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臣有同党,臣的同党是陛下,臣是帝党!
作者:庭外有棠 更新:2022-09-04 00:32
新政是善政?
商周祚此时的结论,让天启也倍感意外。
天启内心的确明白,说新政非善政的人虽然多,但并不能因为人多就觉得可信。
但大多数朝臣都反对变法新政,让天启也不得不承认变法的阻力的确很大,满朝文臣真正可用的没几个。
所以,天启认为商周祚可能也会选择与大多数文臣一样反对变法。
可天启没想到商周祚没有这样选择。
关键是,商周祚本身就是江南的大士族,在浙东乃至整个江南士大夫阶层都很有代表性。
所以,商周祚此时这样说,让担心变法阻力太大而不好太过强硬的天启彻底下定了继续铁腕的决心。
天启知道,商周祚言新政是善政,那说明江南的士绅并非铁板一块,甚至会因变法产生的政见不同而出现分裂。
于是,天启便对商周祚说道:“你且说说,他申用懋如何欺君,如何在诬蔑当朝国舅和朝中大臣,乃至诋毁新政的?”ŴŴŴ.BiquKa.coM
“遵旨!”
商周祚说着就道:“臣回乡后亲眼所见,浙直两地流民大减,野无饿殍,市无奸猾小吏,秩序井然,而在新政推行前,臣之家乡虽是富庶之地,却因胥吏豪绅盘剥过度,早已是流民遍野,路有冻死之骨,可见新政损有余补不足之效甚好,既实国库,又惠小民,并非恶政!”
“所以,申太常所言乃欺君之言,所献流民图恐为捏造之证!”
“另对于当朝国舅,臣遍访乡人,贫者皆称其德高恩重,富者亦有赞其令商旅可通,饶是有严苛之举,亦是奉皇命行事,非不法也,亦无横行之举。”
“国舅唯一非奉旨行的事便是建西林书院。但以臣看,西林书院并不误人子弟,因为西林书院并不说教,只是不让他们袖手谈心性,而让他们去实践,去与庶民接触,去调查民间疾苦,去实践圣人之道而已。”
“另外,国舅爷所建西林书院一直在力行办学惠民之旨,不圈民田,不役百姓。反倒是赫赫有名之东林书院,却肆意打杀佃农,役使百姓如官衙,士子也多不通民情,好空谈道德,实无用处。”
“臣认为,如果真要拆西林书院,还不如拆于国无益于民有害的东林书院!”
“至于总督赵部堂,非酷吏也,乃我大明不畏权贵之干臣,陛下钦点其总督浙直到现在,官差猾吏不敢随意下乡,权贵豪绅不敢随意并田,有当年海公巡抚南直时之德。”
“所以,申太常所言皆是欺君之言,对当场国舅与朝廷大臣也皆是诬蔑之言,乃至竟捏造流民图来诋毁新政!”
商周祚说着就道:“臣想问问申太常,流民图到底从何而来?”
天启点点头,看向申用懋:“申用懋,回答这个问题!”
“商明兼!”
申用懋叱喝一声,额头青筋直冒,怒瞪着商周祚。
商周祚的行为,他不可能不生气。
要知道,新政乃扰民之苛政,在京城文臣士大夫间是政治正确。
除了支持变法的少数几个制策司官员,几乎无人敢说新政好话,也可以说,几乎人人都在说新政坏话。
要不然,申用懋也不会在这之前,天然的以为,家里也被清丈的浙东士族子弟商周祚肯定会跟自己一样的想法。
但他没想到商周祚却说新政的好话,这无疑会极大增长皇帝支持新政的决心,也让许多还没对新政表态保持中立的重臣也会开始对新政有更多的好感,如首辅韩爌、大学士朱国祚、新任吏部尚书孙承宗等人。
本来新政乃苛政已经如皇帝的新衣,是大部分京官们达成一致的观点,也在尽量给皇帝洗脑,让皇帝相信新政乃苛政。
结果现在,商周祚就像是第一个拆穿这个谎言的人,让申用懋等人反对新政的人在众目睽睽之下丢尽了颜面。
本来打算在这时一致逼着陛下也承认新政乃苛政的申用懋等人,仿佛突然被商周祚给在菊花处狠狠地捅了一下,让他们一下子后防失守。
所以,申用懋现在很郁闷,无法再指望商周祚为自己这边说话的他,当即就扣大帽子给商周祚:“你果然乃一谄媚权贵之徒!”
