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类(1)
作者:李敖 更新:2021-11-09 16:36
司马相如:《司马文园集》
司马相如(约前一七九~前二一七),字长卿,原名犬子,后来他因佩服商相如,改名相如,四川成都人。
司马相如年轻时候,喜欢读书击剑。他在梁孝王那里做食客,写了《子虚赋》,流传到皇宫里,汉武帝看到了,很欣赏。感慨说:"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后来得知是同时,便召见他。他为游猎写赋,得汉武帝欢心,就红起来了。
司马相如落魄时候,勾引到卓王孙的女儿-十七岁的小寡妇卓文君,演出了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私奔。卓王孙杯葛小夫妻,小夫妻就在附近卖酒,"与庸保杂作,涤器于市中。"卓王孙是家有八百多佣人的大户,丢不起这个人,遂屈服,"分文君僮百人,钱百万。"于是小夫妻阔起来了。他后来变心,最后得糖尿病死去,死前一直是御用文人。
赋本是"被之管弦"的《诗》和"合于乐舞"的《楚辞》以后的一种新文体,它是"不歌而诵"的,但是堆砌辞句、偏寻奇字、穷搜典故,最后弄得"于辞则易为藻饰,于义则虚而无征",全是空架子。司马相如的赋,就是此中翘楚。在中国文章史上,他有所创例,也是一个罪魁。
蔡邕:《蔡中郎集》
蔡邕(一三二~一九二),字伯喈,河南杞县人。他是汉未的大孝子,他的家族也是中国家族的模范——"与叔父从弟同居三世,不分财,乡党高其义。"
蔡邕对辞章、数术、天文、音乐、文字都很在行,尤其在订正古书与文字上,他的功绩更是可观,是中国第一碑铭圣手。蔡邕四十六岁时候被权臣构陷下狱,死里逃生,"与家属髠钳徙朔方",全家流放边区做罪犯,第二年赦回。不久又被构陷,说他在流放时有怨言。他"乃亡命江海",路到江苏避难,一连十二年。董卓掌权后,很欣赏他,强迫他再回中央,他想"自慝"于山东,没有成功。王允杀董卓后,蔡邕叹了口气,王允认为这口气叹得思想有问题,把他下狱,要杀他。他请求用刺脸砍脚来换得一命,以便完成汉史,王允不肯,遂被杀,年六十一岁。蔡邕一生三次逃离政治的漩涡,最后仍死在漩涡里,可见这是何等不公平。更不公平的是:后来的野史戏曲中,竟把这忠孝仁爱的蔡邕,"满村争说"成无情绝义、见利背信的小人,这更是不公平了。
孔融:《孔北海集》
孔融(一五三~二○八),字文举,山东曲阜人。他是孔子第二十世孙子,他"幼有异才",十岁时登门见李膺,口才惊四座,李膺夸他"高明必为伟器"。
孔融十六岁就坐了牢,为的是通缉犯张俭到孔家来避难,孔融替哥哥孔褒作主,收留了张俭。事发后,孔融说他该负责;孔褒说:"彼来求我,非弟之过。"他该负责;他们母亲说她是家长,她该负责。闹得"一门争死"(一家人个个争着要去死),侠义感人。后来皇帝决定由孔褒负责,孔融就出了狱。
孔融是勇敢的人。他做青州刺史,被袁谭围攻,自春至夏,守城的只剩下几百人了,危在旦夕,但是他"隐儿读书,谈笑自若"。城陷之夜,他妻子被俘,他得以逃出。
孔融反对恢复肉刑,反对曹丕私纳袁绍儿媳妇,反对曹操禁酒。……演变得跟曹操不合。小人郗虑从中搞鬼,最后由路粹罗织孔融罪名,说他"招合徒众,欲规不轨",说他"谤讪朝廷"、"不遵朝仪"、"大逆不道"。了是孔融又第二次入狱。最后全家被杀,全无完卵,年五十六岁。
孔融的遭遇,是乱世中一个真人的悲剧。
陆机:《陆士衡集》
陆机(二六一~三○三),字士衡,因做过平原内史,世称陆平原,江苏上海人。陆机的祖父是陆逊,父亲是陆抗,他是三国时吴国世家之子。在他二十岁的时候,吴国被灭,他闭门读书,一连十年。最后写了《辩亡论》两篇,作为对故国兴亡的一番检讨。
陆机后来在晋朝做官,不幸卷入晋室内争,一度下狱论死,遇赦生还。晋惠帝时候,晋室又内争,陆机带兵战败,为人所构陷,成都王颖误认他图谋倒戈,派人去抓他,他说:"今日受诛,岂非命也!"又说:"华亭鹤唳,岂可复闻乎?"遂被杀。他的弟弟陆云、陆耽,和儿子陆蔚、陆夏,同时被害。死时只四十三岁。因为这是一场冤狱,他"死非其罪,士卒痛之,莫不流涕"。李白诗说"陆机雄才岂自保",正是指此。
陆机是多种文体的作者,现在《陆士衡集》有诗三卷、赋四卷、杂著一卷、文二卷。张华对陆机说:"人之为文,常恨才少,而子更患其多。"由此可看出他"天才秀逸,辞藻宏丽"的一面。
陆机的《文赋》最能代表他的文学论,也可看出那个时代的文艺水平。
陶潜:《陶渊明集》
陶潜(三七二~四二七),字渊明、元亮,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江西九江)人。死后溢号靖节先生。他是东晋的政治家陶侃的曾孙,做过彭泽县县长,因为对督察的官架子讨厌,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不愿"束带见之",就辞职不干了。他的不合作主义,很早就表现出来了。
陶潜生值东晋未年的乱世,看到现实政治的黑暗,决心弃官归隐。他的时代的文风是清谈的、雕饰的,但他却是清淡的、自然的。他宁愿过穷困的日子,可是却自适其适,穿着破鞋子,在山里云游,与现实政治概不合作。
陶潜的唯一过分了的嗜好是他喜欢喝酒,并写了大多的和酒有关的诗。在他一百一十四首的五言古诗里,酒字出现三十一次、醉字七次、醒字三次、酣字三次、酌字三次、醇字一次。他的儿子都是笨蛋,没有一个能"臣得其酒"式的继承他的一切。他在六十三岁时死去,死前写自祭文,说:"匪贵前誉,孰重后歌。"表示对生前死后的声名都不在乎。这种旷达,在他拟挽歌辞里也如出一辙:"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
江淹:《江文通集》
江淹(四四四~五○五),字文通,河南兰考人。他十三岁就做了孤儿,家里很穷,"常采薪以养母"。长大后在南北朝时代的宋朝做官,但并不得志,二十三岁时候,且因郭彦文案受牵累被诬拿了黑钱,因而下狱。经他在狱中上书宋建平王刘景素,有以自明,才被放出来。
江淹后在齐朝做了大官,又到粱朝做了大官,在历事三朝,择木而栖。六十二岁死的时候,梁武帝为他素服举哀。他生逢乱世,得在营扰中保持创作,写出《恨赋》、《别赋》等作品,表现出对时代的抗议,也算很不容易了。
江淹作品的大缺点,是个性不强。他写《杂诗三十首》.模仿汉魏以来三十家的诗体,两千七百字,品藻渊流,可以乱真。足见他功力深厚,但是个性不强;只是高级学样而已。
江淹五十四岁时候,传说一夜梦到一个"美丈夫",自称郭璞,对他说:"吾有笔在卿处多年矣!可以见还。"江淹就把五色笔还出来了,自此"江郎才尽",就没有好作品了。这是一个有趣的故事。
骆宾王:《骆宾王文集》
骆宾王(约六四○~约六八四),浙江义乌人。他年轻时就会写文章,尤其精干五言诗,"尝作《帝京篇》,当时以为绝唱。"唐高宗时候,"为长安主簿,坐赃,左迁临海丞,怏怏失志,弃官而去。"
徐敬业起兵讨武则天,他参加了,代徐敬业主持宣传与军中书檄,最有名的《讨武曌檄》,就出于他的手笔。传说武则天刚看到这篇骂她的妙文时候,满不在乎,并且还嘻嘻哈哈的,但是读到其中"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两句时,睁着眼睛说:"谁写的广左右告诉她骆宾王写的,武则天埋怨说:"宰相安得失此人!"(宰相怎么把这样的人才给丢了!)
徐敬业起兵失败后,《新唐书》说"宾王亡命,不知所之",《旧唐书》说"伏诛",显然是被杀了。
骆宾王死后,武则天找人寻访他的作品,找到了十卷"盛传于世"。
骆宾王任侍御史时入狱,写了《在狱咏蝉》五律一首,说"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他死后,绝没想到"表"他"心"的,竟是他的头号政敌——武则天!这位女皇帝的度量,真不简单了!
