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豆棚篱落野花妖(2)
作者:王安忆 更新:2021-11-09 16:09
关于何民伟和郁晓秋好的说法,传到了何民华那里。前边不是说,何民华家有个邻居是在何民伟班上的,就是由这个邻居牵线搭桥,才来找何民华教她们打腰鼓的。那么,现在,这个邻家女生,就成了何民华的眼线。每次回上海休假,她都会被何民华邀到楼上晒台上,窃窃私语半天。何民伟从来看惯女孩子之间交头接耳的样子,没兴趣去听,想不到是在谈自己。在这个年纪里,相差几岁就会不平等,小的都会对大的谄媚。这一个尤其崇拜何民华,因为原是红卫兵宣传队的女高音,如今又进工厂,正经是个大人了,竟要找她说话。自然十分卖力,不仅夸大其辞,还要追随何民华的观点。这女生其实和郁晓秋不错,也不属最爱传闲话的一类,但因形势有变,不得不弃下郁晓秋,站到了何民华一边。于是,何民伟和郁晓秋在乡下的一举一动,每月一次,汇总到何民华这里。家中没有大人,何民华当家,不免会养成跋扈的作风,很有野心。在车间里,她耳闻目睹了些男女情事,也有人向她献殷勤的,自觉着有了经验,可以独断此类事故。她故作老练地,并不挑明了,只是在饭桌上,以随意的口气,提起郁晓秋的身世。岂不知这是最愚蠢的,揭人老底首先就有些卑劣,再说又没有什么新材料,都是人所周知,去攻击有好感的人还会引起敌意。何民伟一言不发,根本不去听,只有三个字入耳,就是郁晓秋。何民华有些急,就进了一步,说到郁晓秋本人。何民伟依旧一言不发,不过又多两个字入耳,就是“猫眼”。这倒是新鲜的,他竟第一次听说,不由地要去想想郁晓秋的眼睛。这是何民华做法又一处适得其反,倒向何民伟提供了情况,好叫他对郁晓秋认识更多一些。何民伟原已经对何民华不满,觉着她太充大,像妈一样管弟妹,而且是后妈,其实只比他大三岁不到。本就想找一件事反叛她,苦于找不到,现在,就有了。不过,他不是个性子激烈的人,所谓反叛,不过就是不响应,不附和。但就这,何民华也看出来了。姐弟两人就种下芥蒂,也为何民伟和郁晓秋关系后来的发展,种下了危险。
很有趣的,郁晓秋也不大拿何民伟当男生看。一般女生多不会在意同年龄的男生,这大约是一个原因。何民伟不是那种发育早熟,有男子气概的大男生,却是更接近小男孩,这大约也是一个原因。或许,这都不是原因,原因正是,何民伟并不以对待女生的态度来对待她。郁晓秋从极小的时候起,似乎就一直受到提醒,提醒她的性别,而这种提醒又总是以蔑视的态度进行,老让她自觉有错,却不知如何是对。因她不是那种有自觉的女孩,且是比较混沌,甚至,同年龄的何民伟还比她更有意识些。关于郁晓秋的流言他有时也会想一想,想的结果却是:郁晓秋完全不是流言中的那样。这也是因为他比较注意到她性格的原因。在他的注意力中,郁晓秋的性格要比性别特征更占上风。所以,郁晓秋在他跟前,就比较轻松。他们之间,有一种类似同性间的交情,这呢,也多少会使他们放松警惕,行为就有些随便。在乡下生活,朝夕相处,男女生之间的禁忌略解除些,但还没到公开和自由。像他们,也不过是,一个到另一个的宿舍门口喊对方的名字,“郁晓秋”或者“何民伟”,就已经显得很放肆了。男生们开始当面开销,远远看见郁晓秋在,就几个人上去,按住何民伟,将他的头扭向她。他越挣扎,他们越不松手。他挣不动了,被架着,往那边推拥去,并不到跟前,离了还有七八米,一松手,返身就跑,他则转了身,撒开腿追他们,以免一个人留下。在这玩笑中,其实也微妙地含有几分不当真,他们内心并不以为他俩真有什么。何民伟在男生淘里,也是属小男孩的那类,他们当中有一些,已长成大人的个头,唇上也有了软须。而他,形容依然幼稚,不是和郁晓秋好得上的那类男生。所以虽然玩笑开得粗鲁,但实际用心并不深。到女生那边,情形要严肃一些,她们一般要比男生早熟两到三岁的光景。她们当面不说,背地嘀嘀咕咕的,但何民伟不在那几个男子气的男生中间,根本不入她们的视线,因此是以轻蔑与讥诮的口吻,觉着此事很滑稽,也不那么太当真。只是,由那担任眼线的女生传到何民华那里的时候,事态变得严重了。
何民华是夸张了形势,可是,有一点,她算看对了,那就是,何民伟受郁晓秋吸引。但是,她没看对何民伟究竟是受郁晓秋哪方面的吸引。她认为这吸引来自郁晓秋被公认的那方面,即“风流”两个字。在此,她落入了一般性的窠臼,也落入偏见的窠臼。像何民华这样,出身于保守的市民家,受的是教条的学校教育,对于男女关系的认识是古板和实用的,然后就到了重工业的车间,在这劳作的阶层里,两性关系揭开了肉欲的一面。她很难有机会得到其他的新鲜细致的体验,她只有顺着一般性和偏见走。所以,她便对何民伟和郁晓秋的关系紧张起来,密切注意动向。可是,自那一次上门找何民伟之后,郁晓秋再没来过。何民伟每月四天放假回家,表现也很正常。直到备战结束,他们这一届学生全从乡下撤回来,等待毕业分配,空气一直很平静。甚至,连那眼线来报告的,也不外乎是一些旧情况。他们父母,相继从干校回家,每日上下班,这个家,又回到原先的生活秩序,全家的中心大事是何民伟日益迫近的分配问题。
他们这一届分配去向大局已定,就是下乡,有插队落户和农场两种,各有利弊。插队落户收入是不可靠的,等于是做农民,但行动来去却是自由的。农场有固定工资,是农业工人,但多是在边疆,亦有纪律管束。何民伟家经济不成问题,不指望他赚钱,只要他离得近,可叫得应。所以倾向插队,地点是江西或者安徽。这两个地方又是利弊各有,前者是种稻区,可吃大米;后者生活艰苦,但交通更为便利。最好的情形是安徽淮南地区,又近又有米吃,但人烟稠密的淮南,每个学校只有可数的几个名额,专供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像何民伟这样的中等人家,姐姐且已留在上海,想也不必想了。郁晓秋的情形与何民伟很相似,在分配中属于一个档次。她哥哥早已工作,姐姐分在市电话局查询台做接线员,郁晓秋惟有下乡一条路。她倒不是不愿去边疆农场,只是像她的家庭出身,虽然归不到地富反坏那一类,可到底经不起推敲。所以,知难而退,也是在江西和安徽两地作抉择。这一段时间,学校并没有明确的到校规定,但都牵挂着分配大事,不时要去打探打探,你去我来,终有一日,何民伟和郁晓秋在校园里遇见了。回到上海,男女生间就又故作严谨,乡下时候那一点点松弛的气氛消失殆尽,再度成了陌路人。何民伟和郁晓秋不免也受影响,两人见面作不认识,只不过有意还是无意地相跟着出了校门,走过一段之后方才说起话来,说的还是分配去向的事情。但这情形多少有些鬼祟,两人不免不自然,没说几句,惶惶地分了手。下一回见到,互相竟有些躲避,连话都没有说。几回一来,两人真成了不认识,马路上迎面走来,都作不看见地走过去。这一天,何民伟却上门来找郁晓秋了。
