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固火焰
作者:张承志 更新:2021-11-09 14:36
走出来几个小时以后,我开始后悔没有听从里铁甫的劝告。说是劝告,其实只是一个威吓的眼神和一个词:kun。里铁甫夸张地眨着眼皮,满眼都是恐怖。他翘起那个粗硬的大下巴来,让整个脸膛都浴进白熔的毒日光里。
感谢主,我幸好知道这个词,kun是太阳。我也抬起下巴,试着朝上瞟去,额间和脸颊立即淹进一片火烫的灼烤中。我当然知道kun是太阳,一个人哪怕只学了三天维语也知道这个词的。可是我觉得茫然,尽管满天都飘洒般密布着那灼烙般烤人的光线。那光芒如水如银,在天穹间流溢着逼近,从里铁甫的小庄院里出来时,我完全没有想到这个kun的厉害。
路左一字排开默默的火焰山。我们的毛驴车微微颤着,匀匀地响着一个寂寞的节奏。维吾尔人在车前斜斜立起两根交叉的木棍,使车子显得重心均衡。我微微感到有一点对里铁甫的歉意;此刻他不再劝我了。他的眉宇间流露着一丝忧郁。他有时轻轻抚摸着青驴子一耸一耸的尾巴,脸庞总是在一动之间就倏然变换明暗,阳光照耀的颧骨下巴,还是那么沉默着,硬硬地前伸成一个铲形。我猜这下巴后面的喉咙里可能也有不少生动的话,可是没有希望,我不懂维语,他不懂汉语,天上有一派刺人肌脉般灼烧着的毒花花的日光,地上是一条蜿蜒不语的鲜红得眩目的火焰山。
我每分钟都想捧起那只水壶,咚咚地把凉水灌满肚皮里面那些焦干的肠子。我觉得驴车在颤簸的时候,那些肠子像些干芦草一般叭叭地裂响,毒日头仿佛刺着它们,要快快地把它们全烤干烤碎掉。可是里铁甫瞧也不瞧那两只水壶,我不知道他是真的不渴,还是在默默地忍着干渴。
我们已经在火焰山里转了两天了。
天气实在太热了。我发现理解吐鲁番盆地好像用不着读那么多书,只要在这片土地上曝烤几天就够了。可是我已经决心走遍火焰山里的几条山沟,因为它们实在是大名鼎鼎。我找到里铁甫的时候依靠了翻译,所以我一路上总是安慰自己说,没关系,里铁甫当时肯定全听懂了,他明白我要干的事。
可是我不懂维语,他不懂汉语。我们俩在赶着毛驴车走进干裂得沟壑密布的火焰山以后,就陷入了无言的沉默。
白晃晃的蓝天上有一个烧成白炽的球,阳光撒在戈壁滩上,噗噗地溅着轻飘不落的灰尘。额上留不住汗水,举手一抹,手指沙沙有声地擦下一层白碱。漫野摊开的青灰色砾石吸尽了光亮,黑沉沉地像是一片烧烫的铁块。只有火焰山依然鲜红地壁立路旁,一道道颤抖般弯曲的深沟交相拧扭着向上挣扎,在利齿般参差的山顶一线攒成一个个凸起的赤红的尖。这真是一道不可思议的山。没有植被,没有河水溪泉,没有矿藏,没有能够耕作的土壤。但是有惊心动魄的鲜明的红色。无法理解的、愤怒般的焦渴的红色。在山脚下,沿着平原戈壁和山体之间的小道,我们的毛驴车在缓缓蠕行。我最后忍不住还是摘下水壶,可是里铁甫动也不动地依样握着鞭子。我想了想,又在心里狠狠地拼了一口气,然后把水壶挂回车前板上交叉支着的木棍叉架上。“吐鲁番学”,我想着这个新名词,眯细眼皮躲开明晃晃的毒日光,眼皮不知是浮肿了还是干裂了,睁眨一下都觉得疼痛。学者们为这道荒山和这块盆地写了堆成山的书,可是他们也许从来没有被这里残酷的炎热灼烤过。对他们来说,“吐鲁番学”也许只是一个虚假的梦。青毛驴踢踏有致地踩着碎石小道,拐进了一个沟口,两侧鲜红浓重的山崖猛地挤压过来,我觉得眼帘里充斥的红色强光立即刺伤了脑子深处的什么地方。
“里铁甫江!”我把书本和电影里的知识用上,试着加上了一个尊敬称谓“江”。
“唔?”他在浓眉下挑起眼角瞟着我。
“里铁甫江,……yol—?”这是去哪里的路呢?