范仲淹:《范文正公集》
范仲淹(九八九~一○五二),字希文,江苏吴县人。两岁时死了父亲,母亲带着他改嫁姓朱的,长大之后,知道了身世,便哭着告别了母亲,不肯再姓朱了、恢复姓范。
范仲淹到戚同文的书院里读书,穷得每天煮一锅粥,粥冷冻后,就切开三块,每餐一块,在穷苦中力学不辍。二十六岁后,他中了进士,便把母亲接回来奉养,显然有归于范家的意味。
范仲淹带兵防御西夏时候,就有"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的时谚,可见他威望之隆。后来做到宰相,主持"庆历变法",遭到守旧派和保持既得利益的权贵的反对,没有成功。
范仲淹做秀才时候,就说他的志愿是"先天下之忧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种风范,影响了当代和后代中国的许多知识分子。
范仲淹爱护人才,救济贫困。他把做官的薪水,大都用来资助穷困的读书人;又筹设"义庄",供养族中的贫户。他这种"仁人之心",得力于他的师长戚同文的影响很大。戚同文一生不蓄私财,舍己为人,范仲淹也是如此。
欧阳修:《欧阳文忠集》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四十岁就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江西吉安人。他从小死了父亲,家里很穷,买不起纸笔,他母亲用芦草茎画在地上教他,苦学而成。二十四岁中进士,在地方和中央做官、浮沉,编过《崇文总目》、《新唐书》等学术著作。
欧阳修为人刚正,排佛老,主节义,但晚年趋于保守。王安石变法时候,他因反对而归隐,第二年就死了,活了六十六岁。
欧阳修在文章上,开宋朝的先河。他上承韩愈,主张文章要有"明道"、"致用"的功能,认为"大抵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也"。他笔下的才能,是多方面的,举凡散文、骄文、史传、诗词,都有很高超的成就,影响到三苏父子、曾巩、王安石和后代的文风。他又敢于运用中文、扩大中文,他写《醉翁亭记》,连用二十一个"也"字,其气魄可想!文章刻石后,他要把"泉冽而酒香"改成"泉香而酒冽",要重新刻过才罢休,其认真可想!
欧阳修还做过大使,出使契丹,契丹破格派四位贵臣陪他,以示对他的敬重。
苏轼:《东坡七集》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号东坡居上,四川眉山人。
苏轼二十一岁时候,到京中考试,他的文采震惊了主考官欧阳修,中了进士,分别在"庙堂之高"和"江湖之远,,做官。后来因为写诗,被人以汕谤朝廷告发,给关进监狱。幸亏他的朋友范缜上书救他,宋神宗本来对他印象也好,就死里逃生,在狱四个月零十二天后,被派到湖北黄州,限制居住,不准离开。
宋神宗死后,他重回中央,做翰林学士兼侍读,起草八百道诏令,为宋哲宗讲书,大大走红。后来又被人诬告,又说他写诗汕谤,乃去杭州做官,再回中央,最后下放到广东的惠州和琼州(海南岛)。直到宋徽宗即位,才被调回。六十六岁死在常州(因为他阴历十二月十九日出生,所以实际只活了六十苏轼是中国杰出的文学家,不论诗、词、散文,他都有超人的表现,词在他手里,完成了独立的文体,不再是乐曲歌词的附丽,并且内容解放豪放,自成大家。
苏轼虽是达者,但他的思想水准只是超级文人式的,最高境界止于《赤壁赋》,并没有思想家式的细腻与深入。又掺人佛、道及民间迷信,行为上搞求雨、炼丹,境界有低段出现。他的政治观点尤其旧派,比王安石差多了,真所谓"汝唯多学而识之,望道而未见也"了。
文天祥:《文山先生集》
文天祥(一二三六-一二八三),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江西吉安人。他二十一岁中进士,并且得了第一名。二十四岁上书请求改革政治,没有结果。因小人贾似道当道,一度免职在家。后来又做官,做到丞相,但那十足是亡国丞相,因为宋朝已经亡国在即了。但文天祥不灰心,他说:"父母有疾,虽不可为,无不用医药之理。"所以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文天祥一度被俘,逃掉后再来;又被俘,蒙古人千方百计盼他投降,答应他高官厚爵、鼓动他亲朋敦劝,但他执意不肯。他在北京牢里,被关了三年多,以正气为歌,始终不屈。最后蒙古人成全他,在鼓乐声中,把他杀在柴市,年四十六岁(实际是四十六岁)。
文天祥临刑时候,留下衣带赞,说:"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真是千秋凛然。他死后,他的敌人忽必烈说他是"真男子"!元朝进士许有壬《文丞相传序》说:"收宋三百年养士之功者,公一人耳!"中国历史上,志士仁人慷慨赴义于先,从容就死于后,没人比文天祥表现得更伟大了。
宋濂:《宋文宪集》
宋濂(一三一○~一三八一),字景濂,浙江金华人。
宋濂是苦学成功的一位学者。他家里很穷,只好向别人借书来抄,手指头都冻坏了;又跑去求学,拖着破鞋,走到深山大谷,脚趾头都冻坏了。
元朝顺帝请他做翰林院编修,他不肯干,隐居在龙门山,埋头写书。十多年后,明朝太祖聘他做江南儒学提举,并做太子老师,《明史》说:"濂傅太子先后十余年,凡一言动,皆以礼法讽劝,使归于道,至有关政教及前代兴亡事,必拱手曰:"当如是,不当如彼。皇太子每敛容嘉纳,言必称师父云。"此外宋濂又负责修《元史》。最后做到翰林学士,承旨,知制浩(替皇上写诏书),六十八岁时候退休。
不料退而不休。明大祖兴大狱,在整肃胡惟庸的事件里,扯进宋濂的长孙宋慎。于是全家被放逐到四川,走到半路,宋濂就病死了。
明朝武宗时候,追谥文宪,所以他的遗著,就叫《宋文宪集》。
宋濂是明朝初年第一大文豪,同时又是制定明朝礼乐制度的人。他被"推为开国文臣之首",最后兔死狗烹的下场,还是免不掉的。
归有光:《震川文集》
归有光(一五○七~一五七一),字熙甫,是明朝最会作文章的。曾讲学在嘉定的安亭江上,人称震川先生。他是江苏昆山人。
有科举的时代里,归有光一直考运不佳。他中举人时已三十五岁,但再考进士,就怎么也考不上,一直拖拖拉拉二十五年,才当了六十岁的老进士。
中了进士,他去做长兴知县。但他是"用古教化为治"的,审判官司,只训话,不判刑。一"每听讼,引妇女儿童案前,刺刺作吴语。断讫遣去,不具狱。"(张廷玉《明史》文苑传)上头说这样怎么成?要他照法律判,他不听,结果被拉下马,改做顺德通判,专管马政。明朝从开国以来,从来没有进士管马的,所以他倒媚倒得拉上马了。
到了六十五岁,他被大学士高拱、赵贞吉提拔,去编《世宗实录》,做了一年,就死了。
归有光是一个漂亮多情的人,他的散文写父子、写夫妇、写朋友、写生离死另别,都很动人。明朝从李梦阳、何景明提倡摹仿秦汉古文后,大家都学得歪七扭人变成了伪古文体,归有光的文章却没这种毛病。
袁宏道:《袁中郎集》
袁宏道(一五六八~一六一○),湖北公安人。《明史》说他"年十六为诸生,即结社城南,为之长。闲为诗歌古文,有声里中。举万历二十年进士。归家,下帷读书,诗文主妙悟。选吴县知县,听断敏决,公庭鲜事。与士大夫谈说诗文,以风雅自命。已而解官去。起授顺天教授,历国子助教,、部主事,谢病归。久之,起故宫。寻以清望擢吏部验封主事,改文选。寻移考功员外郎,立岁终考察群吏法……。遂为定制。迁稽勋郎中,后谢病归,数月卒。"
中国近代文坛上有三个"幽灵"虽死犹生,他们的作品常常传诵人口,并且常常被赋予新的意义。他们的名字是-袁宏道、龚定盦和苏曼殊。龚定盦的精神是反抗与奔放,苏曼殊的精神是感伤与超脱,袁宏道的精神则是静观世相、发为清新隽永的幽默文学,直触性灵深处。
袁宏道的伟大与不朽就在这里,他是中国知识分子中风华绝代的一个。他最有个性,他痛恨"依凭古人之式样,取润圣贤之余沫"的腐儒,所以他谦冲又骄做的写道:"宁今宁俗,不肯拾人一字!"这是何等决绝、何等气派!
