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弑兄罪名
作者:孤独的小明    更新:2022-09-02 15:17
  李琳颖高高在上地睨着他们,“起来吧。”
  赵老这才颤巍巍地站起来。
  “说吧,何事?”
  闻言,赵老勉强定了定心神,“我乃是秦国先皇的柔妃的兄长,更是被先皇赐为国姓。”
  说起此事时,赵老面上傲意显露无疑。
  李琳颖轻笑了一声,先皇?
  一代君王一代朝臣,先皇有什么用?
  赵老曾经亦在朝堂上混迹,自然听得出李琳颖笑声中的嘲讽。
  赵老顿时涨红了脸,羞恼又无奈。
  李琳颖冷冷地睨着赵老三人,“长话短说。”
  赵老的脸色几经变幻,想到如今家族的境况,随意一个能上朝会的臣子,都能不将他们放在眼里。
  更何况……
  赵老咬着牙,家中的不俏子孙与人赌博,欠下大理寺卿巨额债款。
  郭天伊可不是什么好相与之人,若是彼时他们家拿不出钱来……
  “陛下可知,先太子病逝一事?”
  李琳颖睨着赵老,并不言语。
  赵老只好硬着头皮继续道:“陛下有所不知,先太子并非病逝!”
  “而是被赵雪涵所杀!”
  美眸微微眯起,李琳颖身体前倾,显然对此事有莫大的兴趣。
  “你手中可有证据?”
  赵雪涵能坐在皇位,便是因为先太子病逝,而秦国先皇膝下,再无别的儿女,万般无奈之下,只能选择赵雪涵承袭皇位。
  可若是先太子乃是死在赵雪涵之手,这将会是赵雪涵身上最大的黑点。
  李琳颖对赵雪涵之所以这般厌恶,便是因为,同为女帝,为什么赵雪涵的运气这般好?
  念及此处,李琳颖忍不住攥紧了龙椅的扶手。
  她需要披荆斩棘,千般辛苦,才在一众兄弟中杀出重围。
  哪怕是登上帝位后,还要面临陆尘的掣肘,还要饱受非议,背上洗不去的污点。
  直至她将这些罪名,悉数抛给陆尘后,她才能保持自己的名声。
  可反观赵雪涵,唯一的阻碍,先太子病逝。
  一片坦途登上帝位,没有任何污点,也没有任何人阻碍。
  但如果赵雪涵是杀死先太子,才得以登上帝位的。
  李琳颖忍不住面露喜色,呼吸都急促了几分。
  这不仅说明,赵雪涵并非什么幸运之人,与她一样,都不过要千番算计,才拿到那个位置。
  更重要的是,她已然将罪名推给陆尘,身上干干净净。
  而赵雪涵,则要背负上杀兄的恶名。
  赵老闻言,却是眼神闪烁,“这……”
  李琳颖的脸色蓦然冷了下去,甚至比之前更令人胆颤。
  “难不成,你们没有证据?”
  赵老顶着李琳颖仿佛刀子一般的目光,硬着头皮道:“没有。”
  不待李琳颖出声训斥,赵老慌忙道:“可我是亲眼看见的!”
  “亲眼看见?”李琳颖呵笑一声,“所以呢?”
  赵老被问得哑口无言。
  他没有证据,单凭他空口白词,自然难以令人信服。
  李琳颖手指微微屈起,摩挲着椅子扶手。
  良久,就在赵老三人垂头丧气,以为已经没有希望时,却忽然听见李琳颖的声音。
  “将他们带下去好好安顿。”
  赵老一喜,“陛下……?”
  李琳颖睨着他,“若是真有用,朕自然不会亏待你们。”
  “谢陛下!谢陛下!”
  绝处逢生,最是容易让人心生感激。
  明明此前还恼怒李琳颖的不留情面,前来觐见不仅要他们等候半个时辰,还要搜身。
  如今却是感激涕零。
  蒋静婉将人带下去后,回到御书房中。
  “陛下,可是没有证据,恐怕很难向秦国发难。”M.biquka.com
  李琳颖本在沉思如何利用此事,忽然听见自己的贴身女官这般质疑的声音。
  座上帝王的视线倏然冷凝,落在贴身女官身上。
  “朕自然有分寸。”
  一字一顿,满是寒意。
  蒋静婉心头一凛,慌忙跪下,“是,是奴婢逾越了!”
  李琳颖这才收回视线,抬手挥了挥,“退下!”
  “是!”
  御书房内的女帝,忽然笑了笑。
  不论这三人的话,是真是假,却并不妨碍她从中动手脚。
  “赵雪涵啊赵雪涵,朕今日,便叫你尝尝这种被人背后唾骂辱骂的滋味。”
  越想,李琳颖心头越是畅快!
  丞相府。
  自从上次那一遭,长孙常便在宫中留了一个心眼。
  赵老三人刚刚被安排下去,很快,长孙常便收到了消息。
  “柔妃的兄长?”
  长孙常略略一思索,便回想起对方是谁。
  “他们家,不是早已经落魄?”
  秦国现在的女帝,登基后,并未重用楚家。
  赵老家族,原为楚姓,乃是后来被秦国先皇赐为赵姓。
  “是,所以他们才将主意打到大唐来。”
  站在长孙常身侧的是一位年近不惑之年的书生,头上戴着巾帽,周身气度儒雅。
  “一个秦国落魄贵族,两个叛贼幽侯的残部。”
  长孙常笑了一声,“他们可真是打得好主意。”
  想要借大唐之手,收拾赵雪涵,以报心中之仇,顺势,还为自己寻到了落脚之处。
  长孙常都忍不住称赞一句“妙计”。
  可惜,这妙计,却是算计到他头上。
  “陛下呢?”长孙常浅浅啜了一口清茶。
  “陛下……”书生语气有些艰涩,“陛下已经命人好好安顿他们。”
  长孙常饮茶的动作顿住,嘴唇已经贴上了杯沿,因为书生这句话,又生生挪开。
  “陛下这是,意动了?”
  且不说他们称秦国女帝杀害兄长是真是假,这般没有证据之事,怎能随意动手?
  难道此前的教训,还不够吗?
  “是。”书生也是难以置信,接到消息至今,眼底的震惊之色仍然未有散去。
  长孙常猛地将杯子搁在桌案上,“真是……”
  他话音刚出,忽然明悟。
  陛下不是不知晓,此举的不妥之处,而是急于报复,哪怕是诬陷,也在所不惜。
  一瞬间,长孙常想起了当日,陛下将一切罪责推给陆尘的场景。
  长孙常闭了闭眼,不行,陛下拎不清,被仇恨覆盖了眼,他不能再任由陛下这般下去了。
  大唐与陛下,他与陛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