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疟疾爆发
作者:曼惠 更新:2022-09-08 09:52
因为王翠英的这个害人计划,梁晓北本来快乐的心情全消失了。
梁晓南说:“担心什么?大不了明天姐去一趟城里,找找王优扬,他支持我搞桑蚕养殖,我一个带头搞农业生产的百姓,他们哪里会把我当坏人?再说,我们这歌经得起推敲。”
“姐,这些事说不清的。”
“怎么会说不清楚?别怕。”惹急眼,她把一些物资都装空间里,带着奶奶和晓北跑大城市。
谢先生给了她3000多块,周严给了2666块,她自己这段时间还攒了那么多钱,活得不要太滋润。
她是真的不怕。
回到家里,梁奶奶高兴地说:“晓南,周严给送了一筐荔枝,你快尝尝,我吃了一颗,太甜了,很好吃。”
“他人呢?”
“没停,放下荔枝就走了。”
这些荔枝红红的,颗粒饱满,很新鲜,梁晓南最喜欢荔枝,晚饭也没吃,一颗接一颗地吃了十几颗,喊梁奶奶和梁晓北也吃。
一大筐根本吃不完,她把剩下的浸在井水里。
把周严给她的台灯装了两节电池,打开开关,整个房间都亮堂堂的。
梁奶奶说:“这灯真好,照得和白天似的,你稍微照一会儿就关上,费电。”
“奶奶,东西买来就是用的,眼睛都熬坏了,留钱干什么?”梁晓南在灯下算账,这段时间,萧家应该得多少劳务费。
看鱼塘、挖土豆、送土豆、送鱼、种土豆,萧家帮了大忙,按照原先说好的工钱,应该给63块钱。
梁晓南数出来63块钱,把王鹤鸣带来的两包白糖,拿出一包,苹果、桔子拿了几个,去了萧红玉家。
萧家晚饭还没吃完,看梁晓南过来,赵氏急忙拉了小椅子给她坐下,又吩咐萧红玉拿把蒲扇给她扇,晚上蚊子太多了,在院子里吃个饭,腿上身上拍得啪啪响。
梁晓南说:“大娘,我把这一段时间的账和你们结下,你们看看有没有漏下,要是漏下,你们一定要给我说。”
她把账明细算给他们听,萧家客气是客气,其实耳朵都竖着,心里门清。
他们发现梁晓南不仅一分钱都没少算,挖土豆也按照每天1块钱算给他们,赵氏和萧铁柱都很不好意思。
“挖土豆算在送货里就行了,不然跑一趟就1块钱,哪有那么好挣的?挖土豆的钱不能要!”萧铁柱说。
梁晓南说必须给,只要干活就必须有报酬。
她是打定主意,钱必须给萧家,萧家过好了,就不会有人想着拿萧红玉换亲了。
在萧家坐了一会儿,起身告辞。
赵氏和萧红玉把她一口气送到家,激动到说话嘴瓢,声音也不想压低,多开心啊,干了一个月,梁晓南给了63块钱,还给了礼物。
次日一早,萧红玉就来梁家,送了满满一粪箕子嫩玉米,还抱了一个长南瓜。
梁奶奶说:“玉米这么嫩你们就掰了?多可惜。”
“不可惜,我妈说给你们尝个鲜。”
梁晓南他们只有一亩地,除了一个鱼塘,就是几分地的土豆,其他粮食都没有,吃什么都要另外想办法。
萧红玉放下东西就急匆匆地走了,他们家人多,活也多,要赶紧回去干。
梁晓南对梁奶奶说:“我昨天在山上看见一棵桑树结了不少桑葚,今天应该紫了,我得赶紧去,别被鸟啄了。”
梁奶奶说:“我跟你一起去摘吧?”
梁晓南想着路还行,那边的小桑树苗也得让老太太看见,不然还以为她总是徒手变东西。
“行,我背着篓子,一起去。”
梁晓北早去了鱼塘,她带着梁奶奶上山。
梁奶奶脚小,还跨个篮子,俩人走路很慢,走了快两个小时才到了水塘那边,梁晓南心说以后再也不带梁奶奶上山了,太浪费时间了。
梁奶奶看见水塘边数百棵桑树,又激动又担心:“晓南,这要是被村里人看见,叶子都得给你撸光了。”
“所以我想把这些树和下面那些苗子都移栽到周严的田间地头去。”
梁晓南把梁奶奶领到那棵结满桑葚的桑树前,果然,满树的桑葚已经成熟,密密麻麻,又黑又紫,个头比她前世看到的小,但是果肉更新鲜紧实。
梁奶奶激动的两手发抖,一直说:“这么多,我的天呀,这么多,怎么结这么多?”
