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五章 扬眉吐气
作者:漫客1    更新:2023-07-02 20:37
  皇帝去昭德宫,固然是要去看皇长子的,但是这会儿去昭德宫,今夜多半就会在昭德宫住下了。
  收到了广州大捷消息之后,此时的皇帝陛下,心气又足了一些,恨不能立刻把惠妃抬为贵妃,以对外宣达自己至高无上的权柄。
  不过皇帝陛下相对还是比较理性的。
  这个念头他只是想了想,没有付诸实际。
  苦熬了两天时间之后,时间来到了六月初四,沈毅写给兵部的文书,终于到了建康。
  这种报捷的文书,对于兵部来说也是长脸的事情,兵部姜尚书,亲自带着这份文书到了中书,见到了中书诸位宰相之后,这位兵部尚书满脸喜意,对着中书首魁陈靖拱手笑道:“陈相,诸位相公,我兵部郎中沈毅,率部在广州大破倭寇,至此。”
  他声音振奋:“我大陈东南,再无倭患可言了!”
  听到姜尚书这句话,陈相与诸位宰相对视了一眼,各自的目光都有一些玩味。
  在此之前,不管是兵部还是翰林院,都不太愿意承认沈毅是他们衙门的官员,一来是因为眼红,二来是因为不愿意跟沈毅这个“幸臣”有什么牵连。
  现在,沈毅在东南立了大功,这位兵部尚书,立时就把沈老爷,变成“兵部郎中”了。
  陈相接过姜简递来的文书,看了一遍之后,又把文书传给中书另外几位宰相,然后他抬头看了看姜尚书,微笑道:“这一次,沿海都司大破倭寇,的确是难得的喜事,不过这沿海都司的主官,可不是兵部的沈郎中,姜尚书不能把这份大功,都归在沈郎中头上罢?”
  姜简这会儿,已经在中书找了把椅子坐了下来,他看向陈靖,微笑道:“陈相,这东南到底怎么回事,下官不说,诸公心里也是清楚的,晋世子虽然挂名南下,但是恐怕连都司下属的几個指挥使都认不全,更不要说再下面的千户了。”
  “这东南大定,我兵部功不可没!”
  沈毅这些年,在朝廷里的“人缘”一直不是很好,除了赵昌平这个长辈之外,基本上很少有人会替他在朝廷里说话,可是如今,这位兵部的堂尊,已经开始不遗余力的为沈毅揽功了。
  当然了,他主要是为了自己。
  如果平定东南的功劳,落在沈毅头上,那么兵部多少也能分润一些功劳,沾沾沈毅这个挂名郎中的功劳。
  那么,兵部这个六部之中几乎与工部争倒数第一的地位,说不定能往上抬一抬。
  更重要的是,姜简这个兵部尚书,个人的前程,也会亮堂一些。
  且不说从兵部尚书的位置,跃升到中书拜相了,哪怕能从兵部尚书,平调到刑部去,对于他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陈靖无奈的看了一眼眼前这个看似一心为下属的兵部尚书。
  “姜尚书,你也是朝廷的老臣了,不是不知道现在朝廷是个什么情形,自今上亲政以来,朝廷里的大事小事,都是要送到甘露殿的。”
  他微微摇头道:“这份功劳究竟归属谁,你我说了都不算,归根结底,还是要上报到陛下那里,由陛下决断。”
  “那便报到陛下那里去就是。”
  姜尚书爽快点头:“我与陈相,一同进宫面圣。”
  陈相打了个呵欠道:“老姜啊,你莫要心急,还是回兵部候着,等候陛下召见罢。”
  “该你兵部的功劳,谁也夺不去。”
  姜简又跟陈靖争了几句,这才悻悻离开中书,回兵部去了。
  这位兵部尚书离开之后,陈靖看了一眼中书其他的几位宰相,笑着说道:“为了一点功劳,便跟我争得面红耳赤,这个家着实不好当,下次这厮再来,还是诸公替我应付罢。”
  这句话,多少有些表明主权的味道。
  意思是,他陈靖才是中书的当家人。
  不过就目前而言,这也是事实,宰相杨敬宗与王儋先后离职之后,目前中书省的确是这位陈相在掌枢,说他是当家人,完全没有问题,只不过这种话,由他自己嘴里说出来,味道就不太对。
  这主要是因为,他在中书的权威不够。
  像是以前的宰相杨敬宗,张敬那一批人,比其他的宰相资历深得多,甚至是差了一辈,哪怕是洪德六年临时接过杨敬宗位置的王儋,也能够压服中书其他的宰相。
  但是陈靖不太行。
  不是说他个人能力不行,而是他的资历以及底蕴不足。
  简单点说,中书省宰相排位,是按照进中书省的先后顺序排定的,而陈靖与其他四位宰相,并没有差很多。