何民伟问郁晓秋有没有决定到底去哪里,他们学校派定去的安徽某县干部已来上海,住在锦江饭店,要不要去见见他们,问问那里的情况。郁晓秋说好,放下手里做的事情,锁上门跟他去了。何民伟这一上门,其实表明他已经作了一个决定,就是,要和郁晓秋去同一个地方。郁晓秋呢,这么一喊就走,也表明她是同意这决定的。虽然这一段日子,他们相处得挺别扭,可是这么样一说话,之间就又顺畅起来。他们说着话,迎面走来一个同学,两下都作看不见地走过去,照旧说话。到街角一转弯,远远看见锦江饭店门前的店铺长廊壅塞了人。走近去,看见墙上开有一扇窗,人们争着伸手往里讨会客单,一张二指宽、纸质薄脆的单据,填上要见的客人名姓,来自的地区单位,所住的房号,签上自己的名字,再争着交进窗口里去。里边的人手里握着一把把的纸条,亦不知能不能唤出自己要见的那一个人。要见客的人里,有上几届的已经分配去插队,又回来探亲的学生,想在上海招待一下当地的父母官;有学生的家长,也是来朝拜儿女的父母官;也有像他们这样,临分配之际,来打探消息。安徽是如此陌生的地方,所听所闻多是可怕的饥馑的故事,倘能亲眼见一见那里的人,心里便会踏实一些。可何民伟和郁晓秋既不知道来人的名姓官职,更不知道所住的房号,只知道来自安徽某县。他们已经填了三张那样抢似地要来的会客单,再又送进去,简直是沧海一粟般消失在纸条堆里,就只能坐在廊下台阶上等。此是仲秋季节,上海此时节是季候上所称的,真正的小阳春,阳光几乎将梧桐叶片照成透明。他俩坐在梧桐影里,谈的是茫然无所的前途,心情却是跃然的。因是在人生的开头上,茫然反而好,最怕是一目了然,就没了憧憬和指望。还有,现在当下,也令人高兴呀!在一起说话,彼此都不讨厌,还有一点喜欢,不是爱,爱是要叫人紧张不安的,是轻松的,单纯的喜欢。何民伟突然上门,是有些郑重的意思,可不是很快就释然了?他们彼此都上过门的,这并不是第一次。然而,何民伟终究是要比郁晓秋有心,面对茫然的前途,他比郁晓秋有计划,有估量,郁晓秋是走到哪算哪。这也是她的混沌之处,但这混沌的最底下,却是有一股子乐天劲的。她似乎天生信赖人生,其实不是无端,她是择善,就不信会有太恶。这股乐天劲使她的混沌变得光明,而不是晦暗。
这一天,他们从早上等到中午,各自回家吃了饭再来,接着等,到傍晚,也没看见半个安徽人,尽是上海的学生和家长拥来拥去。虽然没有什么收获,但两人也不沮丧,因是很快乐的一日,内心都很满足。何民华上早班,先何民伟到家,然后听他三级并两级地上楼梯,不像他平时有些闷的性情,格外地看他几眼。自此,不知是她多心,还是确有其事,何民伟就与往常不同了起来。或话多,或话少,或在家,或出门。但到底没有明显的动静,好叫何民华说话的。直到何民伟去向已明,定下安徽淮北某县,而且她从旁得知,郁晓秋也是去那个地方,这才证实了她的猜疑。不过她自忖不够来裁判这等大事,便上报了父母。方才说过,这家父母全是中等人家出身,没有门第财富观念,但很讲究规矩和清白,听讲郁晓秋的身世已经生厌,再有一次,何民华指给母亲看,说,就是那个人。郁晓秋正在街心花园和邻居女孩打羽毛球,街心花园就在弄口不远,所以还是家中的装束,上身只穿一件短小紧窄的毛线衣,头发在脑后编成一根辫子。街上人走过,都要回头看她一眼。何民华的母亲又怕了三分。于是便决定何民伟去江西,并且代他到学校改了地方。因是父母的意见,没有还价的,何民伟作不出反抗来,惟有听从,去了江西。相隔仅一个星期,去安徽的那一批就出发了。此时距他们在锦江饭店等人,已过去半年,是第二年的四月。
郁晓秋去安徽,只带一个中型的牛皮箱,是家中的旧物,装着旧衣服。也不像其他同学那样,装了卷子面,猪肉听头,饼干糖果。母亲还是那句话:下乡是去锻炼,不是享福。但临行前的晚上,母亲交给她一个手缝的小布袋,袋口用一根细绳抽紧,可挂在脖子上。母亲说里面装着三十块钱,是回家的路费,不可挪作他用。郁晓秋正要接,母亲又刷地抽回去,厉声道:平常无事不要回家,除非是,安徽发大水,闹饥荒,万事丢下,拔腿就跑。这一晚,母亲和姐姐调了铺,同郁晓秋睡一床,也并不多话,拉了灯,背朝背睡下,一宿到天明。第二日走,并不去送她,按惯例上班去。中午时,郁晓秋自己吃过饭,出门到学校集合。到了火车站,别人都在凄厉地哭叫,只有她一个人早早上车,坐在车窗边看底下的风景。安徽来带队的干部,从空着的车厢穿行过去,不由很奇怪地多看她几眼。看她穿一件肘部已磨光的咖啡色灯芯绒上衣,里面的毛衣颜色也很旧暗,只是一双眼睛特别,双睑格外宽,瞳仁一直跟人走到眼梢。后来,干部再巡视车厢,满眼睛的莺莺燕燕,她淹没其中,找不见了。一夜火车,继而一日渡船,再是汽车,再土路颠簸一阵。越走人越分散,最终到了目的地,就只有郁晓秋和她们的集体户了。