“奶奶,您吃点,反正很多。”
梁奶奶不舍得吃,摘了卖钱,走亲戚。
“走啥亲戚啊,吃!”梁晓南摘了就塞她嘴里,“快尝尝,酸酸甜甜,多好吃。”
这桑葚是她的灵泉液滋养出来的,绝非街上那些桑葚可比。
梁奶奶吃了,乐得眯着眼睛:“真甜真好吃。”
桑树苗其实原本梁晓南没打算结果子,就是想着做叶桑,长叶子养蚕,所以这些树苗长得快,树冠却不是特别大,桑葚都摘完了也只有半篓子,外加一篮子。
梁奶奶说:“叫晓北给杨家送一篮子,剩下的我去镇上卖掉。”
“奶奶,您想去卖桑葚您自己去噢,我可不去。”
“你肯定不能去,你一个姑娘家怎么能蹲街上卖东西?”梁奶奶说,“我去,反正我在家里也闲着。”
养鱼种土豆,都用不着她,想给梁晓南和梁晓北做鞋子,她眼睛花,看不清针线,去街上卖桑葚,这种轻活儿,她可以做。
因为梁奶奶跟着,她就没有去看人参苗。和梁奶奶摘了桑葚就下山了,先去了鱼塘,给梁晓北留一些,叮嘱他把那一篮子桑葚送到南峰镇。
大牛正在拉最后一车土豆,萧红玉帮着他装,看见梁晓南,说:“二愣子他妈打摆子,一会儿冷得像掉冰窖里,一会儿热得像在火炉里,好几天了,人快不行了。”
梁奶奶大吃一惊:“看医生了吗?”
“看了,没药!镇上卫生院里,看打摆子的每天都有好几百个,都没处站了,药都没了,估计今年得死好多人。”
“这么多打摆子的?”梁晓南多少知道这种病学名疟疾,但是她从来没见过谁患这种病,前世里好像国内这种病都消失了。
“是啊,听说县里医院治打摆子的人山人海,说是集中爆发。药都搞不到,哪个医院都没药!每年都有打摆子的,谁承想今年会大爆发!”
梁晓南说:“担心什么?大不了明天姐去一趟城里,找找王优扬,他支持我搞桑蚕养殖,我一个带头搞农业生产的百姓,他们哪里会把我当坏人?再说,我们这歌经得起推敲。”
“姐,这些事说不清的。”
“怎么会说不清楚?别怕。”惹急眼,她把一些物资都装空间里,带着奶奶和晓北跑大城市。
谢先生给了她3000多块,周严给了2666块,她自己这段时间还攒了那么多钱,活得不要太滋润。
她是真的不怕。
回到家里,梁奶奶高兴地说:“晓南,周严给送了一筐荔枝,你快尝尝,我吃了一颗,太甜了,很好吃。”
“他人呢?”
“没停,放下荔枝就走了。”
这些荔枝红红的,颗粒饱满,很新鲜,梁晓南最喜欢荔枝,晚饭也没吃,一颗接一颗地吃了十几颗,喊梁奶奶和梁晓北也吃。
一大筐根本吃不完,她把剩下的浸在井水里。
把周严给她的台灯装了两节电池,打开开关,整个房间都亮堂堂的。
梁奶奶说:“这灯真好,照得和白天似的,你稍微照一会儿就关上,费电。”
“奶奶,东西买来就是用的,眼睛都熬坏了,留钱干什么?”梁晓南在灯下算账,这段时间,萧家应该得多少劳务费。
看鱼塘、挖土豆、送土豆、送鱼、种土豆,萧家帮了大忙,按照原先说好的工钱,应该给63块钱。
梁晓南数出来63块钱,把王鹤鸣带来的两包白糖,拿出一包,苹果、桔子拿了几个,去了萧红玉家。
萧家晚饭还没吃完,看梁晓南过来,赵氏急忙拉了小椅子给她坐下,又吩咐萧红玉拿把蒲扇给她扇,晚上蚊子太多了,在院子里吃个饭,腿上身上拍得啪啪响。
梁晓南说:“大娘,我把这一段时间的账和你们结下,你们看看有没有漏下,要是漏下,你们一定要给我说。”
她把账明细算给他们听,萧家客气是客气,其实耳朵都竖着,心里门清。
他们发现梁晓南不仅一分钱都没少算,挖土豆也按照每天1块钱算给他们,赵氏和萧铁柱都很不好意思。
