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乱起
作者:树藤上毛毛虫 更新:2022-09-04 05:19
除了申公豹这件事情,近几日朝堂上还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囚禁西伯侯带来得后遗症。
首先是西周国的臣子不远千里而来询问,是姬昌的大公子伯邑考带的队,想替父赎罪。
但是纣王没同意,而且还把伯邑考给抓了,他这么一弄,那些跟着伯邑考来朝见的西周国大臣,在朝堂上激烈的抨击,说纣王不公。
纣王一怒不但把伯邑考给抓了,把随行的的大臣也全给下了大牢。
纣王这么一弄,引的朝堂一片哗然,不管是佞臣还是忠臣都懵了。
因为囚禁了西伯侯还能以辱骂君王为由,但是对于伯邑考这些来替西伯侯请罪的臣子,如果都以有罪论处的话那就太荒唐了。
毕竟如今还不是后世那个皇帝专制制度达到的极致的清朝,现在的君王还不具有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还不需要理由的权力。
虽然大商的天下行的是奴隶制,但是那是对于奴隶而言的,他们这些上层贵族,虽然在地位上比不如商王,但是大致是差不多的,商王若是要处理他们,必须得拿出真实的罪行,不然不但各诸侯国不会服,就是大商朝堂上自己的臣子也不会服气。
因为一旦无所作为,就相当于默认了商王具备这样不需要理由就可以随意处死大臣的权力,这样就相当于把自己的命交给了别人,谁也不会愿意。
而历史上之所以弄到最后,商国自己的臣子也反纣王,就是因为纣王如此胡来,不但随意诛杀其他诸侯国的臣子,就是连他的臣子也随意诛杀,不讲任何理由,只凭自己好恶。
如果纣王只是对其他诸侯国的人动手,那么与商国的统治者无关,因为纣王搜刮的越狠,他们越得利,因为天下的资源很多,纣王一个人是享受不完的,那些享受不完的最后自然也就到了他们这些人的手里。
所以他们尽管不赞成纣王随意诛杀天下的诸侯,但是也只是反对,见纣王执意如此,他们也不好再说什么,毕竟他们自己也是受益者,而且他们商国也有实力不怕天下的诸侯国。
只要他们商国的军队依旧是天下第一,那么就没有关系,谁造反打谁就是。
因为他们商国的利益始终是一致的,但是现在纣王做的是毁坏商国根基的事情。
首先他封申公豹为国师,打破了商国上层的结构,搞得君臣离心,商国各方再难如臂指挥,而是各怀鬼心,然后他又囚禁西伯侯与其子,搞得商国之外敌人林立。
因为西伯侯活了九十余岁,统治西周国也快七十年了,因为数十年如一日的励精图治,西周国早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偏居西北的小国,而是在天下都颇有影响力的大国,因为之前的几十年里,西周伯经常在天下游历,所以与很多诸侯都有交情,随着他年龄的增长,这交情自然而然就变成了威望。
古代因为医疗条件不好,人普遍活不长,所以对年纪大的老人天然就会产生尊敬的情感,因为当时人普遍认为这是一种祥瑞,是上天对自己治理国家的肯定。
而现在西伯侯不但活到九十,而且还是天下第二大国的首领,这下地位与上天有机的结合到了一起。ŴŴŴ.BiquKa.coM
所以当今天下,各诸侯国的首领除了纣王,第二服的人也就是西伯侯了。
所以当纣王把西周伯抓了之后,一时间人人自危,觉得纣王连西伯侯这么贤明的人都能抓,那么他们这些经常犯错的人呢。
如果纣王没有得罪商国内部的贵族,那么西伯侯抓了也就抓了,大商根本就不怕。
虽说西周国是仅次于大商的第二大国,但是与天下第一的大商比起来,他们还是差的太远了,就算他们联合起来,也不一定就能打赢大商。