袁宏道的哥哥宗道、弟弟中道,都有才气,时称三袁。他们都反对当时摹仿秦汉的伪古文,而提倡清新的文体。这种文体,被称为公安体。
吕留良:《吕晚村先生文集》
吕留良(一六二九~一六八三),字庄生,又名光轮,字用晦,号晚村,浙江崇德人。他是一个遗腹子,八岁就能作文章,十二岁就组织征书社。十六岁时候,明思宗殉国,明朝完了。十七岁到十九岁,他连年逃难。后来从事选文、卖文、家教维生。三十八岁时候,他避不应试,被革去秀才。后来他的排满思想日渐浓厚,以行医和编书做主要工作。四十五岁以后,他的夷夏之防的立论,愈来愈明确,他打着朱熹的旗号,宣传民族思想。他在南京开设书坊,出售自己编刻的书籍。五十二岁时候,清朝政府征聘天下隐士,他只好剃光头发穿上憎衣,力持不合作主义。再过三年,他就死了。
在他死后四十六年,发生了一场大文字狱。湖南人曾静以叛乱被捕,供词中提到他受了吕留良评选时文的影响,于是清廷追究死人,把吕留良"戮尸肖示",家属杀的杀、发做奴隶的发做奴隶,他的学生也一样待遇。这一场大文字狱闹了七个省,前后将近四十年,死人无算。当然吕留良的书也被毁被禁,如今流传下来的,只是风毛麟角了。
刘献廷:《广阳杂记》
刘献廷(一六四八-一六九五),字继庄,别号广阳子,北京人。他上了清初,在乱肚中,全力研究学术、考察山川、访问遗老忐士,生平"志在利济天下后世,造就人才,而身家非所计"。
刘献廷在史地与音韵方面,功力尤深。《清史稿》说他:
其学主经世,自象蚌、律历、音韵、险塞、财赋、军政,以逮歧黄、释老之书,无所不究习。与梁溪顾培、衡山王夫之、南昌彭士望为师友,而复往来昆山徐乾学之门。
议论不随人后、万斯同引参《明史》馆事,顾祖禹、黄仪亦引参《一统志》事。献廷谓:"诸公考古有余,实用则未也。"
亏来他到了湖南,正欲结合同志,著书立说,竟突然死去,年仅四十八岁。
刘献廷除了博学外,思想明通、气象开廓,也是清朝少见的。他死后,王源写《刘处士墓表》,说:"生死无关于天下,不足为天下士;既为天下士,不能与古人争雄长,亦不足为千古之士。若处士者,其生其死,固世运消长所关,而上下千百年中不数见之人也。"检查刘献廷的一生,正中如此。
郑燮:《郑板桥集》
郑燮(一六九三~一七六五),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他十七岁中秀才,三十岁前落拓扬州,卖画度日,"日卖百钱,以代耕稼,实救困贫,托名风雅。"四十岁中举人,四十四岁中进士。
郑燮三十岁前,有一个儿子,可是在"天荒食粥竟为常,惭对吾儿泪数行"的穷困下,营养不足儿子死了。他中进士后,做了山东潍县的"七品官耳",为了救济难民,得罪了上司,丢了差使。他在潍县作《逃荒行》、《还家行》、《思归行》等诗,表达民间疾苦,都很动人。潍县人感念他,为他立了生祠(明朝的生词多是为魏忠贤等坏蛋立的,清朝的生词就不同了)。
丢官以后,郑燮住在扬州,继续卖画,"一缣一楮,海内争藏之。"他自订润例,幽默的说:
大幅四两,小幅二两,书条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
凡送礼物食物,不如白银为妙,盖公之所赠,未必弟之所好也,若送现银,则心中喜乐,书画皆佳。礼物既属纠缠,赊欠尤恐赖帐,年老神倦,不能陪诸君子作无益语言也。
他为人的洒脱风趣,可见一斑。
全祖望:《鲒埼亭集》
全祖望(一七○五~一七五五),字谢山,一字绍衣,自署鲒埼亭长,浙江堇(右耳旁)县人。他是清朝进士,因为性格刚方,所以不容于时。他这种刚方的性格,早在十四岁时就显露出来了。他十四岁去瞻仰乡贤名宦词,看到有张杰的牌位,张杰是出卖张苍水的无耻将军,全祖望一怒就把牌位给抓下来,用锤子敲碎,丢到池子里。
全祖望终身为表扬明末志士的节烈而努力,所谓"于残明碧血,刻意表章"。用这一表章,寄托人间的正义,他访求到张苍水遗像,为顾炎武等写神道表,更服膺黄宗羲,续成黄宗羲的"宋元学案"。
刘光汉写《全祖望传》,说:
祖望虽以博学闻,然观。书具卓识,尝谓国家刑赏,非君主所得私,三代而后、人君日骄,奉"洪范"作成作福二语为圣书,而圣王兢业之心绝。又谓史臣不立节烈传,所当立传者何人!复以匡时要务,在于讲学,世道陵夷,格言不立,甚于洪水猛兽之灾,成为近儒所未发。可以看出全祖望的精神。
全祖望的著作有七校《水经注》、三笺《困学纪闻》、《汉书地理志稽疑》、《经史问答》、《句容土音》、《丙辰公车征土小录》及《鲒埼亭文集》等。他临死前已病得不能阅读,还请人代读,以便定稿。他的精神,由此可见。
袁枚:《小仓山房诗文集》
袁枚(一七一六~一七九八),字子才,号简斋,别号随园老人,浙江杭州人,他二十四岁中进士,做了几处知县,成绩不错。三十八岁就辞官养母,在江宁小仓山下筑随园,世称随园先生。随园四边没有墙,任人参观,"任人来看四时花",与人同乐。六十五岁以后,开始独游名山大川,浙江、安徽、江西、广东、广西、湖南、福建等,他都一一玩过。他在八十二岁死去,一生享尽文名、长寿和山水,无人能及。
袁枚为人,纯真性灵,放诞风流。恽敬说:"子才以巧丽宏诞之词动天下,贵游及豪富少年,乐其无检,靡然从之;其时老师宿儒与为往复,而才辨悬绝,皆为所摧败,不能出气者且数十年。"可见他气焰之高、风光之盛!他是文坛大龙头,自不消说。
因为是大龙头,他未免有相互标榜、揄扬失当之处,但他的率真,也就情见乎辞。他为亡友沈凤司扫墓,三十年如一日;别人送钱给他,请他美言,他也从不隐讳。他又喜欢收女弟子,写《红妆也爱鲁灵光》等诗;毫不在乎礼教的规定。他的人生观是"即爱诗书又好花",他不做公卿,也不做仙佛,只做一个性情中的真人而已。
汪中:《江都汪氏丛书》
汪中(一七四三-一七九四),字容甫,江苏江都人。他七岁时死了父亲;家中很穷,夜里没有被盖,"借薪而卧"。又没钱上学,乃由母亲教他读书。后来到书店做伙计,得到方便,遍读群书,最后苦学成名,尤以骈文为清朝第一人。汪中对清朝早期的大儒,佩服顾炎武、阎若璩、梅文鼎、胡渭、惠栋、戴东原,他歌颂他们。至于和他同期的,他谁也不看在眼里,几乎一一点名批判,恃才傲物,被视为狂人。
汪中在扬州安定书院时,书院山长沈祖志夸自己的诗多好多好,在满座附和之际,汪中说你为人师表,不以经世之学启迪后进,只会以写诗自命,对老百姓有什么好处?何况诗又写得不好!
汪中自述说:"中尝有志于用世,而耻为无用之学,故于古今制度沿革、民生利病之事,皆博问而切究之,以待一日之遇。下至百工小道,学一术以自托。"可见他志趣的不凡。
汪中"性情伉直,不信释老阴阳神怪之说,又不喜宋儒性命之学,朱子之外,有举其名者,必痛诋之。……且言世多淫祀,尤为惑人心、害政事,见人邀福祠祷者,辄骂不休"。他破除迷信的火气,竟一至于此!
