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章 盐坊
作者:飞翔的豪猪 更新:2022-04-21 04:05
大褚王国穷兵黩武,所以历来都是武官的地位高过文官。
永山县县令与宋江这个校尉虽是平级,但是论其身份地位,李大人都在宋江之下。
不过文官也有文官的长处,生产、通商等一切事务,就算是交于宋江这个粗人去打理,他也玩不转。
再者,宋江此人历来八面玲珑,所以和永山县的各级官员,关系都打得火热,这让他在永山县之中,可谓是如鱼得水。
永山县县令,姓李名长乐,字天祥。是成武十二年的二甲进士。
按道理说,一般的二甲进士,咋地都能在皇城里谋个合适的差事,也不知道为何,却被派驻到这偏远的永山县当了个县令。
而且,这一当就是十五年之久。
一个县令,十五年不得升迁,这在大褚建国至今,也是首例。
宋江和李长乐不仅仅是关系好,甚至还有些惺惺相惜,正是因为两人有着相似的经历。
一个十五年不挪窝的县令,一个混了半辈子的校尉。
两个人皆是从踌躇满志的青年俊才,被岁月这把杀猪刀,愣是给磨成了得过且过的半老庸人。
永山卫大营就在县城边上,谷令君和宋江没等多久,门外就传来了亲兵的通报。
“李大人到!”
随即,一名身着粗布长衫,须发灰白的小老头走入了大帐之中。
看到此人,宋江立即起身相迎,谷令君也跟着起身走了过去。
“来来来,贤弟,这位便是李长乐李大人!”
说着,宋江将谷令君让至身前,继续介绍。
“老哥,这就是我最近跟你提过的,烽燧堡新上任的都头,谷令君。”
“烽燧堡都头谷令君,见过大人。”
谷令君双手抱拳,并未行军礼,毕竟对方没有军职在身。
李长乐显然知道谷令君,并且也知道眼前这个年轻的军头背景通天。赶忙谦恭的回礼。
“小谷大人不必多礼,小老头我今天没穿官服,咱们还是随意一些为好。”
说完,李长乐转头问向宋江。
“宋老弟这么着急的要我前来,所谓何事啊?”
宋江,引着李长乐坐下,并命人为其添置餐具之后,才缓缓开口。
“老哥,看看这是何物?”
说着,宋江把谷令君给他的那一小袋精盐递到了李长乐的面前。
李长乐是行家,看到袋子里的那精细的白色颗粒,有些吃惊。
“这盐的精细程度,比官坊里做出的精盐还要细上几分啊!宋老弟,此物何处得来呀?”
宋江不答反问。
“老哥,这个成色的精盐,能卖出个什么价呢?”
李长乐估算了片刻,斩钉截铁的回答。
“至少七十两!”
宋江和谷令君相视一笑,七十两这个价格,的确已经达到了两人的心理预期。
李长乐不明所以。
他猜测应该是边军从盐贩子手中查获了一批精盐,想要找他出手。
毕竟私贩盐铁是重罪,而通过他这个县令来出手,就可以达到蒙混过关的效果。
他李长乐是一个县城官家的代表,他卖出去的货,最多算是各地之间的官方通商,而且还是受法律保护的。
看这些精盐的成色,李长乐知道,绝对有利可图。
“有多少?”
宋江举起酒杯,起身走到李长乐身边,脸上满满的得意之色。
“要多少就有多少!”
李长乐一惊,直接从座位上弹了起来。
“当真?”
开玩笑,若是真如宋江所说的要多少有多少的话,那还不是要发财了吗?
“自然是真的!”
宋江移步到谷令君身边,提着酒壶为谷令君续满杯中酒后,继续说道:“这些精盐,本就是小谷兄弟熬制的!”
此言一出,饶是满腹诗书的李大进士,也开始向谷令君投去了佩服的目光。
这是发自内心的,绝对没有丝毫对方身份背景的因素在其中。
能够炼制出如此成色的精盐,这是什么?
往大了说,谷令君这双手,完全可以实现点石成金的效果。
要知道,那些管理官坊的盐官,个个都是富得流油!
