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千年后的还原!宋仿澄心堂纸!
作者:昙花落    更新:2022-08-27 12:03
  生宣纸已经全部做完,历时三周时间,共制作出纸张九十二张。
  其中,共有三张特别长的纸,是赵辰把很多生宣纸连接在一起做出来的。
  这三张纸,就是赵辰为自己绘制《千里江山图》所准备的。
  赵辰买来的上等材料几乎消耗的差不多。
  造纸作坊的老板吴得林来到作坊里,拿起一张纸,细细的看着。
  越看,他越是吃惊。
  这纸比他在作坊里自己制作出来的纸要好了无数倍。
  看起来非常的细腻,表面光滑,而且质感也很好。
  这种纸用来进行毛笔书写,或者是国画绘画,简直就是最完美的画纸。
  笔墨在其中浸而不散,凝而不乱,对创作者来说在其上作画也是极大的享受。
  吴得林觉得赵辰之前说的可能是真的。
  这种纸就是宋仿澄心堂纸,华夏造纸历史上最上等的纸。
  “赵大师,这是真的澄心堂纸吗?”吴得林没见过这么高级别的纸,忍不住问道。
  “还要等做成熟宣再对比,现在只是接近,一些细节无法对比出来。”赵辰如实回答道。
  “你要真能做出澄心堂纸,估计华夏造纸业都要受到震荡了。”吴得林感慨道。
  “没这么夸张,而且还不一定和真的宋仿澄心堂纸一模一样呢。”赵辰只是回道。
  赵辰制作的纸已经引起了华夏宣纸协会的注意。
  华夏宣纸协会两年前还原了清朝的澄心堂纸,他们一直想还原宋朝的澄心堂纸出来,但是没有一家博物馆愿意给他们提供素材。
  毕竟,任何留存在这个世界上的宋朝澄心堂纸,上面基本都有名家的作品,是上等的古董文物。
  如今赵辰竟说要制作宋仿澄心堂纸出来,宣纸协会难免会关注。
  正在赵辰收拾东西准备离去的时候,一个宣纸协会的成员来这里拜访他,想要一睹赵辰制作出的宣纸的情况。
  赵辰也没有拒绝。
  毕竟,以后他的宣纸肯定会流传出去,宣纸协会搞到几张也很容易。
  宣纸协会的宋伟拿到一张纸后,立刻细细打量起来。
  他接触宣纸多年,对于宣纸的质量再了解不过。
  当他看到宣纸光滑的表面时,人直接愣住!
  这是人工制作出来的宣纸?
  只有机器造出的工业打印纸才可能有这样的效果吧!
  宋伟轻轻抚摸着宣纸的表面,从触感来看,光滑细腻,确实是澄心堂纸的特色。
  而且这张纸很薄,但是质量却很好,于是只有澄心堂纸才能做到的效果。biquka.com
  宋伟还想撕开纸看一下纸面有几层,但知道这么做不合适,也就只能按捺住好奇的心。
  “老宋,这纸怎么样?”一旁的作坊老板吴得林认识宋伟,直接问道。
  宋伟看向他,说道:“是澄心堂纸的特征,但我也没见过仿宋澄心堂纸,不能说就是。”
  “从质量上看,和清朝的澄心堂纸质量类似,都是极品的宣纸。”
  听到宋伟的话,吴得林也愣在原地。
  两個人神色中有些许震惊。
  仿宋澄心堂纸距今约一千年,早已经失传,如今居然被人还原出来。
  那些历史博物馆如果知道,赵辰的地位怕是要直线蹿升!
  他是省级瓷器艺术大师,虽说他的瓷器登峰造极,但也需要得到协会的认可和批准才行,难免有些受限制。
  不过,这次的宋仿澄心堂纸不同。
  他的手里握着修缮文物的关键,有了这种纸,很多文物的修缮工作才能进行。
  比如说一幅名画上破了一个小洞,修缮的文物师会稍稍揭开这个洞的边缘,然后填一小块材质一样的纸进去,再用特殊道具湿润边缘让纸和文物合二为一。
  之后把颜色修缮后,那么文物古画就变得完整。
  而这一切的关键,就是赵辰手里的宋仿澄心堂纸!
