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上涨回来了
作者:戏猪 更新:2022-05-29 09:28
恐慌产生了。
以前关门的粮店全部都开始出售粮食,粮食的价格也开始不断下降,两百五十文,两百文……
三天后,粮价便直接腰斩,成为一百五十文一斤,可是依旧没有人购买。
这时候要是再察觉不到事情不对劲,那可真就是傻子了。
曲梁县县衙内。
当地县里所有的世家家主都聚集在此。
“张县令,我可是把所有的地契、房契都给抵押了,贷款来的三百多万贯也如数都收购了粮食,现在粮价连成本的一半都顾不住,再要坚持下去,我要破产了!我破产了,对张县令你也没有好处的呀,张县令,想想办法吧!”
“是呀,张县令抓紧让朝廷收购粮食吧!我可是贷款了八百万贯,这些贷款要是还不上,我家百年基业可就要毁在我的手中了,我死后该如何面对烈祖烈宗啊……呜呜……”
受这人的情绪影响,后面的人都没有说话,似乎想到自己败掉祖宗基业后见到自己先人后被痛斥或者痛打的场面,一个个眼眶一红,在张梁的面前嚎啕大哭起来。
换成皇家学院之外的任何一个读书人见到如此场面都会心生怜悯,说不定就会心软,最终酿成大祸,可皇家学院出来的张梁不受这些人的影响,哪怕是一丝都没有。
就你们有列祖列宗,别人没有?
人家祖宗就给他们留下几亩薄田,你们这些狗东西都要给兼并掉,活该你们有此下场,真是恨这一天没有提前几年。
众人哭嚎,不过是想让张梁出马,让朝廷把他们的粮食给收购掉,好挽回损失,可哭嚎了一段时间,发现张梁没有动静,抬头一看,张梁似乎还一副看的津津有味的样子,这就让人无法忍受了。
提议是你提的,贷款是你给担保的,大家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你凭什么如此轻松?
不过有人很快想起张梁第一次见他们时说过的话,张梁说自己的老师是三省六部的部堂,此次来曲梁县只不过是走一个过场,赈灾什么的跟他没有一点关系,哪怕是一塌糊涂也没有关系,因为他的老师们不会允许他出事。
现在不就是一塌糊涂的场面吗?
虽说张梁给他们做了保人,让他们都能贷到款,可皇家银行说到底还不是朝廷的?
哪怕是陛下有股份,可三省六部的大佬那也不是吃素的,贷款这种糊涂账,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再想想当年,袁绍在冀州开设冀州袁氏银行的时候,哪个人没有往里面投入上万贯?最终人家袁绍一句话,所有的投入没了。
就这么简单。
可就这样认命吗?
他们不甘心。
有人红着眼眶问道:“县令大人,我们可是准许过你好处费的,我们损失惨重,你也拿不到好处不是?实在不行,大家五五分也是可以的呀,只要县令大人想想办法,一切都是好说的。”
人就是这样,一开始张梁跟他们要三成利润,他们不愿意,现在已经开始主动要求五五分了,张梁相信,现在哪怕是他开口要八成,这些世家们也会毫不犹豫的答应。
可惜,他不是一个贪官!
以前的一切不过是伪装出来迷惑这些世家家主的而已。
张梁摇摇头道:“眼下,唯一的办法就是集结大量的钱财,来继续维持粮价,除此之外别无办法。你们要知道,冀州粮价暴跌,朝廷不可能一点不知道,本官这时候是可以上奏朝廷,让朝廷出钱来购买粮食,可是呢,价格也只是市场价而已!”
闻言,众位家主顿时心灰意冷。
土地和房子都已经抵押出去了,贷来的款项和自己的以前的存款都收购了粮食,现在一时间还上哪里去集结大量的钱财?
张梁见状叹了口气道:“瞧瞧你们这垂头丧气的样子,哪里像是做大事的人?你们要知道今年是百年不遇的天灾,粮食奇缺无比,粮食怎么可能会不涨反跌呢?这其中一定是有人认为时机到了,想要套现一笔而已。粮食多了,价格自然下跌,只要大家能把市面上出售的这些粮食给通通的购买回来,粮食一定还会涨上去的,而且比起前些日子更加凶猛,因为粮食集中在了更少一部分人的手中!”
“县令大人说得轻巧,但是我们哪里还有钱?”
张梁冷哼一声道:“哼!平日里你们这些世家总是说天下世家都是一家人,此次粮价低于三百文不出售,不就是你们这些世家相互之间商量好的?虽然本官不知道最先开始联络的是哪一家,但是本官不得不佩服这家人,天下的钱何其之多?一家人肯定是赚不完的,而且孤军作战风险也太大,所以人家拉上了你们,有钱大家一起赚。再瞧瞧你们,有了发财的机会,就想着自己能赚干净,瞧瞧,现在是不是风险来临了?所以呀,现在不是没有翻身的机会,就看你们能不能愿意放弃自身的利益,拉拢其他世家入场了!”