郁晓秋所在的集体户总共六个人,全是女生,住一间生产队腾出的库房。石灰水新刷了墙,地是新铺上土,用铁锨拍平,留下一个个锨板的印。每人一张板床,她们进去就挂起帐子,倒是雪洞似的,洁白敞亮。她们这六个人,来自不同的年级和班级,过去都不认识,这样倒也好,不用碍着情面,可先立下规矩,事后有要好了的,自己通融也不干大家的事。她们的规矩是,前边半年,有安家费和口粮,交出做伙食账,比较清楚。以后就要凭工分了,队里给定的工分是一样高的,就先尽工分挣来的口粮与烧草,倘不够,就分摊补贴,要有盈余,也平分。烧饭的事,轮值,这样也涉及不到工分的多与寡。在大灶之外,各人要开小灶,各行其便,反正都自带了煤油炉,说到这里,就都看郁晓秋一眼,因只有她没有煤油炉,行李又特别少,人们多有一些轻蔑。以后,收工回来,饭还没烧好,那五个人总要先开点小灶,将带来的饼干零食摸出来吃,互相还要交换。郁晓秋什么都没有,所以参加不进去,自然就落了单。为避免尴尬,她干脆出门去,到农人家串门。家家是忙晚饭的时候,她就替人烧锅,让女人腾出手来奶孩子,做针线。农人们对上海来的学生都很好奇,尤其是女人,爱看她们穿的和用的。可学生们很骄傲,一扇门总掩着,叫人们接近不了,如今郁晓秋自己上门来,当然很欢迎。可惜她很快叫她们失望了,觉着她穿着寒酸,也不像那几个,有着许多吃食。同时呢,又觉着,上海人也没什么。倒都和郁晓秋很好,有时会给她半碗自家腌的豆子咸菜。她端回去奉公,那几个开始不欣赏,还嫌有蒜气味,但几个月一过,就熬不住嘴里无油无盐的寡淡,也吃了。这样,多少有些物质上的交流,郁晓秋与她们略融洽了点。可在此同时,又生出新的龃龉。因郁晓秋与农人们关系好,做活又肯下力,除了队里派给的活,她还和妇女孩子一同割牛草,称给牛房,格外再挣一二分工。人们自然都向着她,一个集体户里的人难免不高兴,刚以腌菜建立起的一点交好又消失殆尽。连向来马虎的郁晓秋也对集体户的关系没了信心,只得敬而远之。所以,虽然有个集体户,她倒更像是生活在乡人中间。冬闲时候,公社成立宣传队,将她召去。她当然高兴,计工分不说,又有少许现金补助。其他几个都在张罗回上海,她也不羡慕。回上海需要一笔开销,而那些钱母亲是给她救急的,她轻易不能动用。她去公社时,其他人还没动身,临近春节,宣传队结束,她回来生产队,人已走空多时。帐子都垂挂着,里面的被褥已卷起,有些森然的气氛。她倒不害怕,将自己的床铺好,筹划如何过年,早有人来拍门,喊她去吃饭。过年家家割了肉,称了鱼,诚心诚意邀她去,每顿都不落下。所以一个年过得很热闹快活,口舌也没吃亏。过了元宵,乡里人说的“小年”,方才算过完年节,春耕还未开始,地里闲着。这天下午,她在屋里忙,将洗净晒干的帐子重新挂上去。忽听门外小孩子叫喊有人找,她跳下地跑出去,一下子没说出话来。门外地上,站着何民伟。
何民伟第一眼都没认出郁晓秋。郁晓秋穿了一身新袄裤。她带出来的旧棉袄,是姐姐穿下给她的,倒是一件丝棉袄。可丝棉胆的羽纱磨成了一张网,丝棉压扁了,并不暖和。毛线裤本是旧毛线织的,多有断头,也是薄削不暖和。秋后分了粮草和棉花,又多得了几块钱,她就央队干部去县城开会时,买几块布料,买来的不是红就是紫。她再央要好的媳妇姊妹替她裁了棉袄、棉裤,裁出来的自然都是乡下式样。棉袄是红花的,棉裤是一色的紫,扎辫子的玻璃丝断了,问新嫁来的媳妇讨两截红毛线绳。因为怕系不结实,便斜挑头路,挑一个发箍,编一条细辫,再编进一侧的辫子里,也是乡里人的样式。这样,她彻头彻尾成了一个乡下妞儿。何民伟轮廓模样都没变,只是长个头了,因本来就是敦实的身体,这时高了半头,就有了成年男子的模样。他穿一件毛领子蓝卡其面的大衣,提一个旅行包,站在门前树底下。树枝秃着,骨节处爆着一点一点的绿,虽然是疏阔的,但已无萧杀之气。两人见面,一时有些手足无措,但很快就过去了。他俩就是这点好,无论何时何地何种意外,都可自然地相处,所以彼此都觉着愉快。
转眼间,何民伟已进到屋里,帮她一同挂起帐子,然后就到灶屋里做饭。好像一下子又接上下乡劳动的日子,只不过烧的灶和燃料,以及锅里的饭食有所不同。郁晓秋从锅里端出一盆醒着的发面,揉开,就叫何民伟烧锅。这与何民伟在江西烧的锅,结构有些不同,他略研究了一下,便上手了。此时,郁晓秋在锅里划了小半勺油,倒下洗净切好的白菜,翻了几下,再下虾米,粉丝,添半瓢水,盖上锅盖,转身去揉面。揉成长条,一团一团揪断,锅也烧圆汽了。揭锅,将面团在热锅边一压,贴住,压一周,贴一周,然后盖上锅盖。这时,她就叫何民伟让位,她要亲手烧了,因是关键的火候。何民伟并不争抢,让出来,打开旅行袋,掏出香肠,听头,牛肉辣酱,自家烧的红烧肉,装在广口瓶里,结着白色的油冻,看来是烧好让他带回江西去,他却直接来到了这里。此外,还有一瓶酒。和所有下乡的男知青一样,他也学会喝酒了,这使他更像成年男子。等揭了锅,原先单个贴在锅边的面饼,就发得连成一圈,锅底的白菜粉丝也煮成半汤半菜的了。这时,门口伸进一只小手,颤巍巍端一只大碗,碗里是煎黄的老豆腐,一个小孩子的声音说:我娘给你家客人吃!郁晓秋忙着铲饼到篮子里,头也不回,操一口本地话答道:告诉你娘,今晚到你家借宿!小孩呱哒呱哒一阵脚步响,跑远了。
这餐晚饭,非常丰盛,郁晓秋也喝了酒,两人学了乡人,还猜拳。两省的叫拳法有些差异,但基本格式是一样的,起拳都是手指捻手指,上下摇两记,然后一抽手,喊:哥俩好啊!他们真有些像哥俩似的,面对面,坐一张矮案板的两边,喝酒,吃菜,叙旧。他们说到学校里下乡劳动的日子,许多原先心照不宣的事,这时说出来了,许多不知情的事,这时也说出来了,依着惯性,一些不曾有的事,也生造出来了。不过,他们到底是不大会喝酒,多是学样,这种辛辣的劣质白酒,都叫他们舌头痛。所以,吐的多,喝的少。倒是吃得有些过头,一瓶红烧肉吃去大半,煎豆腐吃了,香肠炒蛋吃了,半锅白菜粉丝,配了发面饼,也下肚了。饭菜撑的,微醺,一个就地躺下,另一个脚高脚低地往邻居家去借宿。那家人都睡了,给她留着门,媳妇将男人赶走,专给她留铺。等她摸黑上了床,那媳妇开口了,说当你不来了呢!郁晓秋说:他睡了我的床,我睡哪里?媳妇听她还懵懂着,想大地方人真是知晓人事晚,翻个身去不再说话。不一时,两人都睡着了。过后的几日里,有人也问郁晓秋,那是不是你对象?郁晓秋说,不是,是同学。人们就说,他专程来探你,总是有意思。郁晓秋说,我们同学,都是这么跑来跑去的。乡人们真就以为大地方人的生活这么开放。其实呢,郁晓秋未必懵懂至此,何民伟瞒了家里人,南下而改道北上,到她这里,当然不会是一般的“跑来跑去”,她了解其中的情意。她也不是会佯装的人,就以加倍的热情来回报。这几日,他们过得很好,地里的活计大多闲着,有一些也是把式的活,轮不到她,她就带了何民伟四处跑。