这还是将大部分利润上缴国库之后,他们被允许获得的部分。
如果永山县也能出个官坊,并且能够熬制的精盐成色还强于其他地区的话。可以说,数之不尽的银票,将会流入他们三人的腰包。
不过相比于两个大老粗当兵的,李长乐这个当了十五年县令的文官,想得却更多一些。
“两位,熬制精盐,虽然利润丰厚,可若是被上面有心人惦记上了,恐怕就凶多吉少了。”
李长乐的担忧不无道理。
他和宋江没有靠山,偷偷摸摸小打小闹还行。可一旦形成规模,必定会被其他人算计。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道理,谁都懂。
李长乐这么说还有一个原因,他在试探谷令君,想看看这个传说中背景通天之人的反应。
李大人的话,倒是点醒了谷令君。
之前光顾着想如何赚钱了,却忘了树大招风的道理。
其他人将他看作是背景深厚的世家子弟,那是别人以为。他自己是个什么状况,只有谷令君自己清楚。
齐小三的背景肯定不简单,这是显而易见的。
但是谷令君和他之间的合作关系能到什么程度,这还有待考量。
其实这就产生了一个相互矛盾的论证问题。
如果自己没有钱,那么就无法让烽燧堡壮大,给齐小三交上一份令其满意的答卷。
反之,为了壮大,谷令君如此利用职务关系之便,徇私枉法的赚取黑钱,齐小三会不会做他背后的靠山呢?
说实话,对于这个问题谷令君心里没底。
不过,他打算试一试。
俗话说,这世界熙熙攘攘,一切皆为利来利往。
既然,开设盐坊熬制精盐利益巨大,那么齐小三难道不会动心吗?
双方既然是合作,分他一杯羹就是了。反正现在也急需要资金去壮大烽燧堡。
之后的事情之后再说,实在不行,被那些得罪不起的盯上了,大不了交出去就是了。
估计那个时候,谷令君的烽燧堡也已经兵强马壮了。
想通了这件事,谷令君的表情变得笃定起来。
“两位,我们先做起来,之后的事情,容我知会一声,有结果了我们再行定夺也不迟。”
谷令君的话,如同给宋江和李长乐吃了一颗定心丸,两人相视一眼,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别看两人平时在处理军务和政务上,都是得过且过的庸人。但是这涉及到自己发财的事情,那做起来可是一点都不含糊。
盐坊的选址,就定在了烽燧堡之中。
那里是军寨,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堡寨,但依旧没人敢于去那里生事。
炼制精盐需要的器皿工具,谷令君给宋江列了一份清单,宋江当场便命人开始筹备,并贴心的告知谷令君,会另派一百五十名辅兵,增援烽燧堡。
李长乐这边更加积极,这小老头县衙的库房中,还存有三十担粗盐。这是去年查封的私盐,一直被他扣在手中,还没来得及出手。
这三十担粗盐,将会和那些辅兵、器皿一起送往烽燧堡。
两个老滑头还同时下达了着重稽查私盐的政令。那才是无本万利的买卖!
当然,若是想要做大,单是靠着查抄的私盐,肯定是不行的。
不过现在才刚刚开始,谷令君的身后之人还没有给予回复,他们现在只能先从小做起。
至此
一个挖大褚王国财政墙角的利益小团伙,在永山县成立了。
三人分工非常明确。
谷令君,负责建造厂房,熬制精盐。
宋江,作为永山县驻军的话事人,负责打击境内所有私盐,充实货物来源。
李长乐,负责日后成品的销售渠道。
盐坊一旦建成,意味着源源不断的银票将流入三人的口袋里。
畅想着美好的未来,这天三个人都喝多了。谷令君也被迫在永山卫大营留宿了一夜。
第二天上午,谷令君返回烽燧堡时,与他一同上路的已经不止是来时的那十几个人了。
一百五十名辅兵,五辆运送制盐设备的大车,以及两个装满了粗盐的板车。
宋江和李长乐将谷令君送出三里之后,才打道回府。
以后,三人就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
对于李长乐和宋江来说,绝对是赚大发了!
和谷令君合作,不仅财源滚滚,还抱上了大腿。且不提他到底是哪个世家的贵公子,就算是搭上威远伯这条线,就已经让二人受益匪浅。
浩浩荡荡的马队行驶在永山县通往烽燧堡的官道上。
谷令君骑着高头大马一骑当先,身边跟着的是庄老六。
庄老六得意洋洋的看着身后的辅兵和随军的物资,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这阵势,自从他入烽燧堡当兵之后,还是开天辟地头一遭。
“大人,中间那几辆马车上装的是甚?”
自从昨天谷都头被宋江拉去吃酒之后,他就一直没见到谷令君。
结果,第二天人家一出现,就带回去这么多的人员和物资,着实让这个憨憨震惊了一把。
“那是熬制精盐的工具。”
谷令君心里正在计划着该如何规划厂房厂址,随口回了一句。
“俺滴娘赖!这是要建个作坊吗?”