“挖土豆算在送货里就行了,不然跑一趟就1块钱,哪有那么好挣的?挖土豆的钱不能要!”萧铁柱说。
梁晓南说必须给,只要干活就必须有报酬。
她是打定主意,钱必须给萧家,萧家过好了,就不会有人想着拿萧红玉换亲了。
在萧家坐了一会儿,起身告辞。
赵氏和萧红玉把她一口气送到家,激动到说话嘴瓢,声音也不想压低,多开心啊,干了一个月,梁晓南给了63块钱,还给了礼物。
次日一早,萧红玉就来梁家,送了满满一粪箕子嫩玉米,还抱了一个长南瓜。
梁奶奶说:“玉米这么嫩你们就掰了?多可惜。”
“不可惜,我妈说给你们尝个鲜。”
梁晓南他们只有一亩地,除了一个鱼塘,就是几分地的土豆,其他粮食都没有,吃什么都要另外想办法。
萧红玉放下东西就急匆匆地走了,他们家人多,活也多,要赶紧回去干。
梁晓南对梁奶奶说:“我昨天在山上看见一棵桑树结了不少桑葚,今天应该紫了,我得赶紧去,别被鸟啄了。”
梁奶奶说:“我跟你一起去摘吧?”
梁晓南想着路还行,那边的小桑树苗也得让老太太看见,不然还以为她总是徒手变东西。
“行,我背着篓子,一起去。”
梁晓北早去了鱼塘,她带着梁奶奶上山。
梁奶奶脚小,还跨个篮子,俩人走路很慢,走了快两个小时才到了水塘那边,梁晓南心说以后再也不带梁奶奶上山了,太浪费时间了。
梁奶奶看见水塘边数百棵桑树,又激动又担心:“晓南,这要是被村里人看见,叶子都得给你撸光了。”
“所以我想把这些树和下面那些苗子都移栽到周严的田间地头去。”
梁晓南把梁奶奶领到那棵结满桑葚的桑树前,果然,满树的桑葚已经成熟,密密麻麻,又黑又紫,个头比她前世看到的小,但是果肉更新鲜紧实。
梁奶奶激动的两手发抖,一直说:“这么多,我的天呀,这么多,怎么结这么多?”
“奶奶,您吃点,反正很多。”
梁奶奶不舍得吃,摘了卖钱,走亲戚。
“走啥亲戚啊,吃!”梁晓南摘了就塞她嘴里,“快尝尝,酸酸甜甜,多好吃。”
这桑葚是她的灵泉液滋养出来的,绝非街上那些桑葚可比。
梁奶奶吃了,乐得眯着眼睛:“真甜真好吃。”
桑树苗其实原本梁晓南没打算结果子,就是想着做叶桑,长叶子养蚕,所以这些树苗长得快,树冠却不是特别大,桑葚都摘完了也只有半篓子,外加一篮子。
梁奶奶说:“叫晓北给杨家送一篮子,剩下的我去镇上卖掉。”
“奶奶,您想去卖桑葚您自己去噢,我可不去。”
“你肯定不能去,你一个姑娘家怎么能蹲街上卖东西?”梁奶奶说,“我去,反正我在家里也闲着。”
养鱼种土豆,都用不着她,想给梁晓南和梁晓北做鞋子,她眼睛花,看不清针线,去街上卖桑葚,这种轻活儿,她可以做。
因为梁奶奶跟着,她就没有去看人参苗。和梁奶奶摘了桑葚就下山了,先去了鱼塘,给梁晓北留一些,叮嘱他把那一篮子桑葚送到南峰镇。
大牛正在拉最后一车土豆,萧红玉帮着他装,看见梁晓南,说:“二愣子他妈打摆子,一会儿冷得像掉冰窖里,一会儿热得像在火炉里,好几天了,人快不行了。”
梁奶奶大吃一惊:“看医生了吗?”
“看了,没药!镇上卫生院里,看打摆子的每天都有好几百个,都没处站了,药都没了,估计今年得死好多人。”
“这么多打摆子的?”梁晓南多少知道这种病学名疟疾,但是她从来没见过谁患这种病,前世里好像国内这种病都消失了。
“是啊,听说县里医院治打摆子的人山人海,说是集中爆发。药都搞不到,哪个医院都没药!每年都有打摆子的,谁承想今年会大爆发!”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