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颜色字号[很大]
第3章 成功的秘诀
作者:近墨黑    更新:2022-08-25 15:43
  “嗨,兄弟,怎么称呼?”
  “余哲。”
  “哪人?”
  “浙江。”
  “平时都喜欢玩啥?”
  “踢球,游戏。”
  “咦,巧了,我也是。”
  ……
  这就是余哲和叶伟的第一次见面,当时的叶伟一听说余哲也喜欢踢球和玩游戏,就连行李都顾不上收拾,就急冲冲地翻出了平板,非得拉着余哲进游戏。
  当时流行的还是《和平精英》。
  “来来来,咱哥俩先玩一把,让哥看看你水平咋样。”
  “现在?”
  “对,就现在,让你见识见识哥的水平,哥带你吃鸡。”
  当时的他,其实是想在余哲面前秀一把,以确立宿舍老大地位的。
  可很快他就傻眼了。
  因为他发现,余哲登录的,竟然是一个连续十八个赛季的无敌战神号,KD和场均伤害都高得吓人。
  当时他就忍不住质疑:“我去,你这数据……找人代打的吧?还是开科技了?”
  质疑很正常。
  要知道,当时余哲的那个账号,历史记录是连续十八赛季无敌战神,平均KD超过15,场均伤害1500+,平均吃鸡率接近70%。
  这样的数据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顶级职业选手的水准。
  而最为关键的是,和平精英一个赛季持续大概两个月,连续十八赛季无敌战神,这意味着,余哲的那个游戏账号,在过去的三年里,起码每天都必须耗费三到四个小时在游戏上来冲战神段位。
  每天花三四个小时玩游戏,还能考上全国排名前二十之内的北理?
  这怎么可能?
  也难怪叶伟难以置信。
  而当时的余哲只回了一句:“屁,哥要不是玩游戏分心,早就上清华北大了。”
  打那起,他就知道,余哲在玩游戏方面确实有天赋。
  而且还是天赋高得吓人的那种。
  同样有天赋的还有足球。
  数天之后。
  “哲哥,院足球队要招新了,咱要不要一起去试试?”
  “都行。”
  很自然地,两人都在第一时间入选院队。
  但差距又很快呈现。
  在接下来的理工大院级联赛里,余哲两次替补登场。
  第一次,上场二十分钟,打入两球。
  第二次,下半场登场,打入三球。
  再之后,球队原有的主力前锋就被他死死地按在了替补席上。
  在球场上,这家伙速度快得惊人,反应也极快,意识也一流。
  而叶伟,作为主力后腰登场还是在一年之后,前主力后腰已毕业时。
  再之后,就是一起玩《绝地精英》。
  “阿伟,这游戏不错哦,要不要一起?”
  “游戏好是好,就是头盔太贵,我买不起。”
  游戏刚出来时,头盔确实贵,一个就得五万多,直到半年之后才逐渐降下来。
  “没事,钱我替你掏了。”
  “那我也还不起啊。”
  “还不起就别还了,多大点事。”
  就这样,叶伟被拉着进了游戏。
  成立俱乐部则是差不多三个月后的事,成立的原因,就在于余哲稍稍受了点刺激。
  早在大一时,外表俊朗,又在球场上叱咤风云的余哲,很快就被院学生会一位有院花之称的学姐给盯上了,在学姐炽热的攻势下,余哲沦陷。
  之后是一段卿卿我我,羡慕煞无数人的甜蜜日子。
  分手季则是在余哲大三时,也就是《绝地精英》游戏出来不久之后。
  至于具体的分手原因,据叶伟所知,是当时已找了一个好单位去实习,半只脚踏入了社会的学姐,开始嫌弃余哲过于沉迷于游戏。
  导火索则是学姐的父母来学校,余哲觉得跟学姐已经谈了两年,学姐又快毕业了,觉得自己有必要去准岳父岳母前露露脸,先混个脸熟。
  “有啥好见的?你让我怎么跟我爸妈说?说你长得帅,球踢得好,打游戏很厉害?”
  “你是不是觉得,游戏打得好就很了不起?那东西能一辈子当饭吃吗?”