“……Murtuk。”他回答说。
道路通向木头沟,我想。Murtuk一定就是木头沟。我回忆着法国国会图书馆和大英博物馆里的文书编号。“M”,我想起这个字母就是代表文书出土地木头沟。我马上想和里铁甫滔滔不绝地谈一谈,可是话语在喉咙里堵塞着。我急了,伸手在额上抹了一把,粗糙的汗碱渍得手掌有些难受。赤裸的鲜红山岩纹理狰狞,岩缝深处的暗红最后化成黑暗。我没有敢再拾起头瞟瞟太阳,毛驴蹚起细蒙蒙的干燥粉尘,在车旁浮摇着淡红的浅色。
“木头沟吗?”我又问道。
“Murtuk。”里铁甫肯定地点了点头。
“亚克西yol。”我想说好地方。但我说的是“好路”。
“yahxiyol。”他又听懂了,他赞同地点点头。
木头沟。好地方,好道路。我想不起我还知道几句维语。亚克西这个词连他妈的上海幼儿园里的小孩都懂。木头沟里的山崖笔直地曳出一条斜坡,均净的细红沙平平滑滑的,像一面斜斜撑起的红镜子,引逗着人想往上爬。在这面红镜子顶端,那些鲜红吓人的沟壑又颤抖着上升起来,一股股一道道地纠缠着,拧挣着,前后在一个圆圆的尖山头上汇攒成一团拱起的火苗。我觉得那山像是一个血流满面的粗野哑巴,他愤怒地向上窜跳着,可是喊不出声来。
次日,我们已经来到南麓。倾斜的盆地边缘升腾着灰蒙蒙的尘埃,太阳依旧从清晨起就毒辣辣地高高蹲踞在高空之上。我们是清晨五点启程的,从清晨五点起天气就一直保持着残忍的炎热。空荡荡的水壶在木叉架上寂寞地晃荡着。我已经丧失了意志,一口口地,终于还是我一个人把那水喝光了。
“kun,”我困难地挣开烤烂的嘴唇,想挤出一个笑容。我觉得嘴唇上那层硬痂正慢慢地想要封住我的嘴巴。“kun,”我笑出来了。
里铁甫也笑了笑,点了点头:“kun。”他做了个夸张的、威吓又无可奈何的姿势,对着天上那轮白炽的球比划了一下。我觉得他像是在安慰我。白晃晃的强光还在倾泻着,在触着戈壁的地方激起阵阵眩目的蜃气。
“yol——”我想说“路远”,可是我只会说“路”。
里铁甫赞同地点点头:“啊,yol,yol。”
南麓的道路笔直地伸入迷茫的白朦朦尘埃。我们的毛驴车像一粒青石子,在空阔的戈壁上缓缓滚着。火焰山现在矗立在路右,密密的纹沟竖立着,绞结成一个个圆光的火苗,连成一条红褐色的山脊。我再也搜寻不出一句维语了,我只会说kun和yol天地之间也确实只有那轮熔化的烈日和一条焦旱的道路。
“yol——”我又挑起话题,做了个无奈的手势。
里铁甫笑了,维吾尔人都笑得有风度。
“yol。”他点点头,重复说。
我们的路还长,四天里我们只穿过了吐峪沟、胜金口、木头沟,前面应该有一个更加大名鼎鼎的葡萄沟。这些地方我终于亲眼见过了,虽然我只能和它们在沉默和烤晒中对话。yol正长,kun是残酷的,我不懂维语,里铁甫江不懂汉语。可是我们的小青毛驴拉着我们,我们的驴车已经在火焰山里穿插了四天了。
“yol……亚克西。”我想出了一句话。
“yolyahxi。”里铁甫肯定地答道。我觉得他没有一丝迟疑。“道路,是很好的。”我在心里又为他翻译了一遍。
当路过村庄的时候,我们在井口上灌了水壶,也让小青毛驴喝足了井水,吃饱了玉米粒。可是奇怪的是:里铁甫即使看见清冽的井水,也依然微笑着不喝一口。我把头埋进吊桶,把头浸进那透人心肺的清凉之中,一直浸到耳朵和后脑。我潜在桶底憋足气长饮不休,一直到觉得肚子里的水上升着,涨到胸口,涨到喉咙,一直到我确实知道我的干焦的肠子已经被水完全浸泡透了,我才猛地冲出水面。
“里铁甫江!”我大喊道,我拼命指着新汲的满满一桶水。
他说了一句。我知道他在说:“我不渴。”
“里铁甫江!”我摇晃着水桶喊着,清亮的井水从桶边溅洒出来。
他笑着走过来,但还在说着那句“我不渴”。
