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二章 入界宜缓
作者:七死八活 更新:2022-09-09 22:34
对局室内,李襄屏面对张栩刚刚落下的这手棋,他开始寻思对策了,然而一直等他想到一点半钟,这时下午的比赛都已经过去半个小时了,他还是没能明确自己的下一手。
这的确是很让人头疼的选择,李襄屏甚至认为:就今天这种格局,那应该属于自己最不会的局面了,这可能也是自己最严重的一块短板,假如自己在这方面能形成突破的话,那自己的实力马上就能再上个台阶。
这种局面的“难”,其实并不是说李襄屏就找不到下一手了,恰恰相反,是棋盘上可供李襄屏选择的点实在太多。
然而这其中每一个选点,看上去都价值巨大,大到李襄屏根本分不清这里面具体大小。
这其中每一个选点,都代表着不同作战思路,不同的作战构思,让李襄屏完全搞不清哪种作战思路更好。
这其中每一个选点,都直接影响这盘棋今后的流向,而现在的李襄屏,他当然也搞不清哪个流向为最佳,是直接通往胜利方向的那个流向。
也正是因为以上这些原因,所以李襄屏感到很棘手了,他在那里犹豫了20多分钟,依然还没选定自己的下一手。
然而一直这样下去也不是个事呀,毕竟比赛用时有限,而且现在还才序盘阶段呢,再这样犹豫下去的话,那后面就很容易陷入时间恐慌。
正是考虑到这点,于是在下午1点35分左右,李襄屏在明确现在的自己肯定找不到当前局面的最佳答案之后,他最终还是落子了。
这手棋,是全局的第51手。
当李襄屏落下这手棋之后,说句老实话,他自己也搞不清楚自己下的这手是好是坏。
李襄屏唯一明确的是,自己下的这手棋好像是符合棋理,符合的是人类创造的棋理,在说具体点,李襄屏刚才下的这手棋,好像是符合著名“围棋十决”中“入界宜缓”的棋理。
这就是李襄屏下这步棋的唯一理由。
为什么说这步棋符合这条棋理呢?要讲清楚这个问题,那就有必要重新回顾一下之前的局面了。
这盘棋下到第49手的时候,由于李襄屏之前狂捞实地,4个角已经被他抢走了3个半,并且在前面的进程中,对手张栩貌似也非常“配合”,因此在当时,这盘棋已经形成那种比较典型,甚至稍微有点极端的“实施对抗”格局。
张栩的第50手是本局的一个关键,这手棋一出,白棋一个巨大的模样就隐隐有了骨架-----
之所以说仅仅只是“骨架”,那是因为现在毕竟还早,整个棋盘还开阔得很,那个模样不仅还没有完全实地话,甚至连“成型”都还谈不上,因此只能称为“有了大模样的骨架”。
然而尽管如此,当张栩的第50手一出,白棋的那个大模样,其实在第一时间就成为全局的焦点了,李襄屏心里无比清楚,围绕这个模样的攻防,已经成为这盘比赛胜负的关键。
甚至说是唯一的关键都不为过。
李襄屏刚才的长考,那当然也是在围绕这个大模样做文章,他在想着如何动手。
然而很遗憾的是,可能是因为张栩刚才这个选点确实不错,当然更大的可能,那还是因为李襄屏目前的实力还不太够,总之他刚才想了好几种方案,但没有一种方案能让李襄屏自己满意。
围绕大模样的攻防,最常见的当然就只有两种下法,一种是所谓的“浅消”,另外一种那当然就是“打入”,深深的打入。
李襄屏刚才在长考的时候,他用这两种常规思路考虑过5个选点,其中2个选点是“浅消”的思路,另外3个则是“打入”的下法。
5个选点那当然就代表了5条道路,而每条道路又能衍生出很多变化,然而很可惜的是,反正在李襄屏自己的计算中,他没找到任何一个能让自己满意的变化图。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李襄屏才想到刚才那步“入界宜缓”的下法了。
因为在他看来,自己刚才之所以没有找到理想图,那未必就是那5个选点不行,很可能是现在下那几个点的时机不行-----
这种问题在围棋中当然是很常见的,你同一个选点,下的时机不同的话,那效果可能会千差万别,你这个时候下是恶手,换个时机下可能就会变成妙手。
