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四章 科学思想的萌芽
作者:南希北庆 更新:2022-08-22 10:10
最快更新唐朝小闲人最新章节!
屹立不倒!
不可撼动!
这又是典型的韩艺式言论。
此言一出,甭管郑伯隅他们此时对于韩艺有多大的意见,也会感兴趣的,至少会认真听完。
“愿闻其详!”
王叔本满面好奇道。
这么快就上钩了,真是太没有挑战了。韩艺神情渐渐严肃起来,道:“我对于学术上的理解,颇为不足,但我是一个买卖人,同时也是一个官员,因此我对于宣传造势,权益争夺方面还是有些见解的。拿佛教来说,佛教崛起方式其实非常简单,首先,佛教依靠前世来世吸引众多没有文化的百姓加入,从而壮大自己的势力,这势必就会引起朝廷的重视,朝廷一旦重视了,那么天下人更加会重视佛教,那么大臣也会开始重视,利用佛教的一些理论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那么佛教的理论就更加会被大家认同,这就是一个良心循环。如今朝堂上虽然没有穿袈裟的,但是这样发展下去,很难不保证今后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郑伯隅点点头道:“言之有理,佛门信徒多半都是一些愚昧无知之人。”
“前辈说的极是。”韩艺一笑,又接着说道:“但这恰恰是咱们儒家最薄弱的一环,儒家的强盛,在于得到君主的认同,但是缺乏直接面向百姓,虽然儒家有教化,也非常成功,但是没有直接给予百姓实际的利益,反而是在束缚百姓的生活,产生的利益一切都是通过君主,但是多半百姓都不明白儒教思想在其中的功劳,他们只会歌颂君主的仁政,而非是儒家,太宗圣上遵从的道教,但是兀自受天下百姓爱戴。
从此也可以证明,儒家过于依靠君主,缺乏百姓的支持,这若在汉朝倒也无所谓,但是现在有了佛教,佛教不断在吸纳这些百姓。正如我方才所言,一旦百姓都信佛,那么君主还会儒家思想治国吗?即便是用,也会冠以佛教之名,因为这样百姓会更加认同。一旦君主不再认同儒家思想,那么儒家将会遭受到毁灭性的打击。我想各位应该没有忘记秦朝的焚书坑儒吧。”
几人一听,不由得小抽一口冷气。
焚书坑儒在儒教可是忘不了的伤痛,也正是因为焚书坑儒导致孔孟的正统儒家思想丧失大半,现在儒家思想其实有别于先秦时候的儒家思想。
这都是因为秦王朝尊崇法家,也是靠法家才崛起的,儒家思想在秦朝根本就不受宠,但是儒教思想可以说系在君主身上,佛教就刚好相反,佛教跟朝廷的政策没有半点关系,是完全面向百姓的,可是,如果佛教有了庞大的百姓群体支持,朝廷不想也得认同佛教。
这惨案在前,郑伯隅等人难免不是细思极恐,越想越是害怕。
卢秋子困惑道:“就算你说的非常对,但是你这一番言论就可以改变这一切?”
“不错!”
韩艺回答的非常肯定。
“那你倒是说说看。”
卢秋子好奇道。
韩艺道:“要改变这种情况,首先儒家要改变以往的策略,开始面向百姓,增强在百姓心中的影响力,让更多的百姓尊崇儒家思想,但是百姓不识字,光凭现有的思想难以给百姓产生直接的利益关系,这就必须添加新的思想进去。有两种办法,其一,就是跟佛教学习,增加前世来世的观点,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孔圣人已经明确表示‘未知生,焉知死!’。那么只能走第二条路,就是完全与佛教相反得路,我们就谈今生,不谈前世,也不谈来世,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其实对于百姓而言,今生才是最重要的。
那么我们必须就要找一个切入点,将儒家思想转向百姓,也就是格物致知的精神。究竟如何运用格物致知的精神去帮助百姓,给百姓带去最为实际的利益,正如我那一番言论,发挥儒生们的天赋,去帮助农夫种出更多的粮食,去兴修水利,去发明创造,直接给百姓带去更为富足的生活。如果百姓碗里每一粒饭都充满了儒家的智慧,他们心中能不惦记着儒家吗?想那神农受是人敬仰,就是因为他舍己救人,尝百草,治百病,这是最实在的帮助。一旦儒家的思想可以渗透到百姓生活中的一切细节,那么儒家的影响力谁还能够撼动?”
