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似夕阳晚霞,又似雨过天晴,又如长虹贯日!
作者:昙花落 更新:2022-08-27 12:02
汝窑为魁。
不管是什么瓷器,和正品的汝窑瓷相比,都会逊色几分。
国际上曾经有过几次汝窑瓷古物的拍卖,几乎都是以破亿的天价成交。
手工制作的汝窑瓷,在民间流传也是极为广泛。
但,正品汝窑瓷太少了。
很多人只知道汝窑是天青色或者粉青色,对于汝窑的细节,却根本不了解。
最正品的汝窑瓷,是如玉质一般的观看,看着就是一种享受。
汝窑瓷评比大会开始后,共有七位德高望重的评审对参加比赛的汝窑瓷进行鉴定。
其中三位是国家级汝窑瓷艺术大师,四位是省级汝窑瓷艺术大师。
七个老头往评审席上一坐,庞大的压力感扑面而来。
其他手艺人在外面的椅子上坐着,坐了一圈。
如果按照玄幻小说的境界,那这七个老头就代表汝窑境界的巅峰,周围都是年轻小辈。
评比当天,还有很多省电视台的记者,这一次就连央视电视台的记者也来了。
评比开始前,一个穿着旗袍的美女主持还在那念叨着写好的主持词:
“国有国法,行有行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化和标准化,一直是每个手工艺人所追求的目标。”
“现如今,市场上的汝窑瓷产品鱼龙混杂,良莠不齐。”
“此次交流大会,旨在通过评比筛选,制定出一套严格的汝窑瓷鉴定评价标准。”
.......
赵辰坐在会场外侧的椅子上,百无聊赖的拖着下巴。
这样的评比大会规则很简单,七位汝窑瓷艺术大师先是将所有汝窑瓷快速浏览一遍。
然后,评判出优秀的十到二十件瓷器,依次作为标准,向其他手艺人展览。
参赛作品一共120件,分为两天评判完,时间还是非常充裕的。
其中两个组各负责60件。
主持人还在介绍着汝窑瓷艺术大师的身份,这些人都是很厉害的手艺人。
能被评判为国家级或者省级艺术大师的,都是有真才实学才可以。
他们和网络上那些沽名钓誉、或者是自封的大师完全不同。
柳翰林也在其中,而且柳翰林是一位国家级汝窑瓷艺术大师,身份地位很高。
工匠们看着这几位大师,目光中露出向往的神色。
没多久,评选开始。
一件一件瓷器被送到桌子上,每个大师都会评判一件瓷器,然后就瓷器的釉色、细节、裂纹等做出点评,打分。
一件瓷器至少会经过三个大师的手里,有些像是高考阅卷一样。
陆文之是华夏汝窑瓷艺术大师,来自汝州,在瓷器圈内地位非常高。
这一次的汝窑瓷交流大会之所以这么火爆,就是因为请到了陆文之、柳翰林、张宏三位艺术大家。
于是,华夏各地凡是做汝窑瓷生意的的厂家,亦或是做汝窑的手艺人,纷纷报名参加这场交流大会。
只不过,光是初试筛选,就筛选出一大半的人下去,只留下120件。
瓷器协会会长丁武既紧张又兴奋。
这次的汝窑瓷交流大会,是他上任瓷器协会会长办的第一个大型文化活动。
如果举办的成功的话,那么对他的政绩来说又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陆文之神色认真。
他对待瓷器的态度向来是一丝不苟的。
每一件瓷器,他都会细心的检查,认真地评判。
“70号天青圆碗瓷坯不规整,碗面有弧度,塑坯的时候有问题。颜色也不对,釉的原材料里没有玛瑙,算不上是汝窑瓷,属于次品。”
“71号笔洗裂纹太大,炉火明显没有掌握好,别说蝉翼纹,连冰裂纹都不算,属于次品。”
“72号三足香炉造型很不错的,但是釉上的不是很好,有两个地方有白斑,也是次品。”
每一个大师周围都围着十几个手艺人,大家听着陆文之的话,心里不免多了些紧张。
陆文之的眼光很毒辣,瓷器上任何的问题都能轻松的找出来。
陆文之看着手里的瓷器,微微有些失望。
他本以为这次交流大会,能看到一些民间手艺人的优秀作品。
但事与愿违。
由于瓷器工业化发展越来越快,手艺人的数量也在渐渐减少。
而且要炼制出极品手工瓷,难度非常高,珍品级的手工汝窑瓷就更是罕见了。
陆文之继续评审着。
74号汝窑笔洗很不错,虽然达不到珍品的级别,但也算是一件佳作,可以评为普通品级。
再之后,75号汝窑圆碗,整体也不错,评为普通品级。
接着,76号汝窑被摆了上来。
当这件汝窑瓷一出现的时候,陆文之周围的手艺人,目光都汇聚了过来。
大家都是内行,几乎每日都是陪伴着汝窑生活着。
所以,人们对汝窑的颜色再清楚不过。
这件汝窑,就是所有汝窑手艺人追求的,大雨过后略有些阴郁的天空的颜色。
深青色的天。
“好漂亮的釉!”