那么多的制盐器具,这一天得造多少精盐啊!
凭借庄老六的脑子,他可算不清,一个盐坊一天的产量以及货品价值。
但,至少一件事情他很清楚。
以后烽燧堡,有钱了!
“老六,你先走一步,提前回去通知吴秀才他们准备接收辅兵,腾出一间房子存放那些粗盐,记住一定要在地上架上石块和木板。”
“好赖,头儿!”
庄老六答应一声,立即纵马离队,向着烽燧堡快速奔去。
如今的庄老六,已经彻底沦为谷令君的小跟班,谷令君让他往东他绝不往西。
有了一百五十名辅兵的充实,烽燧堡名义上一营的兵马,也算暂时接近满编了。
辅兵,作为辅助军士战斗的兵种,也是具有一定战斗力的。
不过通常辅兵的基本作用,就是负责后勤工作的。
比如战时的物资搬运,攻城时协助攻城军士推动攻城云梯,举着大盾阻挡对方弓箭之类的。
不过辅兵毕竟经历过一些军事化的训练,比民夫营的民夫们强多了。
只要日后稍加训练,又是一批悍勇士卒。
现如今,东南边陲战事吃紧,各地的兵员都非常紧缺。
宋江一次性能够调拨给谷令君一百五十名辅兵,已经是大手笔了。
有了辅兵的充实,烽燧堡的强军之路,就可以分成两条线来做。
最重要的一条线,自然是加紧盐坊的建设。
另外一条,打秋风当然也是不能落下的。
谷令君要负责监督盐坊的进度,打秋风的差事,就落在了许虎许豹两兄弟身上。
当然,打秋风的小队中自然也少不得庄老六这个参军。
上次的收获,换算成银票,是九百八十两。
谷令君大手一挥,直接购置了全套的突袭尖哨的武器装备,共计十套。
可以说,如今烽燧堡绝对是永山县战力最强的堡寨,没有之一。
派出打秋风队伍的同时,堡寨里面盐坊的建设也在紧锣密鼓的实施中。
全烽燧堡上下,除了日常值守的军士之外,其他人有一个算一个全部加入了工程建设之中。
这么多壮劳力,一个小小的盐坊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情。
三天,只用了三天的时间。
在烽燧堡旁边的空地上,一座土木结构的工棚,外加几座砖石结构的房子拔地而起。
待到庄老六他们打秋风的队伍回来之后,烽燧堡这里,第一批十五担精盐已经熬制完毕。
这次打秋风的队伍,收获虽说没有上一次丰厚,但贵在没有人员阵亡。
虽然几个军士都有不同程度的受伤,好在都不是致命伤,也不会落下残疾。
这次收获少,其实也情有可原。
十二个突袭尖哨,外加五个骑兵的队伍,那些铁勒部的狩猎队,看到之后第一选择就是掉头就跑。
能够有所收获,还是大家充分学习了谷令君上次的战术,诱敌深入才有所斩获。
其实也不怪这些士卒们。
大家第一次鸟枪换炮,难免有些膨胀。总想着要和对方的骑兵正面钢一钢,看看到底谁更厉害。
这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但并不值得提倡。
万一太过张扬,引来铁勒部大队骑兵前来报复,那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另外,盐坊这边之所以产量上不去,其实原因在于缺少技术工人。
目前懂技术的只有谷令君自己,想要培训出一批熟练的技术工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所产量暂时只能保持在这个程度。
另外最重要的一件事,谷令君在回到烽燧堡的第二天,就通过许虎给齐小三送去了一封信。
信中提出要与宋江和李长乐开设盐坊的事情。直到打秋风的队伍回来,谷令君才接到齐队正的回信。
小谷贤弟,见字如面。
贤弟前往烽燧堡任职,已一月有余。
贤弟之功绩,兄在送往威远伯的军报中已经得知。
贤弟的诚意,为兄已经看到。
至于盐坊一事,贤弟不必思虑太多,放手去做便是,为兄自会给贤弟铺路搭桥。
贤弟信中提到的利益分成一事,为兄以为上佳,依从贤弟的意思即可。
齐小三
关于利益分成一事,谷令君去信中详细提到过。
万安郡里面的头面人物,都要给。都指挥使威远伯顾春江要给,万安郡太守向宗方也要给。
至于齐小三,那更是要给两成的。
正所谓,有钱大家一起赚,方可财运长久远嘛。
永山县县令与宋江这个校尉虽是平级,但是论其身份地位,李大人都在宋江之下。
不过文官也有文官的长处,生产、通商等一切事务,就算是交于宋江这个粗人去打理,他也玩不转。
再者,宋江此人历来八面玲珑,所以和永山县的各级官员,关系都打得火热,这让他在永山县之中,可谓是如鱼得水。
永山县县令,姓李名长乐,字天祥。是成武十二年的二甲进士。
按道理说,一般的二甲进士,咋地都能在皇城里谋个合适的差事,也不知道为何,却被派驻到这偏远的永山县当了个县令。
而且,这一当就是十五年之久。
一个县令,十五年不得升迁,这在大褚建国至今,也是首例。
宋江和李长乐不仅仅是关系好,甚至还有些惺惺相惜,正是因为两人有着相似的经历。
一个十五年不挪窝的县令,一个混了半辈子的校尉。
两个人皆是从踌躇满志的青年俊才,被岁月这把杀猪刀,愣是给磨成了得过且过的半老庸人。
永山卫大营就在县城边上,谷令君和宋江没等多久,门外就传来了亲兵的通报。
“李大人到!”
