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0章 得偿所望
作者:太上老牛 更新:2022-05-22 03:43
最快更新欧皇崛起最新章节!
文官都是很记仇的,比如,清朝雍正皇帝,因为让“官绅一体纳粮”,损害了文官阶层的利益,因而被文官们在记录历史时使劲黑了一番,成了暴君。而他那个好大喜功,才能和其相去甚远的儿子乾隆,因为纵容官员贪腐,却被无耻的文官描述成了“圣君”。
刘谨当初因为损害了文官阶层的利益,因此,这次大赦天下,文臣们特别提出——不能赦免刘谨和其党羽。所以,刘谨虽然没有查证是不可赦免的谋反,但依然被群臣死死压住,不让赦免。而张彩、曹元、焦芳等刘谨一党的人,自然也得不到被大赦的好处了。
当然,这对马林而言,却是一件好事。为啥?要是张彩被大赦了,那么以他部长级的退休级别,根本就不用跑到东番岛讨生活了。而马林,也会损失一员大将。所以,对于这次刘谨的阉党成员不被赦免,马林也是松了口气。
除了刘谨一党的人没捞到好处外,朝中所有大佬都捞到了不少好处,加官进爵。当然,“全部官升三级”之类的赏赐时不可能的。毕竟,内阁三阁老都是副国级大佬了,已经升无可升了。
所以,除了大赦天下外,大部分有资格上朝的五品以上的朝臣,都得到了加官进爵的赏赐。比如,明朝文勋有十级,武勋有六品十二阶。另外,还有文散阶四十二阶,武散阶三十阶。
这次封赏,主要就是给官员们增加文武勋和文武散阶。这些都是虚衔,但也不是完全没有用处。比如,职位低但勋阶高,就不需要向职位高但勋阶低的人先行礼。这玩意,其实就像贵族爵位一样,只是不世袭而已。而且,有了勋阶,也可以多拿一份薪水,也是很不错的。当然,大明高管不靠薪水过活。只有清官,才会看重这玩意。但是,加勋阶,也是荣耀的表现,很适合显摆,说出去倍有面子。
……
在这大明王朝普天同庆的大喜日子,马林开始提醒乐坏了的大明君臣了——我的好处呢?
正德和满朝文武大臣才反应过来——哎呀,居然把献上神粮的首功人员给忘了……
大家又是普天同庆,又是加官进爵的,居然一时间把马林忘在边上了。惭愧之余,正在开心中的大明君臣自然也不吝啬……
“准北海国国主马林所奏请,册封马林为北海国国主,位比大明国公。另册封马林为东番岛世袭土司宣慰使(从三品),掌管东番岛军民事务……许东番岛宣慰司的商船来大明采购贸易,但只准停靠福州、宁波和广州三处,且每次停靠,均需在当地市舶司报备……另,北海国因为路途遥远,可准四年遣使来京朝贡一次。而东番岛宣慰司,则需要每年都遣使来京朝贡,参加正旦大朝会……”
经过一番商议,大明君臣决定同意马林成为大明土司的请求,并授予马林为土司中最高级别的宣慰使(从三品),掌管整个东番岛的军政。
不过,出于安全考虑,大明君臣决定——只允许东番宣慰司的商船,停靠在福州、宁波和广州三个设立了市舶司的港口。
明朝整体是闭关的,只保留了广州、宁波和福州三处市舶司,用于接待朝贡使者。其中,广州市舶司是专门接待暹罗、马六甲等东南亚国家的朝贡使者的;宁波则是用于接待日本朝贡使的;琉球朝贡使登陆点原先设在泉州,但后来琉球人发现去福州更近。于是,后来(成化五年,1469年)针对琉球的市舶司从泉州移到了福州。至于朝鲜,在后金崛起并阻断道路前,是直接走东北的陆路朝贡的。
原本大臣们只愿意开放福州港供马林的商船停靠贸易的,但马林害怕只有一个采购点的话,容易被明朝商人掌控货源、抬高价格。所以,他请求多开放采购港口。货比三家,才能不吃亏。
李东阳也是光棍——你要货比三家是吧?好,就把大明三个开放了市舶司的港口都开放给你。然后,就增开了宁波和广州两个点给马林。
需要指出的是,大明户籍管理非常严格。之所以不轻易开放港口,也是怕马林等人“奇怪的长相”吓到百姓。
事实上,他们的担忧也不是没道理。清朝刚开放的时候,老百姓就被洋人的长相吓到了,以为是恶鬼,所以又称洋人为洋鬼子。