我对他的耐渴能力感到生气。“kun!”我愤怒地指指那高空中熔成一团模糊的毒阳,又一挥手,“yol!”这是艰苦的长征!你为什么不喝水:我大喊着,觉得似乎是对他报答着,也觉得在喊叫中获得着发狂的欢喜。
“kun!yol!火焰山!”我又一挥手,指向那道逶迤的鲜红山脉。
“喂,火焰山。”里铁甫点着头说。原来他也懂一句汉语,他知道这道山脉的汉语名称读作“火焰山”。他不情愿地在水桶旁蹲下,绅士般轻轻掬起一捧水,啜了两口,又站起来。
我简直惊呆了。“你难道不渴呀,咱们在四十五度高温中,在戈壁滩上曝晒了四天了,这水多么清甜!”我干脆用汉语说起来。
他又重复了一句我已经熟悉了的“我不渴”。我真想趁机学会他这句格言般的维语,但那声音轻灵地飞远了。
“火焰山!”我绝望地又指指那狰狞的山脉。
“火焰山,火焰山yahxi。”他赞同地说,我不知道他在赞同什么,虽然我也没有说火焰山不好。我坚决地端起桶来,端到他的脸前。
里铁甫快活地笑了,不好意思地接过桶放下。他又绅士般掬起一捧,像喝咖啡似地轻轻啜了两口。“……”他又轻灵地说了一遍那句格言,我刚想捉住那句话,它又飘飘地飞远了。
我想临出发前再喝一次。桶里满溢的清水上映着一团晃闪的暗红火焰。我迟疑了一下,没有把嘴浸进去。井水渐渐静止了,那水面上浮动的山脉影子也慢慢凝固成一个清晰的影象。我望着它,觉得有些舍不得,于是我就学着里铁甫,决心不再喝了。
毛驴车疲倦地走着,我斜躺在车板上,借着里铁甫的脊背遮住一些毒日头的白光。我们已经穿过了几条山沟,调查了那些闻名已久的圣徒墓和千佛洞。里铁甫还是正襟危坐地扶着木叉架,垂下的鞭梢在青驴子的屁股上轻拂着。
火焰山依然在路侧一字排开,万道沟壑直直竖立着,在蓝白的眩目阳光下颤栗。它真的是火焰,我想。谁知道远古时代、史前时代、地质时代的事情呢?我猜那时这里一定曾经燃着一片疯狂的火。一定是因为什么原因骤然变冷,熊熊的一山火焰还在闪跳着,就原样凝固了,变成了这样一条不可思议的山脉。一定是这样,我想,除此无法理解。我盯着烈日曝烤下的这道低低的山脉,觉得那战栗着颤跳着的火苗纹理使我心里无法平静。
“里铁甫江!”我唤道,“——火焰山”我望着这道低矮地压抑着的鲜红连山,忍不住想和里铁甫交流一番。激烈的、残酷的、流血的、喑哑的鲜红荒山,你埋葬着什么呢?
里铁甫转过头来,也望着那道连山。我看见在里铁甫眼里流闪着亲切忧郁的神情。“火焰山,”他应道,他的“焰”字发音很奇特,“火焰山yahxi。”他慢声说道。
火焰山好,可是为什么呢?我叹了口气。毫无办法。我们两人只凭着三个单词无论如何是无法交流的。就像我和这火焰山一样,只凭着这颤抖的鲜红颜色,我们是无法互相交流的。
每一个山尖都是一簇熊熊的火。当它正战栗着激动地燃烧的时候,突然不知什么使它凝固住了。但它一定拼尽全力地挣扎过,所以造成了这些密密的垂直纹理。它也许满心痛苦,我想道,它也许饱含希望。它也许永远死了,它也许暗蓄着伟大的力量。我心里掠过一股空空的遗憾,脸上又皱又疼,我感觉到了满颊结成一层薄壳的汗碱。我失败了吗?也许我失败了,我想。我无法和它交流。我也许和那些吐鲁番学家一样无法和它交流,因为它不告诉我,它只是神秘莫测地向我露出一派跃动灼眼的红色。我只能……我只能围着它转转。
我忍不住扯住里铁甫的肩。
“里铁甫江!火焰山——?”我努力挤开脸上的碱壳,向他做出一个探询的神色。
里铁甫漫不经心地瞟瞟山脉,轻轻地点着头说:“啊,火焰山,火焰山。”我急了,我没办法从他这副和事佬式的表情中找到回答,我又扯过他的肩头来,狠狠地对着他的脸做了一个表示决不能理解的、疑问的姿势。
也许……他懂了我的问题。他迟疑着,谨慎地打量着那鲜红的山脉,久久没有说话。我盯牢了他的表情。我觉得,我的同伴知道得很多,他和这山之间隐藏着一种理解。
他开口了。“火焰山——yahxi。”