俞正燮:《癸巳类稿》
俞正燮(一七七五~一八四○),字理初,安徽黟县人。《清史稿》说他:
性强记,经目不忘。年二十余,北走充州谒孙星衍。
时星衍为伏生建立博士,复访求左氏后裔。正燮因作《邱明子孙姓氏论》、《左山考》,星衍多据以折衷群议,由是名大起、道光元年举人。明年,阮元主会试,士相谓曰:"理初入彀矣!"后竟落第。其经策淹博,为他考官所乙,元未之见也。房考王藻尝引为恨。又说:"正燮读书,置巨册数十,分题疏记,积岁月乃排比为文,断以己意。"他的学问,就在这种好记忆的硬功夫下,"博古通令,世罕其匹"起来。
戴醇士《习苦斋笔记》有一条记俞正燮六十岁后的可爱:
年六十矣,口所谈者皆游戏语,遇于道则行无所适,东南西北无可无不可。至人家,谈数语,辄睡于客座。问古今事,诡言不知,或晚间酒后,则原原本本,无一字遗,予所识博雅者无出其右。
俞正燮除了博古通今外,思想也极开明,他主张人权女权,"颇好为妇人出脱"。他说:"再嫁者不当非之;不再嫁者,敬礼之斯可矣。"又说:"深文以罔妇人,是无耻之论也。"这种前进的言论,在礼教下的中国,真是大胆极了!
郭嵩焘:《养知书屋遗集》
郭嵩焘(一八一八~一八九一),字伯深,号筠仙,别号献臣,晚自号玉池老人,湖南湘阴人。他二十九岁中进士,后来历任中央、地方官。五十八岁时,做出使英国、法国大臣。他是深知世界大势的人,但在愚昧守旧的时代里,他竟被无识的士大夫骂为媚外。《清史稿》说:
英人马加理入滇边遇害,嵩焘疏劾岑毓英,意在朝廷自罢其职,借籍外人口也。而一时士论大哗,谓嵩焘媚外。篙焘言既不用,英使威妥玛出都,邦交几裂。嵩焘又欲以身任之,上言:"交涉之方,不外理、势。势者人与我共,可者与,不可者拒。理者所以自处。势足而理直,固不可违;势不足而别无可恃,尤恃理以折。"因条列四事以进。后来他格于小人刘锡泽的事事捣乱,乃辞官回国。但是-嵩焘虽家居,然颇关心君国。朝鲜乱作,法越衅开,皆有所论列。逮马江败(一八九四),恭亲王奕訢等去位,言路持政府益亟,嵩焘独忧之。尝言:宋以来士夫好名,致误人家国事。托攘外美名,图不次峻擢;洎事任属,变故兴,迁就仓皇,周章失措。生心害政,莫斯为甚!"是疏传于外,时议咸斥之。及庚子(一九○○)祸作,其言始大验,而嵩焘已子十七年(九年以前)卒矣。这样一位不畏人言的先知,他的遗作,自是我们最好的营养。
佚名:《诗经》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集,那时候的诗,事实上是歌谣。歌谣分随口唱的"徒歌",和随着乐器唱的"乐歌"。当时的音乐家叫乐工,他们搜集这些"徒歌"和"乐歌",编成唱本。有三百多篇,就叫《诗》或《诗三百》。后来乐谱散失了,只剩下歌词了。
到了孔子时候,他把诗给道德化了,用来做为教条。例如"卫风"(硕人)中有"巧笑情兮,美目盼兮",明明是写漂亮女人的,但孔子却硬扯在画画上面,还引而申之,硬扯在修养上面。孔子主张"思无邪",这样一规范,歌谣的本来面目就被曲解了。
自从孔子给这些歌谣定下规范后,后来的人就更变本加厉了。汉朝以后,把它用"经"给供奉住,就叫《诗经》了。从此说诗的,就提出风、雅、颂、赋、比、兴所谓"六义"来发挥,本来面目就更远了。
至于说孔子删订这部书的事,也是不确实的。因为孔子八岁的时候,吴季札就到鲁国来听乐工给他歌诗了。那时的分类名目,都已经定形了,自然不是孔子所能删订的了。
屈平等:《楚辞》
屈平(前三四○~约前二七八),字原,湖北秭归人。他是楚国人。关于他的身世,疑点很多,但他最后忧国怀君,投水而死,却成了中国人的共识。每年阴历五月五日端午节,相传就是他投水的日子,大家用龙舟竟渡来救他,用粽子来祭他,都表示对这位死难人物的怀念。
司马迁曾去屈平自杀的地方,垂泪想他,为他写下了《屈原列传》,是中国最动人的一篇传记。
屈平的作品,据王逸的《楚辞章句》,有《离骚》、《九歌》(十一篇)、《天问》、《九章调九篇》、《远游》、《卜居》、《渔父》等二十五篇,是《楚辞》的精华。《楚辞》是《诗经》以来的一种新诗体,是汉朝刘向把屈平、宋玉等作品编集后定名的。
一般说屈平的作品以怨君为主题,并不尽然。细看以后,可以发现他的主题其实是一种出世主义、一种以楚巫为基调的神仙思想。这种主题本身就含有多情善感的凄凉意味,这是他自杀的人生理论。没有这种人生理论,他自然可以"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了,自然也就不必以一死来明志了。
佚名:《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是中国最古的五言诗。它是《诗经》《楚辞》以外最突出的古诗,是奠定六朝以后五古的基础。它是源出自汉朝文人的仿"乐府",题材虽是民间的,手法却是文人的。这十九首诗,自然不是一人一时之作。
《古诗十九首》反映了乱世中的许多层面,许多感怀、伤时、思归、别怨,都是它的基调、这一基础的表现,虽然是征人思远、弃妇含愁、达人知命、游子怀乡,但它的共鸣,却是社会的丧乱。因此,《古诗十九首》的时代意义大于个人意义,从它言近旨远的轻怨薄怒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今无殊、异代同调的悲痛。
汉朝的乐府机关,主要在搜集民间诗歌,用来配乐。配出来的,就是"乐府",没配的,就是"古诗"。所以"乐府"和"古诗",只是有无配乐的分别。《古诗十九首》当年也有它的音乐性,朱乾《乐府正义》就说明"古诗十九首,古乐府也"。后代人面对这一问题。有时简直难以划分,其实也无须划分。《古诗十九首》自然是古代诗乐的精华。萧统《昭明文选》把它收入,当时就是从众多古"诗乐府中精选的,它们的优美动人,早就被有识之士看到了。
曹操:《曹操集》
曹操(一五五~二二○),字孟德,安徽亳县人。他出身于官宦之家,"少机警,有权术,任侠放荡,不治行业。"这表示他是一个性情中人,性情中的流氓。他从流氓混迹而成英雄人物,自是他过人之处。
当汉朝黄中之乱的时候,曹操加入讨伐,壮大了自己的势力。四十岁以后,他把汉献帝迎接到河南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击败吕布、袁绍、袁术等敌手,成为中国北方的强人。
汉朝未年,在未央宫里王孙残的时代,政权早就风雨飘摇了,它的命脉能够延续三十年,实在是曹操之力。曹操这种英雄,在安定中原几平海内之余,忍不住自己说:"设使国家无有孤(假若国家没有我),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复查历史,当时若没有这种人,哪里是三国鼎立,早已是三十国鼎立了。所以这种自许,不是吹牛,而是有自知之明的持平之论。
曹操的抱负是是"外定武功,内兴文学","以相王之尊,雅爱词章。"他在文学上,也是有成就的作者,现存二十多首乐府歌辞,苍凉悲壮,气概万千,都是他的杰作。
蔡琰:《悲愤诗》
蔡琰(约一七七~?),字文姬,又字昭姬,河南杞县人。她是蔡邕的第二个女儿,"博学有才辨,又妙于音律。"在才具上,很像她父亲。
蔡琰嫁给卫仲道,没有小孩,丈夫死后,就回娘家守寡。天下大乱,她被胡骑抢走,流落南匈奴十二年,做匈奴左贤王妻子,生了两个儿子。后来曹操当政,曹操怜念老朋友蔡邕惨死,又没有子嗣,女儿也流落异域,乃遣使者用金币把蔡琰赎回,嫁给董祀。
后来董祀做官犯法,判了死罪,蔡琰亲自向曹操求情。当时满朝公卿在座,曹操说:"蔡伯喈女在外,今为诸君见之。"蔡琰进来后,"蓬首徒行,叩头请罪,音辞清辩,旨甚酸哀,众皆为改容。"曹操同意开脱董祀,并送蔡琰"头巾履袜",顺便问她家藏的蔡邕书稿还在不在,蔡琰说都散失了,她还背出一些。曹操想根据蔡琰的背诵,派十个人去记录下来,蔡琰说:"男女之别,礼不亲授,乞给纸笔,真(书)草(书)唯命。"就这样的,蔡琰自行默写,保留了许多文献。
