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骚乱
作者:小楚楚    更新:2022-08-29 06:30
  谈话之间,徐挚也从外面归来。
  他乃是前朝大将军,威望尚存,众人敬他身上军功无数,且为国为民,都愿助其一臂之力。
  这次姜清风和徐挚游说的,都是过去在朝中立场摇摆不定的。
  姜清风和徐挚手底下的人自然不必说,都是以他们二人马首是瞻的。
  至于丞相那边,他们也不会主动自讨没趣。
  “如今就只等粮草了。”慕箫抿了口茶,“不过还是要先安抚住百姓们的情绪。”
  “此事,交予微臣的门客。”徐挚自告奋勇,“皇上已经见过他们,也清楚他们的能耐。”
  对于徐挚手底下的门客,慕箫的确很看好。
  无论文人还是武将,都是可塑之才,对朝政大有见解。
  “那微臣也先告退,同手下之人商议。”姜清风站起身子,行礼后离开。
  姜清风走后,慕箫算了算日子,开口道:“后日便是祈雨仪式,明日朕须得回到三清道长身边,完成仪式。朕不在这几日,你定要好好配合太师。大将军性子急了些,切勿在这件事上出差错。”
  “皇上放心,微臣定约束好自己。”徐挚开口保证。
  回了慕榕屋里,就瞧见慕榕在低头画着什么东西。
  凑近一看,正是之前在温王府画的草图。
  “也不知天川那边的百姓,是否用上了此物。”慕榕放下笔,“此物若是能推广开,定能解决秧苗的危机。”
  此灌溉之术,能用最少的水,维持秧苗。这东西的原理,其实就是现代的滴灌技术,而慕榕根据眼下的情况,进行了一些改良。
  这种事,对于一个农学博士来说,都是轻而易举。
  “明日凛桓会抵达临京,届时你可同他询问。”慕箫搂住慕榕,“明日一早,我就得进宫去了。”
  “太后现在应是未曾发现你在京中。”慕榕有些担忧,“还是小心为上。”
  “长安的易容术不会轻易被看穿的。”慕箫刮了刮慕榕的鼻子,眸中满是宠溺,“倒是委屈了你,这几日跟着我担惊受怕了。”
  慕榕靠在慕箫肩头,“这算不得什么,只要能与你在一起就好。”
  她同慕箫在一起,绝非是贪图什么富贵荣华,身份地位。若是贪图这些,她当初岂会收留慕箫?
  夫妻俩谈心片刻,彼此之间的感情羁绊越来越深。
  王诗雨从屋外进来,手里端着两碗解暑的绿豆汤。
  看见这绿豆汤,慕榕想起了回来时那些嘴唇干涸的百姓。
  “阿箫,赈灾之时,绿豆汤也要备着才是。”
  “我已经吩咐下去了。”慕箫笑了笑,“诗雨,府内的水源可还充足?”
  “井里一天也不过能压出三桶水。”王诗雨叹了口气,“全仰仗着府内冰窖里的冰块。”
  徐府家大业大,有冰窖自然不稀奇。冰块不仅能散热,在这种情况下,也起到了紧要的作用。
  冰块融了便是水,烧开杀菌后没什么两样。
  看了眼自己屋中的冰块,慕榕咬了咬嘴唇,“告诉徐氏,不必这样照顾我。眼下是特殊情况,我也不是那般娇贵的。”
  她早就注意到,府中屋内就连徐氏都没有此物。书房的冰也仅有那么一小块,自己屋中冰块不断,只怕也是徐氏特意吩咐过。
  “听榕儿的。”慕箫也点头附和,“特殊情况,忍一忍无妨。”
  王诗雨把话传给徐氏,徐氏听后心中无奈。
  “嫂嫂怕热,若是没了冰块只怕更加难捱。”
  “王妃,眼下情况特殊,这冰块更是稀罕之物。”王诗雨知徐氏是担忧慕榕,“王妃就听夫人的吧。”
  “把这块玉给嫂嫂拿去。”徐氏摘下自己腰间玉佩,“也算是我的一点心意了。”
  回了屋里,王诗雨把玉佩交给慕榕。
  徐氏的贴身玉佩慕榕知晓,是用暖玉制成,冬暖夏凉。在这炎炎夏日,戴在身上可让人舒坦不少。
  徐氏如此惦记自己,慕榕心中温暖,接过玉佩,摩挲着上面的纹路,只觉得热气消散。
  “月容有心了。”慕榕长叹一声,“只希望这旱灾,能够尽快过去。”
  ……
  寿康宫内,太后正靠在塌上,享受着宫女的按摩。
  大太监从外面进来,带来了京中线人的情报。
  太后接过,扫了一眼后面色惊愕。
  “哀家不是不许开仓放粮吗?”
  “是那些商人和部分大臣自作主张。”大太监颤颤巍巍回话,“为首之人,正是姜太师。”
  姜清风!
  太后银牙咬碎,把手中的纸撕了个粉碎,“他这是反了天了!居然敢违抗哀家懿旨!丞相呢?此等大事他为何不进宫禀报哀家?”
  “娘娘息怒!”大太监吓得跪在地上,“丞相染了热病,两个时辰前就送来了告假的折子。不过在此之前,丞相按照娘娘的吩咐,已经安排下去了。”
  太后对丞相深信不疑,更不会相信是丞相在放纵太师此举。
  她以为,丞相是真的染了病,眸中浮现一抹担忧。
  “请太医令去给丞相瞧瞧。”
  “娘娘,太师那边可要……”大太监欲言又止。
  太后冷哼一声,“不必管!哀家倒要看看,他能掀起什么水花!”
  临京城内的安平街上,此刻水泄不通。
  百姓们得知朝廷放粮放水,连忙拿上袋子和木桶排队去装粮装水。
  负责此次放粮的,乃是姜清风手底下的门客。他们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每一环,每当有百姓谢过之时,他们都会说,是太后之举。
  姜清风在一旁看着,心中重重的叹了口气,顿时觉得自己有些悲哀。
  不过转念一想,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眼下为他人做嫁衣是好事。委屈片刻,倒也无妨。
  一个身强力壮的男子在领了粮和水后,得知是太后之举时,发出了嗤笑。
  “大人莫不是在说笑?太后怎会如此好心,管我们百姓的死活?”
  此言一出,人群中顿时哗然,出现了阵阵骚乱。
  太后对百姓是何看法,大家心知肚明。旱灾开始时便不闻不问,如今却好心的放粮放水?这的确不合太后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