我失望得愤怒。可是我没有说什么。因为我听出他的这个格言似乎很复杂。
傍晚时分我们来到一处坍塌的小泥屋旁。
这座建筑很古怪。不知是谁用火焰山上的红岩石堆砌起几面墙壁,再用红胶泥抹在一把红柳条子上充做屋顶,把它孤零零地安放在这个荒僻的地方。里铁甫也变得很古怪,他卸下毛驴,独自一人跑到那里去了,睬也不睬我。天空终于收敛起可恶的毒焰,四野里变得开始清晰宜目,戈壁滩也开始显现出难得的铁灰色。我揉了揉眼睛,长长地吁了一口气。
此地正倚着火焰山的崖壁,股股扭挣般弯曲的沟纹就在眼前红红地升起。我懒懒地踱着,深浅不平地踢着地上的沙,朝那小小的泥石建筑走去,一边走我一边想到:我好像正在直直地走进火焰山里头。
里铁甫在那石头墙里独自跪着。
后来他就忙着修理小屋,他搬来山崖上滚下的红石头,补着石墙上的洞。又爬上屋顶,整理着那片柳条盖顶。我不知说什么好,默默地随着他于了起来。天色迅速地暗了下来,可是抱在怀里的石头依然滚热。汗水开始还只是一滴一线,后来就顺着脸颊纵流起来,搅和着脸上的碱污。
天黑透了。
我和里铁甫铺开驴车上的垫毡,并排睡在戈壁滩上。风正在脑后的山崖上唰唰地剥着碎石和沙土。那里也许埋葬着一位圣徒吧,我暗暗地想。我很想听里铁甫讲讲那座小屋的故事,可是我们之间没有语言。
我转过脸,望了望一旁的里铁甫。
在薄明的夜色里,里铁甫朝我微微一笑。
又走了一天,我们终于看见了葡萄沟的浓浓绿荫。习惯了眩目的黄沙、戈壁和焦裂的火焰山的眼睛,突然间酸疼难忍,仿佛那一条狭长的浓艳绿色反而刺眼难看似的。
当毛驴车一摇一摇地靠近了那片绿荫以后,眼睛不再酸疼了。可是我仍然像进入了幻梦一样觉得:一切都是和谐的,只有那片浓翠欲流的绿地反差鲜明,显得那么扎眼。
后来又看见了渠水。一条有些浑浊的水翻着白浪,流势很猛地在渠道里哗哗喧嚣着,向前面的村庄流去了。
我不断地扭过头来,瞟着兀立在一旁的那条赤红嶙峋的山脉。我愈来愈觉得怅然若失,我知道这绿荫掩映的渠水正向我告知着一个终结的信号。在这静悄悄的焦旱的鲜红山脉里,我已经跋涉了六天,我已经体会过了我应该经受残酷烤晒,我已经尽了全力,我得到了些什么呢?
里铁甫也时时转过脸打量着我。他在侧着脸庞瞟着的时候,表情安详又漂亮。我在心里苦笑着,回忆着我们之间那四个可怜的共同语词。戈壁滩在远方浩荡地伸展着,茫茫无际又平坦得出奇。火焰山渐渐移向侧后,开始变得遥远。我把水壶送给里铁甫,他微笑着摇了摇头。我想了想,拧开壶盖,也学着他的样子,像绅士喝咖啡似的轻轻啜了一口。
渠水边出现了一株茂盛的大树。
里铁甫开始活泼起来,他勒住车,向我比划着说着。我茫然地摇了摇头,我已经没有勇气继续用那四个词奋斗。而里铁甫还在耐心地解释着,用粗硬的手指打出一个个手势。
我叹了口气,点了点头。行啊,行啊,我同意你,我同意你的任何一个词。可是我真想听听你给我讲讲那间奇怪的石屋子,那里埋葬着一个伟大的圣徒吗?
里铁甫爬上了树。我立即明白了:桑椹!原来这是一株根深叶肥的大桑树,原来里铁甫在建议我一块上树吃桑椹。他在树上勤奋地摘着,明晃晃的阳光从树缝里倾泻着,遮挡着露出的蓝空。
我也爬上一根枝叉,摘下一颗湿润的、水嘟嘟的白桑椹,我的手指立即湿了,又湿又粘。接着,我们两人就大吞大嚼起来。我们彼此递过一些特别饱满的肥大桑椹,成捧成把地填进嘴中。叶缝里泻下的阳光被搅乱了,在我们的手上、在碧绿的叶子上、在里铁甫的肩头上忽明忽暗地闪烁着。我突然心花怒放了。
“里铁甫江!”我快活地喊了起来。里铁甫转过脸来。他大睁着眼睛,活像个贪馋的孩子一样笑着。
“kun!”我乱嚷着。
里铁甫快乐地笑了,露出雪白的牙齿。维吾尔人笑得真是优雅。
“哈哈!yol!”他也喊道。
我又喊道:“火焰山!”我学着他的“焰”。
他大笑着回答:“yahxi!”