蔡琰感伤乱离,写悲愤诗五百四十字等,是中国苦难文学中最动人的。
司马相如(约前一七九~前二一七),字长卿,原名犬子,后来他因佩服商相如,改名相如,四川成都人。
司马相如年轻时候,喜欢读书击剑。他在梁孝王那里做食客,写了《子虚赋》,流传到皇宫里,汉武帝看到了,很欣赏。感慨说:"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后来得知是同时,便召见他。他为游猎写赋,得汉武帝欢心,就红起来了。
司马相如落魄时候,勾引到卓王孙的女儿-十七岁的小寡妇卓文君,演出了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私奔。卓王孙杯葛小夫妻,小夫妻就在附近卖酒,"与庸保杂作,涤器于市中。"卓王孙是家有八百多佣人的大户,丢不起这个人,遂屈服,"分文君僮百人,钱百万。"于是小夫妻阔起来了。他后来变心,最后得糖尿病死去,死前一直是御用文人。
赋本是"被之管弦"的《诗》和"合于乐舞"的《楚辞》以后的一种新文体,它是"不歌而诵"的,但是堆砌辞句、偏寻奇字、穷搜典故,最后弄得"于辞则易为藻饰,于义则虚而无征",全是空架子。司马相如的赋,就是此中翘楚。在中国文章史上,他有所创例,也是一个罪魁。
蔡邕:《蔡中郎集》
蔡邕(一三二~一九二),字伯喈,河南杞县人。他是汉未的大孝子,他的家族也是中国家族的模范——"与叔父从弟同居三世,不分财,乡党高其义。"
蔡邕对辞章、数术、天文、音乐、文字都很在行,尤其在订正古书与文字上,他的功绩更是可观,是中国第一碑铭圣手。蔡邕四十六岁时候被权臣构陷下狱,死里逃生,"与家属髠钳徙朔方",全家流放边区做罪犯,第二年赦回。不久又被构陷,说他在流放时有怨言。他"乃亡命江海",路到江苏避难,一连十二年。董卓掌权后,很欣赏他,强迫他再回中央,他想"自慝"于山东,没有成功。王允杀董卓后,蔡邕叹了口气,王允认为这口气叹得思想有问题,把他下狱,要杀他。他请求用刺脸砍脚来换得一命,以便完成汉史,王允不肯,遂被杀,年六十一岁。蔡邕一生三次逃离政治的漩涡,最后仍死在漩涡里,可见这是何等不公平。更不公平的是:后来的野史戏曲中,竟把这忠孝仁爱的蔡邕,"满村争说"成无情绝义、见利背信的小人,这更是不公平了。
孔融:《孔北海集》
孔融(一五三~二○八),字文举,山东曲阜人。他是孔子第二十世孙子,他"幼有异才",十岁时登门见李膺,口才惊四座,李膺夸他"高明必为伟器"。
孔融十六岁就坐了牢,为的是通缉犯张俭到孔家来避难,孔融替哥哥孔褒作主,收留了张俭。事发后,孔融说他该负责;孔褒说:"彼来求我,非弟之过。"他该负责;他们母亲说她是家长,她该负责。闹得"一门争死"(一家人个个争着要去死),侠义感人。后来皇帝决定由孔褒负责,孔融就出了狱。
孔融是勇敢的人。他做青州刺史,被袁谭围攻,自春至夏,守城的只剩下几百人了,危在旦夕,但是他"隐儿读书,谈笑自若"。城陷之夜,他妻子被俘,他得以逃出。
孔融反对恢复肉刑,反对曹丕私纳袁绍儿媳妇,反对曹操禁酒。……演变得跟曹操不合。小人郗虑从中搞鬼,最后由路粹罗织孔融罪名,说他"招合徒众,欲规不轨",说他"谤讪朝廷"、"不遵朝仪"、"大逆不道"。了是孔融又第二次入狱。最后全家被杀,全无完卵,年五十六岁。
孔融的遭遇,是乱世中一个真人的悲剧。
陆机:《陆士衡集》
陆机(二六一~三○三),字士衡,因做过平原内史,世称陆平原,江苏上海人。陆机的祖父是陆逊,父亲是陆抗,他是三国时吴国世家之子。在他二十岁的时候,吴国被灭,他闭门读书,一连十年。最后写了《辩亡论》两篇,作为对故国兴亡的一番检讨。
陆机后来在晋朝做官,不幸卷入晋室内争,一度下狱论死,遇赦生还。晋惠帝时候,晋室又内争,陆机带兵战败,为人所构陷,成都王颖误认他图谋倒戈,派人去抓他,他说:"今日受诛,岂非命也!"又说:"华亭鹤唳,岂可复闻乎?"遂被杀。他的弟弟陆云、陆耽,和儿子陆蔚、陆夏,同时被害。死时只四十三岁。因为这是一场冤狱,他"死非其罪,士卒痛之,莫不流涕"。李白诗说"陆机雄才岂自保",正是指此。
陆机是多种文体的作者,现在《陆士衡集》有诗三卷、赋四卷、杂著一卷、文二卷。张华对陆机说:"人之为文,常恨才少,而子更患其多。"由此可看出他"天才秀逸,辞藻宏丽"的一面。
陆机的《文赋》最能代表他的文学论,也可看出那个时代的文艺水平。
陶潜:《陶渊明集》
陶潜(三七二~四二七),字渊明、元亮,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江西九江)人。死后溢号靖节先生。他是东晋的政治家陶侃的曾孙,做过彭泽县县长,因为对督察的官架子讨厌,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不愿"束带见之",就辞职不干了。他的不合作主义,很早就表现出来了。
陶潜生值东晋未年的乱世,看到现实政治的黑暗,决心弃官归隐。他的时代的文风是清谈的、雕饰的,但他却是清淡的、自然的。他宁愿过穷困的日子,可是却自适其适,穿着破鞋子,在山里云游,与现实政治概不合作。
陶潜的唯一过分了的嗜好是他喜欢喝酒,并写了大多的和酒有关的诗。在他一百一十四首的五言古诗里,酒字出现三十一次、醉字七次、醒字三次、酣字三次、酌字三次、醇字一次。他的儿子都是笨蛋,没有一个能"臣得其酒"式的继承他的一切。他在六十三岁时死去,死前写自祭文,说:"匪贵前誉,孰重后歌。"表示对生前死后的声名都不在乎。这种旷达,在他拟挽歌辞里也如出一辙:"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
江淹:《江文通集》
江淹(四四四~五○五),字文通,河南兰考人。他十三岁就做了孤儿,家里很穷,"常采薪以养母"。长大后在南北朝时代的宋朝做官,但并不得志,二十三岁时候,且因郭彦文案受牵累被诬拿了黑钱,因而下狱。经他在狱中上书宋建平王刘景素,有以自明,才被放出来。
江淹后在齐朝做了大官,又到粱朝做了大官,在历事三朝,择木而栖。六十二岁死的时候,梁武帝为他素服举哀。他生逢乱世,得在营扰中保持创作,写出《恨赋》、《别赋》等作品,表现出对时代的抗议,也算很不容易了。
江淹作品的大缺点,是个性不强。他写《杂诗三十首》.模仿汉魏以来三十家的诗体,两千七百字,品藻渊流,可以乱真。足见他功力深厚,但是个性不强;只是高级学样而已。
江淹五十四岁时候,传说一夜梦到一个"美丈夫",自称郭璞,对他说:"吾有笔在卿处多年矣!可以见还。"江淹就把五色笔还出来了,自此"江郎才尽",就没有好作品了。这是一个有趣的故事。
骆宾王:《骆宾王文集》
骆宾王(约六四○~约六八四),浙江义乌人。他年轻时就会写文章,尤其精干五言诗,"尝作《帝京篇》,当时以为绝唱。"唐高宗时候,"为长安主簿,坐赃,左迁临海丞,怏怏失志,弃官而去。"
徐敬业起兵讨武则天,他参加了,代徐敬业主持宣传与军中书檄,最有名的《讨武曌檄》,就出于他的手笔。传说武则天刚看到这篇骂她的妙文时候,满不在乎,并且还嘻嘻哈哈的,但是读到其中"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两句时,睁着眼睛说:"谁写的广左右告诉她骆宾王写的,武则天埋怨说:"宰相安得失此人!"(宰相怎么把这样的人才给丢了!)
徐敬业起兵失败后,《新唐书》说"宾王亡命,不知所之",《旧唐书》说"伏诛",显然是被杀了。
骆宾王死后,武则天找人寻访他的作品,找到了十卷"盛传于世"。
骆宾王任侍御史时入狱,写了《在狱咏蝉》五律一首,说"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他死后,绝没想到"表"他"心"的,竟是他的头号政敌——武则天!这位女皇帝的度量,真不简单了!
