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流河
作者:齐邦媛
- 前言
- 楔子
- 第1节 生命之初
- 第2节 铁岭齐家
- 第3节 牧草中的哭声
- 第4节 辞乡
- 第5节 渡不过的巨流河
- 第6节 九一八事变
- 第7节 城门楼上的头颅
- 第8节 撒石灰的童年
- 第9节 母亲和她的乡亲
- 第10节 流亡的大家庭
- 第11节 张大非,家破人亡的故事
- 第1节 战云密布
- 第2节 七七事变
- 第3节 从南京逃到汉口
- 第4节 国破家亡
- 第5节 南京大屠杀
- 第6节 从汉口逃到湘乡
- 第7节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 第8节 周南女中
- 第9节 从湘乡逃到桂林
- 第10节 从桂林到怀远
- 第11节 九弯十八拐入川
- 第1节 南开中学张伯苓校长
- 第2节 忆恩师
- 第3节 十八张床的闺房
- 第4节 李弥将军的战马
- 第5节 童子军日行一善的梦
- 第6节 炸弹下的文艺青年
- 第7节 《时与潮》杂志与辩论赛
- 第8节 大轰炸
- 第9节 千人大合唱
- 第10节 永别母校
- 第11节 大学联考
- 第12节 来自云端的信
- 第1节 溯江
- 第2节 白塔街女生宿舍
- 第3节 哲学系新生
- 第4节 浅蓝的航空信
- 第5节 大成殿上——初见朱光潜老师
- 第6节 外文系的天空
- 第7节 朱光潜先生的英诗课
- 第8节 眉山的明月夜
- 第9节 战火逼近时——初读济慈
- 第10节 雷、马、屏、峨
- 第11节 前进的读书会
- 第12节 三江汇流之处
- 第13节 张大飞殉国
- 第14节 战争结束
- 第1节 战后新局——失落的开始
- 第2节 再遇名师
- 第3节 奏错了的乐曲
- 第4节 学潮
- 第5节 最后的乐山
- 第6节 林中鸟鸣天籁
- 第7节 告别世外桃源
- 第8节 上海,我照的另一面镜子
- 第9节 再读《启示录》
- 第10节 北平, “临时”的家
- 第11节 珞珈山——一九四六
- 第12节 落伍与“前进”的文学
- 第13节 六一惨案
- 第14节 大学毕业,前途茫茫
- 第15节 渡海
- 第1节 台北印象
- 第2节 新天新地——友情
- 第3节 哺育着——戈福江先生
- 第4节 姻缘
- 第5节 一九四八,接船的日子
- 第6节 青春作伴还不了乡
- 第7节 台中,冒烟火车的年代
- 第8节 永恒漂流的父亲
- 第9节 洒在台湾的汗与泪
- 第10节 同甘共苦的铁路人
- 第11节 听不到的涛声
- 第1节 台中一中
- 第2节 文化交流之始
- 第3节 我有一个梦
- 第4节 北沟的故宫博物院
- 第5节 教学领域的拓展
- 第6节 树林中的圣玛丽
- 第7节 开花的城
- 第8节 筑梦成真
- 第1节 进军世界文坛——英译《中国现代文学选集》
- 第2节 文学播种——国文教科书改革
- 第3节 红叶阶前——忆钱穆先生
- 第4节 编纂文学与和文化丛书
- 第5节 变树的启示
- 第1节 外文系今昔
- 第2节 重温二十岁的梦
- 第3节 维多利亚时期
- 第4节 “高级英文”课和革命感情
- 第1节 寻求台湾文学的定位
- 第2节 台湾文学登上国际会议舞台
- 第3节 两岸文学初次相逢的冲击
- 第4节 两岸三地文学再相逢
- 第5节 柏林的苦兔儿(Kultur)
- 第6节 译介台湾文学的桥梁——中华民国笔会
- 第7节 台湾的“我们”
- 第8节 接任笔会主编
- 第9节 意外的惊喜——台湾现代华语文学”英译计划
- 第10节 雾渐渐散去的时候
- 第11节 鼓吹设立国家文学馆
- 第1节 母亲的安息
- 第2节 飞来横祸——诗与疼痛
- 第3节 哑口海中的父亲
- 第4节 齐世英先生访谈录
- 第5节 为诀别而重逢
- 第6节 铁石芍药的故乡
- 第7节 一九四三春风远
- 第8节 英雄的墓碑
- 第9节 灵魂的停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