几人点着头,但眉头却又都皱成了川字,显得非常矛盾。
郑伯隅道:“话虽如此,但这并非我儒家的思想。”
韩艺道:“孟子不也在孔子的基础上,增加了自己的思想吗?还有那董仲舒,皆是审时度势,在儒家思想的基础上加以改变,迎合当下的制度和国情。现在儒教面对佛、道二教的夹击,必须改变,当然,我并不是说要改变儒家的核心思想,这当然是不可行的。
我的构想是,在保留面向君主的核心思想,再增加面对百姓的格物致知思想,这样的话,儒家思想就能从上到下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包涵个个层面。一切理论出于儒家,农夫、工匠根据儒家的理论,再利用自己的经验去种更多的粮食,去发明更为先进的工具,如此儒家思想才能利于不败之地。也只有当百姓都拥护儒家思想,朝廷才会更加的重视儒家思想。
而且这也不是坏事,儒家不是一种重视轻徭薄赋,重视农耕吗?那儒家去帮助百姓想办法种出更多的粮食,这也符合儒家的核心思想,区别就在于没有经过君主”
如此一说,郑伯隅等人就非常心动了,仁政、礼乐、德治,三大核心是不变的,而格物致知的思想是完全面向百姓的,因为现在没有纯粹科学思想,最接近科学思想的墨家主要也是兼爱、非攻,那么儒家占得,自然归儒家。好比说以前总是拿着屠龙刀号令群雄,现在我不是要将你的屠龙刀变成打狗棒,而是再给你一把倚天剑,这就等于是无敌了。
这是稳赚不亏的买卖啊!
韩艺在面对那些儒生时,就拿着理论说事,但是面对这些大儒们,他极少谈及学术理论,而是谈及儒、道、佛三教之争,因为他知道面对这些大儒,他的那些理论不堪一击,说不定自己还会被他们给说服,既然如此,那不如不谈这些。总得来说,就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四人再一次被韩艺说服了,而这一次就不再仅仅是支持格物致知的精神,更多的是支持韩艺的思想战略,等于四大家族搭上了韩艺的战车,加强了韩艺与四大家族的联盟。
韩艺见火候差不多了,于是又道:“各位前辈,我们凤飞楼正在筹划一种推广格物致知精神的民间小抄。”
郑伯隅错愕道:“民间小抄?”
韩艺点头道:“这小抄就是类似于朝廷邸抄的一种刊物,专门用来发表一些学术理论,各位前辈也都知道,我手中有纸墨和印刷术,只要有充足的资源,我们可以一夜之间发表上千份小抄。只是晚辈资历尚浅,学问不够,拿得出手的也就是引力,如果各位前辈愿意的话,我希望能够多多刊登各位前辈的学术理论。”
几人听得目光急闪,这是一个好东西,要不答应的话,那就成猪了。
郑伯隅抚须笑道:“推广儒家思想我们自然是责无旁贷,就算你不邀请我们,我们也会鼎力相助的。”
其余三人也点头表示支持。
“那真是太感谢了。”
韩艺故作激动不已,随后又道:“不过为了吸引大家的眼球,我打算第一刊着重论证格物致知的思想,因为现在这一争论已经闹得全城皆知,发表这方面的言论,可以使得更多人来看,同时也让世人知道格物致知的思想能够帮助百姓丰衣足食,能够帮助朝廷施以仁政。我相信这对于各位前辈而言,只不过是举手之劳。”
四人纷纷呵呵笑了起来,这都不好意思谦虚,因为这对于他们而言,确实是太简单了,稍微谦虚一下都成虚伪了。
经过此番交谈,韩艺的科学思想终于获得了四大家族的绝对支持。
第一次交谈中,双方说的还是不清不楚,只是强调了格物致知的思想,这一回可是有着质的改变,是从更加长远的战略布局去考虑的,可以说是一种战略联盟。
虽然说四大家族不能够代表天下儒生,但是有了四大家族的支持,再加上韩艺自身的手段,科学思想借以儒家这一艘大船粉末登场已经是不可阻挡的了。
而这一步对于韩艺而言也是至关重要,首先一点,他的那些发明就不再是旁门左道,而是儒家正道,如此才会得到人们的重视,当然,一旦科学成为了正道,那么身怀绝艺的韩艺的名望肯定是扶摇直上。
郑伯隅等人回去后,并没有跟上回一样,立刻发表声明支持韩艺,而是与一干大儒们见了一面,将韩艺对抗佛道二教的战略跟他们说了一遍。因为有些大儒是反对韩艺的言论的,包括崔卢郑王四家内部的一些大儒。
咱们不要去纠结那些细节上问题,得从大局上面考虑,如今佛教这么强势,而道教又有皇室的支持,咱们儒家必须得想办法去应对,不能坐以待毙,如果儒家完了,那我们都完了。而且咱们儒生的群体这么大,不可能每个人都当官,那你总得给他们找点事做,否则的话,他们可能去投靠别的教派去了,这就是一种人才流失。
一番讨论之后,终于将那些大儒给说服了,为了保证儒家的地位不被撼动,决定极力推崇格物致知的思想,以及支持韩艺的那一番言论。
而这一次支持韩艺的声音要更加大,凭借着这些大儒的威望,在争论的初期,就将风波给平息了。(未完待续。)
屹立不倒!
