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杖毙首鼠两端之臣,清蠹虫,言变法事!
作者:庭外有棠 更新:2022-09-04 00:32
张贵看了这些文官们一眼。
他不得不承认这满朝进士果然都是人精啊。
比海草还会摇摆。
上一刻,这些文官还齐心协力地要求撤设西厂,反对恢复剥皮楦草的祖制。
下一刻,这些文官就一致地拥护起张贵的主张来。
不知道的,还以为张贵才是文官领袖呢。
当然,这些文官此刻拥护张贵的目的各有不同。
有的是见张贵祭出开恩科这个大杀器,知道无法再阻止皇帝意志,也就转而企图在仕途上更进一步。
有的则是见皇帝可以通过开恩科来替补自己这些要辞官的人后,为了保住自己的官位,而不得不转变态度。
对于黄克缵等要以辞官抗旨的文官而言,他们宁肯让皇帝和国舅张贵如愿,也不能让别的文官如愿,从而占据了自己的官位。
毕竟谁让这些文官从背后捅他们刀子。
魏广微、乔允升等文官则非常愤怒。
在他们看来,你们自己要辞官抗旨,跟我们有什么关系,难道就不允许我们支持皇帝、国舅爷吗?
天启看着这一幕,一直阴沉着脸,且道:“辞官抗旨在先,欺君不敬在后,反复横跳,首鼠两端,狡诈圆滑,将三法司三堂官与礼部尚书即刻拖下去,杖毙!朕不允许朝堂上再有这种言语前后不一的奸猾之辈存在!”
作为有朱元璋血脉传承的朱由校自然不允许有人在朝堂上这样戏弄他。
好的进言,他可以听,甚至会很好的践行,如“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样的进言被朱元璋很好的践行一样,朱由校对于袁可立要求变法的进言也一直记在心上。
但对于首鼠两端、没有原则甚至大有玩弄他意味的人,他则也不会手软。
总之一句话,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留。
黄克缵等很是错愕。
他们显然只知道和想取自己而代之的文官们斗去了,而忘记了如今这位皇帝是不允许自己被戏弄的!
“陛下圣明!奸猾之辈就该诛杀!”
魏广微见此大喜,果断站出来,附和了一句。
乔允升也跟着出来禀道:“陛下圣明!”
“陛下圣明!”
更多的文官站了出来,禀道。
既然皇帝的意志不可阻挡,他们自然也不愿意逆势而为。
张贵见此不得不承认,黄克缵等人与其说是被朱由校诛杀,不如说是被这些文臣们自己所杀。
很明显,文臣内部没有那么团结,在利益面前,他们在需要出卖自己队友时也会毫不犹豫的。
黄克缵、邹元标、萧近高三人和孙慎行便被锦衣卫拖了下去。
“陛下!臣错了!”
“陛下开恩!”
“陛下恕罪!”
黄克缵等也不由得大声喊了起来。
天启则没有搭理黄克缵等人,他现在只想清理一批不配合自己的蠹虫,好为换一批新鲜血液做准备。
这些人被拖出来后,就被锦衣卫摁在地上,由一名宦官监督者,开始行廷杖之刑。
啪!
啪!
啪!
随着一板子接着一板子落下,不知过了多久,这四名文官就因此气绝。
天启这里瞥了朝堂上的其他大臣们一眼,吩咐道:“把王纪等贪墨者也押下去,涉嫌贪墨者,该抓就抓,该抄就抄,皆按祖制实行,刑部左侍郎、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大理寺少卿暂署三法司事!”
“遵旨!”
魏忠贤、乔允升等回了一句。
“陛下!臣有话要说!臣有话要说!”
王纪等在被拖下去时,也大声喊了起来。
但天启仍旧没有理会。
在张贵祭出“剥皮楦草”与“开恩科”两大杀器后,让他更深刻的意识到,文臣势力真的没那么可怕,随便用些手段,就能起到二桃杀三士的效果,现在还只是有个张贵这样的皇亲外戚被自己重用,就制衡得许多文官变得听话起来。
当然,一想到大明现在的处境,天启倒也没想让文官们只是听话,对于愿意为国谋事的,他还是愿意以国士待之的。
所以,接下来,天启就又很诚恳地道:“现在议袁可立上疏所言变法事,如袁可立所言,如今大明,国困民乏、内忧外患,已到不能不革新之事,朕深以为然,诸卿以为当如何变法,大可畅所欲言,言政自不当罪,朕愿视卿等为股肱,卿等亦当以赤子之心报之,而非乖觉奸猾之心。”
变法?
事实上,从小只接受儒家思想的文官们最多只想做一下裱糊匠,对于变法一向视为畏途的。
所以,大多数文官没谁想过变法这事。
张贵对此也是无语,皇帝好不容易想励精图治,你们这些两榜进士倒是积极一些啊,非要让人拿着鞭子赶吗?