“你看那质感,真的和玉一样!”
“是机器做出来的,还是什么化学材料?”
“哪有机器能做到这种地步,这就是一件汝窑珍品!”
“那位大师傅做出来的,这釉面绝了!”
众人立刻开始议论起来。
嘈杂声闹出的动静不小,有几个手艺人被吸引过来,还有两个电视台的记者也一直拍摄着陆文之的场景。
当看到摆在眼前的汝窑天青色鹅颈瓶,陆文之原本波澜不惊的目光,终于是兴奋了一些。
他的身子直接坐直,脸上罕见的露出一抹笑意。
这件鹅颈瓶的釉,太漂亮了。
超乎想象的漂亮!
光是一出场,就足以吸引所有人的目光。
陆文之从旁边拿起放大镜,认真地观摩起来。
“这釉色堪称完美,是最理想的天青色,能烧出这样的颜色,要么就是有价值数百万的可调控温度湿度的窑炉,要么就是在雨天烧制出来的。”
“这个手艺人有心了。”
陆文之赞叹道。
“釉也很漂亮,用的是极品玛瑙釉,这色泽,这触感,真的厉害!”ŴŴŴ.BiquKa.coM
陆文之沉浸在鹅颈瓶的美感中。
越看,他的表情却越是凝重。
这件汝窑瓷,可以达到最高评级“珍品”级别。
因为它的各方面,都堪称完美,没有一丝一毫的瑕疵。
这样的珍品汝窑,像是陆文之、柳翰林这些国家级汝窑瓷大师,也是可以炼制出来的。
但,让陆文之如此震惊的不仅仅是这件汝窑瓷的完美。
而是因为它的独一无二。
颜色青中偏蓝,犹如清澈的湖水,这是因为玛瑙入釉的效果。
瓷面滋润柔和,内带些许粉青色,是因为釉色凝脂固化对光的反射。
裂纹细密,犹如螃蟹走过沙滩留下的蟹爪印,又像是蝉翼的纹路。
放大镜下,还能看到如晨星一般稀疏的微小气泡。
釉面似夕阳晚霞,又似雨过天青,又如长虹贯日。
天青色下的红晕,让整座瓷瓶变得宛如艺术品一般美好。
这些特征,说起来容易,但是想要完美的呈现在一件瓷器上。
难!
如登天的难!
自南宋之后,接近一千年的时间里,无数手艺人都无法重现的难!
而现在,这件瓷器就这么突兀的出现在一场汝窑瓷的交流大会上。
而且,陆文之看得出,这件汝窑瓷,刚烧出来没多久,是新货。
“老柳,老张,你们快过来看!”
“这件汝窑瓷,绝了!”
陆文之的身体有些颤抖,声音满是激动。
柳翰林看了一眼,看到是赵辰炼制出的鹅颈瓶,便知道陆文之激动的原因,所以表情淡定。
张宏则满脸疑惑地走了过来。
远处,赵辰看着陆文之激动地样子,心里也有些感慨。
古法汝窑,确实消失了太久太久,值得激动。
但是,这位大师也没必要这么激动吧。
这身体颤的有些厉害啊。
我烧出来的汝窑瓷,可别给老人家送走......
