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鱼露培养皿!
作者:八翼鸟    更新:2023-07-01 16:28
  苏白和赵心晴从水里拉出泡澡的小吃货,带着雪豹一窝回到了营地之中。
  将雪夫人和四小只锁在石屋里面,两人又一次上了山,砍伐了十数根竹子,运下山来。
  鱼露的发酵器皿,并不会特别大。
  毕竟只是一种调味品,再加上食盐的限制。
  两人的制作规模会很小。
  风箱要嵌入土窑的下方通风管道中,自然也不会特别大。
  剩下的竹子,还能再制作一部分竹制围墙出来。
  带着这些竹子回到营地中之后,时间才下午四点半。
  苏白和赵心晴休息了两分钟,就立刻又开始忙碌起来。
  苏白负责制作风箱。
  赵心晴则开始制作鱼露的发酵器皿。
  赵心晴一边做,一边和苏白小声说道:
  “我的想法是,不借助营火的高温发酵。”
  苏白一愣:
  “那如何达到高温低盐的环境效果呢?”
  赵心晴解释道:
  “鱼露发酵的时候,会有非常严重的臭味逸散出来。”
  “如果借助营火发酵,就必须放在营地里。”
  “到时候,我们就算把龙涎香全点了,估计也压不住这股臭味儿……”
  “我们的营地,会臭的和个粪坑一样。”
  “别说生性爱洁的猫科动物……”
  “就算小吃货,估计都要离家出走了。”
  “咱俩也受不了啊!”
  苏白:“……”
  “我之前还真没想到这个茬儿……”
  弹幕:
  【……】
  【还得是赵博士啊!】
  【人家实验条件方方面面,想得那是滴水不漏!】
  【唉……果然术业有专攻,微生物学博士做发酵这种事情,手到擒来,比半吊子野钓王强多了!】
  赵心晴继续说道:
  “所以,我们借助土窑的温度,来为鱼露培养皿创造高温条件吧。”
  苏白想了想,微微颔首道:
  “也好。”
  “虽然土窑不是时时刻刻都燃着火。”
  “这样一来,我们会浪费一部分原料。”
  “但能避免臭味儿的话,也算是合理的支出。”
  “大不了我们多烧一些炭,给这培养皿保温就行了。”
  “有匕首和土窑在,炭对我们而言,已经是随手可得的燃料了。”
  赵心晴去忙活鱼露培养皿的事情,苏白则专注于手中风箱的制造。
  “我们的风箱,要求并不是很高。”
  “比较原始、简单的那种结构,搭配土窑、木炭,就已经能够创造出足够熔炼铁水的温度了。”
  “一般来说,风箱属于是入门级的木工制品。”
  “只不过,难度不高,精度还是要有要求的。”
  “否则走风漏气的,甚至可能无法起到效果。”
  苏白一边说着,一边指着手边的一些木料,解释道:
  “风箱的外围各面,需要封闭,才能对气流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
  “因此,竹子其实不是制造风箱的好材料。”
  “所以我选择了营地中一些其它木料来充当外壳。”
  苏白指着手边这些整体呈方形的木料,解释道:
  “这些都是之前营地中留下的边角料,是青冈木和松木,正好用来制作这个风箱。”
  苏白一边说着,一边用手中匕首和玄武岩、鱼舌锉刀,将材料的大小调整到合适的位置。
  “风箱中最关键的部位,当属进气口和出气口了。”
  “都是由一个单向的气门组成的。”
  “我们在相反的方向,做一个小木窗。”
  “这个小木窗,只能向气流流过的一处打开。”
  “所以,当我们推风箱的时候,进气口会打开,让空气流入风箱内部。”
  “当我们拉风箱的时候,出气口的会打开,让空气通过出气口,流出风箱,吹入燃料之中。”
  “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通过增加空气流动的方式,来增加燃料的燃烧速度。”
  “从而在相同的时间中,让燃料释放出更多的热量。”
  “以此来达到融化铁水的效果。”
  苏白在外围木板上,用匕首和鱼骨锉刀,做出了进出气口的单向门之后,又用竹子做了个推拉杆,以及风箱内部的挡板。
  苏白指着这个竹制的挡板,说道:
  “这个部分,会在风箱内部,不断进行活塞运动。”
  “以此来抽拉气流。”
  弹幕:
  【停!】
  【什么运动?】
  【fbi!我怀疑你这个风箱不对劲,需要被我们warning一下!】
  苏白脸一黑,不理这些奇奇怪怪的弹幕,继续解释道:
  “所以,这挡板边缘,需要尽可能达到密闭的效果。”
  “很显然,木头和木头之间,就算结合再如何紧密,都无法达到完全的密闭。”
  “所以,我们需要加一层包裹,去缓冲木头和木头之间的摩擦。”
  弹幕:
  【???】
  【结合、紧密、包裹?】
  【你这主播无证驾驶!】
  苏白恶狠狠将直播平板倒扣在地上,骂道:
  “你们没完了是吧?”
  “烦死了。”
  缓了两口气,苏白取出了之前遗留的一些鱼皮,说道:
  “我们用鱼皮,将挡板四周包裹起来。”
  “柔软的鱼皮,可以很好地起到密闭的效果。”
  “增强风箱的活动效率。”
  苏白说着,用刚刚熬制出来的鱼鳔胶,将鱼皮均匀粘合在了挡板四周。M.biquka.com
  将风箱各个部分拼合起来,然后用鱼鳔胶黏住了木板结合的部分。
  苏白轻轻抽拉了两下,用手放在出风口,感觉了一下风箱的运作,满意点头道:
  “很不错。”
  “过上一两天,等鱼鳔胶干了,就能投入使用了。”
  将风箱放在阳光下,以期让阳光带来的热量,更快地让鱼鳔胶干燥。
  苏白转头看向了赵心晴。
  赵心晴手中,竹制的鱼露培养皿,也基本成型了。
  鱼露的发酵过程,并不需要完全密闭。
  甚至有些大型食品工厂在制作鱼露的时候,都是半露天的。
  当然,苏白和赵心晴此时技术条件达不到,还是尽可能要将培养皿封闭起来,以此减少外部环境和异种菌群的干扰。
  这个培养皿,基本是竹制的圆筒状,二八分界处,被赵心晴整体切开,用来装载和最后的倾倒。
  上面还被赵心晴精心做了个竹制的避雨棚。
  铺满了竹叶。
  能让鱼露培养皿避免在雨天被雨水浸润进去,影响发酵过程。
  “好了!”赵心晴看向苏白。
  苏白很满意地点了点头:
  “我们可以开始制作鱼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