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0章 胜算渺茫
作者:寂寞剑客 更新:2022-06-01 09:59
最快更新抗日之全能兵王最新章节!
曼德勒,缅甸战区长官部。
王赓拿着一纸电报走进来,笑着对钟毅和史迪威两人说道:“总座,史迪威将军,常校长最终还是认清形势,妥协了。”
钟毅微笑着说道:“我就说嘛,咱们常校长还是有见识的,看得到咱们缅甸战区所面临的危机,所以肯定也乐意伸出援手。”
王赓便忍不住笑,怎么好好的话从总座嘴里说出来,就不是内味呢?
史迪威却被钟毅的后半句话触及隐忧,担心的说道:“钟,常凯申和国民政府虽然同意再往缅甸战区派谴50万援军,但是这批援军并不会那么快到来,而且就算到来只怕也不能马上就调上战场,而是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才可以。”
“那是肯定。”王赓点头道,“川军的训练情况很差,相比起那些毫无军事经验的壮丁也是好不到哪里去,到缅甸之后肯定还要经过至少三个月的训练才行,就跟之前的那50万壮丁一样,正好也能趁这段时间恢复这批川军的身体状况。”
史迪威又道:“所以,眼下的这一仗,还是得依靠现有的军队。”
停顿了一下,史迪威又说道:“依靠我们现在的兵力,能顶住日军的进攻吗?”
听到史迪威的这句话,王赓便也沉默了,作战室里的十几个参谋的目光也不约而同的落在了钟毅的身上。
最近这几天,所有的作战参谋都在刻意回避这个问题。
也只有史迪威这个美国佬,才会当着钟毅的面提出来。
实话实说,对于第二次曼德勒会战,或者说缅甸会战,包括王赓在内,缅甸战区长官部的几乎所有参谋都持悲观态度,觉得这一仗他们胜算渺茫。
王赓和长官部的作战参谋会这么想,其实也非常正常。
因为日军和国军的战力对比通常在一比三甚至一比五。
既便是钟毅所指挥的三次浙闽会战,也只打成一比二。
刚刚结束不久的第一次曼德勒会战,日军名义上拥有两个军八个师团,但实际上参与曼德勒会战的仅仅只有两个师团,所以双方实力对比仍是一比二,也就是说,迄今为止,国军表现还没能超过一比二这条线。
换种说法,就是国军的兵力必须确保是日军两倍以上,才有赢的机会。
可是现在,日军的兵力跟他们远征军的兵力是一样的,全都是50万人!
这种情况下,王赓和长官部的作战参谋就有理由相信,远征军很难打赢,因为战争说到底还是得靠实力。
战术的运用,只能一定程度上弥补实力的差距,但不能够从根本上扭转。
所以,虽然钟毅的指挥造诣很高,看上去似乎也很善于指挥大兵团作战,但这仍不足以逆转双方在兵力上的对比。
所以,第二次曼德勒会战或者说缅甸会战,远征军胜算渺茫。
所以,包括王赓在内,在场所有人都很想听听钟毅会怎么说。
听了史迪威的问题后,钟毅微微一笑说道:“史迪威将军,你比我预想的多忍了一天,我原以为,你昨天就应该问出这个问题了,呵。”
史迪威闻言耸了耸肩,表示你怎么可以这样?
钟毅又环顾众人问道:“你们是不是也很想提出同样的问题?”
没有人点头,也没有人吭声,随着时间流逝,随着钟毅战绩的增长以及职务的晋升,现在已经没人再敢在他面前放肆了。
现在就连王赓这战区参谋长,面对钟毅之时,说话也要思量。
钟毅又说道:“你们一定在想,国军与日军的战力对比顶多也就一比二,现在我们跟日军的兵力都是50万人,而且日军在兵器层面还占据压倒性的优势,所以这仗,我们远征军胜算渺茫,对吗?”
还是没有人敢吭声。
只有王赓小声说道:“总座,我们只是担心……”
“受庆兄,你其实完全不用顾忌我的面子,我还没有那么脆弱。”钟毅道,“如果连听取手下意见的雅量都没有,我还当什么战区长官?”
