  后面的马车里是几个化装成家丁的大内高手。
  益皇终于按捺不住对南塘县的好奇,微服私访来了。
  “老魏!”益皇沉声道,“来前怎么交代的,要喊我‘老爷’,难道都忘了?”
  “抱歉!老爷。”太监魏琦忙解释道,“这一时高兴,忘了。还好这会路上没人……”
  “这是什么路?”益皇发现了新大陆,随即又明白了,“水泥路……南塘县才有的水泥路!”
  他听说过。
  “对!老爷。”范丞相也探出脑袋肯定道,“你看,又平又光,坚硬如石……”
  “不是说,县城中才是水泥路吗?怎么这乡村也有!”童尚书的脑袋也探了出来,带着一脸的惊奇。
  “前面找个人打听一下。”益皇吩咐道。
  “好嘞!老爷。”
  魏琦说道,指指不远处,“前面路边有一老汉在翻地,过去问问。”
  马车慢慢停在老汉的面前,三人下了车,益皇的脚跺跺路面问道:
  “老哥!你们这是什么路啊?又平又结实!”
  “呵呵!”
  老头放下手里的活笑道,“外地来的吧?”
  “是的!我们从京城而来,到南塘县进点货。”益皇搪塞道。
  “告诉你们吧!”老汉自豪的说道,“这叫水泥公路,我们乡刚刚修好的……”
  “黑娃!”老汉说完冲一边玩耍的孩子喊道,“把爷爷那个马扎拿来,让这位客人坐上歇歇。”
  玩耍的小男孩听见爷爷喊,忙提着地里的一个马扎跑了过来。
  益皇接过马扎坐下,范丞相和童尚书则立在身后。
  “这条路年前都开始修了,”老者开始讲解道,“冬天农闲,老百姓没事干,县衙就组织大伙修路……”
  “修路给你们工钱吗?”一旁的范丞相忍不住问道。
  “看你说的!”老汉翻翻眼皮子说道,“县里花钱给我们修路,方便的是我们,大家己经感激不尽了,谁还想着要工钱?这是在给自己干活……”
  “对对!”范丞相尴尬点点头。
  “你们想想,县令大人要给全县百姓修路,村村通公路,这得多少钱啊?我们要是再要工钱,良心不是让狗吃了吗……”
  “我们吴大人说了,‘要想富,先修路’。他可是一心为了我们百姓好,天底下哪里还有这么好的官……”
  “天哪!”
  童尚书忍不住惊讶道,“全县村村通公路啊……”
  “是啊!全县。”老汉再次强调道,“我们乡可是全县最早通了公路的乡…”
  老汉说着,还自豪的竖起大拇指来。
  “你们乡?”益皇看着侃侃而谈的老者,忽然扑捉到一个关键词:“乡”。
  “这你们就不懂了吧!”老者得意的解释道,“我们县被吴大人划分成十个乡,比如这一带……”
  老汉用手一指道:“这一带是莲花乡,那边是桃花乡,再往那边是杏花乡……”
  “我们吴大人讲话:这叫什么来着?”老者拍了拍脑袋道,“对!叫百花齐放……”
  “每个乡分管二十几个村,每个村选出一个村长,每个乡有一个乡长,这样下来办起事来,那叫一个快……”
  “还能这样?”范丞相和童尚书对视一眼道,无不惊奇。
  “以前谁家要是有麻烦找县衙处理,哪个不是跑一趟又一趟的,说不定还办不成,如今,只需要找村长,村长处理不了就交给乡长,乡长解决不了才找县丞高大人……”
  老汉说着摆摆手又强调一句道:“其实啊!好多事,村长、乡长就解决了,快得很!”
  “高!”
  益皇笑道,“这样一说,你们县令大人就不用管事了哈……”
  “错!”
  老汉打断道,“一些大事,麻烦事还得是吴大人出马!”
  “比如:之前催交税收,县里那个杨大户,那可是刺史家亲戚,从来都不交锐的,谁敢管?还不是吴大人出马,他们家才乖乖交了税银……”
  “所以啊!只要吴大人在,全县的百姓都安心。”
  “呵呵!”
  益皇笑道:“看来有了一个吴县令,你们都很幸福啊!”
  “那当然!”
  老汉骄傲的说道,“你们不知道,如今,周边的人都想成为南塘县的人呢。就拿我们村那个二傻子来说,以前哪有人给他说媳妇,这会,竟是娶一个外县的黄花大姑娘,水灵着呢……”
  “如今,我们南塘人出门,哪一个不是腰杆挺得笔首,哈哈哈……”
  老汉爽朗的笑声感染了大家,都跟着一起笑了起来。
  老者讲得神采飞扬,益皇听得津津有味,他实在没想到,自己随口封了一个县令,竟把一个南塘县管理出“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