  “接下来我要去福健那边了,那边做熟宣的工艺更传统。”
  “这一步也很重要,不能用工业化的机器来做,不然的话纸张就毁了。”
  “而且我需要确认哪种工艺更好,所以这些纸有一部分都是试验品。”
  赵辰对两人说道。
  他把所有的生宣纸收拾好,然后把行李都处理完毕,便和吴得林告辞。
  等他走后,吴得林叫来赵辰这段时间的助手孙一,询问赵辰制作纸张的细节。
  孙一哪里知道赵辰是怎么做的,他就是个打下手的杂工而已。
  “老板,我真不知道啊,他都是自己在处理材料,纸浆也是他自己弄出来的。”
  “不过,他在纸槽里抄纸的时候,用的是冰水,下面有一大块的冰,那水也很冷,冻手。”
  “我当时还觉得这样的低温对纸浆不太好,哪知道做出来的纸效果这么好。”
  孙一回答道。
  “冰水?有效果吗?”吴得住有些疑惑,于是用自己的材料,也打算试试。
  但他的尝试注定失败。
  赵辰之所以用冰水,是因为宋朝的时候,制作澄心堂纸的工坊为了确保水的干净清澈,会选择在冬季用冰冻的水来制作。
  毕竟,泥沙都是杂物,不能混入纸张中,不然就是粗制滥造的下品。
  现代工艺已经可以保证水的干净,这一步就没什么必要了。
  赵辰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确保制作出的纸和宋朝的澄心堂纸一样。
  这样的话,和文物上的澄心堂纸也能如出一辙。
  赵辰一路直奔着福健的造纸工坊而去。
  接下来,他还要进行另一个步骤,那就是试错。
  三十张纸,用不同的方式做出熟宣纸,然后再对比。
  他要找出和宋仿澄心堂纸一模一样的纸张。
  拍摄视频的过程中,赵辰用无人机直播记录。
  画面中,网友们看到一个房间里挂着三十多张纸,有的纸颜色偏暗黄,有的纸颜色是纯白。
  赵辰就站在这些纸张的前面,一点一点的关注纸张的细节。
  他完全的沉浸在其中。
  这一幕,颇有一个艺术家追求艺术极致的感觉。
  画面的意境太高了。
  赵辰拿起一张纸,细细打量着。
  他在脑海中回忆着曾经触摸到的宋仿澄心堂纸的触感,那种细腻的感觉一点点在他的体内被唤醒。
  这时,赵辰拿起毛笔,蘸上笔墨,在一张纸上轻轻勾勒一笔。
  笔墨浸入纸中,迅速留下颜色。
  赵辰仔细端详笔墨在纸中留下的痕迹。
  “不是。”
  “颜色像,但是纸的感觉不太对。”
  赵辰摇了摇头,叹道。
  每一种纸,都有着不同的书写效果。
  他要找到最完美的那种效果。
  接着,赵辰又拿起第二张纸,细细打量。
  这一次,纸张的表面太过细腻,明矾的作用有些重,这样的话,画出来的水墨画没有任何墨韵,也不能算是上等的宣纸。
  就这样,赵辰一张一张认真打量着。
  直到他拿起一张表面光滑如玉的纸。
  当他的手指轻轻在纸上抚摸过去,那种光滑的感觉非常的清晰。
  “就是这种!”
  赵辰眼神一亮。
  而后,他拿起毛笔,蘸上墨水,迫不及待写下一个赵字。
  墨水很快就浸入到纸中。
  赵辰认真的查看墨韵,墨水在纸中很快留下痕迹,但是没有散发出去,只是晕开一点便及时收住。
  “找到了,这就是宋仿澄心堂纸。”
  “得赶快把处理的方法记录下来。”
  赵辰脸上涌现出一抹兴奋之色,急忙记录这张纸的处理方法。
  无人机一直静静播放着这个画面。
  赵辰也没有在意直播的效果,不过他的直播间人数一直不少。
  【大师做出来了吗?】
  【这些纸我看上去都一模一样啊,还能有什么差别不成?】
  【这就是大佬和普通人的区别吧!】
  【辰哥是大艺术家,追求肯定和我们不一样。】
  弹幕立刻变得热闹。
  赵辰记录下生宣的处理过程,接着,他把其余的纸张全部都收起来,这些纸虽然质量上乘,但已经没什么用处了。
  赵辰一共制造出九十二张纸,三十张用来测试熟宣的效果,还剩六十二张。
  接下来,赵辰在作坊又开始了忙碌。
  他要把剩下的六十二张纸全部做成宋仿澄心堂纸!
  与此同时,故宫博物院。
  赵辰如今人气太高,不仅在艺术领域取得很高成就,在直播行业做的也好。
  所以,他的事情基本上很快就能传遍网络。
  办公室内,一个三十多岁的博士学徒问向一位老者:
  “林教授,赵辰在做的宋仿澄心堂纸你看到了吗?”
  “这种纸不是博物院一直在民间寻找的吗?”
  听到学徒的问题,林爱军抬起眼睛看了他一样。
  “小张,我们找的是宋仿澄心堂纸的文物,相当于是空白的纸,这样的纸几乎已经不存在了。”
  “现代人制作出来的纸,就算做得再好,也不可能和文物的纸一样啊。”
  林爱军说道。
  “可是,做旧不就可以了吗?如果材质相同,做旧之后,完全可以修缮那些文物啊!”张翔补充道。
  “你说的不错。”林爱军点点头,旋即却又叹道:“但是哪有人能制作出和宋朝澄心堂纸一模一样的纸呢?最多就是接近罢了,只要纸不一样就不行。”
  “纸就相当于是人体的器官,器官损毁需要更换,就必须找到可以完全适配的才行,有一点不同都会有排斥,只会毁了整体。”
  “这样的器官,可是难找啊!就连故宫博物院都没有空白澄心堂纸的存货。”
  “又能去哪里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