阳光在枝杈树叶间闪烁着,疯狂地从一片叶子上跳到另一片叶子上。我捕捉不住这阳光飞行的路线。我大嚼着甜蜜的吐鲁番白桑椹,不时瞟着那道鲜红醒目的山脉。火焰山依然一言不发,默默地逆着骄阳向上挣跳,每一丝火苗都历历可数地凝固着。我心里突然掠过一阵难过,不知为什么,我觉得我和这道坚韧的山脉已经有了深深的爱情。
我们的小毛驴又匀匀地走开了。车身轻微地晃动着,循着一个寂寞又舒适的节奏。葡萄沟两侧毗连的农舍和白杨树在晃动中缓缓后移着。这是考察路线上的最后一站,我想着,结束啦,就要告别里铁甫江啦。我疲倦得沉沉欲睡。我仿佛感到一丝惋惜。我又感到对里铁甫的一种莫名的歉意,于是我把头歪靠在他风尘仆仆的肩膀上,昏昏地睡了。kun,yol,火焰山,yahxi,我好像在睡梦中念叨着这四个词。
辽阔的大地上燃起了一条长长的火。火苗快活地疯狂地蔓延着,在祟山峻岭和深入海底的盆地之间举行了一个壮美的祭典。但是突然之间,火焰被魔法凝固在原地,从此后流逝了千年万年。火焰感到愤怒,它仍然不屈地保持着熊熊的姿态。
在它的怀抱里,在它挣扎时裂开的条条山沟里,白杨树和桑树,小麦和葡萄沿着沟水成长起来了,浓稠的绿色装点着赤裸的鲜红色。
感谢主,我幸好知道这个词,kun是太阳。我也抬起下巴,试着朝上瞟去,额间和脸颊立即淹进一片火烫的灼烤中。我当然知道kun是太阳,一个人哪怕只学了三天维语也知道这个词的。可是我觉得茫然,尽管满天都飘洒般密布着那灼烙般烤人的光线。那光芒如水如银,在天穹间流溢着逼近,从里铁甫的小庄院里出来时,我完全没有想到这个kun的厉害。
路左一字排开默默的火焰山。我们的毛驴车微微颤着,匀匀地响着一个寂寞的节奏。维吾尔人在车前斜斜立起两根交叉的木棍,使车子显得重心均衡。我微微感到有一点对里铁甫的歉意;此刻他不再劝我了。他的眉宇间流露着一丝忧郁。他有时轻轻抚摸着青驴子一耸一耸的尾巴,脸庞总是在一动之间就倏然变换明暗,阳光照耀的颧骨下巴,还是那么沉默着,硬硬地前伸成一个铲形。我猜这下巴后面的喉咙里可能也有不少生动的话,可是没有希望,我不懂维语,他不懂汉语,天上有一派刺人肌脉般灼烧着的毒花花的日光,地上是一条蜿蜒不语的鲜红得眩目的火焰山。
我每分钟都想捧起那只水壶,咚咚地把凉水灌满肚皮里面那些焦干的肠子。我觉得驴车在颤簸的时候,那些肠子像些干芦草一般叭叭地裂响,毒日头仿佛刺着它们,要快快地把它们全烤干烤碎掉。可是里铁甫瞧也不瞧那两只水壶,我不知道他是真的不渴,还是在默默地忍着干渴。
我们已经在火焰山里转了两天了。
天气实在太热了。我发现理解吐鲁番盆地好像用不着读那么多书,只要在这片土地上曝烤几天就够了。可是我已经决心走遍火焰山里的几条山沟,因为它们实在是大名鼎鼎。我找到里铁甫的时候依靠了翻译,所以我一路上总是安慰自己说,没关系,里铁甫当时肯定全听懂了,他明白我要干的事。
可是我不懂维语,他不懂汉语。我们俩在赶着毛驴车走进干裂得沟壑密布的火焰山以后,就陷入了无言的沉默。
白晃晃的蓝天上有一个烧成白炽的球,阳光撒在戈壁滩上,噗噗地溅着轻飘不落的灰尘。额上留不住汗水,举手一抹,手指沙沙有声地擦下一层白碱。漫野摊开的青灰色砾石吸尽了光亮,黑沉沉地像是一片烧烫的铁块。只有火焰山依然鲜红地壁立路旁,一道道颤抖般弯曲的深沟交相拧扭着向上挣扎,在利齿般参差的山顶一线攒成一个个凸起的赤红的尖。这真是一道不可思议的山。没有植被,没有河水溪泉,没有矿藏,没有能够耕作的土壤。但是有惊心动魄的鲜明的红色。无法理解的、愤怒般的焦渴的红色。在山脚下,沿着平原戈壁和山体之间的小道,我们的毛驴车在缓缓蠕行。我最后忍不住还是摘下水壶,可是里铁甫动也不动地依样握着鞭子。我想了想,又在心里狠狠地拼了一口气,然后把水壶挂回车前板上交叉支着的木棍叉架上。“吐鲁番学”,我想着这个新名词,眯细眼皮躲开明晃晃的毒日光,眼皮不知是浮肿了还是干裂了,睁眨一下都觉得疼痛。学者们为这道荒山和这块盆地写了堆成山的书,可是他们也许从来没有被这里残酷的炎热灼烤过。对他们来说,“吐鲁番学”也许只是一个虚假的梦。青毛驴踢踏有致地踩着碎石小道,拐进了一个沟口,两侧鲜红浓重的山崖猛地挤压过来,我觉得眼帘里充斥的红色强光立即刺伤了脑子深处的什么地方。
“里铁甫江!”我把书本和电影里的知识用上,试着加上了一个尊敬称谓“江”。
“唔?”他在浓眉下挑起眼角瞟着我。
“里铁甫江,……yol—?”这是去哪里的路呢?