不可撼动!
这又是典型的韩艺式言论。
此言一出,甭管郑伯隅他们此时对于韩艺有多大的意见,也会感兴趣的,至少会认真听完。
“愿闻其详!”
王叔本满面好奇道。
这么快就上钩了,真是太没有挑战了。韩艺神情渐渐严肃起来,道:“我对于学术上的理解,颇为不足,但我是一个买卖人,同时也是一个官员,因此我对于宣传造势,权益争夺方面还是有些见解的。拿佛教来说,佛教崛起方式其实非常简单,首先,佛教依靠前世来世吸引众多没有文化的百姓加入,从而壮大自己的势力,这势必就会引起朝廷的重视,朝廷一旦重视了,那么天下人更加会重视佛教,那么大臣也会开始重视,利用佛教的一些理论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那么佛教的理论就更加会被大家认同,这就是一个良心循环。如今朝堂上虽然没有穿袈裟的,但是这样发展下去,很难不保证今后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郑伯隅点点头道:“言之有理,佛门信徒多半都是一些愚昧无知之人。”
“前辈说的极是。”韩艺一笑,又接着说道:“但这恰恰是咱们儒家最薄弱的一环,儒家的强盛,在于得到君主的认同,但是缺乏直接面向百姓,虽然儒家有教化,也非常成功,但是没有直接给予百姓实际的利益,反而是在束缚百姓的生活,产生的利益一切都是通过君主,但是多半百姓都不明白儒教思想在其中的功劳,他们只会歌颂君主的仁政,而非是儒家,太宗圣上遵从的道教,但是兀自受天下百姓爱戴。
从此也可以证明,儒家过于依靠君主,缺乏百姓的支持,这若在汉朝倒也无所谓,但是现在有了佛教,佛教不断在吸纳这些百姓。正如我方才所言,一旦百姓都信佛,那么君主还会儒家思想治国吗?即便是用,也会冠以佛教之名,因为这样百姓会更加认同。一旦君主不再认同儒家思想,那么儒家将会遭受到毁灭性的打击。我想各位应该没有忘记秦朝的焚书坑儒吧。”
几人一听,不由得小抽一口冷气。
焚书坑儒在儒教可是忘不了的伤痛,也正是因为焚书坑儒导致孔孟的正统儒家思想丧失大半,现在儒家思想其实有别于先秦时候的儒家思想。
这都是因为秦王朝尊崇法家,也是靠法家才崛起的,儒家思想在秦朝根本就不受宠,但是儒教思想可以说系在君主身上,佛教就刚好相反,佛教跟朝廷的政策没有半点关系,是完全面向百姓的,可是,如果佛教有了庞大的百姓群体支持,朝廷不想也得认同佛教。
这惨案在前,郑伯隅等人难免不是细思极恐,越想越是害怕。
卢秋子困惑道:“就算你说的非常对,但是你这一番言论就可以改变这一切?”
“不错!”
韩艺回答的非常肯定。
“那你倒是说说看。”
卢秋子好奇道。
韩艺道:“要改变这种情况,首先儒家要改变以往的策略,开始面向百姓,增强在百姓心中的影响力,让更多的百姓尊崇儒家思想,但是百姓不识字,光凭现有的思想难以给百姓产生直接的利益关系,这就必须添加新的思想进去。有两种办法,其一,就是跟佛教学习,增加前世来世的观点,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孔圣人已经明确表示‘未知生,焉知死!’。那么只能走第二条路,就是完全与佛教相反得路,我们就谈今生,不谈前世,也不谈来世,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其实对于百姓而言,今生才是最重要的。
那么我们必须就要找一个切入点,将儒家思想转向百姓,也就是格物致知的精神。究竟如何运用格物致知的精神去帮助百姓,给百姓带去最为实际的利益,正如我那一番言论,发挥儒生们的天赋,去帮助农夫种出更多的粮食,去兴修水利,去发明创造,直接给百姓带去更为富足的生活。如果百姓碗里每一粒饭都充满了儒家的智慧,他们心中能不惦记着儒家吗?想那神农受是人敬仰,就是因为他舍己救人,尝百草,治百病,这是最实在的帮助。一旦儒家的思想可以渗透到百姓生活中的一切细节,那么儒家的影响力谁还能够撼动?”