  就是学姐的这两句,把余哲刺激到了,主动提出了分手。
  分手之后,余哲拉着叶伟喝了顿酒,把自己喝得微醺后,跟叶伟说:“阿伟,咱们弄个俱乐部玩玩吧,我要向所有人证明,玩游戏其实是可以养活自己的。”
  第二天,余哲就开始租房子,注册俱乐部,然后又在学校那些经常一起踢球的兄弟里,七拼八凑地拉了几个人,成立了北理之光战队。
  当时的余哲,为了让大家安心,一个人承担了所有,并且还在经济上解决了大家的后顾之忧。
  只是包括叶伟在内的所有人都没想到,余哲不仅证明了游戏玩得好确实可以养活自己,还能养活得如此之后。
  那么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当然是余哲。
  没有人会否认这一点。
  一开始,大家都是电竞小白,连个专业的教练都没有,是余哲一步一步带着大家走到了今天。
  当时的余哲,也确实是够狠的。
  “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职业选手,光靠对战来提高是远远不够的,得练,苦练基本功。”
  “第一步,咱们来练步枪速射,具体的合格标准是……”
  在游戏的练习场模式里,有一款名为QBZ191的标准步枪,按照现实中的特种部队的训练标准,标准步枪速射的合格标准是:
  在一百米距离上,能在10秒内射出30发子弹,并且能命中固定靶二十发以上,就算得上是成绩优秀。
  而余哲所定的合格标准是:
  100米距离,10秒内射出30发子弹,命中25发,200米距离,命中20发以上。
  远高于现实中特战队员的优秀标准。
  当有人提出质疑时,已在枯燥乏味的练习场上浸淫了三个月之久的余哲,只是给大家来了一波射击秀。
  他从标准步枪开始,到大家在游戏中已熟悉的多款国际常用步枪,通通来了一通30发10秒限时速射。
  而最终的成绩:
  200米固定靶,多款枪械30发速射全部命中。
  100米移动靶,多款枪械命中率全部在20发以上。
  这一强到变态的成绩,顿时就把所有人都给震住了,大家这才知道,余哲之所以在游戏中牛叉得不要不要的,除了跟他的天赋确实变态有关以外,跟他在练习场上的苦练也脱离不了关系。
  地狱般的训练就此开始。
  在余哲的逼迫之下,大家开始练步法,练闪躲,练攀爬,练射击,练车技,熟悉地图……
  所有他觉得重要的,任何一项都不放过。
  每天练上差不多七八个小时,仅有一个小时左右花在对战上。
  集训了一个多月后,首届《绝地精英》职业联赛正式开始。
  一开始是入围赛。
  从理论上来说,这点集训时间是远远不够的。
  但好在这是一款颠覆性的新游戏,不管是老牌职业公会,还是新创的小白俱乐部,大家其实是在同一起跑线上,都得在游戏中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
  而延续时间长达两个月的入围赛,也给了北理之光战队继续训练和磨合的时间,就这样,大家在余哲的带领下,一边训练,一边打比赛,然后跌跌撞撞地冲进了决赛圈。
  再之后的辉煌则是水到渠成。
  因为之后的战队,不仅队友们的基本功已经扎实,磨合也已经够默契,队伍里还有余哲这个超级变态存在。
  在战队一战成名之后,几乎所有的俱乐部都在反复研究北理之光战队的比赛录像。
  然后大家得出了一个一致的结论。
  要是没有余哲这个超级变态存在,其实北理之光只能算是一支水平中等偏上的战队。
  是的,大家也承认这一点。
  假如没有余哲在,那俱乐部的其他人啥都不是,顶多能勉强靠游戏混口饭吃,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功!
  那么余哲成功的秘诀又是什么?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业界有很多人在不断地分析,网上也已经有了很多答案。
  有人说他枪法无敌。
  有人说他的指挥太牛叉。
  还有人说他最善于利用各种地形、器械、障碍物。
  ……
  在叶伟看来,这些都对,但说的都是他在游戏中的表现,并没有说到真正的本质上去。
  那真正的本质是什么?
  是余哲具备一种特殊的能力,那就是他能一眼就看穿或分析出问题所在,然后在最快的时间内采取最为正确的方法来应对。M.biquka.com
  包括游戏。
  也包括他所面临的所有事情。
  比如说:
  “对面有狙。”
  “枪法很准。”
  “你们躲好,不要跟他对枪,我先来。”
  ……
  这是余哲在游戏中常有的指挥,只有跟在他身边的人才能深刻地体会到,这短短的几句话,对于大家在一场对决中最终能生存下来是多么的宝贵。
  又比如说:
  在战队一战成名之后,俱乐部成了同行的眼中钉,战队里的那些主力队员则成了他们眼中的香饽饽,为达到削弱对手强大自己的目的,开始不停地有大牌工会人来挖墙脚。
  其中,当时队里实力仅次于余哲的绝对主力徐徐,没能禁得起诱惑,被同在京城的老牌工会NV以300万签字费的代价给拐走。
  而那时的北理之光还没现在这么有钱,也不曾正式跟大家签过合约,因此,在徐徐执意要走的情况下,余哲大手一挥,即刻放行。
  连徐徐该拿的比赛奖金都分文未扣。
  “哲哥,你是不是太大方了一点?这奖金不是该扣掉一点吗?”
  “扣啥?大家兄弟一场,好聚好散,没必要为点小钱丢掉情分。”
  只不过在接下来的那个赛季里……
  “兄弟们,来活啦,咱们在比赛中的首要目的,不是人头,而是干NV。”
  “啊?为啥要干NV?”
  “见人强就挖墙脚,这是一种很不道德的行为,这样的行为不能惯,得把它给打怕。”
  于是在第二季联赛的决赛圈里……’
  “是NV战队吗?”
  “不是。”
  “那暂时放过它们。”
  “是NV战队吗?”
  “好像是。”
  “那就干它,给我狠狠干!”
  ……
  类似的一幕,无数次在比赛中上演,而最终的结果,是原本有着前三实力的NV俱乐部,最终在联赛中仅拿到第十九名,仅比几个小俱乐部的成绩稍稍好那么一丢丢。
  NV俱乐部也确实是被打怕了。
  为了得到余哲的谅解,他们做了两件事情。
  先是找了个借口把背叛余哲的徐徐给逼走了。
  接下来,恰逢余哲开始直播,于是在余哲开通直播的头三天,NV俱乐部的李总连续在余哲的直播间刷了不下五百万的礼物。
  终于,他换来余哲一句:“李总,别刷了,那事就这么过了吧。”
  这事,被弄得几乎整个竞技圈都人尽皆知,打那之后,再没有工会敢轻易来北理之光挖墙脚。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而体现得最为淋漓尽致的,是在余哲的直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