范仲淹:《范文正公集》
范仲淹(九八九~一○五二),字希文,江苏吴县人。两岁时死了父亲,母亲带着他改嫁姓朱的,长大之后,知道了身世,便哭着告别了母亲,不肯再姓朱了、恢复姓范。
范仲淹到戚同文的书院里读书,穷得每天煮一锅粥,粥冷冻后,就切开三块,每餐一块,在穷苦中力学不辍。二十六岁后,他中了进士,便把母亲接回来奉养,显然有归于范家的意味。
范仲淹带兵防御西夏时候,就有"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的时谚,可见他威望之隆。后来做到宰相,主持"庆历变法",遭到守旧派和保持既得利益的权贵的反对,没有成功。
范仲淹做秀才时候,就说他的志愿是"先天下之忧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种风范,影响了当代和后代中国的许多知识分子。
范仲淹爱护人才,救济贫困。他把做官的薪水,大都用来资助穷困的读书人;又筹设"义庄",供养族中的贫户。他这种"仁人之心",得力于他的师长戚同文的影响很大。戚同文一生不蓄私财,舍己为人,范仲淹也是如此。
欧阳修:《欧阳文忠集》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四十岁就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江西吉安人。他从小死了父亲,家里很穷,买不起纸笔,他母亲用芦草茎画在地上教他,苦学而成。二十四岁中进士,在地方和中央做官、浮沉,编过《崇文总目》、《新唐书》等学术著作。
欧阳修为人刚正,排佛老,主节义,但晚年趋于保守。王安石变法时候,他因反对而归隐,第二年就死了,活了六十六岁。
欧阳修在文章上,开宋朝的先河。他上承韩愈,主张文章要有"明道"、"致用"的功能,认为"大抵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也"。他笔下的才能,是多方面的,举凡散文、骄文、史传、诗词,都有很高超的成就,影响到三苏父子、曾巩、王安石和后代的文风。他又敢于运用中文、扩大中文,他写《醉翁亭记》,连用二十一个"也"字,其气魄可想!文章刻石后,他要把"泉冽而酒香"改成"泉香而酒冽",要重新刻过才罢休,其认真可想!
欧阳修还做过大使,出使契丹,契丹破格派四位贵臣陪他,以示对他的敬重。
苏轼:《东坡七集》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号东坡居上,四川眉山人。
苏轼二十一岁时候,到京中考试,他的文采震惊了主考官欧阳修,中了进士,分别在"庙堂之高"和"江湖之远,,做官。后来因为写诗,被人以汕谤朝廷告发,给关进监狱。幸亏他的朋友范缜上书救他,宋神宗本来对他印象也好,就死里逃生,在狱四个月零十二天后,被派到湖北黄州,限制居住,不准离开。
宋神宗死后,他重回中央,做翰林学士兼侍读,起草八百道诏令,为宋哲宗讲书,大大走红。后来又被人诬告,又说他写诗汕谤,乃去杭州做官,再回中央,最后下放到广东的惠州和琼州(海南岛)。直到宋徽宗即位,才被调回。六十六岁死在常州(因为他阴历十二月十九日出生,所以实际只活了六十苏轼是中国杰出的文学家,不论诗、词、散文,他都有超人的表现,词在他手里,完成了独立的文体,不再是乐曲歌词的附丽,并且内容解放豪放,自成大家。
苏轼虽是达者,但他的思想水准只是超级文人式的,最高境界止于《赤壁赋》,并没有思想家式的细腻与深入。又掺人佛、道及民间迷信,行为上搞求雨、炼丹,境界有低段出现。他的政治观点尤其旧派,比王安石差多了,真所谓"汝唯多学而识之,望道而未见也"了。
文天祥:《文山先生集》
文天祥(一二三六-一二八三),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江西吉安人。他二十一岁中进士,并且得了第一名。二十四岁上书请求改革政治,没有结果。因小人贾似道当道,一度免职在家。后来又做官,做到丞相,但那十足是亡国丞相,因为宋朝已经亡国在即了。但文天祥不灰心,他说:"父母有疾,虽不可为,无不用医药之理。"所以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文天祥一度被俘,逃掉后再来;又被俘,蒙古人千方百计盼他投降,答应他高官厚爵、鼓动他亲朋敦劝,但他执意不肯。他在北京牢里,被关了三年多,以正气为歌,始终不屈。最后蒙古人成全他,在鼓乐声中,把他杀在柴市,年四十六岁(实际是四十六岁)。
文天祥临刑时候,留下衣带赞,说:"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真是千秋凛然。他死后,他的敌人忽必烈说他是"真男子"!元朝进士许有壬《文丞相传序》说:"收宋三百年养士之功者,公一人耳!"中国历史上,志士仁人慷慨赴义于先,从容就死于后,没人比文天祥表现得更伟大了。
宋濂:《宋文宪集》
宋濂(一三一○~一三八一),字景濂,浙江金华人。
宋濂是苦学成功的一位学者。他家里很穷,只好向别人借书来抄,手指头都冻坏了;又跑去求学,拖着破鞋,走到深山大谷,脚趾头都冻坏了。
元朝顺帝请他做翰林院编修,他不肯干,隐居在龙门山,埋头写书。十多年后,明朝太祖聘他做江南儒学提举,并做太子老师,《明史》说:"濂傅太子先后十余年,凡一言动,皆以礼法讽劝,使归于道,至有关政教及前代兴亡事,必拱手曰:"当如是,不当如彼。皇太子每敛容嘉纳,言必称师父云。"此外宋濂又负责修《元史》。最后做到翰林学士,承旨,知制浩(替皇上写诏书),六十八岁时候退休。
不料退而不休。明大祖兴大狱,在整肃胡惟庸的事件里,扯进宋濂的长孙宋慎。于是全家被放逐到四川,走到半路,宋濂就病死了。
明朝武宗时候,追谥文宪,所以他的遗著,就叫《宋文宪集》。
宋濂是明朝初年第一大文豪,同时又是制定明朝礼乐制度的人。他被"推为开国文臣之首",最后兔死狗烹的下场,还是免不掉的。
归有光:《震川文集》
归有光(一五○七~一五七一),字熙甫,是明朝最会作文章的。曾讲学在嘉定的安亭江上,人称震川先生。他是江苏昆山人。
有科举的时代里,归有光一直考运不佳。他中举人时已三十五岁,但再考进士,就怎么也考不上,一直拖拖拉拉二十五年,才当了六十岁的老进士。
中了进士,他去做长兴知县。但他是"用古教化为治"的,审判官司,只训话,不判刑。一"每听讼,引妇女儿童案前,刺刺作吴语。断讫遣去,不具狱。"(张廷玉《明史》文苑传)上头说这样怎么成?要他照法律判,他不听,结果被拉下马,改做顺德通判,专管马政。明朝从开国以来,从来没有进士管马的,所以他倒媚倒得拉上马了。
到了六十五岁,他被大学士高拱、赵贞吉提拔,去编《世宗实录》,做了一年,就死了。
归有光是一个漂亮多情的人,他的散文写父子、写夫妇、写朋友、写生离死另别,都很动人。明朝从李梦阳、何景明提倡摹仿秦汉古文后,大家都学得歪七扭人变成了伪古文体,归有光的文章却没这种毛病。
袁宏道:《袁中郎集》
袁宏道(一五六八~一六一○),湖北公安人。《明史》说他"年十六为诸生,即结社城南,为之长。闲为诗歌古文,有声里中。举万历二十年进士。归家,下帷读书,诗文主妙悟。选吴县知县,听断敏决,公庭鲜事。与士大夫谈说诗文,以风雅自命。已而解官去。起授顺天教授,历国子助教,、部主事,谢病归。久之,起故宫。寻以清望擢吏部验封主事,改文选。寻移考功员外郎,立岁终考察群吏法……。遂为定制。迁稽勋郎中,后谢病归,数月卒。"
中国近代文坛上有三个"幽灵"虽死犹生,他们的作品常常传诵人口,并且常常被赋予新的意义。他们的名字是-袁宏道、龚定盦和苏曼殊。龚定盦的精神是反抗与奔放,苏曼殊的精神是感伤与超脱,袁宏道的精神则是静观世相、发为清新隽永的幽默文学,直触性灵深处。
袁宏道的伟大与不朽就在这里,他是中国知识分子中风华绝代的一个。他最有个性,他痛恨"依凭古人之式样,取润圣贤之余沫"的腐儒,所以他谦冲又骄做的写道:"宁今宁俗,不肯拾人一字!"这是何等决绝、何等气派!