几人点着头,但眉头却又都皱成了川字,显得非常矛盾。
郑伯隅道:“话虽如此,但这并非我儒家的思想。”
韩艺道:“孟子不也在孔子的基础上,增加了自己的思想吗?还有那董仲舒,皆是审时度势,在儒家思想的基础上加以改变,迎合当下的制度和国情。现在儒教面对佛、道二教的夹击,必须改变,当然,我并不是说要改变儒家的核心思想,这当然是不可行的。
我的构想是,在保留面向君主的核心思想,再增加面对百姓的格物致知思想,这样的话,儒家思想就能从上到下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包涵个个层面。一切理论出于儒家,农夫、工匠根据儒家的理论,再利用自己的经验去种更多的粮食,去发明更为先进的工具,如此儒家思想才能利于不败之地。也只有当百姓都拥护儒家思想,朝廷才会更加的重视儒家思想。
而且这也不是坏事,儒家不是一种重视轻徭薄赋,重视农耕吗?那儒家去帮助百姓想办法种出更多的粮食,这也符合儒家的核心思想,区别就在于没有经过君主”
如此一说,郑伯隅等人就非常心动了,仁政、礼乐、德治,三大核心是不变的,而格物致知的思想是完全面向百姓的,因为现在没有纯粹科学思想,最接近科学思想的墨家主要也是兼爱、非攻,那么儒家占得,自然归儒家。好比说以前总是拿着屠龙刀号令群雄,现在我不是要将你的屠龙刀变成打狗棒,而是再给你一把倚天剑,这就等于是无敌了。
这是稳赚不亏的买卖啊!
韩艺在面对那些儒生时,就拿着理论说事,但是面对这些大儒们,他极少谈及学术理论,而是谈及儒、道、佛三教之争,因为他知道面对这些大儒,他的那些理论不堪一击,说不定自己还会被他们给说服,既然如此,那不如不谈这些。总得来说,就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四人再一次被韩艺说服了,而这一次就不再仅仅是支持格物致知的精神,更多的是支持韩艺的思想战略,等于四大家族搭上了韩艺的战车,加强了韩艺与四大家族的联盟。
韩艺见火候差不多了,于是又道:“各位前辈,我们凤飞楼正在筹划一种推广格物致知精神的民间小抄。”
郑伯隅错愕道:“民间小抄?”
韩艺点头道:“这小抄就是类似于朝廷邸抄的一种刊物,专门用来发表一些学术理论,各位前辈也都知道,我手中有纸墨和印刷术,只要有充足的资源,我们可以一夜之间发表上千份小抄。只是晚辈资历尚浅,学问不够,拿得出手的也就是引力,如果各位前辈愿意的话,我希望能够多多刊登各位前辈的学术理论。”
几人听得目光急闪,这是一个好东西,要不答应的话,那就成猪了。
郑伯隅抚须笑道:“推广儒家思想我们自然是责无旁贷,就算你不邀请我们,我们也会鼎力相助的。”
其余三人也点头表示支持。
“那真是太感谢了。”
韩艺故作激动不已,随后又道:“不过为了吸引大家的眼球,我打算第一刊着重论证格物致知的思想,因为现在这一争论已经闹得全城皆知,发表这方面的言论,可以使得更多人来看,同时也让世人知道格物致知的思想能够帮助百姓丰衣足食,能够帮助朝廷施以仁政。我相信这对于各位前辈而言,只不过是举手之劳。”
四人纷纷呵呵笑了起来,这都不好意思谦虚,因为这对于他们而言,确实是太简单了,稍微谦虚一下都成虚伪了。
经过此番交谈,韩艺的科学思想终于获得了四大家族的绝对支持。
第一次交谈中,双方说的还是不清不楚,只是强调了格物致知的思想,这一回可是有着质的改变,是从更加长远的战略布局去考虑的,可以说是一种战略联盟。
虽然说四大家族不能够代表天下儒生,但是有了四大家族的支持,再加上韩艺自身的手段,科学思想借以儒家这一艘大船粉末登场已经是不可阻挡的了。
而这一步对于韩艺而言也是至关重要,首先一点,他的那些发明就不再是旁门左道,而是儒家正道,如此才会得到人们的重视,当然,一旦科学成为了正道,那么身怀绝艺的韩艺的名望肯定是扶摇直上。
郑伯隅等人回去后,并没有跟上回一样,立刻发表声明支持韩艺,而是与一干大儒们见了一面,将韩艺对抗佛道二教的战略跟他们说了一遍。因为有些大儒是反对韩艺的言论的,包括崔卢郑王四家内部的一些大儒。
咱们不要去纠结那些细节上问题,得从大局上面考虑,如今佛教这么强势,而道教又有皇室的支持,咱们儒家必须得想办法去应对,不能坐以待毙,如果儒家完了,那我们都完了。而且咱们儒生的群体这么大,不可能每个人都当官,那你总得给他们找点事做,否则的话,他们可能去投靠别的教派去了,这就是一种人才流失。
一番讨论之后,终于将那些大儒给说服了,为了保证儒家的地位不被撼动,决定极力推崇格物致知的思想,以及支持韩艺的那一番言论。
而这一次支持韩艺的声音要更加大,凭借着这些大儒的威望,在争论的初期,就将风波给平息了。(未完待续。)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