这不仅是人数上的优势,更是科技上的碾压,与大商、与朝歌相比,其余诸国还处在原始部落时期,而朝歌已经进入了文明社会。
但是纣王完美的打破了这个优势,他站在了天下的对立面,他不失败,谁会失败。
申公豹的初心不能说不好,但是他低估了这个时代的局限性,他的思想太过超前,超前了八百年,因为按照历史发展,要到八百年后的秦朝,才会产生大一统的中央集权思想。
而历史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上没有最好的东西,只有最适合的东西。
对后世人来说极其先进的制度,在现在的环境下就是不合时宜的糟粕,对时局不但没有任何作用,还会让他变的更糟,就如同不能与古人谈人人平等一样。
就这样,大商的朝堂变成了一锅粥,什么样的人都往里扔,虽然已经烂成了糊,但是好在在妲己与申公豹这两个修行者的镇压下,暂时还没有出现什么大事,但是在纣王的持续统治下,那一天不会太遥远了。
………………
大概是两个月后的某天。
当天纣王下了一道旨意,给关押在牢房的西伯侯送了一盘糕点,之后也不知道怎么的,纣王便大笑着把西伯侯给放了,让他回了西周。
尽管比干、黄飞虎一行大臣接连劝阻,都没有用,纣王一意孤行的放了西伯侯。
也就是当天晚上,姜子牙再次走上了观星台,迎着冷风,望着西北角那愈加明亮的星辰,姜子牙变的沉默了。
因为他已经在浩如烟海的史书中找到了相应的记载,那是一块几尽腐烂的竹简。
竹简上记载的上一次出现这副景象时间还是在四百年前,商汤灭夏桀之时,也就是说这星象主变革,大商的天下将会倾覆,将会被西方的某一国家取代。
经过这几个月的考察,姜子牙也大致弄清楚了现如今的大商朝堂。
朝堂上的大臣各自为政,为了私利各自攻伐,毫无道义可言,商王也是昏庸残暴,喜怒无常,再加上宫城之内有妖物作祟。
在他看来,这大商的天下几乎已没有解救的可能。
但是他的理想还得继续,所以他准备辞官西去,寻找那天命之人。
首先是西周国的臣子不远千里而来询问,是姬昌的大公子伯邑考带的队,想替父赎罪。
但是纣王没同意,而且还把伯邑考给抓了,他这么一弄,那些跟着伯邑考来朝见的西周国大臣,在朝堂上激烈的抨击,说纣王不公。
纣王一怒不但把伯邑考给抓了,把随行的的大臣也全给下了大牢。
纣王这么一弄,引的朝堂一片哗然,不管是佞臣还是忠臣都懵了。
因为囚禁了西伯侯还能以辱骂君王为由,但是对于伯邑考这些来替西伯侯请罪的臣子,如果都以有罪论处的话那就太荒唐了。
毕竟如今还不是后世那个皇帝专制制度达到的极致的清朝,现在的君王还不具有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还不需要理由的权力。
虽然大商的天下行的是奴隶制,但是那是对于奴隶而言的,他们这些上层贵族,虽然在地位上比不如商王,但是大致是差不多的,商王若是要处理他们,必须得拿出真实的罪行,不然不但各诸侯国不会服,就是大商朝堂上自己的臣子也不会服气。
因为一旦无所作为,就相当于默认了商王具备这样不需要理由就可以随意处死大臣的权力,这样就相当于把自己的命交给了别人,谁也不会愿意。
而历史上之所以弄到最后,商国自己的臣子也反纣王,就是因为纣王如此胡来,不但随意诛杀其他诸侯国的臣子,就是连他的臣子也随意诛杀,不讲任何理由,只凭自己好恶。
如果纣王只是对其他诸侯国的人动手,那么与商国的统治者无关,因为纣王搜刮的越狠,他们越得利,因为天下的资源很多,纣王一个人是享受不完的,那些享受不完的最后自然也就到了他们这些人的手里。
所以他们尽管不赞成纣王随意诛杀天下的诸侯,但是也只是反对,见纣王执意如此,他们也不好再说什么,毕竟他们自己也是受益者,而且他们商国也有实力不怕天下的诸侯国。