他们倒不是那种有情调的青年男女,不会浪漫地享受自然,但他们自有从城市里得来的一种闲情逸致方式,那就是说,他们把乡间当成一座大公园。坐在沟边说话,在泛青的麦田间散步,路边有早开的一种黄和紫的花,就采了来束成一小把,未等回到住处,已蔫了。在乡里,他们都已是婚嫁的年龄,却还在做小孩淘气状,乡里人看着,既觉着作态,又觉着新鲜,并不把他们当真。这两人如入无人之境,在开阔的天与地之间,真是有无尽的自由。他们连手都不曾拉过呢!信不信?彼此都还没有生出这种欲望,只是起心底觉得,在一起开心。因为都喜欢对方,也因为知道对方也喜欢自己。他们话那么多,自然要说到为什么不能在一处插队。郁晓秋至今与集体户中的成员还如陌路一般,虽有乡人们对她好,可毕竟隔膜,处境相当孤独。何民伟那边要好一些,是两男两女一个集体户,关系称得上和睦,但也不如和郁晓秋在一起过得来。他们就是在一起过得来,可却不得不在两处,这就要引出何民华来了。何民伟不会说何民华太多的不好,郁晓秋也不便说,至多只能怪她听信谣言,而那所谓的“谣言”,却是两人都不愿点破的,有一种难堪。何民伟只说一句:你一点不像他们说的那样。郁晓秋就说:我听凭他们说去!两人都有些黯然。何民伟走之前,将上海带的吃物全部留给郁晓秋,郁晓秋不要,何民伟就说:我妈妈每月都寄给我包裹和钱。郁晓秋一下子说不出话来,她是向不能从母亲处得到周济的。何民伟已经把下乡劳动时,送郁晓秋那包鸡仔饼的来由说给她听了,他没有隐瞒对她母亲的不满,这是他向郁晓秋表达同情时带出来的。这个女演员留给他古怪的印象,有一种晦暗的气息,这是来自不为他所理解的生活,说起来最与他无关,可是最后却致命地扭转了他们的关系,改变两个人的生活。
然而,就是这个连郁晓秋自己,有时候也会怀疑,对孩子有没有关爱的母亲,下一个春节还未来临,她就来捞郁晓秋回上海了。她很有法道地,为郁晓秋造了一份病历,证明她患有肾盂肾炎——这病名郁晓秋连听都没有听说过,凭了这病历,搞来级级证明,最后,她母亲自己携了证明材料来到她所插队的县份。事前,母亲拍了个电报给郁晓秋,让郁晓秋到县城来碰面。可乡下的邮电怎能按常规算,电报在县里接收,然后就与平信一样,一级一级往下发,最后还是由乡邮员每周二三次地骑车送往各大队。等郁晓秋收到电报,已是她母亲抵达日期的第二天了。郁晓秋只是从上海来,在船码头下岸,算作到县城一回,又让汽车直接拉走,连县城怎么个样都没看见。脑子里只有一片河滩,河滩上是一辆辆平车,平车上是装了水的大铁皮桶,由赤胸裸背的男人拉着,身体和地面斜成锐角。场面有一种荒凉和慓悍,与“城”的概念相差十万八千里远。如今应母亲召要去县城,都不知该往哪个方向抬脚。乡人们有说朝北步行三十里,到上游乘轮渡到县城码头,亦有说朝南走三十里到邻县搭长途车到县城汽车站。乡人们所说的二十里、三十里,其实都是约数,方向地名也是大约,因多数人是没有去过的。最终,还是按集体户知青的建议,步行上公路,拦一辆拖拉机,到某地长途车站乘车。因她们是确切去过县城,然后从县城再回上海,所以比较靠实。郁晓秋母亲来此地的消息,很引起集体户的震动,这名同学就像个没家的人,没有人牵挂她,可却惟是她的母亲,千里迢迢来安徽。大家不由也对她热心起来,指点她路线,还告诉她在县城何处可住宿和吃饭。第二日天不亮,郁晓秋便出发了。傍晚四五时,她才到县城。这时方才发现,所谓县城,亦只是两条相交的水泥路,路边有些店铺,一半已上门板打烊,还有几个门开着,虽没收市,却也没什么东西,看不出是做什么买卖。总之,十分冷清。她按集体户同伴的指点,往县招待所去。这是县城惟一的招待所,母亲要住就只能住这里。招待所位于东西向水泥路的南端,房屋倒越见齐整,原来是一些机关样的院落。未到跟前,远远地,就看见母亲弯腰与一挑担人说话。一眼便可看出,这是个外面来的女人。近两年没见母亲,此时且出现在这偏远的内地小城,可郁晓秋并不感觉突然,甚至也没太大的激动。母亲没变样,依然是齐齐梳往耳后的不分路的短发,蓝卡其小方领插袋两用衫,手里夹一支香烟。她走到跟前,母亲已和挑担人交割完生意,她嘴里衔了烟,两只平摊的手上,各放了两个熟透的大红柿子。见郁晓秋走来,下巴一歪,示意她接一只手上的柿子。郁晓秋接过去,母亲空出手拿下嘴边的烟,说:一角钱四个,差不多白吃。母女俩朝招待所院落里走,两人都像是昨日才见过一样,毫没有别情离绪。
进到房间,先相对坐了吃柿子,个大汁饱,沁凉蜜甜。只听房间里都是呼啦啦的吸吮声,根本顾不上说话。吃罢,洗了手嘴,方才坐定。母亲说了来意,郁晓秋满心狐疑,只觉不可能,可也知道,母亲只要说行,就一定行。所以并不辩驳,只由了母亲去做。母亲所做所行,归结起来,其实只一件事,就是请客。她在渡船上,便结识了县“五七”工作办公室里一名干部,是从上海下放来的,都是上海人,很快就搭上了话,话题是从船上供应的面条开始的。母亲很奇怪这一角二分一碗的面条,既无油亦无盐,直接从清水里下了捞起,如何能卖出来。她很有觉悟地批评说:这是对贫下中农的态度问题。那名上海干部笑道:贫下中农才吃不起这面条呢!这名干部挺年轻,不到三十岁,姓孙,是上海出版系统的下放干部,与母亲可说是大同行,都算文化口的。所以,不一会儿就成了熟人。母亲口口声声喊人家小孙,倚老卖老。那小孙看她派头,觉着有些来历的,于是心甘情愿当杂役。下船时,母亲的行李,几乎全部到了小孙身上,又由小孙领到招待所住下。此后的宴请,都是小孙定的人选,出面去请,自然也场场都到。“五七”办公室专为下乡知识青年成立,至此也有三四年光景,对县里几级权力机构早摸得很熟,尤其是有关知识青年的政策条例,知道如何使用与操作。所以,小孙就懂得该请谁不该请谁。这些人呢,虽然也当“五七”办公室是个摆设,与民生民计无甚相关,但因是在上山下乡运动的风潮上,所以,面上都很尊重。来请的且是上海知青的家长,情理就说得过去,内里又多少有着对上海客人的好奇,凡请下的,个个都到齐。开始两场,是在饭馆开宴。县城最好的饭馆,最昂贵的菜,不过是炒腰花和炒猪心,有一次,是小孙自带一只老母鸡,早上送过去让厨房炖汤。后来,饭桌上一位主任建议,可到县委小餐厅来请,价格还给优惠,于是,宴席便转移地方,进了县委大院。饭菜未必会好到哪里去,可身份不同了呀!