考虑到自己都想好了5个点嘛,那对手下一手棋也不可能把所以点都占完,于是就这样,他决定暂时“等”一手了,等看到对手的下一手棋之后,再来决定自己的下法。
而以上这个,那其实就是“入界宜缓”的棋理了,这是围棋发展这么长时间,人类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至少到目前为止,李襄屏对此还是深信不疑,所以他刚才才会做出这个选择。
那么这个选择到底对不对呢?李襄屏自己当然是不知道-----
至少他下这手棋的时候他自己不知道,不然的话他也不可能出手。
不仅他落子的时候不知道,甚至等他看到张栩的下一手,也就是等他看到全局第52手的时候,他甚至认为自己刚才那手棋可能不错------
因为张栩的这手棋,在李襄屏的预料之中。
这手棋同样是李襄屏之前考虑的5个选点之一。
嗯,如果李襄屏刚才下这手的话,那么就可以称为“浅消”,而现在换成张栩下呢?这手棋那当然就是“围”,赤果果的“围”。
白棋50手加52手,这两手棋一出现在棋盘,那白棋那个模样就不仅仅只是“骨架”了,模样已经完全成型,假如再让白棋加一手的话,那白棋整个模样就立刻实地化,他一块大空就超过黑棋全局实地。
那么在这个时候,李襄屏当然不可能再让白棋加固一手了。事实上刚看到全局第52手的时候,李襄屏内心还高兴,他认为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当中。
李襄屏的下一手棋没花什么时间了,他飞快的落下全局第53手------
这一手棋,同样是李襄屏之前想过的5个选点之一,这步棋在当时下的时候叫做“打入”,到了这个时候下......那当然还是叫“打入”。
只不过李襄屏认为,当然同样都是“打入”,然而这两者已经有本质的区别。
自己如果前面下这手棋,那这手棋可能稍显无理,因为李襄屏已经算到白棋一个强硬切断手段,之后的作战自己虽然不至于死棋,然而会被对手攻得很惨,属于那种典型的“不死也要扒层皮”。
然而现在就不同,因为自己刚才“等”了一步,刚才这手棋,其实可以起到一个接应作用。
换种说法说,其实可以把51手和53手看成是一个“组合拳”,这一套“组合拳”的打出,李襄屏认为自己是充分可战的,在同样打开白棋大模样一个缺口的同时,黑棋并不用担心自己会被攻得太惨。
李襄屏第53手棋一出,貌似也把对手给打停了,张栩刚才的第52手下得很快,然而等他看到53手的时候,他的手已经停了下来,开始对着棋盘思考。
而对手在思考的时候,李襄屏当然也没停着,他再次验算一遍这其中的后续变化。
在验算无误之后,也就是认为自己这套“组合拳”确实可行之后,眼见对手依然还没落子,李襄屏心里不禁有点得意的。
他觉得经过这两个月的网练,那自己的实力应该是得到明显提高了,要不然的话,那自己今天也下不出如此含蓄并且如此符合棋理的好棋。
“....嗯,这可能就是所谓的境界吧,经过这两个月训练,看来我的境界真的有了很大的提高,这可是“入界宜缓”呀,在以往的时候,那我可下不出如此有境界的组合拳......”
正当李襄屏在那沾沾自喜的时候,时间来到了下午2点左右,在2点差一点的时间,张栩终于结束长考了,他落下了全局第54手。
李襄屏愕然。
以上是他的第一反应。
他这个反应当然很正常,因为这手棋完全出乎他的意料,根本不在他之前算路范围之内。
李襄屏的好心情逐渐消失,他甚至变得有点头疼。
以上是他的第二反应。
他这个反应当然同样正常,因为当他解读完这手棋后,他发现这步好像是好手啊,这手棋相当难对付呀,这手棋一出,好像立刻就化解了自己的组合拳。
李襄屏感觉有点羞愧了,为自己刚才想到的“境界”一词感到羞愧。
以上是李襄屏的第三反应。
他这个反应其实也很好理解,因为他突然发现,和自己之前那“入界宜缓”的境界相比,张栩这步棋的境界好像更高啊。
这是一步更加含蓄,算路更加深远,同时也是深得围棋中“后中先”境界的一步好棋!
“靠,难道我现在的境界,竟然连张栩都不如吗......”