随即,一名身着粗布长衫,须发灰白的小老头走入了大帐之中。
看到此人,宋江立即起身相迎,谷令君也跟着起身走了过去。
“来来来,贤弟,这位便是李长乐李大人!”
说着,宋江将谷令君让至身前,继续介绍。
“老哥,这就是我最近跟你提过的,烽燧堡新上任的都头,谷令君。”
“烽燧堡都头谷令君,见过大人。”
谷令君双手抱拳,并未行军礼,毕竟对方没有军职在身。
李长乐显然知道谷令君,并且也知道眼前这个年轻的军头背景通天。赶忙谦恭的回礼。
“小谷大人不必多礼,小老头我今天没穿官服,咱们还是随意一些为好。”
说完,李长乐转头问向宋江。
“宋老弟这么着急的要我前来,所谓何事啊?”
宋江,引着李长乐坐下,并命人为其添置餐具之后,才缓缓开口。
“老哥,看看这是何物?”
说着,宋江把谷令君给他的那一小袋精盐递到了李长乐的面前。
李长乐是行家,看到袋子里的那精细的白色颗粒,有些吃惊。
“这盐的精细程度,比官坊里做出的精盐还要细上几分啊!宋老弟,此物何处得来呀?”
宋江不答反问。
“老哥,这个成色的精盐,能卖出个什么价呢?”
李长乐估算了片刻,斩钉截铁的回答。
“至少七十两!”
宋江和谷令君相视一笑,七十两这个价格,的确已经达到了两人的心理预期。
李长乐不明所以。
他猜测应该是边军从盐贩子手中查获了一批精盐,想要找他出手。
毕竟私贩盐铁是重罪,而通过他这个县令来出手,就可以达到蒙混过关的效果。
他李长乐是一个县城官家的代表,他卖出去的货,最多算是各地之间的官方通商,而且还是受法律保护的。
看这些精盐的成色,李长乐知道,绝对有利可图。
“有多少?”
宋江举起酒杯,起身走到李长乐身边,脸上满满的得意之色。
“要多少就有多少!”
李长乐一惊,直接从座位上弹了起来。
“当真?”
开玩笑,若是真如宋江所说的要多少有多少的话,那还不是要发财了吗?
“自然是真的!”
宋江移步到谷令君身边,提着酒壶为谷令君续满杯中酒后,继续说道:“这些精盐,本就是小谷兄弟熬制的!”
此言一出,饶是满腹诗书的李大进士,也开始向谷令君投去了佩服的目光。
这是发自内心的,绝对没有丝毫对方身份背景的因素在其中。
能够炼制出如此成色的精盐,这是什么?
往大了说,谷令君这双手,完全可以实现点石成金的效果。
要知道,那些管理官坊的盐官,个个都是富得流油!