停顿了下,钟毅又接着说道:“但关于这次第二次曼德勒会战,我觉得,我有必要跟你们认真的说说,这一仗,我们不仅有赢的机会,而且机会还非常大!不是吹,我觉得这次会战我们的赢面,至少在七成以上!”
听到这话,在场的所有参谋顿时面面相觑。
史迪威听了后却是精神一振,急切的问道:“钟,说说你的依据。”
“我的依据其实非常的简单。”钟毅淡然道,“日军只是徒有其表,他们虽然往缅甸战场投放了50万人,但是真正所能发挥出的战斗力,也就三到五个师团!”
“日军只能够发挥出三到五个师团的战斗力?”史迪威错愕的问道,“钟,你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这太不可思议了!”
王赓和十几个参谋也是面面相觑。
钟毅这话,完全超乎他们的想象。
钟毅居然觉得,日军的20个师团只是摆设,只能发挥出三到五个师团的战力。
钟毅说道:“我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其实很简单,因为小日本的高级将领缺乏指挥大兵团作战的经验,石原莞尔这人虽然狂妄,但其实还是系统学过大兵团作战的,但是取代石原莞尔的梅津美治郎对大兵团作战却是一窍不通!”
史迪威道:“梅津美治郎对大兵团作战一窍不通?何以见得?”
钟毅说道:“这点可以从诺门坎战役中得到印证,梅津美治郎但凡对大兵团作战有一丁点研究,关东军就早已赢得诺门坎战役。”
“是吗?”史迪威道,“可据我所知,在诺门坎战役中,苏军无论兵力还是飞机、火炮以及坦克等兵器的数量上,都要远超日军,所以日军的失败,应该跟梅津美治郎的指挥没有太大的关系,难道不是吗?”
“不,史迪威将军你完全错了,这就是梅津美治郎,还有他的前任植田谦吉的错!”钟毅沉声道,“要不是他们对大兵团作战一无所知,关东军就会毫无悬念赢得诺门坎战役,因为日军的战斗素养要远远胜过苏军,而人,才是真正决定胜负的决定性因素!”
曼德勒,缅甸战区长官部。
王赓拿着一纸电报走进来,笑着对钟毅和史迪威两人说道:“总座,史迪威将军,常校长最终还是认清形势,妥协了。”
钟毅微笑着说道:“我就说嘛,咱们常校长还是有见识的,看得到咱们缅甸战区所面临的危机,所以肯定也乐意伸出援手。”
王赓便忍不住笑,怎么好好的话从总座嘴里说出来,就不是内味呢?
史迪威却被钟毅的后半句话触及隐忧,担心的说道:“钟,常凯申和国民政府虽然同意再往缅甸战区派谴50万援军,但是这批援军并不会那么快到来,而且就算到来只怕也不能马上就调上战场,而是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才可以。”
“那是肯定。”王赓点头道,“川军的训练情况很差,相比起那些毫无军事经验的壮丁也是好不到哪里去,到缅甸之后肯定还要经过至少三个月的训练才行,就跟之前的那50万壮丁一样,正好也能趁这段时间恢复这批川军的身体状况。”
史迪威又道:“所以,眼下的这一仗,还是得依靠现有的军队。”
停顿了一下,史迪威又说道:“依靠我们现在的兵力,能顶住日军的进攻吗?”
听到史迪威的这句话,王赓便也沉默了,作战室里的十几个参谋的目光也不约而同的落在了钟毅的身上。
最近这几天,所有的作战参谋都在刻意回避这个问题。
也只有史迪威这个美国佬,才会当着钟毅的面提出来。
实话实说,对于第二次曼德勒会战,或者说缅甸会战,包括王赓在内,缅甸战区长官部的几乎所有参谋都持悲观态度,觉得这一仗他们胜算渺茫。
王赓和长官部的作战参谋会这么想,其实也非常正常。
因为日军和国军的战力对比通常在一比三甚至一比五。
既便是钟毅所指挥的三次浙闽会战,也只打成一比二。
刚刚结束不久的第一次曼德勒会战,日军名义上拥有两个军八个师团,但实际上参与曼德勒会战的仅仅只有两个师团,所以双方实力对比仍是一比二,也就是说,迄今为止,国军表现还没能超过一比二这条线。
换种说法,就是国军的兵力必须确保是日军两倍以上,才有赢的机会。
可是现在,日军的兵力跟他们远征军的兵力是一样的,全都是50万人!
