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有关她的非议就没停过
作者:郦七午 更新:2022-10-12 22:21
倪夫人听了小姑子的话才松口气。
通常正常里大家族里的大家闺秀长大的有几个能做出来抢别人男人的那种下贱事?
就好比小姑子之前的二姑姐嘉荣郡主,多少人背后笑话她看不起她,儿女成亲也找不到好人家。
当初她和大嫂背地里还说可惜了芳华,和她娘不一样,但就是因为爹娘做的事没有哪家去主动求亲。
嘉荣郡主总觉得是因为孟探花没能耐的原因。
如果孟探花没有抛妻弃子,他在京城哪怕是个五品官,也有人娶他闺女。
嘉荣郡主大儿子娶的明显是图了襄王府富贵,这不孟家出了事,人家马上让闺女和离。
二儿子是赵太后赐婚,大女儿能嫁出去那也是襄王妃出面,找了她娘家拐了弯的亲戚,那大女儿出嫁后不和娘家联系,代表着人家婆家压根就看不起孟家。
听说今年大年初二嘉荣郡主的大女儿都没回娘家。
倪夫人相信小姑子,放下心来,又记恨卫五姑太太说她丈夫的话。.
她说道:“她嫌你二哥臭,她又是什么好东西?你二哥在外面多辛苦?那也是为了保护我们所有人能安居乐业。她一个寡妇到处乱跑,还嫌弃别人。”
归闲静说道:“二嫂说这话我就要给卫妹妹辩解辩解了,她可不是瞎胡跑,我不方便说,但是我知道她的所作所为不亚于二哥他们。二哥和袁将军在辽东保家卫国,卫妹妹同样如此,不能因为她是女人是寡妇,就对她有非议。”
她说这话的态度很严肃,倪夫人吃一惊。
因为这么多年,可以说小姑子从来没有对她如此态度,而且是为了卫五姑太太。
能让小姑子接受的人,并把她称为妹妹,那算是小姑子从心里接受了这个人。
大嫂以前曾经说过:“别看我们是小妹的大嫂,我嫁进来头几年觉得小妹温和脾气好,见到我也客客气气,但只是客客气气。我是在小妹出嫁那会觉得内疚,是我害了小妹,小妹反而劝我,我抱着小妹哭。公爹给小妹任何陪嫁,我从来没抱怨过,我甚至从我的陪嫁里面拿出给小妹添妆,小妹出嫁前给公爹磕头,给我也磕个头,说了一句长嫂为母。那时候小妹才真正的接受我。”
倪夫人想一想她刚嫁进来大嫂一开始是三番五次的暗示,后面熟悉了直接给她说,想在这个家呆安稳,啥也别管,听公爹的,听你男人的。
她也是在多年之后小姑子才对她从转为亲热,但是卫五姑太太能够在短短的时间让小姑子认可接受,说明卫五姑太太和外面传的不一样,首先人品正。
难怪小姑子给了她如此端正的评论。
归闲静说过,有二哥这样的哥哥她很骄傲,二哥做的事最有意义,可以流芳百世。
倪夫人有些惭愧,她竟然怀疑丈夫,不过想一想小姑子说了她刚开始也这样以为,那是卫五姑太太一开始给人做事不靠谱的感觉,厚脸皮上赶着给泰磊他爹示爱,谁都会想到她会不会厚脸皮纠缠别人的丈夫。
倪夫人诚恳地对小姑子说道:“是我说错了,以后我把卫家姑太太当妹妹一样。”
归闲静缓了脸色,温和一笑。
她喜欢两个嫂子,不仅看在娘家父亲兄长的面上关心她,从没计较父亲给她贴补。
而且两个嫂子属于女眷中最正常的具有良善之心,用现代的话来说,三观正。
说她们也能听懂,也认可你说的话。
归闲静想给二嫂找个事做,也免得她胡思乱想,再一个暗示一下卫五姑太太做的事。
“二嫂,你院里要是有闲着的丫鬟婆子让她们做一些棉袄,棉鞋也行,只要结实,质量好就行,从两三岁到五六岁的女娃穿的,棉絮要厚,我出钱收购。到时候让卫妹妹带去辽东。”
倪夫人不傻,她也去过辽东,丈夫又在辽东她更加关心那边的事。