袁宏道的哥哥宗道、弟弟中道,都有才气,时称三袁。他们都反对当时摹仿秦汉的伪古文,而提倡清新的文体。这种文体,被称为公安体。
吕留良:《吕晚村先生文集》
吕留良(一六二九~一六八三),字庄生,又名光轮,字用晦,号晚村,浙江崇德人。他是一个遗腹子,八岁就能作文章,十二岁就组织征书社。十六岁时候,明思宗殉国,明朝完了。十七岁到十九岁,他连年逃难。后来从事选文、卖文、家教维生。三十八岁时候,他避不应试,被革去秀才。后来他的排满思想日渐浓厚,以行医和编书做主要工作。四十五岁以后,他的夷夏之防的立论,愈来愈明确,他打着朱熹的旗号,宣传民族思想。他在南京开设书坊,出售自己编刻的书籍。五十二岁时候,清朝政府征聘天下隐士,他只好剃光头发穿上憎衣,力持不合作主义。再过三年,他就死了。
在他死后四十六年,发生了一场大文字狱。湖南人曾静以叛乱被捕,供词中提到他受了吕留良评选时文的影响,于是清廷追究死人,把吕留良"戮尸肖示",家属杀的杀、发做奴隶的发做奴隶,他的学生也一样待遇。这一场大文字狱闹了七个省,前后将近四十年,死人无算。当然吕留良的书也被毁被禁,如今流传下来的,只是风毛麟角了。
刘献廷:《广阳杂记》
刘献廷(一六四八-一六九五),字继庄,别号广阳子,北京人。他上了清初,在乱肚中,全力研究学术、考察山川、访问遗老忐士,生平"志在利济天下后世,造就人才,而身家非所计"。
刘献廷在史地与音韵方面,功力尤深。《清史稿》说他:
其学主经世,自象蚌、律历、音韵、险塞、财赋、军政,以逮歧黄、释老之书,无所不究习。与梁溪顾培、衡山王夫之、南昌彭士望为师友,而复往来昆山徐乾学之门。
议论不随人后、万斯同引参《明史》馆事,顾祖禹、黄仪亦引参《一统志》事。献廷谓:"诸公考古有余,实用则未也。"
亏来他到了湖南,正欲结合同志,著书立说,竟突然死去,年仅四十八岁。
刘献廷除了博学外,思想明通、气象开廓,也是清朝少见的。他死后,王源写《刘处士墓表》,说:"生死无关于天下,不足为天下士;既为天下士,不能与古人争雄长,亦不足为千古之士。若处士者,其生其死,固世运消长所关,而上下千百年中不数见之人也。"检查刘献廷的一生,正中如此。
郑燮:《郑板桥集》
郑燮(一六九三~一七六五),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他十七岁中秀才,三十岁前落拓扬州,卖画度日,"日卖百钱,以代耕稼,实救困贫,托名风雅。"四十岁中举人,四十四岁中进士。
郑燮三十岁前,有一个儿子,可是在"天荒食粥竟为常,惭对吾儿泪数行"的穷困下,营养不足儿子死了。他中进士后,做了山东潍县的"七品官耳",为了救济难民,得罪了上司,丢了差使。他在潍县作《逃荒行》、《还家行》、《思归行》等诗,表达民间疾苦,都很动人。潍县人感念他,为他立了生祠(明朝的生词多是为魏忠贤等坏蛋立的,清朝的生词就不同了)。
丢官以后,郑燮住在扬州,继续卖画,"一缣一楮,海内争藏之。"他自订润例,幽默的说:
大幅四两,小幅二两,书条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
凡送礼物食物,不如白银为妙,盖公之所赠,未必弟之所好也,若送现银,则心中喜乐,书画皆佳。礼物既属纠缠,赊欠尤恐赖帐,年老神倦,不能陪诸君子作无益语言也。
他为人的洒脱风趣,可见一斑。
全祖望:《鲒埼亭集》
全祖望(一七○五~一七五五),字谢山,一字绍衣,自署鲒埼亭长,浙江堇(右耳旁)县人。他是清朝进士,因为性格刚方,所以不容于时。他这种刚方的性格,早在十四岁时就显露出来了。他十四岁去瞻仰乡贤名宦词,看到有张杰的牌位,张杰是出卖张苍水的无耻将军,全祖望一怒就把牌位给抓下来,用锤子敲碎,丢到池子里。
全祖望终身为表扬明末志士的节烈而努力,所谓"于残明碧血,刻意表章"。用这一表章,寄托人间的正义,他访求到张苍水遗像,为顾炎武等写神道表,更服膺黄宗羲,续成黄宗羲的"宋元学案"。
刘光汉写《全祖望传》,说:
祖望虽以博学闻,然观。书具卓识,尝谓国家刑赏,非君主所得私,三代而后、人君日骄,奉"洪范"作成作福二语为圣书,而圣王兢业之心绝。又谓史臣不立节烈传,所当立传者何人!复以匡时要务,在于讲学,世道陵夷,格言不立,甚于洪水猛兽之灾,成为近儒所未发。可以看出全祖望的精神。
全祖望的著作有七校《水经注》、三笺《困学纪闻》、《汉书地理志稽疑》、《经史问答》、《句容土音》、《丙辰公车征土小录》及《鲒埼亭文集》等。他临死前已病得不能阅读,还请人代读,以便定稿。他的精神,由此可见。
袁枚:《小仓山房诗文集》
袁枚(一七一六~一七九八),字子才,号简斋,别号随园老人,浙江杭州人,他二十四岁中进士,做了几处知县,成绩不错。三十八岁就辞官养母,在江宁小仓山下筑随园,世称随园先生。随园四边没有墙,任人参观,"任人来看四时花",与人同乐。六十五岁以后,开始独游名山大川,浙江、安徽、江西、广东、广西、湖南、福建等,他都一一玩过。他在八十二岁死去,一生享尽文名、长寿和山水,无人能及。
袁枚为人,纯真性灵,放诞风流。恽敬说:"子才以巧丽宏诞之词动天下,贵游及豪富少年,乐其无检,靡然从之;其时老师宿儒与为往复,而才辨悬绝,皆为所摧败,不能出气者且数十年。"可见他气焰之高、风光之盛!他是文坛大龙头,自不消说。
因为是大龙头,他未免有相互标榜、揄扬失当之处,但他的率真,也就情见乎辞。他为亡友沈凤司扫墓,三十年如一日;别人送钱给他,请他美言,他也从不隐讳。他又喜欢收女弟子,写《红妆也爱鲁灵光》等诗;毫不在乎礼教的规定。他的人生观是"即爱诗书又好花",他不做公卿,也不做仙佛,只做一个性情中的真人而已。
汪中:《江都汪氏丛书》
汪中(一七四三-一七九四),字容甫,江苏江都人。他七岁时死了父亲;家中很穷,夜里没有被盖,"借薪而卧"。又没钱上学,乃由母亲教他读书。后来到书店做伙计,得到方便,遍读群书,最后苦学成名,尤以骈文为清朝第一人。汪中对清朝早期的大儒,佩服顾炎武、阎若璩、梅文鼎、胡渭、惠栋、戴东原,他歌颂他们。至于和他同期的,他谁也不看在眼里,几乎一一点名批判,恃才傲物,被视为狂人。
汪中在扬州安定书院时,书院山长沈祖志夸自己的诗多好多好,在满座附和之际,汪中说你为人师表,不以经世之学启迪后进,只会以写诗自命,对老百姓有什么好处?何况诗又写得不好!
汪中自述说:"中尝有志于用世,而耻为无用之学,故于古今制度沿革、民生利病之事,皆博问而切究之,以待一日之遇。下至百工小道,学一术以自托。"可见他志趣的不凡。
汪中"性情伉直,不信释老阴阳神怪之说,又不喜宋儒性命之学,朱子之外,有举其名者,必痛诋之。……且言世多淫祀,尤为惑人心、害政事,见人邀福祠祷者,辄骂不休"。他破除迷信的火气,竟一至于此!