闻言,众人眼前一亮。
对呀!
自己是没钱了,可是天下有钱的大世家何其之多?
借钱是不用想的,毕竟空缺太大,动辄就是数百万贯,再好的世交也不可能把身家性命拿出来借给别人,但是如果让他们把身价性命拿出来拼死一搏,他们绝对是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
毕竟天下的粮食就这么多,遭受天灾的地方却是数不胜数,朝廷是绝对不可能坐视不管的,最多最多再有两个月,朝廷再不出手,只要有人振臂一呼,跟着反的人数不胜数,朝廷刚刚平息了诸侯之乱,一定不会再让国家乱起来的。
想到这里,大家又觉得前途一片光明,纷纷和张梁告辞离开。
张梁如此安抚当地的世家,他的同窗们同样也是如此安抚,这是他们一早就已经通过书信商量好的,为的就是最大程度上的压榨更多的世家。
回到家里,世家家主给自己最好的世交写信,让最信任的人快马加鞭的送去。
事实上,粮价暴涨是从冀州开始的,其他州的粮价虽然也有上涨,但和冀州相比起来,根本不够看的。
而且,当地的一些县令管控的很厉害,只要粮价一上涨,那些县令就和狗闻到屎味一样,派出县衙里的小吏开始调查哄抬粮价的源头,一旦查到,绝不心慈手软。
所以,天下所有的世家都在关注着冀州的动向,很多世家已经带着大量的钱财在路上,准备来冀州分一杯羹。
可真当他们到了冀州之后,才发现冀州的粮价已经一泻千里。
就当他们准备掉头返回的时候,有消息传了出来,此次粮价下降只是有些小粮商见钱眼开,不足为虑,只要把市面上所出售的粮食全部购买回来,粮食的价格还会上涨回去。
外地来的世家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开始收购,毕竟在他们州内粮价还维持在三百文以上,冀州的粮食不过一百五十文,即便购买以后粮食的价格没有涨回去,运送回去也陪不了本。
朝廷的粮食已经开始停止发售,外地的世家开始收购之后,粮价果然开始上涨。
第一天开始的时候还是一百五十文,可到了下午,价格已经上涨到了两百文。
粮食下跌的恐惧暂时被稳定,没有人继续出售粮食。
外地的世家开始抬高收购价格,两百文买不到,就两百五十文,两百五十文买不到就三百文。
如此三天过后,粮食的价格就上涨至五百文左右。
此刻所有世家信心大增。
以前关门的粮店全部都开始出售粮食,粮食的价格也开始不断下降,两百五十文,两百文……
三天后,粮价便直接腰斩,成为一百五十文一斤,可是依旧没有人购买。
这时候要是再察觉不到事情不对劲,那可真就是傻子了。
曲梁县县衙内。
当地县里所有的世家家主都聚集在此。
“张县令,我可是把所有的地契、房契都给抵押了,贷款来的三百多万贯也如数都收购了粮食,现在粮价连成本的一半都顾不住,再要坚持下去,我要破产了!我破产了,对张县令你也没有好处的呀,张县令,想想办法吧!”
“是呀,张县令抓紧让朝廷收购粮食吧!我可是贷款了八百万贯,这些贷款要是还不上,我家百年基业可就要毁在我的手中了,我死后该如何面对烈祖烈宗啊……呜呜……”
受这人的情绪影响,后面的人都没有说话,似乎想到自己败掉祖宗基业后见到自己先人后被痛斥或者痛打的场面,一个个眼眶一红,在张梁的面前嚎啕大哭起来。
换成皇家学院之外的任何一个读书人见到如此场面都会心生怜悯,说不定就会心软,最终酿成大祸,可皇家学院出来的张梁不受这些人的影响,哪怕是一丝都没有。
就你们有列祖列宗,别人没有?
人家祖宗就给他们留下几亩薄田,你们这些狗东西都要给兼并掉,活该你们有此下场,真是恨这一天没有提前几年。
众人哭嚎,不过是想让张梁出马,让朝廷把他们的粮食给收购掉,好挽回损失,可哭嚎了一段时间,发现张梁没有动静,抬头一看,张梁似乎还一副看的津津有味的样子,这就让人无法忍受了。
提议是你提的,贷款是你给担保的,大家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你凭什么如此轻松?
不过有人很快想起张梁第一次见他们时说过的话,张梁说自己的老师是三省六部的部堂,此次来曲梁县只不过是走一个过场,赈灾什么的跟他没有一点关系,哪怕是一塌糊涂也没有关系,因为他的老师们不会允许他出事。
现在不就是一塌糊涂的场面吗?
虽说张梁给他们做了保人,让他们都能贷到款,可皇家银行说到底还不是朝廷的?