一听小姑子说的就明白了,卫五姑太太在那里肯定照顾一些穷苦人家的女孩们,她倒没有想到是卫五姑太太收养,因为卫五姑太太成天跑来跑去,之前还有人说她都经常跑南边。
怪不得小姑子会对卫五太太评价这么高,会认可她。
倪夫人说道:“我回去就交代她们,我不要小妹的钱,那点面料我还拿得出来,你二哥在那里,我能做点什么我心里也踏实。”
归闲静微微一笑,她就知道二嫂会答应,只要和二哥有关的,二嫂出钱出力也会帮忙。
归闲静敬佩卫五姑太太,卫家也有人在边关,她老早做出帮助。
而她,二哥在辽东,她又是现代人,以前只知道混吃等死当个闲妻,从来没想过要做什么。
就是和离后打算做生意,也是让自己的生活充实。
是卫五姑太太给她当头一棒,这个外人看不起的、没个好名声的寡妇,却在做着“高大尚”的事。
人家没喊口号,只是一句尽力而为。
归闲静对卫五姑太太说的那句:你是我最敬重的人,这句话不仅仅是发自肺腑,更是发自灵魂。
倪夫人不仅让她院里的丫鬟婆子做,她还跑回娘家,一阵哭诉。
说她丈夫在辽东辛苦,每个月朝廷发的钱不够救助那些可怜的吃不上饭穿不上衣的人家。
她让身边的人做一些衣服,中秋前送到辽东。
她在娘家也是宝贝闺女,她侄女的婆婆又是她小姑子,她嫂子第一个支持。
苗世子夫人知道了也跑回娘家,她姨母宗人令夫人支持。
所以中秋前归闲静收到了好几马车的棉袄棉裤棉鞋,还有棉帽,还有话,说先送这些,后面还有。
这让有些人听说了,他们首先不是想门老二和离的媳妇不正常又抽风,想的是今年难道会不会说大冷年。
不然门老二的媳妇为什么要收集棉袄棉鞋送往辽东,她二哥在那。
一些大户人家急忙找看天象的,看天象的说没看出来有任何迹象。
国人是具有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思想,只要有任何都会提前先准备,如果没有发生更好,发生了也不至于手忙脚乱。
所以家家户户都做好今年是个大冷年的准备。
等归闲静听说之后,又是吃惊,她急忙对大嫂说:“我可没有说什么啊,我只是想帮着卫妹妹做点事。”
对大嫂不能瞒着,原原本本把事情说了,除了换丹丹的事。
说让二嫂准备那也是不想让她胡思乱想找个事做。
苗世子夫人说道:“我知道,但是我想提前准备也没坏处,我回家给我娘家人也说了,我给我姨母也说了。”
归闲静无语地望着大嫂,谣言是怎么产生的,人云亦云,就是传播。
没想到和离之后,有关她的各种非议就没停过。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ahfgb.com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通常正常里大家族里的大家闺秀长大的有几个能做出来抢别人男人的那种下贱事?
就好比小姑子之前的二姑姐嘉荣郡主,多少人背后笑话她看不起她,儿女成亲也找不到好人家。
当初她和大嫂背地里还说可惜了芳华,和她娘不一样,但就是因为爹娘做的事没有哪家去主动求亲。
嘉荣郡主总觉得是因为孟探花没能耐的原因。
如果孟探花没有抛妻弃子,他在京城哪怕是个五品官,也有人娶他闺女。
嘉荣郡主大儿子娶的明显是图了襄王府富贵,这不孟家出了事,人家马上让闺女和离。
二儿子是赵太后赐婚,大女儿能嫁出去那也是襄王妃出面,找了她娘家拐了弯的亲戚,那大女儿出嫁后不和娘家联系,代表着人家婆家压根就看不起孟家。
听说今年大年初二嘉荣郡主的大女儿都没回娘家。
倪夫人相信小姑子,放下心来,又记恨卫五姑太太说她丈夫的话。.