“也难怪历史上,即便到崇祯时期,大明快要亡国的时候,大部分文臣都还只是忙于争权夺利,这些人中的大部分是真的没把社稷黎民放在心上。”
张贵不由得如此腹诽道。
一想到大明亡国有日,而作为皇亲,与大明国运休戚相关,他也就不得不站出来,主动言道:
“陛下,臣认为,既然要变法,得先立好变法之目的,刚才陛下言大明现今国困民乏、内忧外患,故臣认为,如今变法之目的当在于富国、强兵、惠民三样,少了哪一样都不行。”
如张贵自己所想,大多趋于保守的文官们是需要有鞭子赶着才愿意向前跨一步的。
张贵没说之前,皇帝问变法事,大多都以沉默相对。
现在外戚张贵这么一言,怕张贵再次借变法乱礼的杨涟就忍不住先站出来道:
“陛下!臣认为内忧外患、国困民乏,皆在于用度太奢,赏赐不节,宗室繁多,官职冗滥,军旅不精,倒也不必大兴变法,只需遵循祖宗成法、典章礼制、以俭治国即可!”
“《尚书》有言:‘毋作聪明,乱旧章。’昔日汉武帝信张汤之言,改汉高祖之制,天下从此民生凋敝,盗贼蜂拥,后汉宣帝恢复汉高祖之制,天下则大兴,可见陛下欲要大明中兴,只需循祖制礼章、行节俭即可。”
张贵听出了杨涟之意,决定反将一军,道:“陛下,臣认为,杨副宪所言不无道理,裁减用度却为良法,不如就让杨公主持陛下所言之变法事,而使国富民丰!”
天启点点头:“杨卿乃先帝所托之顾命大臣,在扶朕登基时也立下大功,素来颇有声望,由杨卿主持新政,行裁减诸法,甚妥,朕决定就让杨卿入阁理事,诸卿以为如何?”
“陛下!”
杨涟慌忙喊了一声,道:“陛下,臣不配为阁臣,臣也无能主持新政,臣只适合为科道言官,针砭时弊,请陛下明鉴!”
杨涟的意思很明显,我只想当个键盘侠,没事哔哔一两句,让我做实事,我不干!
当然,杨涟也知道去主持新政虽然权力很大,但其实是个得罪既得利益者的活,没准讨不了好,落个被士林诟骂的下场。
杨涟真的很担心天启要破例让他入阁理事,接着又急忙道:“陛下,其实裁减用度很简单的,没有臣也能施行,陛下只需下旨令内廷二十四衙门和外朝各部院以及两京一十三省衙门裁减就行了!”
这一刻,天启算是给了一个杨涟主持朝政的机会,但他不愿意把握住。
天启只得看向张贵:“你继续说,如何富国、强兵、惠民。”
他不得不承认这满朝进士果然都是人精啊。
比海草还会摇摆。
上一刻,这些文官还齐心协力地要求撤设西厂,反对恢复剥皮楦草的祖制。
下一刻,这些文官就一致地拥护起张贵的主张来。
不知道的,还以为张贵才是文官领袖呢。
当然,这些文官此刻拥护张贵的目的各有不同。
有的是见张贵祭出开恩科这个大杀器,知道无法再阻止皇帝意志,也就转而企图在仕途上更进一步。
有的则是见皇帝可以通过开恩科来替补自己这些要辞官的人后,为了保住自己的官位,而不得不转变态度。
对于黄克缵等要以辞官抗旨的文官而言,他们宁肯让皇帝和国舅张贵如愿,也不能让别的文官如愿,从而占据了自己的官位。
毕竟谁让这些文官从背后捅他们刀子。
魏广微、乔允升等文官则非常愤怒。
在他们看来,你们自己要辞官抗旨,跟我们有什么关系,难道就不允许我们支持皇帝、国舅爷吗?
天启看着这一幕,一直阴沉着脸,且道:“辞官抗旨在先,欺君不敬在后,反复横跳,首鼠两端,狡诈圆滑,将三法司三堂官与礼部尚书即刻拖下去,杖毙!朕不允许朝堂上再有这种言语前后不一的奸猾之辈存在!”
作为有朱元璋血脉传承的朱由校自然不允许有人在朝堂上这样戏弄他。
好的进言,他可以听,甚至会很好的践行,如“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样的进言被朱元璋很好的践行一样,朱由校对于袁可立要求变法的进言也一直记在心上。
但对于首鼠两端、没有原则甚至大有玩弄他意味的人,他则也不会手软。
总之一句话,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留。
黄克缵等很是错愕。
他们显然只知道和想取自己而代之的文官们斗去了,而忘记了如今这位皇帝是不允许自己被戏弄的!
“陛下圣明!奸猾之辈就该诛杀!”
魏广微见此大喜,果断站出来,附和了一句。
乔允升也跟着出来禀道:“陛下圣明!”
“陛下圣明!”
更多的文官站了出来,禀道。
既然皇帝的意志不可阻挡,他们自然也不愿意逆势而为。
张贵见此不得不承认,黄克缵等人与其说是被朱由校诛杀,不如说是被这些文臣们自己所杀。
很明显,文臣内部没有那么团结,在利益面前,他们在需要出卖自己队友时也会毫不犹豫的。
黄克缵、邹元标、萧近高三人和孙慎行便被锦衣卫拖了下去。
“陛下!臣错了!”