  就拿现今中书省最后一批进中书的宰相崔煜来说,他当年跟陈靖,是同一批进的中书省,只不过他在今上亲政的时候,因为对北齐的态度问题,惹恼了皇帝,被皇帝开革出了中书省,后面皇帝对龟派态度软化的时候,才又把他调回了中书复相。
  这就导致当年同一批进中书的两个人,现在一个在中书领头,一个在中书几乎敬陪末座。
  这还不是最要命的。
  最要命的是,中书这五位宰相的年龄…差距并不大。
  甚至首魁陈靖,并不是年龄最大的。
  宰相谢旻,才是年纪最大的一个。
  而这位宰相谢旻,除了相职之外,还有一个兼差。
  翰林学士。
  年纪差距不大,就代表着中书这五个宰相,事实上上是同一代人。
  那么,想要熬死前辈上位的可能性,相对来说就低了很多。
  既然不能通过时间熬死对方,那么想要上位,拿到这个首魁的位置,唯一的办法就是想办法扳倒对方,或者弄死对方。
  这就导致,现在中书搭班子的这五个宰相,并不是一条心。
  甚至暗地里会出现五个人十个群的情况,也说不定。
  这也是陈靖,会这么露骨来表达自己地位的原因。
  而中书省目前的这种情况,到底是巧合,还是洪德皇帝有意为之,就没有人能够说的清了。
  听到陈靖这么说,在场的几位宰相脸上都带着笑容,宰相崔煜开口道:“在朝廷里争食,难免如此,这些尚书可都厉害得很,除了陈相之外,恐怕无人应付得来。”
  陈靖缓缓站了起来,从最后一个看信的宰相那里接过那份兵部送上来的文书,叹了口气:“这封奏报,关系不小,老夫需要进宫向陛下面呈此事。”
  他环顾众人,开口问道:“东南大捷,乃是国朝幸事,诸公可有人与我一同进宫去?”
  没有人接话。
  只有年龄最大的谢相挑了挑眉头,笑着说道:“当初陛下在朝堂上提剿倭一事的时候,在座诸公包括老夫在内,恐怕没有一个人点头同意,这个时候送这份文书面圣…”
  他对陈靖笑着说道:“这顿骂,陈相还是自己去领受罢,我等便不去了。”
  几位宰相之中,因为谢旻年纪最大,今年已经六十四岁了,也没有争首魁的心思,因此反倒是他跟陈靖矛盾最小。
  陈相有些无奈的叹了口气,摇头道:“罢了,领这个位置,就活该挨骂。”
  他把奏书收进了信封里,一边摇头叹气,一边走出了中书省。
  他这一离开,中书剩下的几个宰相,都神情各异。
  其中,宰相崔煜微微低头,手上的毛笔似乎是在写字,但是如果有人精熟唇语,就可以看出来,这位崔相分明是在骂人!
  骂的不是很好听。
  唯一能够见诸于文字的,恐怕也就只剩下了三个字。
  装什么?
  …………
  甘露殿里,宰相陈靖毕恭毕敬的把兵部文书,递在了皇帝面前,他微微低头,声音低沉:“老臣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皇帝陛下此时正在翻看一本杂书,闻言头也不抬,一边吩咐高明给陈靖赐座,一边懒洋洋的问道:“陈相,朕喜从何来啊?”
  陈靖没有坐下,而是两只手捧着文书,低头道:“刚刚收到兵部急报,沿海都司在广州大捷,至此,我大陈东南沿海,再无倭患可言!”
  “陛下运筹于千里之外,剿倭在弹指之间,神文圣武,老臣佩服之至!”
  做官的第一门学问,就是拍马屁。
  而陈靖作为文官之首,这门阅文,自然是早已经熟练到了极致。
  “哦?”
  皇帝陛下放下了手中的杂书,看了一眼陈靖。
  “原来东南大定了啊。”
  他伸了个懒腰,站了起来,语气慵懒。
  “朕还以为,要兴师动众劳民伤财而不见其功呢。”
  这句话,是当初文官们用来反对皇帝经略东南之时的说辞。
  现下,皇帝陛下一字不改的还了回去。
  陈靖深深低头:“臣等鼠目寸光,自然无有陛下看的长远…”
  皇帝挥了挥手,一边示意高明把文书取上来,一边懒洋洋的说道:“好了,朕知道了。”
  “你下去,准备与兵部一起,给沿海都司议功罢。”
  陈靖微微低头道。
  “回陛下,沿海都司都指挥使李穆,乃是晋王世子…是兵部给晋世子议功,还是宗府给晋世子议功?”
  皇帝瞥了一眼陈靖,闷哼道。
  “晋世子的事情,你们不用管。”
  陈靖深深低头。
  “老臣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