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7章 金銮殿上,马大忽悠
作者:太上老牛 更新:2022-05-22 03:43
最快更新欧皇崛起最新章节!
此次朝会是在奉天殿举行的,也就是后世的太和殿,民间又叫金銮殿。一般情况下,金銮殿是不轻易启用的。只有在正旦大朝会、冬至和万寿节(皇帝生日),皇帝登基、大婚,出征仪式,以及朔望朝(每月初一和十五的朝会),才会在金銮殿上举行。
平时,早朝的时候,大臣们非常辛苦。因为,一般的早朝根本不在大殿里举行,而是在奉天门(太和门)举行,又称“御门听政”。皇帝好点,在门下走廊里坐在龙椅上听证。而大臣们,则站在奉天门外的空地上。若是春夏秋三季还好,到了冬季,寒风一起,简直冻死人。
正好,六月十五是朔望朝里的望朝,明廷干脆趁机在金銮殿里举行大典,来接见马林这个外国君主了。
踏上金銮殿之前,马林心里有些紧张。毕竟,这阵仗有些大。但马林暗暗给自己打气:
“别怕,我是来演古装戏的,我是来演古装戏的……马大忽悠,加油……”
在礼部官员的引导下,手持朝笏的马林一本正经地略微低头,小心翼翼地在离皇帝一定距离上站定。然后,马林在大殿中间跪下,先双手持笏,行五拜作揖礼。然后,又右手单手持笏,左手放开,行三叩首的大礼……
在叩首的同时,马林按照礼部官员的提示,大声道:
“臣,泰西之地北海国国主马林,叩见皇帝陛下!皇上万岁万万岁!”叩完头,马林并未立即抬头,而是继续伏着,等待正德的指令。
“你就是泰西北海国的马国主?平身吧,抬起头来让朕看看!”金銮殿龙椅上,年仅18岁的正德皇帝饶有兴趣道。
“谢主隆恩!”马林按套路回话道。
在明清两朝,大臣们都是跪着回话的。能被皇帝免跪起身回话,按照封建礼制,的确算是施恩。
事实上,正德皇帝之所以让马林站起来,还让他抬头,只是好奇,看看马林长啥样。要是跪着的话,哪能看得清?
当马林抬头挺胸的时候,大家都吃了一惊……
毕竟,马林可是个身高差不多1米8的大个子。在古代明朝,这绝对算是高个子了。北方人虽然高,但这个年代能达到1米8的绝对不多,只是1米7以上的不少。而这个年代的南方人,超过1米7都能算大个子。
恰巧,大明朝文官以南方人居多。毕竟,南方文化繁荣,比北方更容易出才子。当然,这不是说南方人比北方人聪明。而是因为,南方多水田,而且农作物至少一年两熟。所以,南方人经济条件普遍较好,入学率高。读书人多了,人才自然更多。而北方种旱地,而且难以做到一年两熟,还经常闹旱灾,自然比较穷。读书可是很耗钱的,北方人穷,自然读书人少了,才子也就少了。因此,在大明朝,身材不高的南方人,占据优势,是朝堂上文官的主力。要不是朱元璋强行规定进士按照“南六北四”的比例录取,估计北方人在朝为官的会很少很少。
但即便朱元璋特地进行了照顾,北方人的科举成绩也很不理想。虽然有四成的进士是北方人,但名列三甲的北方士子却是很少。大部分状元、榜眼、探花都是南方人。其中,以南直隶、浙省和江一西三省的人为最多。
虽然每科进士三百人,但只有排名靠前的进士才有更大的机会留在朝堂之上。至于排名靠后的,多半下放到地方当知县去了。所以,朝中大臣,主要以南方读书人居多。当然,平均身高也都不高。
正德皇帝身高1米7多,在大明算是不矮了。可是,跟1米8的马林比起来,还是矮了不少。
年少的正德帝好奇地看着马林,喃喃道:
“黄发碧眼,肤色白皙,果然是典型的泰西番鬼形象啊……”
此时,金銮殿上并没有什么杂声。而为了看清楚点,正德帝还让马林上前几步。所以,马林听到了正德帝的话。
马林头上顿时冒出几道黑线——番人就番人,干嘛带个“鬼”字,真不礼貌……
……
然后,正德帝朱厚照像是想起了什么,好奇地问道:
“马国主,朕观你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泰西番鬼,为何你的官话说的这么好?而且,还有北方口音……”
马林说的是地道的后世普通话,但明朝的官话是偏南方口音的。毕竟,明朝第一个首都是南京,属于江南地区。
而后来因为满嘴大碴子味儿的满清入关,使得京城的官话更向北方口音靠拢了。所以,在明朝人听来,马林的官话很接近燕赵之地的北人讲带家乡味的官话。
……
“这个……”马林想了想,开始“背台词”了……
这些“台词”都是马林早就想好的回话,纯属虚构……
于是,马林憋了口气,开始装比……阿不,是开始回话了……
“回陛下,臣有一老师,名为爱因斯坦,早年曾云游四海,来到大明南方沿海的廣東。在那里,他向我的师祖冲虚道长学习,不但学习了师祖的一身本领,同时,也学到了臣的师祖的一口的北方官话。然后,又教给了臣……据说,臣的师祖冲虚道长,祖籍就是大名北方燕赵之地的,自然一口的北方腔调的官话……”
“原来如此……”正德帝点点头。马林的解释很合理,而且,朱厚照还很年轻,此时也容易轻信他人……
……
“那么,马国主,你自称北海国国主,那北海国方圆几许,有多少人口,实力如何?”