“……Murtuk。”他回答说。
道路通向木头沟,我想。Murtuk一定就是木头沟。我回忆着法国国会图书馆和大英博物馆里的文书编号。“M”,我想起这个字母就是代表文书出土地木头沟。我马上想和里铁甫滔滔不绝地谈一谈,可是话语在喉咙里堵塞着。我急了,伸手在额上抹了一把,粗糙的汗碱渍得手掌有些难受。赤裸的鲜红山岩纹理狰狞,岩缝深处的暗红最后化成黑暗。我没有敢再拾起头瞟瞟太阳,毛驴蹚起细蒙蒙的干燥粉尘,在车旁浮摇着淡红的浅色。
“木头沟吗?”我又问道。
“Murtuk。”里铁甫肯定地点了点头。
“亚克西yol。”我想说好地方。但我说的是“好路”。
“yahxiyol。”他又听懂了,他赞同地点点头。
木头沟。好地方,好道路。我想不起我还知道几句维语。亚克西这个词连他妈的上海幼儿园里的小孩都懂。木头沟里的山崖笔直地曳出一条斜坡,均净的细红沙平平滑滑的,像一面斜斜撑起的红镜子,引逗着人想往上爬。在这面红镜子顶端,那些鲜红吓人的沟壑又颤抖着上升起来,一股股一道道地纠缠着,拧挣着,前后在一个圆圆的尖山头上汇攒成一团拱起的火苗。我觉得那山像是一个血流满面的粗野哑巴,他愤怒地向上窜跳着,可是喊不出声来。
次日,我们已经来到南麓。倾斜的盆地边缘升腾着灰蒙蒙的尘埃,太阳依旧从清晨起就毒辣辣地高高蹲踞在高空之上。我们是清晨五点启程的,从清晨五点起天气就一直保持着残忍的炎热。空荡荡的水壶在木叉架上寂寞地晃荡着。我已经丧失了意志,一口口地,终于还是我一个人把那水喝光了。
“kun,”我困难地挣开烤烂的嘴唇,想挤出一个笑容。我觉得嘴唇上那层硬痂正慢慢地想要封住我的嘴巴。“kun,”我笑出来了。
里铁甫也笑了笑,点了点头:“kun。”他做了个夸张的、威吓又无可奈何的姿势,对着天上那轮白炽的球比划了一下。我觉得他像是在安慰我。白晃晃的强光还在倾泻着,在触着戈壁的地方激起阵阵眩目的蜃气。
“yol——”我想说“路远”,可是我只会说“路”。
里铁甫赞同地点点头:“啊,yol,yol。”
南麓的道路笔直地伸入迷茫的白朦朦尘埃。我们的毛驴车像一粒青石子,在空阔的戈壁上缓缓滚着。火焰山现在矗立在路右,密密的纹沟竖立着,绞结成一个个圆光的火苗,连成一条红褐色的山脊。我再也搜寻不出一句维语了,我只会说kun和yol天地之间也确实只有那轮熔化的烈日和一条焦旱的道路。
“yol——”我又挑起话题,做了个无奈的手势。
里铁甫笑了,维吾尔人都笑得有风度。
“yol。”他点点头,重复说。
我们的路还长,四天里我们只穿过了吐峪沟、胜金口、木头沟,前面应该有一个更加大名鼎鼎的葡萄沟。这些地方我终于亲眼见过了,虽然我只能和它们在沉默和烤晒中对话。yol正长,kun是残酷的,我不懂维语,里铁甫江不懂汉语。可是我们的小青毛驴拉着我们,我们的驴车已经在火焰山里穿插了四天了。
“yol……亚克西。”我想出了一句话。
“yolyahxi。”里铁甫肯定地答道。我觉得他没有一丝迟疑。“道路,是很好的。”我在心里又为他翻译了一遍。
当路过村庄的时候,我们在井口上灌了水壶,也让小青毛驴喝足了井水,吃饱了玉米粒。可是奇怪的是:里铁甫即使看见清冽的井水,也依然微笑着不喝一口。我把头埋进吊桶,把头浸进那透人心肺的清凉之中,一直浸到耳朵和后脑。我潜在桶底憋足气长饮不休,一直到觉得肚子里的水上升着,涨到胸口,涨到喉咙,一直到我确实知道我的干焦的肠子已经被水完全浸泡透了,我才猛地冲出水面。
“里铁甫江!”我大喊道,我拼命指着新汲的满满一桶水。
他说了一句。我知道他在说:“我不渴。”
“里铁甫江!”我摇晃着水桶喊着,清亮的井水从桶边溅洒出来。
他笑着走过来,但还在说着那句“我不渴”。
我对他的耐渴能力感到生气。“kun!”我愤怒地指指那高空中熔成一团模糊的毒阳,又一挥手,“yol!”这是艰苦的长征!你为什么不喝水:我大喊着,觉得似乎是对他报答着,也觉得在喊叫中获得着发狂的欢喜。
“kun!yol!火焰山!”我又一挥手,指向那道逶迤的鲜红山脉。
“喂,火焰山。”里铁甫点着头说。原来他也懂一句汉语,他知道这道山脉的汉语名称读作“火焰山”。他不情愿地在水桶旁蹲下,绅士般轻轻掬起一捧水,啜了两口,又站起来。
我简直惊呆了。“你难道不渴呀,咱们在四十五度高温中,在戈壁滩上曝晒了四天了,这水多么清甜!”我干脆用汉语说起来。
他又重复了一句我已经熟悉了的“我不渴”。我真想趁机学会他这句格言般的维语,但那声音轻灵地飞远了。
“火焰山!”我绝望地又指指那狰狞的山脉。
“火焰山,火焰山yahxi。”他赞同地说,我不知道他在赞同什么,虽然我也没有说火焰山不好。我坚决地端起桶来,端到他的脸前。
里铁甫快活地笑了,不好意思地接过桶放下。他又绅士般掬起一捧,像喝咖啡似地轻轻啜了两口。“……”他又轻灵地说了一遍那句格言,我刚想捉住那句话,它又飘飘地飞远了。