哪怕是陛下有股份,可三省六部的大佬那也不是吃素的,贷款这种糊涂账,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再想想当年,袁绍在冀州开设冀州袁氏银行的时候,哪个人没有往里面投入上万贯?最终人家袁绍一句话,所有的投入没了。
就这么简单。
可就这样认命吗?
他们不甘心。
有人红着眼眶问道:“县令大人,我们可是准许过你好处费的,我们损失惨重,你也拿不到好处不是?实在不行,大家五五分也是可以的呀,只要县令大人想想办法,一切都是好说的。”
人就是这样,一开始张梁跟他们要三成利润,他们不愿意,现在已经开始主动要求五五分了,张梁相信,现在哪怕是他开口要八成,这些世家们也会毫不犹豫的答应。
可惜,他不是一个贪官!
以前的一切不过是伪装出来迷惑这些世家家主的而已。
张梁摇摇头道:“眼下,唯一的办法就是集结大量的钱财,来继续维持粮价,除此之外别无办法。你们要知道,冀州粮价暴跌,朝廷不可能一点不知道,本官这时候是可以上奏朝廷,让朝廷出钱来购买粮食,可是呢,价格也只是市场价而已!”
闻言,众位家主顿时心灰意冷。
土地和房子都已经抵押出去了,贷来的款项和自己的以前的存款都收购了粮食,现在一时间还上哪里去集结大量的钱财?
张梁见状叹了口气道:“瞧瞧你们这垂头丧气的样子,哪里像是做大事的人?你们要知道今年是百年不遇的天灾,粮食奇缺无比,粮食怎么可能会不涨反跌呢?这其中一定是有人认为时机到了,想要套现一笔而已。粮食多了,价格自然下跌,只要大家能把市面上出售的这些粮食给通通的购买回来,粮食一定还会涨上去的,而且比起前些日子更加凶猛,因为粮食集中在了更少一部分人的手中!”
“县令大人说得轻巧,但是我们哪里还有钱?”
张梁冷哼一声道:“哼!平日里你们这些世家总是说天下世家都是一家人,此次粮价低于三百文不出售,不就是你们这些世家相互之间商量好的?虽然本官不知道最先开始联络的是哪一家,但是本官不得不佩服这家人,天下的钱何其之多?一家人肯定是赚不完的,而且孤军作战风险也太大,所以人家拉上了你们,有钱大家一起赚。再瞧瞧你们,有了发财的机会,就想着自己能赚干净,瞧瞧,现在是不是风险来临了?所以呀,现在不是没有翻身的机会,就看你们能不能愿意放弃自身的利益,拉拢其他世家入场了!”
闻言,众人眼前一亮。
对呀!
自己是没钱了,可是天下有钱的大世家何其之多?
借钱是不用想的,毕竟空缺太大,动辄就是数百万贯,再好的世交也不可能把身家性命拿出来借给别人,但是如果让他们把身价性命拿出来拼死一搏,他们绝对是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
毕竟天下的粮食就这么多,遭受天灾的地方却是数不胜数,朝廷是绝对不可能坐视不管的,最多最多再有两个月,朝廷再不出手,只要有人振臂一呼,跟着反的人数不胜数,朝廷刚刚平息了诸侯之乱,一定不会再让国家乱起来的。
想到这里,大家又觉得前途一片光明,纷纷和张梁告辞离开。
张梁如此安抚当地的世家,他的同窗们同样也是如此安抚,这是他们一早就已经通过书信商量好的,为的就是最大程度上的压榨更多的世家。
回到家里,世家家主给自己最好的世交写信,让最信任的人快马加鞭的送去。
事实上,粮价暴涨是从冀州开始的,其他州的粮价虽然也有上涨,但和冀州相比起来,根本不够看的。
而且,当地的一些县令管控的很厉害,只要粮价一上涨,那些县令就和狗闻到屎味一样,派出县衙里的小吏开始调查哄抬粮价的源头,一旦查到,绝不心慈手软。
所以,天下所有的世家都在关注着冀州的动向,很多世家已经带着大量的钱财在路上,准备来冀州分一杯羹。
可真当他们到了冀州之后,才发现冀州的粮价已经一泻千里。
就当他们准备掉头返回的时候,有消息传了出来,此次粮价下降只是有些小粮商见钱眼开,不足为虑,只要把市面上所出售的粮食全部购买回来,粮食的价格还会上涨回去。
外地来的世家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开始收购,毕竟在他们州内粮价还维持在三百文以上,冀州的粮食不过一百五十文,即便购买以后粮食的价格没有涨回去,运送回去也陪不了本。
朝廷的粮食已经开始停止发售,外地的世家开始收购之后,粮价果然开始上涨。
第一天开始的时候还是一百五十文,可到了下午,价格已经上涨到了两百文。
粮食下跌的恐惧暂时被稳定,没有人继续出售粮食。
外地的世家开始抬高收购价格,两百文买不到,就两百五十文,两百五十文买不到就三百文。
如此三天过后,粮食的价格就上涨至五百文左右。
此刻所有世家信心大增。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