说着,申用懋就看向天启:“陛下,商明兼所言不足可信!”
嘭!
天启当即就把桌子一拍,指着申用懋:“你放肆!说商爱卿之言可代表江南民意的是你,现在说他的话不可信的也是你,朝堂上岂是你儿戏之处!还是说,你分明就眼里没朕这个天子,把朕当猴耍?!”
申用懋刚才也是被商周祚刺激的失去了理智,才急着给商周祚扣帽子,否定商周祚,但他却忘记了大明真正的裁判官是皇帝,自己没资格扣这帽子。
申用懋因而立即吓得匍匐在地:“臣,臣失言!”
“传旨!”
天启冷着脸,看向申用懋,叱声喝令起来,他没打算就这么轻易饶过申用懋。
“陛下!”
但这时,泰昌所留的顾命大臣、左都御史杨涟站了出来,大喝一声,便持象笏奏道:
“臣请陛下诛杀佞臣张贵、奸臣袁可立,以明君德!”
“臣在这之前,已上过一本,列举左副都御史袁可立二十四条大罪,条条当诛!”
“然,内宦蒙蔽陛下视听,留中不发,明显奸党张贵、袁可立等在内廷司礼监亦有同党,陛下您乃英明之主,岂能坐视这样的奸党出现?您难道不怕大权旁落吗?!陛下!”
杨涟这话倒是如一颗重磅炸弹,把外戚和改革派文官、内廷宦官都拉了进来,只差没明着骂皇帝你是个昏君,还是给天启留了点面子,说他只是被蒙蔽。
当然,杨涟这样做就是在找死,而且是主动寻死,他现在就是想逼天启杀他,然后用自己的血恪守自己心中所坚持的治国之道。
杨涟其实不是江南大地主,他是湖广人,而且是湖广小地主出身。
清丈田亩和追缴士绅逋赋并不怎么影响他的利益。
但他为什么极力反对新政?还站在东林党这边?
因为接受儒家教育的他一直相信君子当喻于义,而不当喻于利。
在儒家看来,朝廷不应该与民夺利,不应该以敛财为目的,而是应该轻徭薄赋,以礼治国,提倡仁政爱民的德治,并因此恪守礼制,而不要有任何改变。
皇帝要像圣人一样要求自己。
大臣们也要像圣人一样要求自己。
但现在朝廷清丈田亩和追缴逋赋,在杨涟看来,都是在与民争利、敛财于民,乃至视自己子民为贼,不以礼待之,竟为了追缴税赋,动辄杀头抄家。
这是秉信儒家道义的杨涟无法接受的。
所以,杨涟现在才站出来冒死一搏,他要用自己的性命逼着自己君父坚持做一个符合儒家道义的天子!而不要再对申用懋这些反对新政的文官穷追猛打。
天启知道杨涟的目的,且因此极为愤怒,他不希望有人这样威逼他,哪怕是用自己的命来威逼。
天启喘起了粗气。
自己父皇怎么就给自己留了这么个难搞的人,简直就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张贵知道现在是天启需要自己这些人的时候了,便果断站出来道:“陛下,杨总宪说臣这个外戚有同党,臣的确是有同党。”
天启听后惊愕地看向了张贵,心道:“你在说什么?!还嫌朕现在不够乱吗?”
在场的大臣都看向了张贵,也不知道张贵这么说到底是为了什么。
张贵这时候则回道:“臣的同党是陛下!”
“臣是帝党,不是奸党!”
“臣这话不只敢为自己这么说,也敢为袁副宪等人这么说,袁副宪袁礼卿等,也是帝党!”
“正因为我们皆是帝党,才看上去像是互为勾结,可事实上,只是忠于王事而已。”
“如果说,帝党是奸党的话,那以杨总宪的意思,天下忠于陛下的而不忠于儒道的,是不是皆该杀?”