这还是将大部分利润上缴国库之后,他们被允许获得的部分。
如果永山县也能出个官坊,并且能够熬制的精盐成色还强于其他地区的话。可以说,数之不尽的银票,将会流入他们三人的腰包。
不过相比于两个大老粗当兵的,李长乐这个当了十五年县令的文官,想得却更多一些。
“两位,熬制精盐,虽然利润丰厚,可若是被上面有心人惦记上了,恐怕就凶多吉少了。”
李长乐的担忧不无道理。
他和宋江没有靠山,偷偷摸摸小打小闹还行。可一旦形成规模,必定会被其他人算计。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道理,谁都懂。
李长乐这么说还有一个原因,他在试探谷令君,想看看这个传说中背景通天之人的反应。
李大人的话,倒是点醒了谷令君。
之前光顾着想如何赚钱了,却忘了树大招风的道理。
其他人将他看作是背景深厚的世家子弟,那是别人以为。他自己是个什么状况,只有谷令君自己清楚。
齐小三的背景肯定不简单,这是显而易见的。
但是谷令君和他之间的合作关系能到什么程度,这还有待考量。
其实这就产生了一个相互矛盾的论证问题。
如果自己没有钱,那么就无法让烽燧堡壮大,给齐小三交上一份令其满意的答卷。
反之,为了壮大,谷令君如此利用职务关系之便,徇私枉法的赚取黑钱,齐小三会不会做他背后的靠山呢?
说实话,对于这个问题谷令君心里没底。
不过,他打算试一试。
俗话说,这世界熙熙攘攘,一切皆为利来利往。
既然,开设盐坊熬制精盐利益巨大,那么齐小三难道不会动心吗?
双方既然是合作,分他一杯羹就是了。反正现在也急需要资金去壮大烽燧堡。
之后的事情之后再说,实在不行,被那些得罪不起的盯上了,大不了交出去就是了。
估计那个时候,谷令君的烽燧堡也已经兵强马壮了。
想通了这件事,谷令君的表情变得笃定起来。
“两位,我们先做起来,之后的事情,容我知会一声,有结果了我们再行定夺也不迟。”
谷令君的话,如同给宋江和李长乐吃了一颗定心丸,两人相视一眼,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别看两人平时在处理军务和政务上,都是得过且过的庸人。但是这涉及到自己发财的事情,那做起来可是一点都不含糊。
盐坊的选址,就定在了烽燧堡之中。
那里是军寨,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堡寨,但依旧没人敢于去那里生事。
炼制精盐需要的器皿工具,谷令君给宋江列了一份清单,宋江当场便命人开始筹备,并贴心的告知谷令君,会另派一百五十名辅兵,增援烽燧堡。
李长乐这边更加积极,这小老头县衙的库房中,还存有三十担粗盐。这是去年查封的私盐,一直被他扣在手中,还没来得及出手。
这三十担粗盐,将会和那些辅兵、器皿一起送往烽燧堡。
两个老滑头还同时下达了着重稽查私盐的政令。那才是无本万利的买卖!
当然,若是想要做大,单是靠着查抄的私盐,肯定是不行的。
不过现在才刚刚开始,谷令君的身后之人还没有给予回复,他们现在只能先从小做起。
至此
一个挖大褚王国财政墙角的利益小团伙,在永山县成立了。
三人分工非常明确。
谷令君,负责建造厂房,熬制精盐。
宋江,作为永山县驻军的话事人,负责打击境内所有私盐,充实货物来源。
李长乐,负责日后成品的销售渠道。
盐坊一旦建成,意味着源源不断的银票将流入三人的口袋里。
畅想着美好的未来,这天三个人都喝多了。谷令君也被迫在永山卫大营留宿了一夜。
第二天上午,谷令君返回烽燧堡时,与他一同上路的已经不止是来时的那十几个人了。
一百五十名辅兵,五辆运送制盐设备的大车,以及两个装满了粗盐的板车。
宋江和李长乐将谷令君送出三里之后,才打道回府。
以后,三人就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
对于李长乐和宋江来说,绝对是赚大发了!
和谷令君合作,不仅财源滚滚,还抱上了大腿。且不提他到底是哪个世家的贵公子,就算是搭上威远伯这条线,就已经让二人受益匪浅。
浩浩荡荡的马队行驶在永山县通往烽燧堡的官道上。
谷令君骑着高头大马一骑当先,身边跟着的是庄老六。
庄老六得意洋洋的看着身后的辅兵和随军的物资,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这阵势,自从他入烽燧堡当兵之后,还是开天辟地头一遭。
“大人,中间那几辆马车上装的是甚?”
自从昨天谷都头被宋江拉去吃酒之后,他就一直没见到谷令君。
结果,第二天人家一出现,就带回去这么多的人员和物资,着实让这个憨憨震惊了一把。
“那是熬制精盐的工具。”
谷令君心里正在计划着该如何规划厂房厂址,随口回了一句。
“俺滴娘赖!这是要建个作坊吗?”