这种情况下,王赓和长官部的作战参谋就有理由相信,远征军很难打赢,因为战争说到底还是得靠实力。
战术的运用,只能一定程度上弥补实力的差距,但不能够从根本上扭转。
所以,虽然钟毅的指挥造诣很高,看上去似乎也很善于指挥大兵团作战,但这仍不足以逆转双方在兵力上的对比。
所以,第二次曼德勒会战或者说缅甸会战,远征军胜算渺茫。
所以,包括王赓在内,在场所有人都很想听听钟毅会怎么说。
听了史迪威的问题后,钟毅微微一笑说道:“史迪威将军,你比我预想的多忍了一天,我原以为,你昨天就应该问出这个问题了,呵。”
史迪威闻言耸了耸肩,表示你怎么可以这样?
钟毅又环顾众人问道:“你们是不是也很想提出同样的问题?”
没有人点头,也没有人吭声,随着时间流逝,随着钟毅战绩的增长以及职务的晋升,现在已经没人再敢在他面前放肆了。
现在就连王赓这战区参谋长,面对钟毅之时,说话也要思量。
钟毅又说道:“你们一定在想,国军与日军的战力对比顶多也就一比二,现在我们跟日军的兵力都是50万人,而且日军在兵器层面还占据压倒性的优势,所以这仗,我们远征军胜算渺茫,对吗?”
还是没有人敢吭声。
只有王赓小声说道:“总座,我们只是担心……”
“受庆兄,你其实完全不用顾忌我的面子,我还没有那么脆弱。”钟毅道,“如果连听取手下意见的雅量都没有,我还当什么战区长官?”
停顿了下,钟毅又接着说道:“但关于这次第二次曼德勒会战,我觉得,我有必要跟你们认真的说说,这一仗,我们不仅有赢的机会,而且机会还非常大!不是吹,我觉得这次会战我们的赢面,至少在七成以上!”
听到这话,在场的所有参谋顿时面面相觑。
史迪威听了后却是精神一振,急切的问道:“钟,说说你的依据。”
“我的依据其实非常的简单。”钟毅淡然道,“日军只是徒有其表,他们虽然往缅甸战场投放了50万人,但是真正所能发挥出的战斗力,也就三到五个师团!”
“日军只能够发挥出三到五个师团的战斗力?”史迪威错愕的问道,“钟,你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这太不可思议了!”
王赓和十几个参谋也是面面相觑。
钟毅这话,完全超乎他们的想象。
钟毅居然觉得,日军的20个师团只是摆设,只能发挥出三到五个师团的战力。
钟毅说道:“我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其实很简单,因为小日本的高级将领缺乏指挥大兵团作战的经验,石原莞尔这人虽然狂妄,但其实还是系统学过大兵团作战的,但是取代石原莞尔的梅津美治郎对大兵团作战却是一窍不通!”
史迪威道:“梅津美治郎对大兵团作战一窍不通?何以见得?”
钟毅说道:“这点可以从诺门坎战役中得到印证,梅津美治郎但凡对大兵团作战有一丁点研究,关东军就早已赢得诺门坎战役。”
“是吗?”史迪威道,“可据我所知,在诺门坎战役中,苏军无论兵力还是飞机、火炮以及坦克等兵器的数量上,都要远超日军,所以日军的失败,应该跟梅津美治郎的指挥没有太大的关系,难道不是吗?”
“不,史迪威将军你完全错了,这就是梅津美治郎,还有他的前任植田谦吉的错!”钟毅沉声道,“要不是他们对大兵团作战一无所知,关东军就会毫无悬念赢得诺门坎战役,因为日军的战斗素养要远远胜过苏军,而人,才是真正决定胜负的决定性因素!”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