其中有一顿是专请郁晓秋所在公社的干部,公社干部进到里面,个个表情肃穆。除了吃饭,还送礼,送的是真丝衣料,巧克力,听装饼干,摆出来花花绿绿,闪闪烁烁一桌面,繁华的上海似乎到了眼前。其实,却是不大实惠的。有口直的,会脱口说:这么破费,不如肥皂毛巾的用得上。母亲立即说:一句话,你家的肥皂毛巾我包!大家都不曾想到上海女人会如此豪放,不下于一个男人,对她颇有好感,个个向她拍胸脯。不出一周,上下便打点完毕。临走时,母亲从旅行包里掏出最后三条牡丹牌香烟,是专为小孙留的。又从手腕上抹下自己的英纳格手表,拍在小孙手心里。这个动作就不单是还情,还像母亲对儿子。小孙要推,她便说:你手上那是个什么表,无名无姓,戴了不如不戴。小孙只得收了。一周来,他对这个女人竟有些依恋。郁晓秋前一日就搭公社干部的车回了生产队,是他把她母亲送上轮船。来时满满的行李,走时亦是满,装的是花生,黄豆,芝麻,土豆和小磨香油。
转过年,也是四月,郁晓秋便病退回上海,离她走正好两年。
很有趣的,郁晓秋也不大拿何民伟当男生看。一般女生多不会在意同年龄的男生,这大约是一个原因。何民伟不是那种发育早熟,有男子气概的大男生,却是更接近小男孩,这大约也是一个原因。或许,这都不是原因,原因正是,何民伟并不以对待女生的态度来对待她。郁晓秋从极小的时候起,似乎就一直受到提醒,提醒她的性别,而这种提醒又总是以蔑视的态度进行,老让她自觉有错,却不知如何是对。因她不是那种有自觉的女孩,且是比较混沌,甚至,同年龄的何民伟还比她更有意识些。关于郁晓秋的流言他有时也会想一想,想的结果却是:郁晓秋完全不是流言中的那样。这也是因为他比较注意到她性格的原因。在他的注意力中,郁晓秋的性格要比性别特征更占上风。所以,郁晓秋在他跟前,就比较轻松。他们之间,有一种类似同性间的交情,这呢,也多少会使他们放松警惕,行为就有些随便。在乡下生活,朝夕相处,男女生之间的禁忌略解除些,但还没到公开和自由。像他们,也不过是,一个到另一个的宿舍门口喊对方的名字,“郁晓秋”或者“何民伟”,就已经显得很放肆了。男生们开始当面开销,远远看见郁晓秋在,就几个人上去,按住何民伟,将他的头扭向她。他越挣扎,他们越不松手。他挣不动了,被架着,往那边推拥去,并不到跟前,离了还有七八米,一松手,返身就跑,他则转了身,撒开腿追他们,以免一个人留下。在这玩笑中,其实也微妙地含有几分不当真,他们内心并不以为他俩真有什么。何民伟在男生淘里,也是属小男孩的那类,他们当中有一些,已长成大人的个头,唇上也有了软须。而他,形容依然幼稚,不是和郁晓秋好得上的那类男生。所以虽然玩笑开得粗鲁,但实际用心并不深。到女生那边,情形要严肃一些,她们一般要比男生早熟两到三岁的光景。她们当面不说,背地嘀嘀咕咕的,但何民伟不在那几个男子气的男生中间,根本不入她们的视线,因此是以轻蔑与讥诮的口吻,觉着此事很滑稽,也不那么太当真。只是,由那担任眼线的女生传到何民华那里的时候,事态变得严重了。
何民华是夸张了形势,可是,有一点,她算看对了,那就是,何民伟受郁晓秋吸引。但是,她没看对何民伟究竟是受郁晓秋哪方面的吸引。她认为这吸引来自郁晓秋被公认的那方面,即“风流”两个字。在此,她落入了一般性的窠臼,也落入偏见的窠臼。像何民华这样,出身于保守的市民家,受的是教条的学校教育,对于男女关系的认识是古板和实用的,然后就到了重工业的车间,在这劳作的阶层里,两性关系揭开了肉欲的一面。她很难有机会得到其他的新鲜细致的体验,她只有顺着一般性和偏见走。所以,她便对何民伟和郁晓秋的关系紧张起来,密切注意动向。可是,自那一次上门找何民伟之后,郁晓秋再没来过。何民伟每月四天放假回家,表现也很正常。直到备战结束,他们这一届学生全从乡下撤回来,等待毕业分配,空气一直很平静。甚至,连那眼线来报告的,也不外乎是一些旧情况。他们父母,相继从干校回家,每日上下班,这个家,又回到原先的生活秩序,全家的中心大事是何民伟日益迫近的分配问题。
他们这一届分配去向大局已定,就是下乡,有插队落户和农场两种,各有利弊。插队落户收入是不可靠的,等于是做农民,但行动来去却是自由的。农场有固定工资,是农业工人,但多是在边疆,亦有纪律管束。何民伟家经济不成问题,不指望他赚钱,只要他离得近,可叫得应。所以倾向插队,地点是江西或者安徽。这两个地方又是利弊各有,前者是种稻区,可吃大米;后者生活艰苦,但交通更为便利。最好的情形是安徽淮南地区,又近又有米吃,但人烟稠密的淮南,每个学校只有可数的几个名额,专供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像何民伟这样的中等人家,姐姐且已留在上海,想也不必想了。郁晓秋的情形与何民伟很相似,在分配中属于一个档次。她哥哥早已工作,姐姐分在市电话局查询台做接线员,郁晓秋惟有下乡一条路。她倒不是不愿去边疆农场,只是像她的家庭出身,虽然归不到地富反坏那一类,可到底经不起推敲。所以,知难而退,也是在江西和安徽两地作抉择。这一段时间,学校并没有明确的到校规定,但都牵挂着分配大事,不时要去打探打探,你去我来,终有一日,何民伟和郁晓秋在校园里遇见了。回到上海,男女生间就又故作严谨,乡下时候那一点点松弛的气氛消失殆尽,再度成了陌路人。何民伟和郁晓秋不免也受影响,两人见面作不认识,只不过有意还是无意地相跟着出了校门,走过一段之后方才说起话来,说的还是分配去向的事情。但这情形多少有些鬼祟,两人不免不自然,没说几句,惶惶地分了手。下一回见到,互相竟有些躲避,连话都没有说。几回一来,两人真成了不认识,马路上迎面走来,都作不看见地走过去。这一天,何民伟却上门来找郁晓秋了。
