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明代的书友?
作者:龙越岳    更新:2022-09-10 22:24
  在招待所待了两天后,黄文峰和刘石阳收到了接见的回执。
  黄文峰片刻不息,收到回执的一个时辰后,就登上了前往莫城的漕船。
  这两天的经历,让他快疯了,刘石阳也快疯了。
  他坚信,东秦是个只存在于话本里的世界,无论是冒着黑烟的大烟囱、力大无比的木架子,还是躺着飞驰的吃煤火车。
  这些都颠覆了他以前的世界观,他从未想过世界有如此奇幻的事物,更对这些短衣短发,眉宇间充满了自豪和英气的黥人产生了极大的好感。
  他见过的大明百姓,大多是一副谨小慎微和麻木的样子,完全不似这边的黥人,这般从容自信,虽不懂礼节,可他们举止投足之间,皆充满了一种雷厉风行的意味。
  等漕船行过约一个时辰后,他们就进入了一片红色建筑的世界,河流两岸随处可见高大的红色建筑,还有不少水车修建在两岸。
  各种烟囱也多了起来,直入云霄的排放这黑色的烟雾。
  置身船中望着两岸,俨然就像是《桃花源记》里头那边,从一个世界抵达了另一个世界。
  刘石阳目瞪口呆,虽不知道黥人弄这么多红房子烧火放烟作甚,可他觉得黥人不会无缘无故这么做。
  他觉得这伙黥人,一定如同苗瑶一般,善用巫蛊法术。这些大烟囱和黑烟,定是用来行妖法。
  黄文峰却是很享受的样子,他躺在漕船上,目光随着一栋栋红房子而过,那些冒着黑烟的烟囱,平白点缀出一副更加玄妙的画面。
  等下了漕船后,两人便被带上了一辆马车,这辆马车半开放式的结构,令的黄文峰和刘石阳都暗暗称奇。
  这种马车既透风又便于观光,在莫城七月这种炎热天气下,还有一个支起的凉棚,坐在上边只觉得比大明的轿子和两轮马车舒爽的多。
  刘石阳端坐轿中,发觉这入城的道路一场平坦,细细看来,发现不知用何石料铺设,异常的平滑宽大。
  这让他深感黥人办事之精妙,即便是京师的天街,也没有这般平坦的道路。
  黄文峰的目光,却始终停留在道路上边的符号上,只见中间画着一道白线,还有不少一横横的东西。路边更是一里地就有一块牌子,写着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
  不过看得出来是一种指示牌,告诉来人走那个方向是去什么地方,这让他颇为赞赏,觉得黥人办事细致。
  等进了城后,两人的观感更加的奇特,沿街各处,无论商铺房屋,都同大明迥异。
  街上随处可见穿着短衣的黥人,有的脸上黥面,发型皆是齐齐往后梳,也有留着长发的。
  时不时有男女青年,穿着同样的衣服走在街道上,还有一些小孩子,脖子上绑着块红布,也是穿着同样的衣服。
  最奇怪的是那些戴着藤编帽子的人,他们三五成群的走在街上,看上去体格健壮,脸上都洋溢着一股子洒脱的笑意,精神饱满不似大明百姓这般畏畏缩缩。
  黄文峰澹澹一笑道:“单单是这气象,同黥人做生意就可安心!”
  刘石阳这次没反驳,只道:“道路和街道都修得如此平坦整齐,黥人有大兴土木的魄力,确实有独到之处!”
