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谁是天命所归?
作者:明镜要高悬 更新:2022-11-09 11:49
盛庸原本正和瞿能在一起,他们两人关系不错,相互知道对方有点本事,都很敬重对方。
此时看着诸多中层军将众星拱月般围在李景隆身边,盛庸眼珠也盘转起来。
盛庸和瞿能一样,燕王起兵之前,皆是都指挥使,瞿能干了十六年,盛庸也差不多干了十年。
两人就在这位置上不能动,因为他们不是勋贵之后。
所以在大明朝,像他们这样能干到都指挥使(其实还仗着父荫)已经算是顶天,能署个都督佥事,更是朝廷的恩赐。
再想更近一步,要么立下泼天的大功,要么跟对老板。
现在老板李景隆就在眼前。
那些中层军将大概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拼命的围着李景隆献殷勤,讨好他,大伙都指望将来李景隆报功的时候,能添上自己的大名。
盛庸其实也很想这么干,但实在拉不下脸。
尤其瞿能和平安还在边上的时候。
此时他不着痕迹的把马往李景隆那边移了移,距离李景隆更近了点,但前面人实在太多,他也挤不进去,想了想后,只能又回来点,低头小声问身后的瞿能:“瞿将军怎么看,马上要看到北平城了。”
瞿能好像心事重重的样子,第一遍都没听清楚,等盛庸奇怪的问第二遍,他才抬头:“啊。”
瞿能听明白盛庸的话,左右看看,便道:“北平城守军有限,燕王又把精锐带走,如果咱们不犯错,必然能破城。”
“我也是这么想的。”盛庸点头赞同,但是,他深深的看向瞿能,两人同时又看向李景隆,估计心中这会都在大骂,可让李景隆这SB指挥,那就不好说了。
当然他们未必会骂SB这两個字,但估计就差不多意思。
十月五日,南军五十万大军来到北平城下,立马把北平城围了个水泄不通,各军大营连绵几十里,各卫军旗铺天盖地,好不壮观。
李景隆信心十足,也不着急,当天还以筑营为由,休整了一天,到第二天一大早,慢悠悠吃过早饭后,才准备下令攻城。
现场诸将俱是脸色大变,攻啥城呢?攻啥城呢?云梯呢?布袋呢?火炮还在从真定运过来的路上呢。
郭英当场就提出异议。
他说北平是元大都,原本城高墙厚,后来徐大将军(徐达)驻守这里,为了防止元人反扑,又进行了改进,徐达废弃了元大都北城墙,在南面另筑新城墙。
经过改造的北平城整体虽然比大都时期的面积要小,但城墙的防御力却大大增加。
城外的护城河更是挖到最浅2.8米,最深的地方甚至达到50多米(不知真假),连接多条河流(包括城外的玉河)。
另外,除了城墙加固、护城河加深以外,北平城内部的瓮城也进行了改进。
郭英说要立马去四周砍伐准备攻城器具,再准备填坑的物具,同时可以等真定城的火炮过来。
李景隆当时听的脸色通红,又羞又怒,但又不好发作。
他憋了几息之后,终于阴沉着脸道:“郭老将军说的正合本帅之意,此事就交给老将军负责,三天之内,要造出云梯一千架,有没有问题?”
他也不说军法伺侯,只问有没有问题。
郭英也知道他故意为难,但没有犹豫:“老夫领命。”
平安一看这家伙不靠谱,连怎么攻城都不知道,赶紧道:“曹国公,俺想带着精锐骑兵四处游荡,一来防止燕逆回军,二来伺机接应。”
李景隆早把平安记在小本子上,上次就一口一个曹国公,不尊重领导。
他马上沉下脸来:“平将军为国效忠,请战心切,本帅能体谅,但本帅自有安排。”
“陈晖。”
“末将在。”陈晖喜气洋洋的道。
这几天他和陶铭围在李景隆身边,你一句我一句,捧的李大帅很爽,他就知道会有好处,现在终于不用去攻城了。
“陈晖领一万五千精骑,游弋四周,严防燕逆。”
“末将得令。”陈晖兴冲冲的抬头看了眼平安,平安那大脸都气的通红。
----
攻城大战一触即发,此时城头的世子朱高炽正颤颤微微的看着城下无边无际的兵马和大营。
老将顾成、丘福、张信、陈志、唐云、郭资、墨麟等北平文武官员都在,金忠、袁珙和姚广孝也站在世子身后。
大伙这会都没什么声音,因为城下太过震撼,几十万大军,像蚂蚁一样,把北平城团团包围,这么多兵马加上搭建的营帐,真的叫无边无际,一眼看不到头。
南军兵马太多,实在是震撼到所有人。
但就在这时,有个声音响了起来。
“李景隆治军无力,上下不同心,南军又不适合北方天气,只要咱们坚持,南军必败。”
众人回头,却是姚广孝这个不带兵的人。
当下四周马上响起一片声音,顾成说李景隆刚愎自用,没有威信,唐云说南军来自各卫所,编制混乱不堪,统领无方,丘福嚷着南军弱瘦,不堪战,大伙一顿把南军贬。
世子听完立马感觉精神都好了很多,信心大涨。
这或许就是最早的自我催眠吧,反正大伙说完之后,都觉的城下五十万大军不值一提,所有人信心都上来了。
武将们很快各自散开,准备到自己负责的地方防守,文官们有的赶紧下城头回家,有的则还在四下观望。
世子忧心忡忡的回到塔楼后面,姚广孝三人跟了上来。
见四周无其他人,姚广孝双手合什:“阿弥陀佛。”
世子茫然看向他:“道衍大师,俺们真能守的住吗?”