马林又憋了口气,继续施展忽悠大法:
“回陛下,臣的北海国,面积大概和‘战国七雄’的韩国差不多大,相当于大明浙省的面积的样子。至于人口,则不到200万……还有,北海国兵力,大约有6万多人……”
“什么?200万不到的人口竟然有6万大军?这也太穷兵黩武了吧?”朝堂上的大臣们顿时议论纷纷。
大明帝国有近亿人口,军队在正德朝只有90万左右。也就是说,大明帝国军队人数战人口比例只有百分之一左右。而北海国,军队数量占到了人口总数的百分之三以上。其占比,是明朝的三倍多。在“以和为贵”的明朝文人看来,的确是有些穷兵黩武了……
……
正德皇帝受到群臣影响,也觉得北海国军队规模也太大了点。面对正德的询问,演技不错的马林苦着脸抱怨道:
“陛下,臣也不想养这么多军队啊……”然后,马林在金銮殿上,施展了新一轮的忽悠大法……
此次朝会是在奉天殿举行的,也就是后世的太和殿,民间又叫金銮殿。一般情况下,金銮殿是不轻易启用的。只有在正旦大朝会、冬至和万寿节(皇帝生日),皇帝登基、大婚,出征仪式,以及朔望朝(每月初一和十五的朝会),才会在金銮殿上举行。
平时,早朝的时候,大臣们非常辛苦。因为,一般的早朝根本不在大殿里举行,而是在奉天门(太和门)举行,又称“御门听政”。皇帝好点,在门下走廊里坐在龙椅上听证。而大臣们,则站在奉天门外的空地上。若是春夏秋三季还好,到了冬季,寒风一起,简直冻死人。
正好,六月十五是朔望朝里的望朝,明廷干脆趁机在金銮殿里举行大典,来接见马林这个外国君主了。
踏上金銮殿之前,马林心里有些紧张。毕竟,这阵仗有些大。但马林暗暗给自己打气:
“别怕,我是来演古装戏的,我是来演古装戏的……马大忽悠,加油……”
在礼部官员的引导下,手持朝笏的马林一本正经地略微低头,小心翼翼地在离皇帝一定距离上站定。然后,马林在大殿中间跪下,先双手持笏,行五拜作揖礼。然后,又右手单手持笏,左手放开,行三叩首的大礼……
在叩首的同时,马林按照礼部官员的提示,大声道:
“臣,泰西之地北海国国主马林,叩见皇帝陛下!皇上万岁万万岁!”叩完头,马林并未立即抬头,而是继续伏着,等待正德的指令。
“你就是泰西北海国的马国主?平身吧,抬起头来让朕看看!”金銮殿龙椅上,年仅18岁的正德皇帝饶有兴趣道。
“谢主隆恩!”马林按套路回话道。
在明清两朝,大臣们都是跪着回话的。能被皇帝免跪起身回话,按照封建礼制,的确算是施恩。
事实上,正德皇帝之所以让马林站起来,还让他抬头,只是好奇,看看马林长啥样。要是跪着的话,哪能看得清?