而广州、宁波和福州三地不同,这里是传统的开放港口,人们也见怪不怪了。而且,三地本就是专门开放的港口,再增开给东番宣慰司,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至于每次贸易前都要去当地市舶司报备,则是李东阳害怕海盗冒充东番宣慰司的船渗透三地港口。要是不小心被海盗偷袭了,或者让海盗购买到了充足的补给,那就成了祸害了。
所以,每次贸易前,来自东番宣慰司的商船,必须解除武装,先去市舶司登记备案,并核对朝贡许可证,避免有人冒充。
对此,马林是举双手赞成的。因为,他也担心别人借用东番岛的名义来大明贸易。比如没节操的葡萄牙人,要是不添加保险措施,他们肯定会干得出来冒充的事情。毕竟,北海国人和葡萄牙人都长着相似的白人面孔,若是无需证件,他们还真容易冒充北海国的商船……
因此,对于李东阳这种谨慎的办法,马林非常欢迎。有了保险措施,以后就不用担心别人冒充自家船只,来抢夺贸易的利益了……
……
当然,马林并不满足,他还想要人口……
于是,马林上疏,请求允许招揽大明境内的难民,去东番岛垦荒。
但是,马林的这个请求,让大明君臣都犹豫了……
为何?还是马林进献的红薯闹的啊……
正德和大臣们认为,既然有了红薯,那以后大明基本就很难有灾民了。所以,人口还是最好别轻易送人的好……
马林得知这一情况后,差点郁闷到吐血。没想到,自己进献的红薯,居然成了他引进人口的阻碍。
而且,正德君臣想的也太简单了。清朝不也推广了红薯?可清朝吃不饱的穷人还不是遍地都有?
红薯是高产不假,可是,你得有土地种植红薯先啊!
若是没有田地,红薯再高产,也和你没关系啊……
所以,马林继续上疏,请求朝廷允许自己招揽没有土地的难民和乞丐。这些人没有土地,红薯再高产也和他们无关。既然他们在大明过不下去,为何不送给东番岛用来垦荒呢?而且,从法律上讲,东番岛也是大明的领土啊……
正德和朝臣们一通商议后,也认可了马林的说法——都没土地了,红薯再高产也和他们无关。因此,马林也获得了移民难民的许可。
不过,在移民过程中,马林必须向当地官府报备核对,只允许无土地的难民移民,不许招揽有土地或者有地耕的佃户,以免影响大明本身的粮食生产。而且,招揽难民的地点,限定在福州、宁波和广州三个港口,不许派人去内陆地区招揽难民……
虽然和预想中有些差距,但是,得了许可后,马林也算得上得偿所望,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了……
文官都是很记仇的,比如,清朝雍正皇帝,因为让“官绅一体纳粮”,损害了文官阶层的利益,因而被文官们在记录历史时使劲黑了一番,成了暴君。而他那个好大喜功,才能和其相去甚远的儿子乾隆,因为纵容官员贪腐,却被无耻的文官描述成了“圣君”。
刘谨当初因为损害了文官阶层的利益,因此,这次大赦天下,文臣们特别提出——不能赦免刘谨和其党羽。所以,刘谨虽然没有查证是不可赦免的谋反,但依然被群臣死死压住,不让赦免。而张彩、曹元、焦芳等刘谨一党的人,自然也得不到被大赦的好处了。
当然,这对马林而言,却是一件好事。为啥?要是张彩被大赦了,那么以他部长级的退休级别,根本就不用跑到东番岛讨生活了。而马林,也会损失一员大将。所以,对于这次刘谨的阉党成员不被赦免,马林也是松了口气。
除了刘谨一党的人没捞到好处外,朝中所有大佬都捞到了不少好处,加官进爵。当然,“全部官升三级”之类的赏赐时不可能的。毕竟,内阁三阁老都是副国级大佬了,已经升无可升了。
所以,除了大赦天下外,大部分有资格上朝的五品以上的朝臣,都得到了加官进爵的赏赐。比如,明朝文勋有十级,武勋有六品十二阶。另外,还有文散阶四十二阶,武散阶三十阶。
这次封赏,主要就是给官员们增加文武勋和文武散阶。这些都是虚衔,但也不是完全没有用处。比如,职位低但勋阶高,就不需要向职位高但勋阶低的人先行礼。这玩意,其实就像贵族爵位一样,只是不世袭而已。而且,有了勋阶,也可以多拿一份薪水,也是很不错的。当然,大明高管不靠薪水过活。只有清官,才会看重这玩意。但是,加勋阶,也是荣耀的表现,很适合显摆,说出去倍有面子。
……
在这大明王朝普天同庆的大喜日子,马林开始提醒乐坏了的大明君臣了——我的好处呢?