商周祚此时的结论,让天启也倍感意外。
天启内心的确明白,说新政非善政的人虽然多,但并不能因为人多就觉得可信。
但大多数朝臣都反对变法新政,让天启也不得不承认变法的阻力的确很大,满朝文臣真正可用的没几个。
所以,天启认为商周祚可能也会选择与大多数文臣一样反对变法。
可天启没想到商周祚没有这样选择。
关键是,商周祚本身就是江南的大士族,在浙东乃至整个江南士大夫阶层都很有代表性。
所以,商周祚此时这样说,让担心变法阻力太大而不好太过强硬的天启彻底下定了继续铁腕的决心。
天启知道,商周祚言新政是善政,那说明江南的士绅并非铁板一块,甚至会因变法产生的政见不同而出现分裂。
于是,天启便对商周祚说道:“你且说说,他申用懋如何欺君,如何在诬蔑当朝国舅和朝中大臣,乃至诋毁新政的?”ŴŴŴ.BiquKa.coM
“遵旨!”
商周祚说着就道:“臣回乡后亲眼所见,浙直两地流民大减,野无饿殍,市无奸猾小吏,秩序井然,而在新政推行前,臣之家乡虽是富庶之地,却因胥吏豪绅盘剥过度,早已是流民遍野,路有冻死之骨,可见新政损有余补不足之效甚好,既实国库,又惠小民,并非恶政!”
“所以,申太常所言乃欺君之言,所献流民图恐为捏造之证!”
“另对于当朝国舅,臣遍访乡人,贫者皆称其德高恩重,富者亦有赞其令商旅可通,饶是有严苛之举,亦是奉皇命行事,非不法也,亦无横行之举。”
“国舅唯一非奉旨行的事便是建西林书院。但以臣看,西林书院并不误人子弟,因为西林书院并不说教,只是不让他们袖手谈心性,而让他们去实践,去与庶民接触,去调查民间疾苦,去实践圣人之道而已。”
“另外,国舅爷所建西林书院一直在力行办学惠民之旨,不圈民田,不役百姓。反倒是赫赫有名之东林书院,却肆意打杀佃农,役使百姓如官衙,士子也多不通民情,好空谈道德,实无用处。”
“臣认为,如果真要拆西林书院,还不如拆于国无益于民有害的东林书院!”
“至于总督赵部堂,非酷吏也,乃我大明不畏权贵之干臣,陛下钦点其总督浙直到现在,官差猾吏不敢随意下乡,权贵豪绅不敢随意并田,有当年海公巡抚南直时之德。”
“所以,申太常所言皆是欺君之言,对当场国舅与朝廷大臣也皆是诬蔑之言,乃至竟捏造流民图来诋毁新政!”
商周祚说着就道:“臣想问问申太常,流民图到底从何而来?”
天启点点头,看向申用懋:“申用懋,回答这个问题!”
“商明兼!”
申用懋叱喝一声,额头青筋直冒,怒瞪着商周祚。
商周祚的行为,他不可能不生气。
要知道,新政乃扰民之苛政,在京城文臣士大夫间是政治正确。
除了支持变法的少数几个制策司官员,几乎无人敢说新政好话,也可以说,几乎人人都在说新政坏话。
要不然,申用懋也不会在这之前,天然的以为,家里也被清丈的浙东士族子弟商周祚肯定会跟自己一样的想法。
但他没想到商周祚却说新政的好话,这无疑会极大增长皇帝支持新政的决心,也让许多还没对新政表态保持中立的重臣也会开始对新政有更多的好感,如首辅韩爌、大学士朱国祚、新任吏部尚书孙承宗等人。
本来新政乃苛政已经如皇帝的新衣,是大部分京官们达成一致的观点,也在尽量给皇帝洗脑,让皇帝相信新政乃苛政。
结果现在,商周祚就像是第一个拆穿这个谎言的人,让申用懋等人反对新政的人在众目睽睽之下丢尽了颜面。
本来打算在这时一致逼着陛下也承认新政乃苛政的申用懋等人,仿佛突然被商周祚给在菊花处狠狠地捅了一下,让他们一下子后防失守。
所以,申用懋现在很郁闷,无法再指望商周祚为自己这边说话的他,当即就扣大帽子给商周祚:“你果然乃一谄媚权贵之徒!”