只要他们商国的军队依旧是天下第一,那么就没有关系,谁造反打谁就是。
因为他们商国的利益始终是一致的,但是现在纣王做的是毁坏商国根基的事情。
首先他封申公豹为国师,打破了商国上层的结构,搞得君臣离心,商国各方再难如臂指挥,而是各怀鬼心,然后他又囚禁西伯侯与其子,搞得商国之外敌人林立。
因为西伯侯活了九十余岁,统治西周国也快七十年了,因为数十年如一日的励精图治,西周国早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偏居西北的小国,而是在天下都颇有影响力的大国,因为之前的几十年里,西周伯经常在天下游历,所以与很多诸侯都有交情,随着他年龄的增长,这交情自然而然就变成了威望。
古代因为医疗条件不好,人普遍活不长,所以对年纪大的老人天然就会产生尊敬的情感,因为当时人普遍认为这是一种祥瑞,是上天对自己治理国家的肯定。
而现在西伯侯不但活到九十,而且还是天下第二大国的首领,这下地位与上天有机的结合到了一起。ŴŴŴ.BiquKa.coM
所以当今天下,各诸侯国的首领除了纣王,第二服的人也就是西伯侯了。
所以当纣王把西周伯抓了之后,一时间人人自危,觉得纣王连西伯侯这么贤明的人都能抓,那么他们这些经常犯错的人呢。
如果纣王没有得罪商国内部的贵族,那么西伯侯抓了也就抓了,大商根本就不怕。
虽说西周国是仅次于大商的第二大国,但是与天下第一的大商比起来,他们还是差的太远了,就算他们联合起来,也不一定就能打赢大商。
这不仅是人数上的优势,更是科技上的碾压,与大商、与朝歌相比,其余诸国还处在原始部落时期,而朝歌已经进入了文明社会。
但是纣王完美的打破了这个优势,他站在了天下的对立面,他不失败,谁会失败。
申公豹的初心不能说不好,但是他低估了这个时代的局限性,他的思想太过超前,超前了八百年,因为按照历史发展,要到八百年后的秦朝,才会产生大一统的中央集权思想。
而历史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上没有最好的东西,只有最适合的东西。
对后世人来说极其先进的制度,在现在的环境下就是不合时宜的糟粕,对时局不但没有任何作用,还会让他变的更糟,就如同不能与古人谈人人平等一样。
就这样,大商的朝堂变成了一锅粥,什么样的人都往里扔,虽然已经烂成了糊,但是好在在妲己与申公豹这两个修行者的镇压下,暂时还没有出现什么大事,但是在纣王的持续统治下,那一天不会太遥远了。
………………
大概是两个月后的某天。
当天纣王下了一道旨意,给关押在牢房的西伯侯送了一盘糕点,之后也不知道怎么的,纣王便大笑着把西伯侯给放了,让他回了西周。
尽管比干、黄飞虎一行大臣接连劝阻,都没有用,纣王一意孤行的放了西伯侯。
也就是当天晚上,姜子牙再次走上了观星台,迎着冷风,望着西北角那愈加明亮的星辰,姜子牙变的沉默了。
因为他已经在浩如烟海的史书中找到了相应的记载,那是一块几尽腐烂的竹简。
竹简上记载的上一次出现这副景象时间还是在四百年前,商汤灭夏桀之时,也就是说这星象主变革,大商的天下将会倾覆,将会被西方的某一国家取代。
经过这几个月的考察,姜子牙也大致弄清楚了现如今的大商朝堂。
朝堂上的大臣各自为政,为了私利各自攻伐,毫无道义可言,商王也是昏庸残暴,喜怒无常,再加上宫城之内有妖物作祟。
在他看来,这大商的天下几乎已没有解救的可能。
但是他的理想还得继续,所以他准备辞官西去,寻找那天命之人。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