不管是什么瓷器,和正品的汝窑瓷相比,都会逊色几分。
国际上曾经有过几次汝窑瓷古物的拍卖,几乎都是以破亿的天价成交。
手工制作的汝窑瓷,在民间流传也是极为广泛。
但,正品汝窑瓷太少了。
很多人只知道汝窑是天青色或者粉青色,对于汝窑的细节,却根本不了解。
最正品的汝窑瓷,是如玉质一般的观看,看着就是一种享受。
汝窑瓷评比大会开始后,共有七位德高望重的评审对参加比赛的汝窑瓷进行鉴定。
其中三位是国家级汝窑瓷艺术大师,四位是省级汝窑瓷艺术大师。
七个老头往评审席上一坐,庞大的压力感扑面而来。
其他手艺人在外面的椅子上坐着,坐了一圈。
如果按照玄幻小说的境界,那这七个老头就代表汝窑境界的巅峰,周围都是年轻小辈。
评比当天,还有很多省电视台的记者,这一次就连央视电视台的记者也来了。
评比开始前,一个穿着旗袍的美女主持还在那念叨着写好的主持词:
“国有国法,行有行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化和标准化,一直是每个手工艺人所追求的目标。”
“现如今,市场上的汝窑瓷产品鱼龙混杂,良莠不齐。”
“此次交流大会,旨在通过评比筛选,制定出一套严格的汝窑瓷鉴定评价标准。”
.......
赵辰坐在会场外侧的椅子上,百无聊赖的拖着下巴。
这样的评比大会规则很简单,七位汝窑瓷艺术大师先是将所有汝窑瓷快速浏览一遍。
然后,评判出优秀的十到二十件瓷器,依次作为标准,向其他手艺人展览。
参赛作品一共120件,分为两天评判完,时间还是非常充裕的。
其中两个组各负责60件。
主持人还在介绍着汝窑瓷艺术大师的身份,这些人都是很厉害的手艺人。
能被评判为国家级或者省级艺术大师的,都是有真才实学才可以。
他们和网络上那些沽名钓誉、或者是自封的大师完全不同。
柳翰林也在其中,而且柳翰林是一位国家级汝窑瓷艺术大师,身份地位很高。
工匠们看着这几位大师,目光中露出向往的神色。
没多久,评选开始。
一件一件瓷器被送到桌子上,每个大师都会评判一件瓷器,然后就瓷器的釉色、细节、裂纹等做出点评,打分。
一件瓷器至少会经过三个大师的手里,有些像是高考阅卷一样。
陆文之是华夏汝窑瓷艺术大师,来自汝州,在瓷器圈内地位非常高。
这一次的汝窑瓷交流大会之所以这么火爆,就是因为请到了陆文之、柳翰林、张宏三位艺术大家。
于是,华夏各地凡是做汝窑瓷生意的的厂家,亦或是做汝窑的手艺人,纷纷报名参加这场交流大会。
只不过,光是初试筛选,就筛选出一大半的人下去,只留下120件。
瓷器协会会长丁武既紧张又兴奋。
这次的汝窑瓷交流大会,是他上任瓷器协会会长办的第一个大型文化活动。
如果举办的成功的话,那么对他的政绩来说又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陆文之神色认真。
他对待瓷器的态度向来是一丝不苟的。
每一件瓷器,他都会细心的检查,认真地评判。
“70号天青圆碗瓷坯不规整,碗面有弧度,塑坯的时候有问题。颜色也不对,釉的原材料里没有玛瑙,算不上是汝窑瓷,属于次品。”
“71号笔洗裂纹太大,炉火明显没有掌握好,别说蝉翼纹,连冰裂纹都不算,属于次品。”
“72号三足香炉造型很不错的,但是釉上的不是很好,有两个地方有白斑,也是次品。”
每一个大师周围都围着十几个手艺人,大家听着陆文之的话,心里不免多了些紧张。
陆文之的眼光很毒辣,瓷器上任何的问题都能轻松的找出来。
陆文之看着手里的瓷器,微微有些失望。
他本以为这次交流大会,能看到一些民间手艺人的优秀作品。
但事与愿违。
由于瓷器工业化发展越来越快,手艺人的数量也在渐渐减少。
而且要炼制出极品手工瓷,难度非常高,珍品级的手工汝窑瓷就更是罕见了。
陆文之继续评审着。
74号汝窑笔洗很不错,虽然达不到珍品的级别,但也算是一件佳作,可以评为普通品级。
再之后,75号汝窑圆碗,整体也不错,评为普通品级。
接着,76号汝窑被摆了上来。
当这件汝窑瓷一出现的时候,陆文之周围的手艺人,目光都汇聚了过来。
大家都是内行,几乎每日都是陪伴着汝窑生活着。
所以,人们对汝窑的颜色再清楚不过。
这件汝窑,就是所有汝窑手艺人追求的,大雨过后略有些阴郁的天空的颜色。
深青色的天。
“好漂亮的釉!”