俞正燮:《癸巳类稿》
俞正燮(一七七五~一八四○),字理初,安徽黟县人。《清史稿》说他:
性强记,经目不忘。年二十余,北走充州谒孙星衍。
时星衍为伏生建立博士,复访求左氏后裔。正燮因作《邱明子孙姓氏论》、《左山考》,星衍多据以折衷群议,由是名大起、道光元年举人。明年,阮元主会试,士相谓曰:"理初入彀矣!"后竟落第。其经策淹博,为他考官所乙,元未之见也。房考王藻尝引为恨。又说:"正燮读书,置巨册数十,分题疏记,积岁月乃排比为文,断以己意。"他的学问,就在这种好记忆的硬功夫下,"博古通令,世罕其匹"起来。
戴醇士《习苦斋笔记》有一条记俞正燮六十岁后的可爱:
年六十矣,口所谈者皆游戏语,遇于道则行无所适,东南西北无可无不可。至人家,谈数语,辄睡于客座。问古今事,诡言不知,或晚间酒后,则原原本本,无一字遗,予所识博雅者无出其右。
俞正燮除了博古通今外,思想也极开明,他主张人权女权,"颇好为妇人出脱"。他说:"再嫁者不当非之;不再嫁者,敬礼之斯可矣。"又说:"深文以罔妇人,是无耻之论也。"这种前进的言论,在礼教下的中国,真是大胆极了!
郭嵩焘:《养知书屋遗集》
郭嵩焘(一八一八~一八九一),字伯深,号筠仙,别号献臣,晚自号玉池老人,湖南湘阴人。他二十九岁中进士,后来历任中央、地方官。五十八岁时,做出使英国、法国大臣。他是深知世界大势的人,但在愚昧守旧的时代里,他竟被无识的士大夫骂为媚外。《清史稿》说:
英人马加理入滇边遇害,嵩焘疏劾岑毓英,意在朝廷自罢其职,借籍外人口也。而一时士论大哗,谓嵩焘媚外。篙焘言既不用,英使威妥玛出都,邦交几裂。嵩焘又欲以身任之,上言:"交涉之方,不外理、势。势者人与我共,可者与,不可者拒。理者所以自处。势足而理直,固不可违;势不足而别无可恃,尤恃理以折。"因条列四事以进。后来他格于小人刘锡泽的事事捣乱,乃辞官回国。但是-嵩焘虽家居,然颇关心君国。朝鲜乱作,法越衅开,皆有所论列。逮马江败(一八九四),恭亲王奕訢等去位,言路持政府益亟,嵩焘独忧之。尝言:宋以来士夫好名,致误人家国事。托攘外美名,图不次峻擢;洎事任属,变故兴,迁就仓皇,周章失措。生心害政,莫斯为甚!"是疏传于外,时议咸斥之。及庚子(一九○○)祸作,其言始大验,而嵩焘已子十七年(九年以前)卒矣。这样一位不畏人言的先知,他的遗作,自是我们最好的营养。
佚名:《诗经》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集,那时候的诗,事实上是歌谣。歌谣分随口唱的"徒歌",和随着乐器唱的"乐歌"。当时的音乐家叫乐工,他们搜集这些"徒歌"和"乐歌",编成唱本。有三百多篇,就叫《诗》或《诗三百》。后来乐谱散失了,只剩下歌词了。
到了孔子时候,他把诗给道德化了,用来做为教条。例如"卫风"(硕人)中有"巧笑情兮,美目盼兮",明明是写漂亮女人的,但孔子却硬扯在画画上面,还引而申之,硬扯在修养上面。孔子主张"思无邪",这样一规范,歌谣的本来面目就被曲解了。
自从孔子给这些歌谣定下规范后,后来的人就更变本加厉了。汉朝以后,把它用"经"给供奉住,就叫《诗经》了。从此说诗的,就提出风、雅、颂、赋、比、兴所谓"六义"来发挥,本来面目就更远了。
至于说孔子删订这部书的事,也是不确实的。因为孔子八岁的时候,吴季札就到鲁国来听乐工给他歌诗了。那时的分类名目,都已经定形了,自然不是孔子所能删订的了。
屈平等:《楚辞》
屈平(前三四○~约前二七八),字原,湖北秭归人。他是楚国人。关于他的身世,疑点很多,但他最后忧国怀君,投水而死,却成了中国人的共识。每年阴历五月五日端午节,相传就是他投水的日子,大家用龙舟竟渡来救他,用粽子来祭他,都表示对这位死难人物的怀念。
司马迁曾去屈平自杀的地方,垂泪想他,为他写下了《屈原列传》,是中国最动人的一篇传记。
屈平的作品,据王逸的《楚辞章句》,有《离骚》、《九歌》(十一篇)、《天问》、《九章调九篇》、《远游》、《卜居》、《渔父》等二十五篇,是《楚辞》的精华。《楚辞》是《诗经》以来的一种新诗体,是汉朝刘向把屈平、宋玉等作品编集后定名的。
一般说屈平的作品以怨君为主题,并不尽然。细看以后,可以发现他的主题其实是一种出世主义、一种以楚巫为基调的神仙思想。这种主题本身就含有多情善感的凄凉意味,这是他自杀的人生理论。没有这种人生理论,他自然可以"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了,自然也就不必以一死来明志了。
佚名:《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是中国最古的五言诗。它是《诗经》《楚辞》以外最突出的古诗,是奠定六朝以后五古的基础。它是源出自汉朝文人的仿"乐府",题材虽是民间的,手法却是文人的。这十九首诗,自然不是一人一时之作。
《古诗十九首》反映了乱世中的许多层面,许多感怀、伤时、思归、别怨,都是它的基调、这一基础的表现,虽然是征人思远、弃妇含愁、达人知命、游子怀乡,但它的共鸣,却是社会的丧乱。因此,《古诗十九首》的时代意义大于个人意义,从它言近旨远的轻怨薄怒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今无殊、异代同调的悲痛。
汉朝的乐府机关,主要在搜集民间诗歌,用来配乐。配出来的,就是"乐府",没配的,就是"古诗"。所以"乐府"和"古诗",只是有无配乐的分别。《古诗十九首》当年也有它的音乐性,朱乾《乐府正义》就说明"古诗十九首,古乐府也"。后代人面对这一问题。有时简直难以划分,其实也无须划分。《古诗十九首》自然是古代诗乐的精华。萧统《昭明文选》把它收入,当时就是从众多古"诗乐府中精选的,它们的优美动人,早就被有识之士看到了。
曹操:《曹操集》
曹操(一五五~二二○),字孟德,安徽亳县人。他出身于官宦之家,"少机警,有权术,任侠放荡,不治行业。"这表示他是一个性情中人,性情中的流氓。他从流氓混迹而成英雄人物,自是他过人之处。
当汉朝黄中之乱的时候,曹操加入讨伐,壮大了自己的势力。四十岁以后,他把汉献帝迎接到河南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击败吕布、袁绍、袁术等敌手,成为中国北方的强人。
汉朝未年,在未央宫里王孙残的时代,政权早就风雨飘摇了,它的命脉能够延续三十年,实在是曹操之力。曹操这种英雄,在安定中原几平海内之余,忍不住自己说:"设使国家无有孤(假若国家没有我),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复查历史,当时若没有这种人,哪里是三国鼎立,早已是三十国鼎立了。所以这种自许,不是吹牛,而是有自知之明的持平之论。
曹操的抱负是是"外定武功,内兴文学","以相王之尊,雅爱词章。"他在文学上,也是有成就的作者,现存二十多首乐府歌辞,苍凉悲壮,气概万千,都是他的杰作。
蔡琰:《悲愤诗》
蔡琰(约一七七~?),字文姬,又字昭姬,河南杞县人。她是蔡邕的第二个女儿,"博学有才辨,又妙于音律。"在才具上,很像她父亲。
蔡琰嫁给卫仲道,没有小孩,丈夫死后,就回娘家守寡。天下大乱,她被胡骑抢走,流落南匈奴十二年,做匈奴左贤王妻子,生了两个儿子。后来曹操当政,曹操怜念老朋友蔡邕惨死,又没有子嗣,女儿也流落异域,乃遣使者用金币把蔡琰赎回,嫁给董祀。
后来董祀做官犯法,判了死罪,蔡琰亲自向曹操求情。当时满朝公卿在座,曹操说:"蔡伯喈女在外,今为诸君见之。"蔡琰进来后,"蓬首徒行,叩头请罪,音辞清辩,旨甚酸哀,众皆为改容。"曹操同意开脱董祀,并送蔡琰"头巾履袜",顺便问她家藏的蔡邕书稿还在不在,蔡琰说都散失了,她还背出一些。曹操想根据蔡琰的背诵,派十个人去记录下来,蔡琰说:"男女之别,礼不亲授,乞给纸笔,真(书)草(书)唯命。"就这样的,蔡琰自行默写,保留了许多文献。
蔡琰感伤乱离,写悲愤诗五百四十字等,是中国苦难文学中最动人的。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