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庙会
作者:倚风且徐行    更新:2022-05-23 14:33
  “大爷,你还在这撑船呢?”
  走在河边,张延丰原本是打算从上游的桥上过去参加庙会,却没想到,河边还有人在撑船。
  船就是普通的木板船,靠人工划桨,上面还搭了个小屋,用以躲风避雨。
  而这个划船的人他也认识,无儿无女,孤家寡人一个,一辈子就以撑船为生。
  但是在他上初中的时候似乎就不干这一行了。
  没想到,竟然在这里又遇见了。
  “咦,你是...岑安家的孩子?”
  老船夫看了一会,似乎认出了张延丰。
  张岑安,就是他父亲的名字。
  “小家伙都长这么大了啊,我还差点没认出来。”
  “是啊。我也没想到大爷你还在这里撑船。”见到儿时的回忆,张延丰也很开心。
  蓝天,白云,旧人,新生活。
  坐在船上,张延丰很是感慨。
  从得到系统以来,他总能发现一些过去不曾发现的东西。
  生活,似乎变的有意思起来。
  只闲聊了几句,船就靠岸了。
  “大爷,多少钱?”
  “不用了,还要什么钱啊。”
  老船夫挥挥手,满不在乎。
  “那不行,一码归一码。”张延丰很认真。
  他不喜欢占别人便宜。
  见张延丰这么说,老船夫说道:“那就给五毛钱吧。”
  听了这话,张延丰不禁笑了起来:“您这价格还真是从来没有变化啊。”
  还记得在他小的时候,老船夫载人过河就是这个价格。
  “嗨,现在也有个低保能吃上饭,就是老头子我天生是个劳累命,闲不下来,找个营生消磨时间。
  要不是不要钱他们不坐我的船,我都不想收钱。
  村里还非要给我整个这劳什子二维码收款。
  你说说,不要钱他们还不乐意,气人不?”
  说到这,老船夫也是摇摇头,颇有些小孩子般的恼怒。
  “哈哈哈哈,挺好的,挺好的。”
  张延丰不禁大笑两声。
  这世上,有人在生活中煎熬,也有人在生活中享受。
  在一点上来说,并不分贫富贵贱。
  扫码给了钱之后,张延丰打个招呼告别,前往二郎庙所在的地方。
  过了河之后,庙就不远了。
  即便是站在河边,也能听到响亮的鼓声。
  民间传说有很多,大致相似却各有不同,可能是跟各地的风俗有关。
  三通鼓,是他这里历来庙会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
  传说二郎神乃是天庭战神,而鼓乃军中号令,人们许的愿望能通过鼓声让二郎真君听见。
  当然,这都是以前文化普及程度较低而引起的封建迷信。
  现在单纯的就是因为喜庆。
  锣鼓喧天的多热闹啊。
  很快,张延丰就到了庙前,这和他记忆中的庙会似乎很不一样。
  只见庙前大红灯笼早已挂起,而门口那片宽广的空地也是挤满了人。
  人声鼎沸,好不热闹。
  门口还有两张桌子,摆着敬神的香火和裱纸,围了一群人在买。
  两块钱一把,不算贵。
  不管是诚心上香还是感觉好玩的,都不会介意花这两块钱。
  张延丰转了一圈,就打算回去了。
  晚上的庙会,才是最热闹的时候。
  ...........
  二郎庙前是一个宽阔的广场,两侧和正前方各有一条大路,正好成一个十字形。
  晚上则是有各种各样的小摊在路边。
  或是卖些手工品,或是写字画画表演才艺的。
  别小瞧农村,是有一些手艺人的。
  此时已是弯月高悬,庙前灯火辉煌,人声鼎沸,一片热闹景象。
  “捏糖人喽,十块一个。”
  “剪纸画啦,五块一张。”
  “.....”
  叫卖声此起彼伏,络绎不绝。
  一瞬间,张延丰险些以为回到儿时一般。
  在他的印象中,也只有小时候才会这么热闹了。
  走到一个摊子面前,张延丰停下了脚步。
  这是一个捏糖人的大爷。
  摊子旁边围满了小孩,一个个眼睛放光的盯着捏糖人大爷灵巧的双手。
  只见大爷手掌翻动间,一个栩栩如生的孙悟空慢慢的出现了。
  等到一个小朋友拿到糖人的时候,周围的小朋友就如同众星捧月般把他围住。
  一个个渴望的眼神就盯着他手里的糖人。
  那小孩也不吃,就拿着糖人往小朋友多的地方钻,还举得高高得,生怕别人看不见。
  这操作就很灵性。
  张延丰看了也是会心一笑。
  他小时候比这个小孩还要会玩。
  “你看见我的糖人了吗?”
  “你看你手里的是啥?”
  “哦,原来在我手里拿着的啊,真好看!”
  是的,买糖人根本不是为了吃,而是为了看。
  为了让别的小朋友看。
  那种羡慕的目光谁体验过谁知道。
  “于老师?”
  又走了几步,张延丰碰到了个老熟人——他小学语文老师。
  于老师面前也支了个摊,上面摆着笔墨和许多白纸。
  一看就是过来写大字的。
  说起这于老师也是个很有本事的人。
  萧,二胡,毛笔字这三样在那个时候的学校里可是吸引了无数的小迷弟。
  张延丰就是其一。
  “你是....?”
  于老师眯了眯眼睛,有些疑惑的盯着张延丰。
  他教的学生太多了,自然也不可能个个都认识。
  “我是你以前的学生,张延丰。”
  “这名字,好耳熟啊。”
  于老师皱着眉头,苦思冥想。
  “噢,我想起来了!你是那个拿棒棒糖骗人家小女孩亲你,然后让人家妈妈找到学校的那个臭小子?”
  似乎想起了什么,于老师恍然大悟。
  “咳咳。都过去多少年了于老师,咱有些事该忘了就忘了吧。”
  被说出小时候的囧事,张延丰有些尴尬。
  那时候才六七岁懂个啥,就是单纯的好奇。
  往事不堪回首啊。
  “你小子什么时候回来的?”
  看到昔年的学生还能认出自己,于老师很开心。
  教书育人多年,他心里其实也没多大追求。
  这样就很好了。
  “也就刚回来两天。这不是听说有庙会过来看看嘛。没想到啊,现在的庙会这么热闹。”
  张延丰颇为感慨。
  “是啊。也是多亏这几年官方大力扶持传统文化特色。才能让这个庙会慢慢热闹起来。”
  于老师也很是感慨,这种热闹的场景,他也是很长时间没有看到了。
  这时,顾客上门了:“于老师,我要写幅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