何民伟问郁晓秋有没有决定到底去哪里,他们学校派定去的安徽某县干部已来上海,住在锦江饭店,要不要去见见他们,问问那里的情况。郁晓秋说好,放下手里做的事情,锁上门跟他去了。何民伟这一上门,其实表明他已经作了一个决定,就是,要和郁晓秋去同一个地方。郁晓秋呢,这么一喊就走,也表明她是同意这决定的。虽然这一段日子,他们相处得挺别扭,可是这么样一说话,之间就又顺畅起来。他们说着话,迎面走来一个同学,两下都作看不见地走过去,照旧说话。到街角一转弯,远远看见锦江饭店门前的店铺长廊壅塞了人。走近去,看见墙上开有一扇窗,人们争着伸手往里讨会客单,一张二指宽、纸质薄脆的单据,填上要见的客人名姓,来自的地区单位,所住的房号,签上自己的名字,再争着交进窗口里去。里边的人手里握着一把把的纸条,亦不知能不能唤出自己要见的那一个人。要见客的人里,有上几届的已经分配去插队,又回来探亲的学生,想在上海招待一下当地的父母官;有学生的家长,也是来朝拜儿女的父母官;也有像他们这样,临分配之际,来打探消息。安徽是如此陌生的地方,所听所闻多是可怕的饥馑的故事,倘能亲眼见一见那里的人,心里便会踏实一些。可何民伟和郁晓秋既不知道来人的名姓官职,更不知道所住的房号,只知道来自安徽某县。他们已经填了三张那样抢似地要来的会客单,再又送进去,简直是沧海一粟般消失在纸条堆里,就只能坐在廊下台阶上等。此是仲秋季节,上海此时节是季候上所称的,真正的小阳春,阳光几乎将梧桐叶片照成透明。他俩坐在梧桐影里,谈的是茫然无所的前途,心情却是跃然的。因是在人生的开头上,茫然反而好,最怕是一目了然,就没了憧憬和指望。还有,现在当下,也令人高兴呀!在一起说话,彼此都不讨厌,还有一点喜欢,不是爱,爱是要叫人紧张不安的,是轻松的,单纯的喜欢。何民伟突然上门,是有些郑重的意思,可不是很快就释然了?他们彼此都上过门的,这并不是第一次。然而,何民伟终究是要比郁晓秋有心,面对茫然的前途,他比郁晓秋有计划,有估量,郁晓秋是走到哪算哪。这也是她的混沌之处,但这混沌的最底下,却是有一股子乐天劲的。她似乎天生信赖人生,其实不是无端,她是择善,就不信会有太恶。这股乐天劲使她的混沌变得光明,而不是晦暗。
这一天,他们从早上等到中午,各自回家吃了饭再来,接着等,到傍晚,也没看见半个安徽人,尽是上海的学生和家长拥来拥去。虽然没有什么收获,但两人也不沮丧,因是很快乐的一日,内心都很满足。何民华上早班,先何民伟到家,然后听他三级并两级地上楼梯,不像他平时有些闷的性情,格外地看他几眼。自此,不知是她多心,还是确有其事,何民伟就与往常不同了起来。或话多,或话少,或在家,或出门。但到底没有明显的动静,好叫何民华说话的。直到何民伟去向已明,定下安徽淮北某县,而且她从旁得知,郁晓秋也是去那个地方,这才证实了她的猜疑。不过她自忖不够来裁判这等大事,便上报了父母。方才说过,这家父母全是中等人家出身,没有门第财富观念,但很讲究规矩和清白,听讲郁晓秋的身世已经生厌,再有一次,何民华指给母亲看,说,就是那个人。郁晓秋正在街心花园和邻居女孩打羽毛球,街心花园就在弄口不远,所以还是家中的装束,上身只穿一件短小紧窄的毛线衣,头发在脑后编成一根辫子。街上人走过,都要回头看她一眼。何民华的母亲又怕了三分。于是便决定何民伟去江西,并且代他到学校改了地方。因是父母的意见,没有还价的,何民伟作不出反抗来,惟有听从,去了江西。相隔仅一个星期,去安徽的那一批就出发了。此时距他们在锦江饭店等人,已过去半年,是第二年的四月。
郁晓秋去安徽,只带一个中型的牛皮箱,是家中的旧物,装着旧衣服。也不像其他同学那样,装了卷子面,猪肉听头,饼干糖果。母亲还是那句话:下乡是去锻炼,不是享福。但临行前的晚上,母亲交给她一个手缝的小布袋,袋口用一根细绳抽紧,可挂在脖子上。母亲说里面装着三十块钱,是回家的路费,不可挪作他用。郁晓秋正要接,母亲又刷地抽回去,厉声道:平常无事不要回家,除非是,安徽发大水,闹饥荒,万事丢下,拔腿就跑。这一晚,母亲和姐姐调了铺,同郁晓秋睡一床,也并不多话,拉了灯,背朝背睡下,一宿到天明。第二日走,并不去送她,按惯例上班去。中午时,郁晓秋自己吃过饭,出门到学校集合。到了火车站,别人都在凄厉地哭叫,只有她一个人早早上车,坐在车窗边看底下的风景。安徽来带队的干部,从空着的车厢穿行过去,不由很奇怪地多看她几眼。看她穿一件肘部已磨光的咖啡色灯芯绒上衣,里面的毛衣颜色也很旧暗,只是一双眼睛特别,双睑格外宽,瞳仁一直跟人走到眼梢。后来,干部再巡视车厢,满眼睛的莺莺燕燕,她淹没其中,找不见了。一夜火车,继而一日渡船,再是汽车,再土路颠簸一阵。越走人越分散,最终到了目的地,就只有郁晓秋和她们的集体户了。
郁晓秋所在的集体户总共六个人,全是女生,住一间生产队腾出的库房。石灰水新刷了墙,地是新铺上土,用铁锨拍平,留下一个个锨板的印。每人一张板床,她们进去就挂起帐子,倒是雪洞似的,洁白敞亮。她们这六个人,来自不同的年级和班级,过去都不认识,这样倒也好,不用碍着情面,可先立下规矩,事后有要好了的,自己通融也不干大家的事。她们的规矩是,前边半年,有安家费和口粮,交出做伙食账,比较清楚。以后就要凭工分了,队里给定的工分是一样高的,就先尽工分挣来的口粮与烧草,倘不够,就分摊补贴,要有盈余,也平分。烧饭的事,轮值,这样也涉及不到工分的多与寡。在大灶之外,各人要开小灶,各行其便,反正都自带了煤油炉,说到这里,就都看郁晓秋一眼,因只有她没有煤油炉,行李又特别少,人们多有一些轻蔑。以后,收工回来,饭还没烧好,那五个人总要先开点小灶,将带来的饼干零食摸出来吃,互相还要交换。郁晓秋什么都没有,所以参加不进去,自然就落了单。为避免尴尬,她干脆出门去,到农人家串门。家家是忙晚饭的时候,她就替人烧锅,让女人腾出手来奶孩子,做针线。农人们对上海来的学生都很好奇,尤其是女人,爱看她们穿的和用的。可学生们很骄傲,一扇门总掩着,叫人们接近不了,如今郁晓秋自己上门来,当然很欢迎。可惜她很快叫她们失望了,觉着她穿着寒酸,也不像那几个,有着许多吃食。同时呢,又觉着,上海人也没什么。倒都和郁晓秋很好,有时会给她半碗自家腌的豆子咸菜。她端回去奉公,那几个开始不欣赏,还嫌有蒜气味,但几个月一过,就熬不住嘴里无油无盐的寡淡,也吃了。这样,多少有些物质上的交流,郁晓秋与她们略融洽了点。可在此同时,又生出新的龃龉。因郁晓秋与农人们关系好,做活又肯下力,除了队里派给的活,她还和妇女孩子一同割牛草,称给牛房,格外再挣一二分工。人们自然都向着她,一个集体户里的人难免不高兴,刚以腌菜建立起的一点交好又消失殆尽。