当马林抬头挺胸的时候,大家都吃了一惊……
毕竟,马林可是个身高差不多1米8的大个子。在古代明朝,这绝对算是高个子了。北方人虽然高,但这个年代能达到1米8的绝对不多,只是1米7以上的不少。而这个年代的南方人,超过1米7都能算大个子。
恰巧,大明朝文官以南方人居多。毕竟,南方文化繁荣,比北方更容易出才子。当然,这不是说南方人比北方人聪明。而是因为,南方多水田,而且农作物至少一年两熟。所以,南方人经济条件普遍较好,入学率高。读书人多了,人才自然更多。而北方种旱地,而且难以做到一年两熟,还经常闹旱灾,自然比较穷。读书可是很耗钱的,北方人穷,自然读书人少了,才子也就少了。因此,在大明朝,身材不高的南方人,占据优势,是朝堂上文官的主力。要不是朱元璋强行规定进士按照“南六北四”的比例录取,估计北方人在朝为官的会很少很少。
但即便朱元璋特地进行了照顾,北方人的科举成绩也很不理想。虽然有四成的进士是北方人,但名列三甲的北方士子却是很少。大部分状元、榜眼、探花都是南方人。其中,以南直隶、浙省和江一西三省的人为最多。
虽然每科进士三百人,但只有排名靠前的进士才有更大的机会留在朝堂之上。至于排名靠后的,多半下放到地方当知县去了。所以,朝中大臣,主要以南方读书人居多。当然,平均身高也都不高。
正德皇帝身高1米7多,在大明算是不矮了。可是,跟1米8的马林比起来,还是矮了不少。
年少的正德帝好奇地看着马林,喃喃道:
“黄发碧眼,肤色白皙,果然是典型的泰西番鬼形象啊……”
此时,金銮殿上并没有什么杂声。而为了看清楚点,正德帝还让马林上前几步。所以,马林听到了正德帝的话。
马林头上顿时冒出几道黑线——番人就番人,干嘛带个“鬼”字,真不礼貌……
……
然后,正德帝朱厚照像是想起了什么,好奇地问道:
“马国主,朕观你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泰西番鬼,为何你的官话说的这么好?而且,还有北方口音……”
马林说的是地道的后世普通话,但明朝的官话是偏南方口音的。毕竟,明朝第一个首都是南京,属于江南地区。
而后来因为满嘴大碴子味儿的满清入关,使得京城的官话更向北方口音靠拢了。所以,在明朝人听来,马林的官话很接近燕赵之地的北人讲带家乡味的官话。
……
“这个……”马林想了想,开始“背台词”了……
这些“台词”都是马林早就想好的回话,纯属虚构……
于是,马林憋了口气,开始装比……阿不,是开始回话了……
“回陛下,臣有一老师,名为爱因斯坦,早年曾云游四海,来到大明南方沿海的廣東。在那里,他向我的师祖冲虚道长学习,不但学习了师祖的一身本领,同时,也学到了臣的师祖的一口的北方官话。然后,又教给了臣……据说,臣的师祖冲虚道长,祖籍就是大名北方燕赵之地的,自然一口的北方腔调的官话……”
“原来如此……”正德帝点点头。马林的解释很合理,而且,朱厚照还很年轻,此时也容易轻信他人……
……
“那么,马国主,你自称北海国国主,那北海国方圆几许,有多少人口,实力如何?”
马林又憋了口气,继续施展忽悠大法:
“回陛下,臣的北海国,面积大概和‘战国七雄’的韩国差不多大,相当于大明浙省的面积的样子。至于人口,则不到200万……还有,北海国兵力,大约有6万多人……”
“什么?200万不到的人口竟然有6万大军?这也太穷兵黩武了吧?”朝堂上的大臣们顿时议论纷纷。
大明帝国有近亿人口,军队在正德朝只有90万左右。也就是说,大明帝国军队人数战人口比例只有百分之一左右。而北海国,军队数量占到了人口总数的百分之三以上。其占比,是明朝的三倍多。在“以和为贵”的明朝文人看来,的确是有些穷兵黩武了……
……
正德皇帝受到群臣影响,也觉得北海国军队规模也太大了点。面对正德的询问,演技不错的马林苦着脸抱怨道:
“陛下,臣也不想养这么多军队啊……”然后,马林在金銮殿上,施展了新一轮的忽悠大法……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