那么多的制盐器具,这一天得造多少精盐啊!
凭借庄老六的脑子,他可算不清,一个盐坊一天的产量以及货品价值。
但,至少一件事情他很清楚。
以后烽燧堡,有钱了!
“老六,你先走一步,提前回去通知吴秀才他们准备接收辅兵,腾出一间房子存放那些粗盐,记住一定要在地上架上石块和木板。”
“好赖,头儿!”
庄老六答应一声,立即纵马离队,向着烽燧堡快速奔去。
如今的庄老六,已经彻底沦为谷令君的小跟班,谷令君让他往东他绝不往西。
有了一百五十名辅兵的充实,烽燧堡名义上一营的兵马,也算暂时接近满编了。
辅兵,作为辅助军士战斗的兵种,也是具有一定战斗力的。
不过通常辅兵的基本作用,就是负责后勤工作的。
比如战时的物资搬运,攻城时协助攻城军士推动攻城云梯,举着大盾阻挡对方弓箭之类的。
不过辅兵毕竟经历过一些军事化的训练,比民夫营的民夫们强多了。
只要日后稍加训练,又是一批悍勇士卒。
现如今,东南边陲战事吃紧,各地的兵员都非常紧缺。
宋江一次性能够调拨给谷令君一百五十名辅兵,已经是大手笔了。
有了辅兵的充实,烽燧堡的强军之路,就可以分成两条线来做。
最重要的一条线,自然是加紧盐坊的建设。
另外一条,打秋风当然也是不能落下的。
谷令君要负责监督盐坊的进度,打秋风的差事,就落在了许虎许豹两兄弟身上。
当然,打秋风的小队中自然也少不得庄老六这个参军。
上次的收获,换算成银票,是九百八十两。
谷令君大手一挥,直接购置了全套的突袭尖哨的武器装备,共计十套。
可以说,如今烽燧堡绝对是永山县战力最强的堡寨,没有之一。
派出打秋风队伍的同时,堡寨里面盐坊的建设也在紧锣密鼓的实施中。
全烽燧堡上下,除了日常值守的军士之外,其他人有一个算一个全部加入了工程建设之中。
这么多壮劳力,一个小小的盐坊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情。
三天,只用了三天的时间。
在烽燧堡旁边的空地上,一座土木结构的工棚,外加几座砖石结构的房子拔地而起。
待到庄老六他们打秋风的队伍回来之后,烽燧堡这里,第一批十五担精盐已经熬制完毕。
这次打秋风的队伍,收获虽说没有上一次丰厚,但贵在没有人员阵亡。
虽然几个军士都有不同程度的受伤,好在都不是致命伤,也不会落下残疾。
这次收获少,其实也情有可原。
十二个突袭尖哨,外加五个骑兵的队伍,那些铁勒部的狩猎队,看到之后第一选择就是掉头就跑。
能够有所收获,还是大家充分学习了谷令君上次的战术,诱敌深入才有所斩获。
其实也不怪这些士卒们。
大家第一次鸟枪换炮,难免有些膨胀。总想着要和对方的骑兵正面钢一钢,看看到底谁更厉害。
这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但并不值得提倡。
万一太过张扬,引来铁勒部大队骑兵前来报复,那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另外,盐坊这边之所以产量上不去,其实原因在于缺少技术工人。
目前懂技术的只有谷令君自己,想要培训出一批熟练的技术工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所产量暂时只能保持在这个程度。
另外最重要的一件事,谷令君在回到烽燧堡的第二天,就通过许虎给齐小三送去了一封信。
信中提出要与宋江和李长乐开设盐坊的事情。直到打秋风的队伍回来,谷令君才接到齐队正的回信。
小谷贤弟,见字如面。
贤弟前往烽燧堡任职,已一月有余。
贤弟之功绩,兄在送往威远伯的军报中已经得知。
贤弟的诚意,为兄已经看到。
至于盐坊一事,贤弟不必思虑太多,放手去做便是,为兄自会给贤弟铺路搭桥。
贤弟信中提到的利益分成一事,为兄以为上佳,依从贤弟的意思即可。
齐小三
关于利益分成一事,谷令君去信中详细提到过。
万安郡里面的头面人物,都要给。都指挥使威远伯顾春江要给,万安郡太守向宗方也要给。
至于齐小三,那更是要给两成的。
正所谓,有钱大家一起赚,方可财运长久远嘛。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