想到这李襄屏顾不得羞愧了,也顾不得脸红了,他打起精神,再次苦思破敌之策。
这的确是很让人头疼的选择,李襄屏甚至认为:就今天这种格局,那应该属于自己最不会的局面了,这可能也是自己最严重的一块短板,假如自己在这方面能形成突破的话,那自己的实力马上就能再上个台阶。
这种局面的“难”,其实并不是说李襄屏就找不到下一手了,恰恰相反,是棋盘上可供李襄屏选择的点实在太多。
然而这其中每一个选点,看上去都价值巨大,大到李襄屏根本分不清这里面具体大小。
这其中每一个选点,都代表着不同作战思路,不同的作战构思,让李襄屏完全搞不清哪种作战思路更好。
这其中每一个选点,都直接影响这盘棋今后的流向,而现在的李襄屏,他当然也搞不清哪个流向为最佳,是直接通往胜利方向的那个流向。
也正是因为以上这些原因,所以李襄屏感到很棘手了,他在那里犹豫了20多分钟,依然还没选定自己的下一手。
然而一直这样下去也不是个事呀,毕竟比赛用时有限,而且现在还才序盘阶段呢,再这样犹豫下去的话,那后面就很容易陷入时间恐慌。
正是考虑到这点,于是在下午1点35分左右,李襄屏在明确现在的自己肯定找不到当前局面的最佳答案之后,他最终还是落子了。
这手棋,是全局的第51手。
当李襄屏落下这手棋之后,说句老实话,他自己也搞不清楚自己下的这手是好是坏。
李襄屏唯一明确的是,自己下的这手棋好像是符合棋理,符合的是人类创造的棋理,在说具体点,李襄屏刚才下的这手棋,好像是符合著名“围棋十决”中“入界宜缓”的棋理。
这就是李襄屏下这步棋的唯一理由。
为什么说这步棋符合这条棋理呢?要讲清楚这个问题,那就有必要重新回顾一下之前的局面了。
这盘棋下到第49手的时候,由于李襄屏之前狂捞实地,4个角已经被他抢走了3个半,并且在前面的进程中,对手张栩貌似也非常“配合”,因此在当时,这盘棋已经形成那种比较典型,甚至稍微有点极端的“实施对抗”格局。
张栩的第50手是本局的一个关键,这手棋一出,白棋一个巨大的模样就隐隐有了骨架-----
之所以说仅仅只是“骨架”,那是因为现在毕竟还早,整个棋盘还开阔得很,那个模样不仅还没有完全实地话,甚至连“成型”都还谈不上,因此只能称为“有了大模样的骨架”。
然而尽管如此,当张栩的第50手一出,白棋的那个大模样,其实在第一时间就成为全局的焦点了,李襄屏心里无比清楚,围绕这个模样的攻防,已经成为这盘比赛胜负的关键。
甚至说是唯一的关键都不为过。
李襄屏刚才的长考,那当然也是在围绕这个大模样做文章,他在想着如何动手。
然而很遗憾的是,可能是因为张栩刚才这个选点确实不错,当然更大的可能,那还是因为李襄屏目前的实力还不太够,总之他刚才想了好几种方案,但没有一种方案能让李襄屏自己满意。
围绕大模样的攻防,最常见的当然就只有两种下法,一种是所谓的“浅消”,另外一种那当然就是“打入”,深深的打入。
李襄屏刚才在长考的时候,他用这两种常规思路考虑过5个选点,其中2个选点是“浅消”的思路,另外3个则是“打入”的下法。
5个选点那当然就代表了5条道路,而每条道路又能衍生出很多变化,然而很可惜的是,反正在李襄屏自己的计算中,他没找到任何一个能让自己满意的变化图。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李襄屏才想到刚才那步“入界宜缓”的下法了。
因为在他看来,自己刚才之所以没有找到理想图,那未必就是那5个选点不行,很可能是现在下那几个点的时机不行-----
这种问题在围棋中当然是很常见的,你同一个选点,下的时机不同的话,那效果可能会千差万别,你这个时候下是恶手,换个时机下可能就会变成妙手。
考虑到自己都想好了5个点嘛,那对手下一手棋也不可能把所以点都占完,于是就这样,他决定暂时“等”一手了,等看到对手的下一手棋之后,再来决定自己的下法。