正德和满朝文武大臣才反应过来——哎呀,居然把献上神粮的首功人员给忘了……
大家又是普天同庆,又是加官进爵的,居然一时间把马林忘在边上了。惭愧之余,正在开心中的大明君臣自然也不吝啬……
“准北海国国主马林所奏请,册封马林为北海国国主,位比大明国公。另册封马林为东番岛世袭土司宣慰使(从三品),掌管东番岛军民事务……许东番岛宣慰司的商船来大明采购贸易,但只准停靠福州、宁波和广州三处,且每次停靠,均需在当地市舶司报备……另,北海国因为路途遥远,可准四年遣使来京朝贡一次。而东番岛宣慰司,则需要每年都遣使来京朝贡,参加正旦大朝会……”
经过一番商议,大明君臣决定同意马林成为大明土司的请求,并授予马林为土司中最高级别的宣慰使(从三品),掌管整个东番岛的军政。
不过,出于安全考虑,大明君臣决定——只允许东番宣慰司的商船,停靠在福州、宁波和广州三个设立了市舶司的港口。
明朝整体是闭关的,只保留了广州、宁波和福州三处市舶司,用于接待朝贡使者。其中,广州市舶司是专门接待暹罗、马六甲等东南亚国家的朝贡使者的;宁波则是用于接待日本朝贡使的;琉球朝贡使登陆点原先设在泉州,但后来琉球人发现去福州更近。于是,后来(成化五年,1469年)针对琉球的市舶司从泉州移到了福州。至于朝鲜,在后金崛起并阻断道路前,是直接走东北的陆路朝贡的。
原本大臣们只愿意开放福州港供马林的商船停靠贸易的,但马林害怕只有一个采购点的话,容易被明朝商人掌控货源、抬高价格。所以,他请求多开放采购港口。货比三家,才能不吃亏。
李东阳也是光棍——你要货比三家是吧?好,就把大明三个开放了市舶司的港口都开放给你。然后,就增开了宁波和广州两个点给马林。
需要指出的是,大明户籍管理非常严格。之所以不轻易开放港口,也是怕马林等人“奇怪的长相”吓到百姓。
事实上,他们的担忧也不是没道理。清朝刚开放的时候,老百姓就被洋人的长相吓到了,以为是恶鬼,所以又称洋人为洋鬼子。
而广州、宁波和福州三地不同,这里是传统的开放港口,人们也见怪不怪了。而且,三地本就是专门开放的港口,再增开给东番宣慰司,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至于每次贸易前都要去当地市舶司报备,则是李东阳害怕海盗冒充东番宣慰司的船渗透三地港口。要是不小心被海盗偷袭了,或者让海盗购买到了充足的补给,那就成了祸害了。
所以,每次贸易前,来自东番宣慰司的商船,必须解除武装,先去市舶司登记备案,并核对朝贡许可证,避免有人冒充。
对此,马林是举双手赞成的。因为,他也担心别人借用东番岛的名义来大明贸易。比如没节操的葡萄牙人,要是不添加保险措施,他们肯定会干得出来冒充的事情。毕竟,北海国人和葡萄牙人都长着相似的白人面孔,若是无需证件,他们还真容易冒充北海国的商船……
因此,对于李东阳这种谨慎的办法,马林非常欢迎。有了保险措施,以后就不用担心别人冒充自家船只,来抢夺贸易的利益了……
……
当然,马林并不满足,他还想要人口……
于是,马林上疏,请求允许招揽大明境内的难民,去东番岛垦荒。
但是,马林的这个请求,让大明君臣都犹豫了……
为何?还是马林进献的红薯闹的啊……
正德和大臣们认为,既然有了红薯,那以后大明基本就很难有灾民了。所以,人口还是最好别轻易送人的好……
马林得知这一情况后,差点郁闷到吐血。没想到,自己进献的红薯,居然成了他引进人口的阻碍。
而且,正德君臣想的也太简单了。清朝不也推广了红薯?可清朝吃不饱的穷人还不是遍地都有?
红薯是高产不假,可是,你得有土地种植红薯先啊!
若是没有田地,红薯再高产,也和你没关系啊……
所以,马林继续上疏,请求朝廷允许自己招揽没有土地的难民和乞丐。这些人没有土地,红薯再高产也和他们无关。既然他们在大明过不下去,为何不送给东番岛用来垦荒呢?而且,从法律上讲,东番岛也是大明的领土啊……
正德和朝臣们一通商议后,也认可了马林的说法——都没土地了,红薯再高产也和他们无关。因此,马林也获得了移民难民的许可。
不过,在移民过程中,马林必须向当地官府报备核对,只允许无土地的难民移民,不许招揽有土地或者有地耕的佃户,以免影响大明本身的粮食生产。而且,招揽难民的地点,限定在福州、宁波和广州三个港口,不许派人去内陆地区招揽难民……
虽然和预想中有些差距,但是,得了许可后,马林也算得上得偿所望,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了……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