连向来马虎的郁晓秋也对集体户的关系没了信心,只得敬而远之。所以,虽然有个集体户,她倒更像是生活在乡人中间。冬闲时候,公社成立宣传队,将她召去。她当然高兴,计工分不说,又有少许现金补助。其他几个都在张罗回上海,她也不羡慕。回上海需要一笔开销,而那些钱母亲是给她救急的,她轻易不能动用。她去公社时,其他人还没动身,临近春节,宣传队结束,她回来生产队,人已走空多时。帐子都垂挂着,里面的被褥已卷起,有些森然的气氛。她倒不害怕,将自己的床铺好,筹划如何过年,早有人来拍门,喊她去吃饭。过年家家割了肉,称了鱼,诚心诚意邀她去,每顿都不落下。所以一个年过得很热闹快活,口舌也没吃亏。过了元宵,乡里人说的“小年”,方才算过完年节,春耕还未开始,地里闲着。这天下午,她在屋里忙,将洗净晒干的帐子重新挂上去。忽听门外小孩子叫喊有人找,她跳下地跑出去,一下子没说出话来。门外地上,站着何民伟。
何民伟第一眼都没认出郁晓秋。郁晓秋穿了一身新袄裤。她带出来的旧棉袄,是姐姐穿下给她的,倒是一件丝棉袄。可丝棉胆的羽纱磨成了一张网,丝棉压扁了,并不暖和。毛线裤本是旧毛线织的,多有断头,也是薄削不暖和。秋后分了粮草和棉花,又多得了几块钱,她就央队干部去县城开会时,买几块布料,买来的不是红就是紫。她再央要好的媳妇姊妹替她裁了棉袄、棉裤,裁出来的自然都是乡下式样。棉袄是红花的,棉裤是一色的紫,扎辫子的玻璃丝断了,问新嫁来的媳妇讨两截红毛线绳。因为怕系不结实,便斜挑头路,挑一个发箍,编一条细辫,再编进一侧的辫子里,也是乡里人的样式。这样,她彻头彻尾成了一个乡下妞儿。何民伟轮廓模样都没变,只是长个头了,因本来就是敦实的身体,这时高了半头,就有了成年男子的模样。他穿一件毛领子蓝卡其面的大衣,提一个旅行包,站在门前树底下。树枝秃着,骨节处爆着一点一点的绿,虽然是疏阔的,但已无萧杀之气。两人见面,一时有些手足无措,但很快就过去了。他俩就是这点好,无论何时何地何种意外,都可自然地相处,所以彼此都觉着愉快。
转眼间,何民伟已进到屋里,帮她一同挂起帐子,然后就到灶屋里做饭。好像一下子又接上下乡劳动的日子,只不过烧的灶和燃料,以及锅里的饭食有所不同。郁晓秋从锅里端出一盆醒着的发面,揉开,就叫何民伟烧锅。这与何民伟在江西烧的锅,结构有些不同,他略研究了一下,便上手了。此时,郁晓秋在锅里划了小半勺油,倒下洗净切好的白菜,翻了几下,再下虾米,粉丝,添半瓢水,盖上锅盖,转身去揉面。揉成长条,一团一团揪断,锅也烧圆汽了。揭锅,将面团在热锅边一压,贴住,压一周,贴一周,然后盖上锅盖。这时,她就叫何民伟让位,她要亲手烧了,因是关键的火候。何民伟并不争抢,让出来,打开旅行袋,掏出香肠,听头,牛肉辣酱,自家烧的红烧肉,装在广口瓶里,结着白色的油冻,看来是烧好让他带回江西去,他却直接来到了这里。此外,还有一瓶酒。和所有下乡的男知青一样,他也学会喝酒了,这使他更像成年男子。等揭了锅,原先单个贴在锅边的面饼,就发得连成一圈,锅底的白菜粉丝也煮成半汤半菜的了。这时,门口伸进一只小手,颤巍巍端一只大碗,碗里是煎黄的老豆腐,一个小孩子的声音说:我娘给你家客人吃!郁晓秋忙着铲饼到篮子里,头也不回,操一口本地话答道:告诉你娘,今晚到你家借宿!小孩呱哒呱哒一阵脚步响,跑远了。
这餐晚饭,非常丰盛,郁晓秋也喝了酒,两人学了乡人,还猜拳。两省的叫拳法有些差异,但基本格式是一样的,起拳都是手指捻手指,上下摇两记,然后一抽手,喊:哥俩好啊!他们真有些像哥俩似的,面对面,坐一张矮案板的两边,喝酒,吃菜,叙旧。他们说到学校里下乡劳动的日子,许多原先心照不宣的事,这时说出来了,许多不知情的事,这时也说出来了,依着惯性,一些不曾有的事,也生造出来了。不过,他们到底是不大会喝酒,多是学样,这种辛辣的劣质白酒,都叫他们舌头痛。所以,吐的多,喝的少。倒是吃得有些过头,一瓶红烧肉吃去大半,煎豆腐吃了,香肠炒蛋吃了,半锅白菜粉丝,配了发面饼,也下肚了。饭菜撑的,微醺,一个就地躺下,另一个脚高脚低地往邻居家去借宿。那家人都睡了,给她留着门,媳妇将男人赶走,专给她留铺。等她摸黑上了床,那媳妇开口了,说当你不来了呢!郁晓秋说:他睡了我的床,我睡哪里?媳妇听她还懵懂着,想大地方人真是知晓人事晚,翻个身去不再说话。不一时,两人都睡着了。过后的几日里,有人也问郁晓秋,那是不是你对象?郁晓秋说,不是,是同学。人们就说,他专程来探你,总是有意思。郁晓秋说,我们同学,都是这么跑来跑去的。乡人们真就以为大地方人的生活这么开放。其实呢,郁晓秋未必懵懂至此,何民伟瞒了家里人,南下而改道北上,到她这里,当然不会是一般的“跑来跑去”,她了解其中的情意。她也不是会佯装的人,就以加倍的热情来回报。这几日,他们过得很好,地里的活计大多闲着,有一些也是把式的活,轮不到她,她就带了何民伟四处跑。
他们倒不是那种有情调的青年男女,不会浪漫地享受自然,但他们自有从城市里得来的一种闲情逸致方式,那就是说,他们把乡间当成一座大公园。坐在沟边说话,在泛青的麦田间散步,路边有早开的一种黄和紫的花,就采了来束成一小把,未等回到住处,已蔫了。在乡里,他们都已是婚嫁的年龄,却还在做小孩淘气状,乡里人看着,既觉着作态,又觉着新鲜,并不把他们当真。这两人如入无人之境,在开阔的天与地之间,真是有无尽的自由。他们连手都不曾拉过呢!信不信?彼此都还没有生出这种欲望,只是起心底觉得,在一起开心。因为都喜欢对方,也因为知道对方也喜欢自己。他们话那么多,自然要说到为什么不能在一处插队。郁晓秋至今与集体户中的成员还如陌路一般,虽有乡人们对她好,可毕竟隔膜,处境相当孤独。何民伟那边要好一些,是两男两女一个集体户,关系称得上和睦,但也不如和郁晓秋在一起过得来。他们就是在一起过得来,可却不得不在两处,这就要引出何民华来了。何民伟不会说何民华太多的不好,郁晓秋也不便说,至多只能怪她听信谣言,而那所谓的“谣言”,却是两人都不愿点破的,有一种难堪。何民伟只说一句:你一点不像他们说的那样。郁晓秋就说:我听凭他们说去!两人都有些黯然。何民伟走之前,将上海带的吃物全部留给郁晓秋,郁晓秋不要,何民伟就说:我妈妈每月都寄给我包裹和钱。郁晓秋一下子说不出话来,她是向不能从母亲处得到周济的。何民伟已经把下乡劳动时,送郁晓秋那包鸡仔饼的来由说给她听了,他没有隐瞒对她母亲的不满,这是他向郁晓秋表达同情时带出来的。这个女演员留给他古怪的印象,有一种晦暗的气息,这是来自不为他所理解的生活,说起来最与他无关,可是最后却致命地扭转了他们的关系,改变两个人的生活。