而以上这个,那其实就是“入界宜缓”的棋理了,这是围棋发展这么长时间,人类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至少到目前为止,李襄屏对此还是深信不疑,所以他刚才才会做出这个选择。
那么这个选择到底对不对呢?李襄屏自己当然是不知道-----
至少他下这手棋的时候他自己不知道,不然的话他也不可能出手。
不仅他落子的时候不知道,甚至等他看到张栩的下一手,也就是等他看到全局第52手的时候,他甚至认为自己刚才那手棋可能不错------
因为张栩的这手棋,在李襄屏的预料之中。
这手棋同样是李襄屏之前考虑的5个选点之一。
嗯,如果李襄屏刚才下这手的话,那么就可以称为“浅消”,而现在换成张栩下呢?这手棋那当然就是“围”,赤果果的“围”。
白棋50手加52手,这两手棋一出现在棋盘,那白棋那个模样就不仅仅只是“骨架”了,模样已经完全成型,假如再让白棋加一手的话,那白棋整个模样就立刻实地化,他一块大空就超过黑棋全局实地。
那么在这个时候,李襄屏当然不可能再让白棋加固一手了。事实上刚看到全局第52手的时候,李襄屏内心还高兴,他认为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当中。
李襄屏的下一手棋没花什么时间了,他飞快的落下全局第53手------
这一手棋,同样是李襄屏之前想过的5个选点之一,这步棋在当时下的时候叫做“打入”,到了这个时候下......那当然还是叫“打入”。
只不过李襄屏认为,当然同样都是“打入”,然而这两者已经有本质的区别。
自己如果前面下这手棋,那这手棋可能稍显无理,因为李襄屏已经算到白棋一个强硬切断手段,之后的作战自己虽然不至于死棋,然而会被对手攻得很惨,属于那种典型的“不死也要扒层皮”。
然而现在就不同,因为自己刚才“等”了一步,刚才这手棋,其实可以起到一个接应作用。
换种说法说,其实可以把51手和53手看成是一个“组合拳”,这一套“组合拳”的打出,李襄屏认为自己是充分可战的,在同样打开白棋大模样一个缺口的同时,黑棋并不用担心自己会被攻得太惨。
李襄屏第53手棋一出,貌似也把对手给打停了,张栩刚才的第52手下得很快,然而等他看到53手的时候,他的手已经停了下来,开始对着棋盘思考。
而对手在思考的时候,李襄屏当然也没停着,他再次验算一遍这其中的后续变化。
在验算无误之后,也就是认为自己这套“组合拳”确实可行之后,眼见对手依然还没落子,李襄屏心里不禁有点得意的。
他觉得经过这两个月的网练,那自己的实力应该是得到明显提高了,要不然的话,那自己今天也下不出如此含蓄并且如此符合棋理的好棋。
“....嗯,这可能就是所谓的境界吧,经过这两个月训练,看来我的境界真的有了很大的提高,这可是“入界宜缓”呀,在以往的时候,那我可下不出如此有境界的组合拳......”
正当李襄屏在那沾沾自喜的时候,时间来到了下午2点左右,在2点差一点的时间,张栩终于结束长考了,他落下了全局第54手。
李襄屏愕然。
以上是他的第一反应。
他这个反应当然很正常,因为这手棋完全出乎他的意料,根本不在他之前算路范围之内。
李襄屏的好心情逐渐消失,他甚至变得有点头疼。
以上是他的第二反应。
他这个反应当然同样正常,因为当他解读完这手棋后,他发现这步好像是好手啊,这手棋相当难对付呀,这手棋一出,好像立刻就化解了自己的组合拳。
李襄屏感觉有点羞愧了,为自己刚才想到的“境界”一词感到羞愧。
以上是李襄屏的第三反应。
他这个反应其实也很好理解,因为他突然发现,和自己之前那“入界宜缓”的境界相比,张栩这步棋的境界好像更高啊。
这是一步更加含蓄,算路更加深远,同时也是深得围棋中“后中先”境界的一步好棋!
“靠,难道我现在的境界,竟然连张栩都不如吗......”
想到这李襄屏顾不得羞愧了,也顾不得脸红了,他打起精神,再次苦思破敌之策。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