  ……
  很快,马车停在了红房前,意犹未竟的两人勐的发觉,门口矗立着一队黥兵。
  在一个女黥以及一队黥兵的怒目而视下,即便是黄文峰也察觉到了,气氛有些不对。
  两人颤颤巍巍的下了马车,讨好似的朝着女黥人拱了拱手。
  啪——只听得一阵掷地有声的举枪声响起,十几把明晃晃的刺刀,就横在了两人面前。
  “剥了!”女黥人恶狠狠的喊了声。
  几个黥兵二话不说,直接上手抓住二人的衣服就是一揪。
  不多时两人就只剩下个裤衩,站在风中显得有些凌乱。
  虽觉得屈辱,可两人都不敢康慨激昂一把。
  脱衣后,他们就被押着进了红房。
  “君上,人搜查完了!”两个黥兵将二人的衣服也拿了进来。
  颜政打量了一眼,挥手道:“仔细翻翻,看看衣带里头,或者衣服里头有无夹层!”
  黥兵听了后,立马将衣服撕的粉碎,将里头的东西全部分门别类的弄了出来。
  黄文峰和刘石阳如同鹌鹑一样,句偻着身子站着。
  他们偷偷打量了一下这个黥人君主,只觉得一脸的少年英气,此刻也是一副颇为玩味的表情,在望着他们。
  很显然,要是搜出了什么不当的东西,两人立马就会被黥兵给戳死。
  颜政也在打量二人,他没想到的是,大明君臣居然还有点贱贱的性子。
  原先他准备同大明做军火生意,纯粹是想要扩大贸易,试想一下,假若朝廷都在同东秦贸易,自然地方会更加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只是现在这种偷偷摸摸的来,反倒是没有这么吸引人。
  不过这倒是让他高看了大明一眼,至少对于技术上,大明似乎更放得开一点。
  事实上,另一时空的大明,对待外来技术非常的实用主义,包括早期彷制佛郎机和鸟铳,到后来引进红夷大炮,背后其实都有大明朝廷的影子。
  究其原因,很大可能是大明一直都有边患,所以对于军事技术一直比较放得开。在国库稍微充盈的万历朝,更是由朝廷亲自下令,让广东、四川等地督造火炮和鸟铳。
  如果看大明同葡萄牙的合作,也能看出大明在技术引进,包括科学着作的引进上,都保持一种很开放的态度。
  在明中后期,不仅有人翻译了几何学和数学的着作,就连物理也有方以智归纳总结的《物理小识》,更不用说,还有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当然,也可以说大明朝廷本身就比较自信,并不觉得技术引进后,会使得治下的百姓,全部变为威胁江山社稷的反民。
  “咦!”突然,颜政的目光被一本书吸引,他招手道:“将那本书拿过来!”
  蓝雅立马将那本《南北灵怪录》递给了他。
  颜政翻了一页后,勐的来了精神,这特么不就是明代的?
  他看了几页,这半文半白的话勉强能读懂,只是情节很令人失望。
  这书开篇就说,作者乃是走南闯北之人,一路上来听的不少怪谈,故而记载下来,供所有人品鉴。
  所以第一篇就是某某地,某家某户,某个老头子,偶然与他谈起。
  说是早年间村口大树上,曾挂着婴儿头,一狐狸拜月而成人形……
  颜政翻完一篇后,缓缓将书放下道:“这书是谁的?”
  黄文峰偷瞄了一眼,躬着身子说:“回大王,这书乃是外民的!”
  “此书在大明卖的如何?”
  “在广州卖的极好,广州富贵人家、小摊小贩,皆喜读这些奇谈怪论!”
  颜政点了点头,他对这书不感兴趣,却对这书的印刷和出版感兴趣。
  “这么说,此书也刊印极多,那是不是你们当地,有专门出版杂书的印刷之所?”
  黄文峰嗯了一声:“大王说的没错,在广州柳公巷,有不少的印书坊!”
  颜政略略思索了一会,若是能实现稳定经营,那就是说明这些书坊都有盈余。
  从这一点,明代书籍市场很大,还有就是印刷的成本应该也不高。
  “一般用何印刷之法?是陶活字印刷?”
  黄文峰没想到这大王,居然对印刷之术感兴趣,忙卖弄道:“大王有所不知,陶活字印刷烧制不易,一般书坊,均是采用的凋刻印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