说着,申用懋就看向天启:“陛下,商明兼所言不足可信!”
嘭!
天启当即就把桌子一拍,指着申用懋:“你放肆!说商爱卿之言可代表江南民意的是你,现在说他的话不可信的也是你,朝堂上岂是你儿戏之处!还是说,你分明就眼里没朕这个天子,把朕当猴耍?!”
申用懋刚才也是被商周祚刺激的失去了理智,才急着给商周祚扣帽子,否定商周祚,但他却忘记了大明真正的裁判官是皇帝,自己没资格扣这帽子。
申用懋因而立即吓得匍匐在地:“臣,臣失言!”
“传旨!”
天启冷着脸,看向申用懋,叱声喝令起来,他没打算就这么轻易饶过申用懋。
“陛下!”
但这时,泰昌所留的顾命大臣、左都御史杨涟站了出来,大喝一声,便持象笏奏道:
“臣请陛下诛杀佞臣张贵、奸臣袁可立,以明君德!”
“臣在这之前,已上过一本,列举左副都御史袁可立二十四条大罪,条条当诛!”
“然,内宦蒙蔽陛下视听,留中不发,明显奸党张贵、袁可立等在内廷司礼监亦有同党,陛下您乃英明之主,岂能坐视这样的奸党出现?您难道不怕大权旁落吗?!陛下!”
杨涟这话倒是如一颗重磅炸弹,把外戚和改革派文官、内廷宦官都拉了进来,只差没明着骂皇帝你是个昏君,还是给天启留了点面子,说他只是被蒙蔽。
当然,杨涟这样做就是在找死,而且是主动寻死,他现在就是想逼天启杀他,然后用自己的血恪守自己心中所坚持的治国之道。
杨涟其实不是江南大地主,他是湖广人,而且是湖广小地主出身。
清丈田亩和追缴士绅逋赋并不怎么影响他的利益。
但他为什么极力反对新政?还站在东林党这边?
因为接受儒家教育的他一直相信君子当喻于义,而不当喻于利。
在儒家看来,朝廷不应该与民夺利,不应该以敛财为目的,而是应该轻徭薄赋,以礼治国,提倡仁政爱民的德治,并因此恪守礼制,而不要有任何改变。
皇帝要像圣人一样要求自己。
大臣们也要像圣人一样要求自己。
但现在朝廷清丈田亩和追缴逋赋,在杨涟看来,都是在与民争利、敛财于民,乃至视自己子民为贼,不以礼待之,竟为了追缴税赋,动辄杀头抄家。
这是秉信儒家道义的杨涟无法接受的。
所以,杨涟现在才站出来冒死一搏,他要用自己的性命逼着自己君父坚持做一个符合儒家道义的天子!而不要再对申用懋这些反对新政的文官穷追猛打。
天启知道杨涟的目的,且因此极为愤怒,他不希望有人这样威逼他,哪怕是用自己的命来威逼。
天启喘起了粗气。
自己父皇怎么就给自己留了这么个难搞的人,简直就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张贵知道现在是天启需要自己这些人的时候了,便果断站出来道:“陛下,杨总宪说臣这个外戚有同党,臣的确是有同党。”
天启听后惊愕地看向了张贵,心道:“你在说什么?!还嫌朕现在不够乱吗?”
在场的大臣都看向了张贵,也不知道张贵这么说到底是为了什么。
张贵这时候则回道:“臣的同党是陛下!”
“臣是帝党,不是奸党!”
“臣这话不只敢为自己这么说,也敢为袁副宪等人这么说,袁副宪袁礼卿等,也是帝党!”
“正因为我们皆是帝党,才看上去像是互为勾结,可事实上,只是忠于王事而已。”
“如果说,帝党是奸党的话,那以杨总宪的意思,天下忠于陛下的而不忠于儒道的,是不是皆该杀?”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