我想临出发前再喝一次。桶里满溢的清水上映着一团晃闪的暗红火焰。我迟疑了一下,没有把嘴浸进去。井水渐渐静止了,那水面上浮动的山脉影子也慢慢凝固成一个清晰的影象。我望着它,觉得有些舍不得,于是我就学着里铁甫,决心不再喝了。
毛驴车疲倦地走着,我斜躺在车板上,借着里铁甫的脊背遮住一些毒日头的白光。我们已经穿过了几条山沟,调查了那些闻名已久的圣徒墓和千佛洞。里铁甫还是正襟危坐地扶着木叉架,垂下的鞭梢在青驴子的屁股上轻拂着。
火焰山依然在路侧一字排开,万道沟壑直直竖立着,在蓝白的眩目阳光下颤栗。它真的是火焰,我想。谁知道远古时代、史前时代、地质时代的事情呢?我猜那时这里一定曾经燃着一片疯狂的火。一定是因为什么原因骤然变冷,熊熊的一山火焰还在闪跳着,就原样凝固了,变成了这样一条不可思议的山脉。一定是这样,我想,除此无法理解。我盯着烈日曝烤下的这道低低的山脉,觉得那战栗着颤跳着的火苗纹理使我心里无法平静。
“里铁甫江!”我唤道,“——火焰山”我望着这道低矮地压抑着的鲜红连山,忍不住想和里铁甫交流一番。激烈的、残酷的、流血的、喑哑的鲜红荒山,你埋葬着什么呢?
里铁甫转过头来,也望着那道连山。我看见在里铁甫眼里流闪着亲切忧郁的神情。“火焰山,”他应道,他的“焰”字发音很奇特,“火焰山yahxi。”他慢声说道。
火焰山好,可是为什么呢?我叹了口气。毫无办法。我们两人只凭着三个单词无论如何是无法交流的。就像我和这火焰山一样,只凭着这颤抖的鲜红颜色,我们是无法互相交流的。
每一个山尖都是一簇熊熊的火。当它正战栗着激动地燃烧的时候,突然不知什么使它凝固住了。但它一定拼尽全力地挣扎过,所以造成了这些密密的垂直纹理。它也许满心痛苦,我想道,它也许饱含希望。它也许永远死了,它也许暗蓄着伟大的力量。我心里掠过一股空空的遗憾,脸上又皱又疼,我感觉到了满颊结成一层薄壳的汗碱。我失败了吗?也许我失败了,我想。我无法和它交流。我也许和那些吐鲁番学家一样无法和它交流,因为它不告诉我,它只是神秘莫测地向我露出一派跃动灼眼的红色。我只能……我只能围着它转转。
我忍不住扯住里铁甫的肩。
“里铁甫江!火焰山——?”我努力挤开脸上的碱壳,向他做出一个探询的神色。
里铁甫漫不经心地瞟瞟山脉,轻轻地点着头说:“啊,火焰山,火焰山。”我急了,我没办法从他这副和事佬式的表情中找到回答,我又扯过他的肩头来,狠狠地对着他的脸做了一个表示决不能理解的、疑问的姿势。
也许……他懂了我的问题。他迟疑着,谨慎地打量着那鲜红的山脉,久久没有说话。我盯牢了他的表情。我觉得,我的同伴知道得很多,他和这山之间隐藏着一种理解。
他开口了。“火焰山——yahxi。”
我失望得愤怒。可是我没有说什么。因为我听出他的这个格言似乎很复杂。
傍晚时分我们来到一处坍塌的小泥屋旁。
这座建筑很古怪。不知是谁用火焰山上的红岩石堆砌起几面墙壁,再用红胶泥抹在一把红柳条子上充做屋顶,把它孤零零地安放在这个荒僻的地方。里铁甫也变得很古怪,他卸下毛驴,独自一人跑到那里去了,睬也不睬我。天空终于收敛起可恶的毒焰,四野里变得开始清晰宜目,戈壁滩也开始显现出难得的铁灰色。我揉了揉眼睛,长长地吁了一口气。
此地正倚着火焰山的崖壁,股股扭挣般弯曲的沟纹就在眼前红红地升起。我懒懒地踱着,深浅不平地踢着地上的沙,朝那小小的泥石建筑走去,一边走我一边想到:我好像正在直直地走进火焰山里头。
里铁甫在那石头墙里独自跪着。
后来他就忙着修理小屋,他搬来山崖上滚下的红石头,补着石墙上的洞。又爬上屋顶,整理着那片柳条盖顶。我不知说什么好,默默地随着他于了起来。天色迅速地暗了下来,可是抱在怀里的石头依然滚热。汗水开始还只是一滴一线,后来就顺着脸颊纵流起来,搅和着脸上的碱污。
天黑透了。
我和里铁甫铺开驴车上的垫毡,并排睡在戈壁滩上。风正在脑后的山崖上唰唰地剥着碎石和沙土。那里也许埋葬着一位圣徒吧,我暗暗地想。我很想听里铁甫讲讲那座小屋的故事,可是我们之间没有语言。
我转过脸,望了望一旁的里铁甫。
在薄明的夜色里,里铁甫朝我微微一笑。
又走了一天,我们终于看见了葡萄沟的浓浓绿荫。习惯了眩目的黄沙、戈壁和焦裂的火焰山的眼睛,突然间酸疼难忍,仿佛那一条狭长的浓艳绿色反而刺眼难看似的。
当毛驴车一摇一摇地靠近了那片绿荫以后,眼睛不再酸疼了。可是我仍然像进入了幻梦一样觉得:一切都是和谐的,只有那片浓翠欲流的绿地反差鲜明,显得那么扎眼。
后来又看见了渠水。一条有些浑浊的水翻着白浪,流势很猛地在渠道里哗哗喧嚣着,向前面的村庄流去了。
我不断地扭过头来,瞟着兀立在一旁的那条赤红嶙峋的山脉。我愈来愈觉得怅然若失,我知道这绿荫掩映的渠水正向我告知着一个终结的信号。在这静悄悄的焦旱的鲜红山脉里,我已经跋涉了六天,我已经体会过了我应该经受残酷烤晒,我已经尽了全力,我得到了些什么呢?