“大王与殿下,乃天命所归,将来俱是九五至尊的真龙天子,小小的困难,岂能难住殿下。”
世子听到天命所归,九五至尊几个字,差点眼都绿了。
他瞪着眼睛,胖胖的脸上,越来越红,很快喘气变的更重。
“可是,俺在父王眼里,还是不如高煦。”世子叹道,父王带高煦出战,留俺在城里,这要城破,俺就完蛋了。
“世子要反过来想。”金忠这时道:“这次是大王对你的考验,只要守住北平,就是最大的功劳,高阳郡王无论在外面打多少胜仗,皆不如守城之功啊。”
北平诸将的家属都在城中,北平城破,燕军肯定要完蛋,所以金忠说,守住北平,功劳最大。
三人对着朱高炽一番劝说和鼓励。
朱高炽慢慢开始相信自己,他眼神越发的有神,表情也变的狰狞起来。
无论如何,俺都要替父王,守住北平城,因为俺是天命所归。
-----
“我们走。”朱高煦看了眼身后的刘家口,带着周虎,宋猛两人,一人双骑,共六匹马,飞驰而去。
此时正是十月初,李景隆大军还没到北平城下。
燕王朱棣决定从长城刘家口处破关而出,进发大宁。
但南军几十人守在刘家口,就是为了用警视作用。
如果正面强攻,南军立马可以燃烟提醒松亭关的大部队。
昨晚燕王让郑亨带领一百多人,连夜摸黑从刘家口后面的山上翻过去,一举打破刘家口,还未让南军发出燃烟。
朱高煦后来听说,郑亨带人冲进去时,正有南军想点火,郑亨当时就大叫:“点火全砍,想活的别动。”
当时燕军都在大叫,谁点火,全部砍头。
马上有南军自己人扑倒点火的人,这才没让燃烟起来。
燕军占了刘家口后,朱高煦便带着周虎和宋猛,三人六骑率先出发,前往青龙河。
在他们三人身后的三匹马上,载着一千五百两白银和少许食物与水。
“殿下,不是说六十万两?”周虎一边跑,一边看身后的马,这才多少?
“虎子你傻?”宋猛骂道:“六十万两咱们三人怎么带?”
周虎脸涨的微红,用手扰扰头:“就这么点钱,朵颜三卫会不会当场翻脸。”
宋猛笑道:“怎么了,你害怕了?”