“陛下开恩!”
“陛下恕罪!”
黄克缵等也不由得大声喊了起来。
天启则没有搭理黄克缵等人,他现在只想清理一批不配合自己的蠹虫,好为换一批新鲜血液做准备。
这些人被拖出来后,就被锦衣卫摁在地上,由一名宦官监督者,开始行廷杖之刑。
啪!
啪!
啪!
随着一板子接着一板子落下,不知过了多久,这四名文官就因此气绝。
天启这里瞥了朝堂上的其他大臣们一眼,吩咐道:“把王纪等贪墨者也押下去,涉嫌贪墨者,该抓就抓,该抄就抄,皆按祖制实行,刑部左侍郎、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大理寺少卿暂署三法司事!”
“遵旨!”
魏忠贤、乔允升等回了一句。
“陛下!臣有话要说!臣有话要说!”
王纪等在被拖下去时,也大声喊了起来。
但天启仍旧没有理会。
在张贵祭出“剥皮楦草”与“开恩科”两大杀器后,让他更深刻的意识到,文臣势力真的没那么可怕,随便用些手段,就能起到二桃杀三士的效果,现在还只是有个张贵这样的皇亲外戚被自己重用,就制衡得许多文官变得听话起来。
当然,一想到大明现在的处境,天启倒也没想让文官们只是听话,对于愿意为国谋事的,他还是愿意以国士待之的。
所以,接下来,天启就又很诚恳地道:“现在议袁可立上疏所言变法事,如袁可立所言,如今大明,国困民乏、内忧外患,已到不能不革新之事,朕深以为然,诸卿以为当如何变法,大可畅所欲言,言政自不当罪,朕愿视卿等为股肱,卿等亦当以赤子之心报之,而非乖觉奸猾之心。”
变法?
事实上,从小只接受儒家思想的文官们最多只想做一下裱糊匠,对于变法一向视为畏途的。
所以,大多数文官没谁想过变法这事。
张贵对此也是无语,皇帝好不容易想励精图治,你们这些两榜进士倒是积极一些啊,非要让人拿着鞭子赶吗?
“也难怪历史上,即便到崇祯时期,大明快要亡国的时候,大部分文臣都还只是忙于争权夺利,这些人中的大部分是真的没把社稷黎民放在心上。”
张贵不由得如此腹诽道。
一想到大明亡国有日,而作为皇亲,与大明国运休戚相关,他也就不得不站出来,主动言道:
“陛下,臣认为,既然要变法,得先立好变法之目的,刚才陛下言大明现今国困民乏、内忧外患,故臣认为,如今变法之目的当在于富国、强兵、惠民三样,少了哪一样都不行。”
如张贵自己所想,大多趋于保守的文官们是需要有鞭子赶着才愿意向前跨一步的。
张贵没说之前,皇帝问变法事,大多都以沉默相对。
现在外戚张贵这么一言,怕张贵再次借变法乱礼的杨涟就忍不住先站出来道:
“陛下!臣认为内忧外患、国困民乏,皆在于用度太奢,赏赐不节,宗室繁多,官职冗滥,军旅不精,倒也不必大兴变法,只需遵循祖宗成法、典章礼制、以俭治国即可!”
“《尚书》有言:‘毋作聪明,乱旧章。’昔日汉武帝信张汤之言,改汉高祖之制,天下从此民生凋敝,盗贼蜂拥,后汉宣帝恢复汉高祖之制,天下则大兴,可见陛下欲要大明中兴,只需循祖制礼章、行节俭即可。”
张贵听出了杨涟之意,决定反将一军,道:“陛下,臣认为,杨副宪所言不无道理,裁减用度却为良法,不如就让杨公主持陛下所言之变法事,而使国富民丰!”
天启点点头:“杨卿乃先帝所托之顾命大臣,在扶朕登基时也立下大功,素来颇有声望,由杨卿主持新政,行裁减诸法,甚妥,朕决定就让杨卿入阁理事,诸卿以为如何?”
“陛下!”
杨涟慌忙喊了一声,道:“陛下,臣不配为阁臣,臣也无能主持新政,臣只适合为科道言官,针砭时弊,请陛下明鉴!”
杨涟的意思很明显,我只想当个键盘侠,没事哔哔一两句,让我做实事,我不干!
当然,杨涟也知道去主持新政虽然权力很大,但其实是个得罪既得利益者的活,没准讨不了好,落个被士林诟骂的下场。
杨涟真的很担心天启要破例让他入阁理事,接着又急忙道:“陛下,其实裁减用度很简单的,没有臣也能施行,陛下只需下旨令内廷二十四衙门和外朝各部院以及两京一十三省衙门裁减就行了!”
这一刻,天启算是给了一个杨涟主持朝政的机会,但他不愿意把握住。
天启只得看向张贵:“你继续说,如何富国、强兵、惠民。”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