“你看那质感,真的和玉一样!”
“是机器做出来的,还是什么化学材料?”
“哪有机器能做到这种地步,这就是一件汝窑珍品!”
“那位大师傅做出来的,这釉面绝了!”
众人立刻开始议论起来。
嘈杂声闹出的动静不小,有几个手艺人被吸引过来,还有两个电视台的记者也一直拍摄着陆文之的场景。
当看到摆在眼前的汝窑天青色鹅颈瓶,陆文之原本波澜不惊的目光,终于是兴奋了一些。
他的身子直接坐直,脸上罕见的露出一抹笑意。
这件鹅颈瓶的釉,太漂亮了。
超乎想象的漂亮!
光是一出场,就足以吸引所有人的目光。
陆文之从旁边拿起放大镜,认真地观摩起来。
“这釉色堪称完美,是最理想的天青色,能烧出这样的颜色,要么就是有价值数百万的可调控温度湿度的窑炉,要么就是在雨天烧制出来的。”
“这个手艺人有心了。”
陆文之赞叹道。
“釉也很漂亮,用的是极品玛瑙釉,这色泽,这触感,真的厉害!”ŴŴŴ.BiquKa.coM
陆文之沉浸在鹅颈瓶的美感中。
越看,他的表情却越是凝重。
这件汝窑瓷,可以达到最高评级“珍品”级别。
因为它的各方面,都堪称完美,没有一丝一毫的瑕疵。
这样的珍品汝窑,像是陆文之、柳翰林这些国家级汝窑瓷大师,也是可以炼制出来的。
但,让陆文之如此震惊的不仅仅是这件汝窑瓷的完美。
而是因为它的独一无二。
颜色青中偏蓝,犹如清澈的湖水,这是因为玛瑙入釉的效果。
瓷面滋润柔和,内带些许粉青色,是因为釉色凝脂固化对光的反射。
裂纹细密,犹如螃蟹走过沙滩留下的蟹爪印,又像是蝉翼的纹路。
放大镜下,还能看到如晨星一般稀疏的微小气泡。
釉面似夕阳晚霞,又似雨过天青,又如长虹贯日。
天青色下的红晕,让整座瓷瓶变得宛如艺术品一般美好。
这些特征,说起来容易,但是想要完美的呈现在一件瓷器上。
难!
如登天的难!
自南宋之后,接近一千年的时间里,无数手艺人都无法重现的难!
而现在,这件瓷器就这么突兀的出现在一场汝窑瓷的交流大会上。
而且,陆文之看得出,这件汝窑瓷,刚烧出来没多久,是新货。
“老柳,老张,你们快过来看!”
“这件汝窑瓷,绝了!”
陆文之的身体有些颤抖,声音满是激动。
柳翰林看了一眼,看到是赵辰炼制出的鹅颈瓶,便知道陆文之激动的原因,所以表情淡定。
张宏则满脸疑惑地走了过来。
远处,赵辰看着陆文之激动地样子,心里也有些感慨。
古法汝窑,确实消失了太久太久,值得激动。
但是,这位大师也没必要这么激动吧。
这身体颤的有些厉害啊。
我烧出来的汝窑瓷,可别给老人家送走......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