“老子怕个毛,老子是怕殿下犯险。”周虎大怒,那次打仗,不是老子冲最前面,你特么就拿个弓箭躲在后面,射啊射的,臭不要脸。
“殿下去哪,老子就敢跟去哪,你怕个毛。”宋猛大声道。
两人一口一个老子,朱高煦不由白了他们一眼:“别吵,省点力气,蒙古人要翻脸,咱们还得杀出来。”
朱高煦在他们眼中很有威信。
刚开始就不说了,还是被朱高煦打服的,接着跟朱高煦后,两人参与了多次大战,每次朱高煦的决定,都让人信服,周虎和宋猛看着朱高煦打仗越来越有章法,现在很敬重朱高煦,当下立马不敢哼声。
三人从刘家口到桃林口,这边原本有守军,因为大宁的兵马驻守到松亭关,刘家口有了兵马,所以这边守军也撤了。
一路越过长城,进入三岔口,原本的守军同样也撤了。
这刘家口,桃林口,三岔口就是负责看守这断长城的要点,现在基本成空,道路西侧是漆河,只要沿着漆河往前,就能与青龙河汇合。
三人走走停停,保持马力,还要等燕王大军通过,前往大宁。
所以到第二天才正式进入朵颜三卫的地盘。
此时看着诸多中层军将众星拱月般围在李景隆身边,盛庸眼珠也盘转起来。
盛庸和瞿能一样,燕王起兵之前,皆是都指挥使,瞿能干了十六年,盛庸也差不多干了十年。
两人就在这位置上不能动,因为他们不是勋贵之后。
所以在大明朝,像他们这样能干到都指挥使(其实还仗着父荫)已经算是顶天,能署个都督佥事,更是朝廷的恩赐。
再想更近一步,要么立下泼天的大功,要么跟对老板。
现在老板李景隆就在眼前。
那些中层军将大概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拼命的围着李景隆献殷勤,讨好他,大伙都指望将来李景隆报功的时候,能添上自己的大名。
盛庸其实也很想这么干,但实在拉不下脸。
尤其瞿能和平安还在边上的时候。
此时他不着痕迹的把马往李景隆那边移了移,距离李景隆更近了点,但前面人实在太多,他也挤不进去,想了想后,只能又回来点,低头小声问身后的瞿能:“瞿将军怎么看,马上要看到北平城了。”
瞿能好像心事重重的样子,第一遍都没听清楚,等盛庸奇怪的问第二遍,他才抬头:“啊。”
瞿能听明白盛庸的话,左右看看,便道:“北平城守军有限,燕王又把精锐带走,如果咱们不犯错,必然能破城。”
“我也是这么想的。”盛庸点头赞同,但是,他深深的看向瞿能,两人同时又看向李景隆,估计心中这会都在大骂,可让李景隆这SB指挥,那就不好说了。
当然他们未必会骂SB这两個字,但估计就差不多意思。
十月五日,南军五十万大军来到北平城下,立马把北平城围了个水泄不通,各军大营连绵几十里,各卫军旗铺天盖地,好不壮观。
李景隆信心十足,也不着急,当天还以筑营为由,休整了一天,到第二天一大早,慢悠悠吃过早饭后,才准备下令攻城。
现场诸将俱是脸色大变,攻啥城呢?攻啥城呢?云梯呢?布袋呢?火炮还在从真定运过来的路上呢。
郭英当场就提出异议。
他说北平是元大都,原本城高墙厚,后来徐大将军(徐达)驻守这里,为了防止元人反扑,又进行了改进,徐达废弃了元大都北城墙,在南面另筑新城墙。
经过改造的北平城整体虽然比大都时期的面积要小,但城墙的防御力却大大增加。
城外的护城河更是挖到最浅2.8米,最深的地方甚至达到50多米(不知真假),连接多条河流(包括城外的玉河)。
另外,除了城墙加固、护城河加深以外,北平城内部的瓮城也进行了改进。
郭英说要立马去四周砍伐准备攻城器具,再准备填坑的物具,同时可以等真定城的火炮过来。
李景隆当时听的脸色通红,又羞又怒,但又不好发作。
他憋了几息之后,终于阴沉着脸道:“郭老将军说的正合本帅之意,此事就交给老将军负责,三天之内,要造出云梯一千架,有没有问题?”
他也不说军法伺侯,只问有没有问题。
郭英也知道他故意为难,但没有犹豫:“老夫领命。”
平安一看这家伙不靠谱,连怎么攻城都不知道,赶紧道:“曹国公,俺想带着精锐骑兵四处游荡,一来防止燕逆回军,二来伺机接应。”
李景隆早把平安记在小本子上,上次就一口一个曹国公,不尊重领导。
他马上沉下脸来:“平将军为国效忠,请战心切,本帅能体谅,但本帅自有安排。”
“陈晖。”
“末将在。”陈晖喜气洋洋的道。
这几天他和陶铭围在李景隆身边,你一句我一句,捧的李大帅很爽,他就知道会有好处,现在终于不用去攻城了。
“陈晖领一万五千精骑,游弋四周,严防燕逆。”
“末将得令。”陈晖兴冲冲的抬头看了眼平安,平安那大脸都气的通红。
----
攻城大战一触即发,此时城头的世子朱高炽正颤颤微微的看着城下无边无际的兵马和大营。
老将顾成、丘福、张信、陈志、唐云、郭资、墨麟等北平文武官员都在,金忠、袁珙和姚广孝也站在世子身后。
大伙这会都没什么声音,因为城下太过震撼,几十万大军,像蚂蚁一样,把北平城团团包围,这么多兵马加上搭建的营帐,真的叫无边无际,一眼看不到头。
南军兵马太多,实在是震撼到所有人。
但就在这时,有个声音响了起来。
“李景隆治军无力,上下不同心,南军又不适合北方天气,只要咱们坚持,南军必败。”
众人回头,却是姚广孝这个不带兵的人。
当下四周马上响起一片声音,顾成说李景隆刚愎自用,没有威信,唐云说南军来自各卫所,编制混乱不堪,统领无方,丘福嚷着南军弱瘦,不堪战,大伙一顿把南军贬。
世子听完立马感觉精神都好了很多,信心大涨。
这或许就是最早的自我催眠吧,反正大伙说完之后,都觉的城下五十万大军不值一提,所有人信心都上来了。
武将们很快各自散开,准备到自己负责的地方防守,文官们有的赶紧下城头回家,有的则还在四下观望。
世子忧心忡忡的回到塔楼后面,姚广孝三人跟了上来。
见四周无其他人,姚广孝双手合什:“阿弥陀佛。”
世子茫然看向他:“道衍大师,俺们真能守的住吗?”
