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剽窃
作者:情绪的面具    更新:2022-06-04 10:20
  第190章剽窃
  朱烨定下心神,也没了心情研磨石墨,只能双手环抱在胸前,等待着试题的发布。
  虽然试题没有出来,但是朱烨也不胆怯,他现在唯一担心的是自己那狗爬一般的字体,会不会影响成绩。
  要知道他学识没在怕的,但是唯独自己一手毛笔字,实在是拿不出去手,没眼看。
  浪费了一上午的时间,皇帝才发言完,随着朱元璋一声令下,科考正式开卷。
  众位学子跃跃欲试,都知道开卷之后便是身为主考官的皇上下场检阅了。
  就连朱烨都忍不住激动,毕竟自己可以一览天子容颜的机会,近在咫尺。
  这朱元璋的声音听上去格外的严厉,也不知道真人会不会也浓眉虎目格外的严肃。
  朱烨忍不住想道。
  因为怕朱烨认出自己的声音,朱元璋特意加重了声线,声音格外凌厉,倒也没被朱烨听出来。
  在考场之中的学子,包括朱烨在内,都不知道朱元璋因为怕朱烨看见自己,称事露了个面,便把刘三吾丢下主持大局。
  只私下吩咐了刘三吾好好看着朱烨,朱元璋便带着蒋瓛躲回了宫中。
  朱元璋也没想过自己堂堂一国之帝,竟然有一日会如此狼狈。
  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为了自己大孙儿的未来,就算狼狈了些,便狼狈吧。
  只希望这臭小子不负自己所望,能够一鸣惊人,崭头露角。
  这次春闱考试的试题,是朱元璋临近前一夜临时更换的。
  本来科考也不过就是春秋或者八股文那些俗套的问题,可是朱元璋临时心血来潮。
  他觉得那些庸俗的东西展现不出来朱烨的才思。
  只有刁钻的考题,才能让朱烨借题发挥,震惊朝野。
  所以朱元璋特意临时把课题更改成了大明学子对海禁的看法,就是为了帮助朱烨一举成名。
  让那些朝中的老东西都看看,朱烨到底有没有能耐。
  就在众学子的期盼之中,却听到了众多官员恭送皇上的声音。
  闻声的朱烨分外失望,自己还期待能见见朱元璋,没想到竟然连个头发丝都没看着。
  也不知道这朱元璋到底长得是扁是圆。
  不过也无事,左右还有殿试,只要自己进入前三甲,到时候就能近距离观看动物园里的皇帝了。
  啊,应该是皇宫里的猴子了。
  也不对,应该是皇宫里的大王才是。
  想到这里,朱烨才坐回到桌案前,仔细的思虑起来自己要怎么下笔。
  这次科考的试题有些奇怪,试题内容很是出乎他的意料。
  朱烨对大明海禁之事还是有些了解的。
  当初胡惟庸就是因为联合海上遗党,伺机动摇大明根基,所以才被朱元璋一怒之下砍了脑袋。
  也正是因为此时,所以朱元璋封锁了大名周边的海禁,切断了大明和海洋之间的联系。
  前朝遗党,反对势力,海盗,倭寇,全部都被朱元璋拒之门外。
  大明的政权统治自然也就稳固了下来。
  朱元璋在春闱科考上以海禁为题,考验众学子,还真是取题刁钻。
  其背后的目的……朱烨细细想了一下。
  难道朱元璋有想要开放海禁的想法不成?
  仔细琢磨了片刻,朱烨确定,怕是朱元璋心中真的有了开放海禁的想法。
  不然不会拿这个试题出来,面对这些莘莘学子。
  要知道这些学子说白了就是大明未来的政治主力。
  朱元璋出这个试题,目的是为了看看在这些的眼中,海禁之举的利弊到底如何。
  不得不说朱元璋确实是一个明智的君王。
  在自己拿不定主意不知道如何是好的时候,竟然可以想到用这样的方法来集思广益。
  朱烨都不得不为朱元璋拍手叫好。
  既然知道朱元璋的目的了,朱烨也就好放开手脚通篇大论了。
  有了思绪,所以朱烨撰写起来也不算费劲,很快便下笔如有神助,对答如流。
  既然朱元璋有了开放海禁的想法,那么自己不能一味的只说海禁的弊端。
  应该多多举例大明开放海禁之后可以带来的好处。
  默默的在纸张上根据各个方面描写了一下开放海禁的优点。
  写完之后,朱烨吹了吹纸张上未干的墨迹,眼看着自己刻意写出来的毛笔字也不是那般的不堪入目。
  这才满意的放下手中的试卷。
  对于他来说,身为一个现代人,对海禁的好处和坏处了然于心,所以能长篇大论也不稀奇。
  长舒了一口气,朱烨的目光自然注意到了对面奋笔疾书的郑和。
  看着郑和笔下如流一般的书写,朱烨心中怀疑更甚。
  这人,难道真的是那个历史上闻名中外的航海家郑和吗?
  不然的话,对于海禁这个众人闻之色变的话题,郑和怎么会这般坦然自若。
  恐怕,对面之人,就是自己心中猜测的那个远下西洋的郑和。
  真是人不可貌相。
  朱烨心中暗叹一声,随即想到自己暂时也出不了号舍,便打消了自己立马想要结识郑和的念头。
  小小的号舍之中什么解闷的东西都没有,朱烨无聊的困头栽脑,终是没有忍住,趴在桌子上睡了起来。
  朱烨不知道的是,郑和所写的内容,并不是自己心中策论,而是道听途说来的。
  那日也是巧了,郑和在路上听到一个人在驿站好像要给自己爷爷送信。
  言谈之间,还与驿站的官吏谈论起了海禁之事。
  因为听那人侃侃而谈,似乎心中抱负远大。
  郑和习惯性的就多耳听了一番,没想到拿饭言论,竟然在今日派上了大用场。
  郑和也不怕那人会来参加科考,跟自己的文章策论相撞。
  那人一看便是下人打扮,定然没有资格参加春闱科考。
  再加上他加以修整,就算真的被人看出来了,也不存在剽窃的行为。
  所以郑和倒是放心照搬照用,根本不担心会出现什么差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