她说道:“她嫌你二哥臭,她又是什么好东西?你二哥在外面多辛苦?那也是为了保护我们所有人能安居乐业。她一个寡妇到处乱跑,还嫌弃别人。”
归闲静说道:“二嫂说这话我就要给卫妹妹辩解辩解了,她可不是瞎胡跑,我不方便说,但是我知道她的所作所为不亚于二哥他们。二哥和袁将军在辽东保家卫国,卫妹妹同样如此,不能因为她是女人是寡妇,就对她有非议。”
她说这话的态度很严肃,倪夫人吃一惊。
因为这么多年,可以说小姑子从来没有对她如此态度,而且是为了卫五姑太太。
能让小姑子接受的人,并把她称为妹妹,那算是小姑子从心里接受了这个人。
大嫂以前曾经说过:“别看我们是小妹的大嫂,我嫁进来头几年觉得小妹温和脾气好,见到我也客客气气,但只是客客气气。我是在小妹出嫁那会觉得内疚,是我害了小妹,小妹反而劝我,我抱着小妹哭。公爹给小妹任何陪嫁,我从来没抱怨过,我甚至从我的陪嫁里面拿出给小妹添妆,小妹出嫁前给公爹磕头,给我也磕个头,说了一句长嫂为母。那时候小妹才真正的接受我。”
倪夫人想一想她刚嫁进来大嫂一开始是三番五次的暗示,后面熟悉了直接给她说,想在这个家呆安稳,啥也别管,听公爹的,听你男人的。
她也是在多年之后小姑子才对她从转为亲热,但是卫五姑太太能够在短短的时间让小姑子认可接受,说明卫五姑太太和外面传的不一样,首先人品正。
难怪小姑子给了她如此端正的评论。
归闲静说过,有二哥这样的哥哥她很骄傲,二哥做的事最有意义,可以流芳百世。
倪夫人有些惭愧,她竟然怀疑丈夫,不过想一想小姑子说了她刚开始也这样以为,那是卫五姑太太一开始给人做事不靠谱的感觉,厚脸皮上赶着给泰磊他爹示爱,谁都会想到她会不会厚脸皮纠缠别人的丈夫。
倪夫人诚恳地对小姑子说道:“是我说错了,以后我把卫家姑太太当妹妹一样。”
归闲静缓了脸色,温和一笑。
她喜欢两个嫂子,不仅看在娘家父亲兄长的面上关心她,从没计较父亲给她贴补。
而且两个嫂子属于女眷中最正常的具有良善之心,用现代的话来说,三观正。
说她们也能听懂,也认可你说的话。
归闲静想给二嫂找个事做,也免得她胡思乱想,再一个暗示一下卫五姑太太做的事。
“二嫂,你院里要是有闲着的丫鬟婆子让她们做一些棉袄,棉鞋也行,只要结实,质量好就行,从两三岁到五六岁的女娃穿的,棉絮要厚,我出钱收购。到时候让卫妹妹带去辽东。”
倪夫人不傻,她也去过辽东,丈夫又在辽东她更加关心那边的事。
一听小姑子说的就明白了,卫五姑太太在那里肯定照顾一些穷苦人家的女孩们,她倒没有想到是卫五姑太太收养,因为卫五姑太太成天跑来跑去,之前还有人说她都经常跑南边。
怪不得小姑子会对卫五太太评价这么高,会认可她。
倪夫人说道:“我回去就交代她们,我不要小妹的钱,那点面料我还拿得出来,你二哥在那里,我能做点什么我心里也踏实。”
归闲静微微一笑,她就知道二嫂会答应,只要和二哥有关的,二嫂出钱出力也会帮忙。
归闲静敬佩卫五姑太太,卫家也有人在边关,她老早做出帮助。
而她,二哥在辽东,她又是现代人,以前只知道混吃等死当个闲妻,从来没想过要做什么。
就是和离后打算做生意,也是让自己的生活充实。
是卫五姑太太给她当头一棒,这个外人看不起的、没个好名声的寡妇,却在做着“高大尚”的事。
人家没喊口号,只是一句尽力而为。
归闲静对卫五姑太太说的那句:你是我最敬重的人,这句话不仅仅是发自肺腑,更是发自灵魂。
倪夫人不仅让她院里的丫鬟婆子做,她还跑回娘家,一阵哭诉。
说她丈夫在辽东辛苦,每个月朝廷发的钱不够救助那些可怜的吃不上饭穿不上衣的人家。
她让身边的人做一些衣服,中秋前送到辽东。
她在娘家也是宝贝闺女,她侄女的婆婆又是她小姑子,她嫂子第一个支持。
苗世子夫人知道了也跑回娘家,她姨母宗人令夫人支持。
所以中秋前归闲静收到了好几马车的棉袄棉裤棉鞋,还有棉帽,还有话,说先送这些,后面还有。
这让有些人听说了,他们首先不是想门老二和离的媳妇不正常又抽风,想的是今年难道会不会说大冷年。
不然门老二的媳妇为什么要收集棉袄棉鞋送往辽东,她二哥在那。
一些大户人家急忙找看天象的,看天象的说没看出来有任何迹象。
国人是具有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思想,只要有任何都会提前先准备,如果没有发生更好,发生了也不至于手忙脚乱。
所以家家户户都做好今年是个大冷年的准备。
等归闲静听说之后,又是吃惊,她急忙对大嫂说:“我可没有说什么啊,我只是想帮着卫妹妹做点事。”
对大嫂不能瞒着,原原本本把事情说了,除了换丹丹的事。
说让二嫂准备那也是不想让她胡思乱想找个事做。
苗世子夫人说道:“我知道,但是我想提前准备也没坏处,我回家给我娘家人也说了,我给我姨母也说了。”
归闲静无语地望着大嫂,谣言是怎么产生的,人云亦云,就是传播。
没想到和离之后,有关她的各种非议就没停过。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ahfgb.com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