然而,就是这个连郁晓秋自己,有时候也会怀疑,对孩子有没有关爱的母亲,下一个春节还未来临,她就来捞郁晓秋回上海了。她很有法道地,为郁晓秋造了一份病历,证明她患有肾盂肾炎——这病名郁晓秋连听都没有听说过,凭了这病历,搞来级级证明,最后,她母亲自己携了证明材料来到她所插队的县份。事前,母亲拍了个电报给郁晓秋,让郁晓秋到县城来碰面。可乡下的邮电怎能按常规算,电报在县里接收,然后就与平信一样,一级一级往下发,最后还是由乡邮员每周二三次地骑车送往各大队。等郁晓秋收到电报,已是她母亲抵达日期的第二天了。郁晓秋只是从上海来,在船码头下岸,算作到县城一回,又让汽车直接拉走,连县城怎么个样都没看见。脑子里只有一片河滩,河滩上是一辆辆平车,平车上是装了水的大铁皮桶,由赤胸裸背的男人拉着,身体和地面斜成锐角。场面有一种荒凉和慓悍,与“城”的概念相差十万八千里远。如今应母亲召要去县城,都不知该往哪个方向抬脚。乡人们有说朝北步行三十里,到上游乘轮渡到县城码头,亦有说朝南走三十里到邻县搭长途车到县城汽车站。乡人们所说的二十里、三十里,其实都是约数,方向地名也是大约,因多数人是没有去过的。最终,还是按集体户知青的建议,步行上公路,拦一辆拖拉机,到某地长途车站乘车。因她们是确切去过县城,然后从县城再回上海,所以比较靠实。郁晓秋母亲来此地的消息,很引起集体户的震动,这名同学就像个没家的人,没有人牵挂她,可却惟是她的母亲,千里迢迢来安徽。大家不由也对她热心起来,指点她路线,还告诉她在县城何处可住宿和吃饭。第二日天不亮,郁晓秋便出发了。傍晚四五时,她才到县城。这时方才发现,所谓县城,亦只是两条相交的水泥路,路边有些店铺,一半已上门板打烊,还有几个门开着,虽没收市,却也没什么东西,看不出是做什么买卖。总之,十分冷清。她按集体户同伴的指点,往县招待所去。这是县城惟一的招待所,母亲要住就只能住这里。招待所位于东西向水泥路的南端,房屋倒越见齐整,原来是一些机关样的院落。未到跟前,远远地,就看见母亲弯腰与一挑担人说话。一眼便可看出,这是个外面来的女人。近两年没见母亲,此时且出现在这偏远的内地小城,可郁晓秋并不感觉突然,甚至也没太大的激动。母亲没变样,依然是齐齐梳往耳后的不分路的短发,蓝卡其小方领插袋两用衫,手里夹一支香烟。她走到跟前,母亲已和挑担人交割完生意,她嘴里衔了烟,两只平摊的手上,各放了两个熟透的大红柿子。见郁晓秋走来,下巴一歪,示意她接一只手上的柿子。郁晓秋接过去,母亲空出手拿下嘴边的烟,说:一角钱四个,差不多白吃。母女俩朝招待所院落里走,两人都像是昨日才见过一样,毫没有别情离绪。
进到房间,先相对坐了吃柿子,个大汁饱,沁凉蜜甜。只听房间里都是呼啦啦的吸吮声,根本顾不上说话。吃罢,洗了手嘴,方才坐定。母亲说了来意,郁晓秋满心狐疑,只觉不可能,可也知道,母亲只要说行,就一定行。所以并不辩驳,只由了母亲去做。母亲所做所行,归结起来,其实只一件事,就是请客。她在渡船上,便结识了县“五七”工作办公室里一名干部,是从上海下放来的,都是上海人,很快就搭上了话,话题是从船上供应的面条开始的。母亲很奇怪这一角二分一碗的面条,既无油亦无盐,直接从清水里下了捞起,如何能卖出来。她很有觉悟地批评说:这是对贫下中农的态度问题。那名上海干部笑道:贫下中农才吃不起这面条呢!这名干部挺年轻,不到三十岁,姓孙,是上海出版系统的下放干部,与母亲可说是大同行,都算文化口的。所以,不一会儿就成了熟人。母亲口口声声喊人家小孙,倚老卖老。那小孙看她派头,觉着有些来历的,于是心甘情愿当杂役。下船时,母亲的行李,几乎全部到了小孙身上,又由小孙领到招待所住下。此后的宴请,都是小孙定的人选,出面去请,自然也场场都到。“五七”办公室专为下乡知识青年成立,至此也有三四年光景,对县里几级权力机构早摸得很熟,尤其是有关知识青年的政策条例,知道如何使用与操作。所以,小孙就懂得该请谁不该请谁。这些人呢,虽然也当“五七”办公室是个摆设,与民生民计无甚相关,但因是在上山下乡运动的风潮上,所以,面上都很尊重。来请的且是上海知青的家长,情理就说得过去,内里又多少有着对上海客人的好奇,凡请下的,个个都到齐。开始两场,是在饭馆开宴。县城最好的饭馆,最昂贵的菜,不过是炒腰花和炒猪心,有一次,是小孙自带一只老母鸡,早上送过去让厨房炖汤。后来,饭桌上一位主任建议,可到县委小餐厅来请,价格还给优惠,于是,宴席便转移地方,进了县委大院。饭菜未必会好到哪里去,可身份不同了呀!其中有一顿是专请郁晓秋所在公社的干部,公社干部进到里面,个个表情肃穆。除了吃饭,还送礼,送的是真丝衣料,巧克力,听装饼干,摆出来花花绿绿,闪闪烁烁一桌面,繁华的上海似乎到了眼前。其实,却是不大实惠的。有口直的,会脱口说:这么破费,不如肥皂毛巾的用得上。母亲立即说:一句话,你家的肥皂毛巾我包!大家都不曾想到上海女人会如此豪放,不下于一个男人,对她颇有好感,个个向她拍胸脯。不出一周,上下便打点完毕。临走时,母亲从旅行包里掏出最后三条牡丹牌香烟,是专为小孙留的。又从手腕上抹下自己的英纳格手表,拍在小孙手心里。这个动作就不单是还情,还像母亲对儿子。小孙要推,她便说:你手上那是个什么表,无名无姓,戴了不如不戴。小孙只得收了。一周来,他对这个女人竟有些依恋。郁晓秋前一日就搭公社干部的车回了生产队,是他把她母亲送上轮船。来时满满的行李,走时亦是满,装的是花生,黄豆,芝麻,土豆和小磨香油。
转过年,也是四月,郁晓秋便病退回上海,离她走正好两年。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