“大王与殿下,乃天命所归,将来俱是九五至尊的真龙天子,小小的困难,岂能难住殿下。”
世子听到天命所归,九五至尊几个字,差点眼都绿了。
他瞪着眼睛,胖胖的脸上,越来越红,很快喘气变的更重。
“可是,俺在父王眼里,还是不如高煦。”世子叹道,父王带高煦出战,留俺在城里,这要城破,俺就完蛋了。
“世子要反过来想。”金忠这时道:“这次是大王对你的考验,只要守住北平,就是最大的功劳,高阳郡王无论在外面打多少胜仗,皆不如守城之功啊。”
北平诸将的家属都在城中,北平城破,燕军肯定要完蛋,所以金忠说,守住北平,功劳最大。
三人对着朱高炽一番劝说和鼓励。
朱高炽慢慢开始相信自己,他眼神越发的有神,表情也变的狰狞起来。
无论如何,俺都要替父王,守住北平城,因为俺是天命所归。
-----
“我们走。”朱高煦看了眼身后的刘家口,带着周虎,宋猛两人,一人双骑,共六匹马,飞驰而去。
此时正是十月初,李景隆大军还没到北平城下。
燕王朱棣决定从长城刘家口处破关而出,进发大宁。
但南军几十人守在刘家口,就是为了用警视作用。
如果正面强攻,南军立马可以燃烟提醒松亭关的大部队。
昨晚燕王让郑亨带领一百多人,连夜摸黑从刘家口后面的山上翻过去,一举打破刘家口,还未让南军发出燃烟。
朱高煦后来听说,郑亨带人冲进去时,正有南军想点火,郑亨当时就大叫:“点火全砍,想活的别动。”
当时燕军都在大叫,谁点火,全部砍头。
马上有南军自己人扑倒点火的人,这才没让燃烟起来。
燕军占了刘家口后,朱高煦便带着周虎和宋猛,三人六骑率先出发,前往青龙河。
在他们三人身后的三匹马上,载着一千五百两白银和少许食物与水。
“殿下,不是说六十万两?”周虎一边跑,一边看身后的马,这才多少?
“虎子你傻?”宋猛骂道:“六十万两咱们三人怎么带?”
周虎脸涨的微红,用手扰扰头:“就这么点钱,朵颜三卫会不会当场翻脸。”
宋猛笑道:“怎么了,你害怕了?”
“老子怕个毛,老子是怕殿下犯险。”周虎大怒,那次打仗,不是老子冲最前面,你特么就拿个弓箭躲在后面,射啊射的,臭不要脸。
“殿下去哪,老子就敢跟去哪,你怕个毛。”宋猛大声道。
两人一口一个老子,朱高煦不由白了他们一眼:“别吵,省点力气,蒙古人要翻脸,咱们还得杀出来。”
朱高煦在他们眼中很有威信。
刚开始就不说了,还是被朱高煦打服的,接着跟朱高煦后,两人参与了多次大战,每次朱高煦的决定,都让人信服,周虎和宋猛看着朱高煦打仗越来越有章法,现在很敬重朱高煦,当下立马不敢哼声。
三人从刘家口到桃林口,这边原本有守军,因为大宁的兵马驻守到松亭关,刘家口有了兵马,所以这边守军也撤了。
一路越过长城,进入三岔口,原本的守军同样也撤了。
这刘家口,桃林口,三岔口就是负责看守这断长城的要点,现在基本成空,道路西侧是漆河,只要沿着漆河往前,就能与青龙河汇合。
三人走走停停,保持马力,还要等燕王大军通过,前往大宁。
所以到第二天才正式进入朵颜三卫的地盘。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