里铁甫也时时转过脸打量着我。他在侧着脸庞瞟着的时候,表情安详又漂亮。我在心里苦笑着,回忆着我们之间那四个可怜的共同语词。戈壁滩在远方浩荡地伸展着,茫茫无际又平坦得出奇。火焰山渐渐移向侧后,开始变得遥远。我把水壶送给里铁甫,他微笑着摇了摇头。我想了想,拧开壶盖,也学着他的样子,像绅士喝咖啡似的轻轻啜了一口。
渠水边出现了一株茂盛的大树。
里铁甫开始活泼起来,他勒住车,向我比划着说着。我茫然地摇了摇头,我已经没有勇气继续用那四个词奋斗。而里铁甫还在耐心地解释着,用粗硬的手指打出一个个手势。
我叹了口气,点了点头。行啊,行啊,我同意你,我同意你的任何一个词。可是我真想听听你给我讲讲那间奇怪的石屋子,那里埋葬着一个伟大的圣徒吗?
里铁甫爬上了树。我立即明白了:桑椹!原来这是一株根深叶肥的大桑树,原来里铁甫在建议我一块上树吃桑椹。他在树上勤奋地摘着,明晃晃的阳光从树缝里倾泻着,遮挡着露出的蓝空。
我也爬上一根枝叉,摘下一颗湿润的、水嘟嘟的白桑椹,我的手指立即湿了,又湿又粘。接着,我们两人就大吞大嚼起来。我们彼此递过一些特别饱满的肥大桑椹,成捧成把地填进嘴中。叶缝里泻下的阳光被搅乱了,在我们的手上、在碧绿的叶子上、在里铁甫的肩头上忽明忽暗地闪烁着。我突然心花怒放了。
“里铁甫江!”我快活地喊了起来。里铁甫转过脸来。他大睁着眼睛,活像个贪馋的孩子一样笑着。
“kun!”我乱嚷着。
里铁甫快乐地笑了,露出雪白的牙齿。维吾尔人笑得真是优雅。
“哈哈!yol!”他也喊道。
我又喊道:“火焰山!”我学着他的“焰”。
他大笑着回答:“yahxi!”
阳光在枝杈树叶间闪烁着,疯狂地从一片叶子上跳到另一片叶子上。我捕捉不住这阳光飞行的路线。我大嚼着甜蜜的吐鲁番白桑椹,不时瞟着那道鲜红醒目的山脉。火焰山依然一言不发,默默地逆着骄阳向上挣跳,每一丝火苗都历历可数地凝固着。我心里突然掠过一阵难过,不知为什么,我觉得我和这道坚韧的山脉已经有了深深的爱情。
我们的小毛驴又匀匀地走开了。车身轻微地晃动着,循着一个寂寞又舒适的节奏。葡萄沟两侧毗连的农舍和白杨树在晃动中缓缓后移着。这是考察路线上的最后一站,我想着,结束啦,就要告别里铁甫江啦。我疲倦得沉沉欲睡。我仿佛感到一丝惋惜。我又感到对里铁甫的一种莫名的歉意,于是我把头歪靠在他风尘仆仆的肩膀上,昏昏地睡了。kun,yol,火焰山,yahxi,我好像在睡梦中念叨着这四个词。
辽阔的大地上燃起了一条长长的火。火苗快活地疯狂地蔓延着,在祟山峻岭和深入海底的盆地之间举行了一个壮美的祭典。但是突然之间,火焰被魔法凝固在原地,从此后流逝了千年万年。火焰感到愤怒,它仍然不屈地保持着熊熊的姿态。
在它的怀抱里,在它挣扎时裂开的条条山沟里,白杨树和桑树,小麦和葡萄沿着沟水成长起来了,浓稠的绿色装点着赤裸的鲜红色。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